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6
次編輯
變更
九尾狐
,無編輯摘要
==流传== 相 传 说 狐狸尾巴聚灵氣,灵足,尾一分 为 治理洪水而操劳得"股无肱 二 , 胫不生毛"的大禹,他的夫人涂山氏之女就是 终至九尾。 九尾 白 狐 。所以《有[[ 聊斋志异·青凤长生不老|不死之身]] 》中的老狐精自称"我涂山氏之苗裔"<ref>,且会喷火。
九尾狐至少 在 中国与韩国的传说中 [[宋朝|宋代]]以前都是屬於[[靈獸|祥獸]] , 常 在[[东周|春秋戰國時期]]發掘 出 现 的 墓葬群,其墓室壁畫不乏有 九尾狐 是只 與[[四象|四神獸]]一起的圖畫,另 有 說法指出 九 条 尾 巴的 狐 狸。它可以变成艳丽 為[[西王母]] 的 女人诱惑男人 座騎 , 据说每条尾巴都有不 且其毛色單 一 样的法力。据说 , 当一只狐狸活了超过一千年,它就会变成九尾狐 故有著謙遜之意 。</ref>
===现实基础=== 狐在先秦时期曾被视为瑞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狐之善良形象、美好品德之象征、祥瑞之兆,逐渐让位于与凶恶形象、恶劣品质之象征、凶险之兆。与之密切相关,人类对狐的敬仰、认同之情与厌恶、恐惧之情,也彼消此长。 人类之所以对狐敬而远之,烧香礼拜,讨好贿赂,正是想制制不住,防又不胜防的结果。例如《[[朝野佥载]]》写道:"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日:'无狐魅,不成村。'"由《[[广异记]]》所载,长孙无忌美人为雄狐所占,请术士崔参军惩治,崔参军调动家神,战不能胜,又调五岳神前来,最终也只是驱赶了事的故事,可见人类对神狐的无可奈何。 ===历世演化==='''山海经(周、秦、汉)'''九尾狐和[[玄狐]]、[[白狐]]等最先出现在原始宗教的图腾信仰中。《山海经》就记有青丘九尾狐。又有是与[[西王母]]一同出现的神兽,是祥瑞于子孙兴旺的象征。'''千字文(南北朝)'''九尾狐象征子孙繁息,亦禹娶于[[涂山氏]]之女的遗意。后世反其意,以"食人"之九尾狐为妖,六朝时李逻注《[[千字文]]》"周伐殷汤",已谓妲己为九尾狐,明人小说《[[封神榜]]》则更发挥其说,因而乃成为妖媚工谗的女子主詈称。在中国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霉事也是发生在汉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狐狸不比龙凤麒麟,是很难保住它的神圣地位的。尽管在唐代流行狐神、天狐崇拜,但那已经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经,不免胡作非为,就像没成正果之前的孙猴子一样。不过在唐代人的观念里,最厉害的天狐却仍保持着正派风范。可惜九尾狐的光荣史终究是要结束的,只不过因为它神通最大比别的狐结束得晚一些,也正因为它神通最大,当它被妖精化后也就成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儒林公议(北宋)'''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田况《[[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媚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可见九尾狐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是什么[[瑞狐]]、[[神狐]],变成坏东西。而也在这个时期,中国远古史上一个著名女人被说成是九尾狐,而且传到日本,这便是商纣王的妃子妲己。'''武王伐纣书、封神演义(元、明)'''妲己成了九尾狐狸精,真可说是超级狐妖的完美结合。在小说中的描写,则是由元代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开了头,再由明代长篇章回小说《[[封神演义]]》广而大之。 在《武王伐纣书》中,吸尽妲己魂魄元气骨髓而借其空皮囊化形为妲己的是只"九尾金毛狐子"。妲己的结局是在武王克殷后被姜太公用降妖镜逼住现出原形,然后把她装进袋子用木碓捣死。之所以费了这么多周折,原来是因为行刑的刽子手让她那"千妖百媚妖眼"撩拨得下不了手。 《封神演义》在《武王伐纣书》基础上对千年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妖媚之性大加发挥,写了她做的许多坏事。