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 [[ 空间 ]] 观测手段,研究地球系统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与过程以及如何发展演化的一门综合交叉学科。空间地球科学专委会于2018年5月15日经中国科协批准注册成立。专委会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秘书处设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委会致力于 [[ 联系 ]] 全国从事空间地球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共同推动空间 [[ 地球科学 ]] 的基础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促进空间科技在地球科学及相关领域科学事业发展。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十届 [[ 理事会 ]] 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ref>[https://www.sohu.com/a/444511407_160920 成立业主委员会具体流程,收藏] ,搜狐,2021-01-14</ref>
名誉主任:郭华东
===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正式对外宣告成立===
2018年11月14日上午,第一届空间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在 [[ 海南省 ]][[ 三亚市 ]] 开幕。大会上,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正式对外宣告成立。
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是 [[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 下属的二级学会,于2018年5月15日经中国科协批准注册成立,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秘书处设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华东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本次会议即是专委会组织的第一次学术活动。
会议学术委员会 [[ 主席 ]] 徐冠华院士表示,空间科学近期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需要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广泛参与。空间地球科学开拓人类深刻研究地球的新途径和新视野,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希望通过“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的更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动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入地”,更关注地球科学的相关问题;也推动地球 [[ 系统 ]] 科学研究“上天”,通过空间信息获取平台更好地研究地学问题。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秘书长庞红勋研究员宣告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启动工作。他指出,空间地球科学作为空间科学下属的一个前沿交叉学科,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和引领性强等诸多特点,是一个有希望取得重大 [[ 科学 ]] 突破、可以支撑国家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层面需求、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全方面发展的学科。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反映了其重大科学价值和国家的战略需求,也必将对地球 [[ 系统 ]] 科学领域的重大产出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长吴一戎院士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辞,指出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代表了空间地球科学重大的科学价值以及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在广大科研人员<ref>[https://www.sohu.com/a/468668503_100297226 5大技能,让您成为独立自主的科研人员] ,搜狐,2021-05-26 </ref>的共同奋斗下,空间科技必将在促进地球科学研究方面,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也必将成为国家 [[ 科技 ]] 发展和学科发展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院士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组建工作及海南研究院成立的情况,表示空天 [[ 信息 ]] 研究院的组建将形成“平台-器件-载荷-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空天信息全链条的科学链路。
郭华东报告题为《月基对地观测前沿科学问题》。报告介绍了利用月球作为对地观测平台的设想,指出了月球作为一个稳定的自然天体平台,能够提供全球尺度、多传感器、长期一致的对地观测 [[ 数据 ]] ,对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报告系统性地阐述了月基对地观测的内涵、特点及潜在探测领域,指出开拓月球作为对地观测的新平台,将有望真正实现从 [[ 地球 ]] 系统科学角度对全球多圈层相互耦合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给出全新的解答,可大力推动对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宫鹏报告题为《全球地表动态监测与影响评价》。报告阐述了全球 [[ 健康 ]] 和未来地球研究对全球环境监测的需求,总结了基于空间观测数据的中国环境变化监测研究成果和境外热点区域的遥感应用,分析了不同尺度的全球地表覆盖制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提出利用星球健康的概念引领环境变化与健康研究的新范式,并倡议基于全球视野开展系统性的全球观测与模拟 [[ 研究 ]] ,深化数据共享及加强多学科合作。
吕达仁作题为《空间地球科学的思考与团队工作》的 [[ 报告 ]] 。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发展战略咨询报告“空间地球科学”部分,通过对全球空间科学规划全面梳理总结,提出我国空间地球科学发展目标、关键问题及对策等。报告还介绍了当前编纂的空间科学发展与展望丛书系列报告;介绍了团队在临边探测、LEO-LEO掩星、子午工程、 [[ 青藏高原 ]] 地区雷达观测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建立基于拉格朗日点的对地观测系统提出了思考。
朱江报告题为《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的观测需求》。报告结合正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中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介绍了地球系统模拟对空间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及前沿发展方向, [[ 报告 ]] 指出数值模拟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构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软硬件结合、面向地球系统的先进模拟装置离不开高精度、全要素、系统性的空间观测数据支持。
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空间观测手段,研究地球系统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于过程及其发展演化的一门综合交叉学科。空间地球科学作为空间科学下属的一个前沿交叉学科,我国近年来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突破。本次 [[ 会议 ]] 汇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成果、展示成就、研讨形势,旨在凝聚力量、着眼未来,共同推动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
本次会议为期4天,期间将组织12个主题、20个分会以近200场口头报告,议题内容涵盖水循环观测与模拟,辐射平衡和能量循环观测与模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观测与模拟,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影响分析, [[ 环境 ]] 污染和气候变化关键因子空间观测,月基地球观测机理与方法,三极时空观测与模拟,大气观测、模拟与同化,海洋观测、模拟与同化,陆面模拟与数据同化,地球大数据与分析,空间地球观测新技术与新方法等。
本次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办,由 [[ 海南省 ]] 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及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承办。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747,7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