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自卑

增加 22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自卑'''<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504%2F098527da875842d9a718e390466f3102.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9343328&t=3f9fadd16aae31a32f40aebd1572fc13"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yangersao.com/read.php?tid-143063.html 圖片來自杨二嫂网]</small>
|}'''自卑'''又称为自卑感,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与优越感相对。在[[阿德勒]]看来,是人类正常的普遍现象,源于婴儿弱小的无助感,后因心理、生理和社会的障碍(真实的和想象的)而加重。对人格发展有双重影响。适度的自卑可产生成就需要,转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沉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人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不适当的超补偿,会使得人得不偿失;转成自卑情结,会造成生活适应困难。<ref>[https://new.qq.com/rain/a/20221024A00P4000 心理健康,每日一学|正确对待“自卑”的心理]腾讯新闻</ref>
==自卑的定义==
定义一(《心理学大辞典》):自卑又称为自卑感,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与优越感相对。在阿德勒看来,是人类正常的普遍现象,源于婴儿弱小的无助感,后因心理、生理和社会的障碍(真实的和想象的)而加重。对人格发展有双重影响。适度的自卑可产生成就需要,转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沉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人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不适当的超补偿,会使得人得不偿失;转成自卑情结,会造成生活适应困难。埃里克森认为,自卑感产生于个体心理社会发展的勤奋对自卑阶段(6岁-12岁),是个体能力不足、反复失败的结果。可通过调整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及给予支持加以克服。
 定义二:当自己(或自己所在集体)的中值价值率大于社会(或其它集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人就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当自己(或自己所在集体)的中值价值率小于社会(或其它集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人就会产生自卑的情感。<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416705585 人,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知乎</ref> 
定义三: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自卑就是自己或者我们的事物不及别人的事物好的不满足感。
 
定义四:死心眼的爱情逻辑博客认为——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是由自我要求过高而引起的普遍心理。
==自卑的表现==
12,6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