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碳酸酐酶

增加 1,978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碳酸酐酶</big>'''|-|<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book.sciencereading.cn%2Fkxwk4%2FbookImages%2FB2839152F22F546CDB7BC2737F055AEBE000%2FB2839152F22F546CDB7BC2737F055AEBE000_1.jpg&refer=http%3A%2F%2Fbook.sciencereadin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7340167&t=900fe8c16cee641d2d0a04ddb651f521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A2%B3%E9%85%B8%E9%85%90%E9%85%B6&step_word=&hs=0&pn=24&spn=0&di=7146857200093233153&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867942425%2C2218937751&os=2339565151%2C3416555154&simid=3867942425%2C2218937751&adpicid=0&lpn=0&ln=370&fr=&fmq=166474817646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book.sciencereading.cn%2Fkxwk4%2FbookImages%2FB2839152F22F546CDB7BC2737F055AEBE000%2FB2839152F22F546CDB7BC2737F055AEBE000_1.jpg%26refer%3Dhttp%3A%2F%2Fbook.sciencereading.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7340167%26t%3D900fe8c16cee641d2d0a04ddb651f521&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55h_z%26e3Bfvtjgvj6jw1tg2_z%26e3BvgAzdH3Ffi5rAzdH3Fk55hAzdH3FB55hft4rsjAzdH3Ffi5o_z%26e3B15%3Ft1%3DBdbnl8cdFddFc9mCDB0BCd0n0FaccAEBEaaa&gsm=1900000000000019&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gsMSw2LDQsNSwyLDc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中文名称;碳酸酐酶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外文名称;Carbonic Anhydrase(CA)
|- | align= light|类别;锌酶
发现;1940年
|}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含锌 [[ 金属 ]] 酶,迄今在哺乳动物体内已发现至少有11种同工酶,它们的结构、分布、性质各异,多与各种上皮细胞泌H-和碳酸氢盐有关,通过催化CO2水化 [[ 反应 ]] 及某些脂、醛类水化反应,参与多种离子交换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1940年发现的第一个锌酶,也是最重要的锌酶。现已报道有80多种锌酶,居各类金属的首位。分布于人体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 胃黏膜 ]] 、胰腺、红细胞、中枢神经细胞和睫状体上皮细胞等组织中。
在人类和动物的血液当中,碳酸酐酶是红细胞中主要的 [[ 蛋白质 ]] 成分之一,它的重要性地位和含量上都仅次于血红蛋白。<ref>[ https://wenda.so.com/q/1550258245218404 碳酸酐酶的主要功能], 360问答 , --2018年4月12日</ref>
==分布==
CA分布广泛。CAⅠ、Ⅱ从红细胞首次分离得到。CAⅢ最早发现于骨骼肌细胞浆,三者在 [[ 人类 ]] 都是29kD的胞浆内酶;膜相关酶CAⅣ已于小牛肺、人肾、大鼠肺中纯化出来;CAⅣ(29kD)发现于线粒体;由Murakmi于1987年从唾液腺中纯化的CAⅥ(42kD)为分泌型酶;近期在唾液腺及小脑浦肯野氏细胞中发现的新CA相关基因CAⅧ亦为胞浆内酶。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和集台管、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附睾起始段狭窄细胞、远侧头体部和近侧尾部上皮细胞、快收缩骨骼肌细胞、脑脉络丛上皮细胞、髓磷脂形成细胞及眼部睫状突、 [[ 角膜 ]] 、视网膜细胞内都有CAⅡ;CAⅣ还分布于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顶质膜、基侧质膜表面、附睾、输精管及其壶腹部的上皮微绒毛、顶质膜、皮下平滑肌层、脑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腔面、心肌、眼部分毛细血管床、脉络膜血管层以及骨骼肌、肝、泪腺等处。
==分子结构==
CAⅠ、Ⅱ、Ⅱ在结构上都有一含锌单体,但CAⅠ、Ⅱ以单体形式存在,而CAⅡ以二硫键相连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人类CAⅠ和CAⅡ的三维结构用x线晶体衍射图测试几乎相同。二者 [[ 氨基酸 ]] 序列约有60%同源。CAⅣ有260个氨基酸,通过磷酯酰肌醇甘油键锚于质膜;可抗SDS解离作用,与胞浆内CA有30~36%同源性,其结构随不同种属而有差异,人肺的CAⅣ(36kD)缺少N-连接的寡糖链,而鼠肺CAⅣ(39kD)及其它哺乳动物多数具有此链。CAⅥ则带有两条复台存在的寡糖链。
