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竇燕山

增加 756 位元組, 1 年前
增加內容及資料來源
===行善積德改變命運===
 
他每年先衡量自己所得的俸祿,扣除時令季節的需用支出外,都拿來救人之苦,濟人之難。家中樸素節儉,所用的器具沒有金玉裝飾,妻妾穿的衣服也不是華麗高貴的絲織品。
'''以德報怨'''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竇燕山在某處拾到一個錢袋,裡面裝了二百兩銀子、三十兩黃金,他想,這一定是別人遺失的。金銀的數額很大,他不敢久留,趕快拿著錢袋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竇燕山早早來到原處,在那里守候失主。不一會兒,見一個人遠遠地痛哭流涕而來。竇燕山問他為何痛哭,那個人實情相告:「父親犯罪,將要被發配到荒僻的邊疆充軍,為了給父親贖罪,我懇求哀告所有的親戚,好不容易借來了錢,都裝在一個袋里,須臾不敢離身。誰知,昨天晚上和一個朋友喝酒,喝醉以後頭昏腦漲,不知怎麼回事,錢袋竟然丟了。沒有錢,我怎麼給父親贖罪啊,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到父親了。」說著,他悔恨交加,號啕大哭起來。<ref>{{Cite Web|url=http://www.minlun.org.tw/3pt/3pt-2-4/03.htm|title=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website=三字經簡說|accessdate=2022-10-26}}</ref>聽他這麼說,竇燕山知道此人就是失主,經過驗證,錢數相符,竇燕山把他帶回家,不僅把失物還給他,還安慰他不要著急,并且贈給他一些財物。那個人歡天喜地道謝而去。
 
'''建書院助學'''
 
竇公在住宅的南邊,搭建四十間書院,收藏書籍數千卷,禮請通文有德行的學者擔任書院老師。各地很多孤苦貧寒的讀書人,窮得日用所需都缺乏,竇公全都接濟,供給所需,從不問認識或不認識。只要有志於讀書求學問的人,都讓他們自由進書院學習。他的兒子因此見多識廣、博學多聞。<ref>{{Cite Web|url=http://www.minlun.org.tw/old/514/6-1.htm|title=竇禹鈞建書院|website=明倫月刊}}</ref>
竇燕山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例如,親友中有喪事無錢買棺者,他出錢買棺葬殮;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對於貧困得無法生活的人,他借錢給他們,使他們有做生意的資本,因此各地的窮人,由他幫助而得以維持生活的,不可勝數。
13,3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