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遥感

增加 1,73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遥感</big>'''|-|<center><img src=https://img2.baidu.com/it/u=2615271332,1754242295&fm=253&fmt=auto&app=120&f=JPEG?w=500&h=338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81%A5%E6%84%9F&step_word=&hs=0&pn=8&spn=0&di=46137345&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681871481%2C1563958235&os=121860860%2C1010452411&simid=681871481%2C1563958235&adpicid=0&lpn=0&ln=1445&fr=&fmq=166544176098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1&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n.sinaimg.cn%2Fspider20220929%2F38%2Fw500h338%2F20220929%2F2da1-732638cb0a2ce9ffdd35e9af911a3be6.jpg%26refer%3Dhttp%3A%2F%2Fn.sinaimg.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8033728%26t%3D77fcc6c9d793f209bb401e3eba41be32&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utgwgvj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pjviAzdH3F65ssAzdH3Fdadd-al-dlAzdH3F15v-t4qqf46rabldncn_z%26e3Bfip4s&gsm=b0000000000000b&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EsMiw2LDQsNyw1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外文名;Remote Sensing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简称;RS
|- | align= light|拼音;yáo gǎn
又称;遥感
|}
'''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 [[ 技术 ]]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
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 [[ 判定 ]] 、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11654db5a6418630?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2星 媒体认证], 快资讯 , 2022-09-03</ref>
==解释==
遥感,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 [[ 探测 ]] ;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遥感”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
遥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航空等平台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广义定义: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自然现象中的遥感:蝙蝠、响尾蛇、人眼人耳…
狭义定义: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 [[ 分析 ]] ,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最早使用“遥感”一词的是美国海军局研究局的艾弗林.普鲁伊特(Evelyn.L.Pruitt,1960)。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
为观测远距离目标开辟了先河,但望远镜观测不能把观测到的事物用图像的方式 [[ 记录 ]] 下来。
有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
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 [[ 技术 ]] 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现代遥感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
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 [[ 分辨率 ]] 提高到1米
中国遥感事业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
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 [[ 卫星 ]]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物理基础==
振动的传播称为波。电磁振动的传播是电磁波。电磁波的波段按波长由短至长可依次分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其穿透性越强。遥感探测所使用的电磁波波段是从紫外线、可见光、 [[ 红外线 ]] 到微波的光谱段。
太阳作为电磁辐射源,它所发出的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太阳光从宇宙空间到达地球表面须穿过地球的大气层。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因而使透过大气层的太阳光能量受到衰减。但是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随太阳光的波长而变化。地面上的物体就会对由太阳光所构成的电磁波产生反射和吸收。由于每一种物体的 [[ 物理 ]] 和化学特性以及入射光的波长不同,因此它们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也不同。各种物体对入射光反射的规律叫做物体的反射光谱,通过对反射光谱的测定可得知物体的某些特性。
==系统组成==
1、信息源 信息源是遥感需要对其进行探测的目标物。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及辐射电磁波的特性,当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形成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这就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
2、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 [[ 记录 ]] 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信息获取所采用的遥感技术装备主要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其中遥感平台是用来搭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常用的有气球、飞机和人造卫星等; 传感器是用来探测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常用的有照相机、扫描仪和成像雷达等。
3、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信息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梳理、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4、信息应用 信息应用是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领域的使用过程。信息应用的基本方法是将遥感信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供人们对其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利用。遥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最主要的应用有: 军事、地质矿产勘探、自然资源调查、 [[ 地图 ]] 测绘、环境监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技术特点==
大面积同步观测(范围广)
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 [[ 观测 ]] ,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空间,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平方千米。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时效性、周期性
能动态反映地面事物的变化 遥感探测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这有助于人们通过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同时,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监视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甚至军事目标等方面,遥感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获取的数据具有综合性 遥感探测所获取的是同一时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地球上许多 [[ 自然 ]] 与人文现象,宏观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真实地体现了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工构筑物等地物的特征,全面地揭示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这些数据在时间上具有相同的现势性。
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 [[ 信息 ]] 。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经济社会效益
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 [[ 沼泽 ]] 、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局限性
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 [[ 范围 ]] 。在电磁波谱中,尚有许多谱段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此外,已经被利用的电磁波谱段对许多地物的某些特征还不能准确反映,还需要发展高光谱分辨率遥感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尚不可缺少。
==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对这样庞大数据的处理速度,遥感数字图像技术随之得以迅速发展。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 [[ 军事 ]] 、环保等领域。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使地理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遥感信息应用是遥感的最终目的。遥感应用则应根据专业目标的需要,选择适宜的遥感信息及其 [[ 工作 ]] 方法进行,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遥感技术系统是个完整的统一体。它是建筑在空间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学、地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是完成遥感过程的有力技术保证。
地理数据获取
遥感影像是地球表面的“相片”,真实地展现了 [[ 地球 ]] 表面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信息。这比传统的地图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影像地图已经成为重要的地图种类之一。
获取资源信息
应急灾害资料
遥感技术具有在不接触目标情况下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遭遇灾害的情况下,遥感影像是我们能够方便立刻获取的 [[ 地理 ]] 信息。在地图缺乏的地区,遥感影像甚至是我们能够获取的唯一信息。在5.12汶川地震中,遥感影像在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害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地发生强震后,已有多家航天机构的20余颗卫星参与了救援工作。
自然灾害遥感
农业遥感监测
在农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 [[ 农作物 ]] 长势信息,快速监测和评估农业干旱和病虫害等灾害信息,估算全球范围、全国和区域范围的农作物产量,为粮食供应数量分析与预测预警提供信息。
遥感卫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面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农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 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农事决策,使发展精准农业成为可能,遥感影像可通过遥感集市云服务平台免费下载或订购的方式获取。其平台即可查询到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农业遥感基本原理:遥感影像的获取遥感影像的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及其组合与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 卫星传感器记录的地球表面信息,辨别作物类型,建立不同条件下的产量预报模型,集成农学知识和遥感观测 [[ 数据 ]] ,实现作物产量的遥感监测预报。同时又避免手工 方法收集数据费时费力且具有某种破坏性的缺陷。
农业遥感精细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2)多尺度作物单产遥感估算产品;
(3)耕地质量遥感评估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 产品 ]]
(4)农业干旱遥感监测评估产品;
(5)粮食生产风险评估产品;
(6)植被 [[ 标准 ]] 产品集;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s07149q0uj2|480|270|qq}}
<center>遥感技术到底有什么用?</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970 技藝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