==重要地位==
碳酸酐酶是红细胞的主要蛋白质成分之一,在红细胞中的地位仅次于 [[ 血红蛋白 ]] 。含一条卷曲的蛋白质链和一个锌(Ⅱ)离子。分子量约为30000。锌离子处于变形四面体的配位环境。催化的最重要的反应是二氧化碳(碳酸酐)可逆的水合作用,使它在生理pH值条件(pH值≌7)下很快进行。为催化CO2(g) + H2O → H2CO3反应的酶,酶加速二氧化碳水合的因子在10^7左右。上述反应对呼吸作用极为重要。
碳酸酐酶是锌蛋白质(动物原性),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红血球和许多动物的各种组织以及 [[ 植物 ]] 的叶中。它在红血球中具有对碳酸和重碳酸离子的迅速转换的作用。在胃中对盐酸的分泌起作用,一般来说,具有调节体液pH的作用。另外认为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系。
==主要功能==
3. 确保以CO2 和HCO3-为催化底物的酶保持适度的底物浓度。
4. 在植物体内,CA可以帮助提高叶绿体内CO2的 [[ 浓度 ]] ,从而增加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羧化率。
5. 产甲烷菌中,CA则参与醋酸盐的分解代谢。
==活性调节==
CA的主要抑制剂为磺胺类,表面活性剂如DDT抑制CA的作用可能与使基团解离易化有关。不同的CA对 [[ 磺胺类 ]] 抑制剂敏感性不同,研究CAⅡ198位变异种与抑制剂的结合力发现,198位残基侧链的电荷、疏水性和药物亲和力有关CAⅢ198位上的苯丙氨酸侧链上的苯基填塞了疏水“袋”,造成低催化、低敏感性。此外,表面活性剂可抑制CA在高浓度下生成聚合体,因而减少聚合体对CA复性蛋白形成的竞争性抑制,促进了蛋白再折叠的启动阶段,最终扩大了CA的活性浓度范围。
Chen等(1991)的研究表明雌二醇E2对CA有一定作用,且作用随组织不同而异:大鼠十二指肠粘膜上的CA可在E影响下降低活性,而大鼠肾中CA在E2作用下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同年,Pirkko等的实验发现阉割的大鼠前列腺旁侧CAⅡ蛋白和mRNA水平下降,其背侧则相反;用睾酮处理后此变化可逆转;用处理后旁侧变化逆转,而对背侧无 [[ 影响 ]] ;未阉割的大鼠用处理发现背侧CAⅠ水平升高而旁侧CAⅡ无变化碳酸酐酶的基本结构、大体分布、基本生理功能早在60年代已为人类初步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近期研究侧重于CA结构与功能问关系的探索,CA的结构、功能、分布的认识将进一步具体化。
==临床==
CA在睫状体上皮细胞中催化CO2和H2O生成HCO3,透过腔膜分泌于房水,由于房水中的液体要保持电中性,Na+向房水分泌增加,同时带动Cl-向房水移动,从而使房水形成高渗压,于是促进H2O向房水流动;保持房水平衡和正常的pH值。而青光眼病人由于房水回流不畅,引起眼压升高。CA抑制剂(CAIs)可抑制 CA的活性,使HCO3生成减少而降低眼压, [[ 临床 ]] 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压。
CAIs作为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按其发展过程和药理作用分为三代:第一代口服CAIs,第二代局部用CAIs,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
第一代口服CAIs 乙酰唑胺是首先用于青光眼的口服治疗药物,由于脂溶性低,眼内分布较少,需用较大剂量(1000-2000毫克)才有效,因而白药浓度较高;长期用药易出现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高氯血症性酸中毒),因此临床应用日渐减少。口服CAIs对非眼组织CA的抑制,会产生严重的全身不良 [[ 反应 ]] 。用药初期出现多尿、胃肠不适和疲劳,部分病人发生肾结石,极少数病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
第二代局部用CAIs 20世纪90年代初合成了多尔唑胺和布林唑胺。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 CA活性和较高的水溶性与脂溶性,便于配制滴眼液,能透过角膜,使药物在睫状体达到有效药物 [[ 浓度 ]] 。1995年,多尔唑胺滴眼液在德国上市,无全身不良反应。但由于水溶液 pH值为5.5,对眼结膜有轻度刺激性。布林唑胺于1998年上市,其水溶性较差,故配制成混悬液。其抑制CA的作用强于多尔唑胺,对眼的刺激较轻。且作用时间短,只能维持2-3个小时,每天需要多次用药才能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 科研人员对CAIs化合物的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两个强效、 [[ 作用 ]] 时间较长(5-6小时)的CAIs,但配制成滴服液的pH值为5.5左右,对眼仍有刺激。为解决pH问题,科研人员将化合物尾部的双羧基改换为氨基酸,使其滴服液 的pH 的[[pH ]] 在6.5-7之间,对眼的刺激基本消除。至此,第三代CAIs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k0860skm8zo|480|270|qq}}
<center>什么是碱性磷酸酶你知道吗</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340 化學總論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