相反商纣王"才兼文武"并不那么坏,而且外有忠臣良将,内有贤后淑妃,本来江山稳固得很,都是这个千年九尾狐狸精带着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把他迷惑得失去"真性"。有趣的是妲己被斩时也有一段媚人的描写,比《武王伐纣书》更为生动细致。小说极力渲染她如何如何"娇滴滴"地把行刑军士迷得"[[软痴痴摊作一堆]]",最后还是[[姜子牙]]用宝贝葫芦取了她的首级。《封神演义》的九尾狐狸精妲己形象,把古来关于淫妇型狐妖媚人的观念推向极致,把狐妖之最的九尾狐观念推向极致,也把女色禁忌观念和"从来女色多亡国"的女祸观念推向极致。 ==外貌形象==[[天狐]]以善于变幻而著称,大多不是以狐狸的面目出现,而是幻化成各色各样的人物。或变为银须白发的老人,或变为仙风道骨的道士,或是星冠羽衣的仙官,或是满腹经纶的书生,更多的是绰约多姿的少女。人世间实有的种种人物,包括已经作古的人物,它们可以幻变出来,而且足可达到乱真的程度;人世间没有的人物,它们同样能够幻变出来。这种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是它们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而幻化的。'''形象特征'''盛传妖狐具绝世之容姿,盖世之智能,而妖狐的皮毛更是珍品中的极品,其中享誉最高的又属九尾狐狸。 =='''神兽寓意'''=====正面===先秦时代,狐被视为瑞兽。《山海经·海外东经》载:"青丘国,其狐四足九尾。[["郭璞注]]:"世平则出为瑞也。"祥瑞的内涵有二。 一是为王称帝,国家昌盛之兆。《[[吴越春秋]]》载:大禹年三十而未娶,因在涂山看到九尾白狐,以为为王之吉兆,乃娶涂山女。故有涂山之歌唱道:"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彼昌。"《[[文选·四子讲德论]]》载:"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 二是婚姻爱情之兆。大禹遇涂山氏之女事例中的九尾白狐,显然同时具有婚姻吉兆的意义。《[[诗经]]·[[有狐]]》更是以孤独、抑郁、流浪之狐,作为婚姻与爱情失其时之人类,加以吟咏歌唱。故汉代班固《[[白虎通义]]》以狐为兆示"子孙繁息"之德兽。从而为后世以狐之性能比喻人类性爱魅力,埋下伏笔。 ===负面===然而,在先秦人的心目中,狐并非单纯的善良之辈,而是善恶同体。同据《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南山经]]》)"凫丽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日[[蛰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东山经]]》)郭璞注:即九尾狐。 ==史书记载==[[File:125WER.pn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46319defbc6c42bd.png 《山海经》青丘山 參 考 究地图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4%B9%9D%E5%B0%BE%E5%A4%A9%E7%8B%90/10979536/0/5f9e93b14fd34f6b08230224?fr=lemma&ct=single 来自大众网图片]]]东汉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汉《艺文类聚·卷九九祥瑞部下·狐》引《吕氏春秋》佚文: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 宋《太平御览·皇亲部一·禹妃》引《帝王世纪》佚文:禹始纳涂山氏女,曰女娲,合婚于台桑,有白狐九尾之瑞,到至是为攸女。 '''青丘九尾狐''' 《山海经·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蒦]。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艺 文 类聚·卷九九祥瑞部下·狐》引《周书》:成王时,青丘献狐九尾。 东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封禅]]》:德至鸟兽则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于尾者何?明后当盛也。 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云:"太平则出而为瑞。"