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大澂

移除 11 位元組, 6 年前
文本替换 - 替换“”为“字”
'''吳大澂'''({{bd|1835年||1902年|catIdx=W吴}}),[[表 |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
[[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歷任編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绪]]十一年([[1885年]]),诏赴吉林,会同副都统[[伊克唐阿]]与俄国使臣重勘[[珲春]]黑顶子地边界,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自篆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收回侵界,“而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qingshigao/qsgx_450.htm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七》]</ref>[[光緒]]十二年([[1886年]])擢[[廣東]][[巡撫]]。光緒十四年署[[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修[[黃河]]水患,用[[水泥]]砌築磚石壩,加固“[[鄭州十堡]]”工程。光緒十五年([[1889年]])請用新法測繪黃河圖,[[光緒帝]]命名《禦覽三省黃河全圖》。光緒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撫。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自请率领湘军出关应战,戰敗于[[海城]],罷歸。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