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桓宽

增加 3,065 位元組, 1 年前
新条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桓宽</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9620a601ed1450a3660adb620f14238_r.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31742869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本名:
桓宽

所处时代:
汉代

出生地:
汝南郡(今属河南)

主要作品:
《盐铁论》六十篇

职业:
散文家

|}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代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CSU2OC00523BSST.html     最会搞钱的经济大臣,如何支撑起帝国霸业?]网易</ref>

== 经历==

主要作品:《盐铁论》

《盐铁论》是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的[[文件]]写成的政论性散文集。它比较生动地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们的辩论,保存了许多西汉中期的[[经济]]思想史料和风俗习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写作上,它通过一定的集中和概括,描写了几个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语言和描写文字比较生动,感情色彩也比较浓;特别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这在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但整体看来,其写法稍觉刻板。

《盐铁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盐铁问题的结构严整、体制统一的专著。它以对话的形式客观记录了桑弘羊及其僚属与"贤良"、"文学"的互相诘难,不但显示了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且在唇枪舌战中展示了双方的[[阶级]]立场。

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切中要害。行文气势磅礴,层层铺陈渲染,引喻设譬,句式多排比、对偶,整齐而有变化,在西汉政治论文中独具一格。同时,它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桑弘羊的思想保存了丰富的史料。

该书分十卷六十篇,各立标题,但内容互相连贯。东汉大文学家[[王充]]在其名著《论衡·案书》中赞誉其体现了"两刃相刻,利害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的特点。现传世的有[[郭沫若]]校订的《盐铁论读本》,今人王利器教授的《盐铁论校注》。

桓宽的警句"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出现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意思是:

孝敬长辈需要的是质朴实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敬意与爱心,而不是追求一些表面上的花哨形式。当下,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和关爱,如果只是在礼节方面做得周全,而内心缺乏敬意与爱心,还算不上真正孝敬父母。

== 参考来源 ==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22,7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