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狐,祆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 唐张鷟《朝野佥载》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后世影响==[[File:48914.pn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1c1bf6234bbdfe71.png 九尾狐原图链接][https://www.baidu.com/link?url=MufD3pscdaA2XsBEJDA81Bh_59ZEfn_r60RzF-52RdUG9Mc_WUKDEjhngd6RPRTYs-OQTDZ8pFMW3Pa-JZoPQ5rM-rP5p6iJrfnusNBWYJ3&wd=&eqid=e117ed68000b9998000000025cce7c00 来自阳Sir的考古学之眼图片]]]'''遗址'''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2公里处的天台山中有一山谷叫女巫谷,谷中流水潺潺,山岩苍苍,林木茂密,花香鸟语。在女巫谷的中部有一座积石冢,石上长着厚厚的青苔,乡人称之为[[女巫墓]]。女巫墓的下方有一斜躺着的岩石,岩石上有甲骨文石刻,经过千百年的风化,更显得古老苍桑。甲骨文被翻译成现代文字如下:女巫之歌 女巫魂兮,灵游林兮; 守我家兮,老祖尸兮。万年睡兮,帝俊生兮; 子炅鸷兮,祖羲和兮。 行人安兮,神赐福兮。 我是阴魂未散的女巫,像幽灵在密林中漫步 守卫着昔日的家园,看护着先祖的尸骨。 我是沉睡万年的女巫,出生在帝俊的国度 太昊少昊是我的晚辈,羲和女神是我的祖母。 好心的路人放慢脚步,你会得到神灵的祝福。 (在天台山周边的村庄里,有着许多有关女巫谷,女巫墓和九尾狐的传说)更有如下文字记载: 《[[女巫谷奇遇记]]》(东海居士)惟扶桑山中,曰女巫之谷有女巫之墓,在东海一隅。每每月落星稀之日,鸡不鸣狗不叫之时,可闻谷中声响:时而人声鼎沸如闹市;时而劳作之声不绝于耳;时而八音之乐悠悠;时而歌舞之声绵绵。乡人莫敢近者也。有好事者男,于夜深人静之时往而窥之。遇一年轻女子,披发长裙,相貌清丽。随女子拾阶而上,但见古木参天,野花遍地;路人衣着简朴,举止有礼。谷顶有女子芝兰之室,曰:神巫雅居。神巫者,氏族部落首领也。遂生情缘。说不尽柔情脉脉,诉不完爱意绵绵,自有族人殷勤服侍。然玉鸡一唱东方渐白,女巫恋恋不舍,乃轻歌一曲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又指天为誓,情定三生方去。男子醒来不见部落与女巫,惟见谷中积石一堆,又见 石上诗文,方知是女巫之墓,遂自殉于墓石之下,一点灵犀追随女巫而去。有道是:问世间究竟情为何物,直教人如此生死相许?乃记。《白狐》(东海居士) 惟扶桑山中,曰女巫之谷,有生死轮回之所,在东海一隅。 有女巫之魂,或昼啼夜哭,或暗中独舞。老母责之,巫魂对曰:前世痴男以命相许,欲报不能,已千年矣,痴石犹在,不见痴男,是悲也。 老母曰:尔乃九尾白狐转世,被痴男相救,故有一夜情缘。 缘修三世方能同船共渡,情定三生乃得白头偕老。 尔等缘未到,情难续也。巫魂苦求。老母曰:遂尔一愿。然痴男已饮忘情水,前情尽弃也,奈何? 巫魂曰:但得一聚,心愿足矣。是时痴男乃寒窗苦读一书生,女巫遂化白衣女子前去服侍。备三餐于茅舍,浆衣衫于小溪,磨香墨于书斋,颂诗文于草堂,迎晨曦歌清曲,沐月光而起舞。 然书生门第之见,功名心切,全不为子爱意所动。 是年大考,书生一举夺魁,金榜题名。又双喜临门,被招为驸马,择日完婚。 洞房花烛之夜白衣女子不期而至,言前世曾受书生恩惠,愿为君献舞。书生欣然应之。女子深深稽首,礼罢长袖起舞。月光如水,白衣似雪,长发飘飘,如梦如幻。又歌曰:"幽幽女巫,独处深谷。痴情男子,夜访雅居。情定三生,海誓山盟。雄鸡一唱,顿作虚无。千年等待,万年孤独。今世一聚,奴心已足。衣袂飘飘,只为君舞。今与君诀,灵山却叙"。舞到深处凄然倒地,化作清风而去。书生大异之,似有所悟然终难记起。有道是: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乃记。 后来,白狐的故事在清代蒲松龄的的笔下得到了淋沥尽致的发挥,成为了我国以狐仙为主角的爱情故事的典范。<ref>[https://baike.so.com/doc/5379016-5615243.html 狐仙为主角的爱情故事]360搜索</ref> ==参考资料獻 ==
{{reflist}}
[[Category: 280 神 话故事話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