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1
次編輯
變更
湟水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湟水'''<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15124324%2Fe3d37ddaaf468e2fa4b88bcd26330296.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MTUxMjQzMjQvZTNkMzdkZGFhZjQ2OGUyZmE0Yjg4YmNkMjYzMzAyOTYuanBn%2Fsign%2Fc571eaa312fa16e09eefc0532bcd3244.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7025189&t=b51599dba1d7ac4f613f8c7100811ed6"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meipian.cn/3gfdp7qq 圖片來自美篇]</small>
|}'''湟水''', [[ 黄河 ]] 上游重要支流,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发源于 [[ 青海省海晏县 ]] 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青海省大通—达坂山与拉脊山之间的纵谷,为羽状水系,主要支流 [[ 大通河 ]] 、药水河等。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在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和西固区达川镇交界处注入黄河。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0多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6.5亿立方米。富水力资源和灌溉之利。沿河为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ref>[https://www.361478.com/baizi/351716.html 湟水]湟水百科介绍</ref>
湟水流域孕育出了灿烂的 [[ 马家窑 ]] 、齐家、 [[ 卡约文化 ]] ,养育了青海省约60%的人口,被称为是“青海的 [[ 母亲河 ]] ”。湟水河流域范围内河谷宽阔、气候宜人,孕育了高原千年文明,狭长的河湟谷地集中了青海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因之,湟水河被称作青海的“母亲河”。是黄河主要来水源之一,也是兰州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下游河谷宽阔,富水力资源,开发有大量中小水电站。
==干流概况==
===干流走向===
湟水,主要流经 [[ 青海省东北部及甘肃省 [[ 兰州市西部等一小部分地区,大致呈现西北-东南向注入黄河。
湟水上游,河流众多,有西、南二源:南源出自 [[ 湟源县城 ]] 南哈拉库图东青阳山分水岭,汇药水、东科水(白水河源出药水峡),至湟源县城汇入西源。西源发源于海晏县的包呼图山,源头叫包忽图河,也叫麻皮寺河,沿途汇集数十条大小支流,南流至海晏县城以下的红山村先接纳哈利涧河。一般以西源为正源,南源为支流。二源汇合于湟源县城后,始名湟水。出西石峡至湟中县多巴镇,进入西宁市区,称西川河,又称伯颜川。至大棱干汇西纳川河。流经小桥地区,接纳北川河。湟水东流经城东区韵家口,又汇纳从互助土族自治县北来的沙塘川河。湟水出小峡而东,经平安县、乐都区,又称碾伯河,流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享堂地区,汇入大通河(浩门河),最后至甘肃 [[ 永靖县 ]] 盐锅峡镇注入黄河。
在甘肃省境内,湟水干流,东流经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至永靖县西河乡,成为临夏州永靖县与兰州市的红古区界河,省内集水面积1302平方公里,永靖县境内流域面积315平方公里;省内干流长73公里,永靖县流长30公里,至焦家、西固区达川镇注入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46.4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46.2亿立方米,河道比降千分之6,南北两岸为拥宪渠,和湟惠渠。
湟水,至乐都境内由树枝状变为扇状,一路款款而行。在乐都区高店镇红庄村(上水磨沟入温口)入境,海拔2062米;在老鸦峡莲花台芦草沟入涅口出境,海拔1825米,自西向东横贯乐都全境。乐都处在湟水谷地,川谷开阔,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于农垦,引湟灌溉历史悠久,自古就有“瓜果蔬菜之乡”的美称,是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据沿湟台地乐都柳湾等地马家窑类文化的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
==主要支流==
湟水较大支流(河长大于50公里)有:药水河、 [[ 西纳河 ]] 、 [[ 北川河 ]] 、黑林河、沙塘川均在此间汇入,其中北川河是湟水最长的支流,黑林河是湟水的二级。
湟水干、支流之间呈 [[ 树枝状水系 ]] 。徨水流出大峡,经乐都区城,穿老鸦峡,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城,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与大通河相汇,以下沿甘青省界又南东东流至民和 [[ 沙河湾 ]] 村出省境。此段流经青石岭与 [[ 拉脊山 ]] 之间较狭长的谷地,河道较为曲折,河床一般100-200米,老鸦峡段仅30米左右。该段除大通河外支流较短,最长的支流引胜沟仅51.9公里,干流、支流间呈羽状水系。
药水河,源自湟源县岔石流沟入口以上3公里处的拉鸡山根,西流至哈城后,转向北流至兔尔干,折向东北流至董家庄入湟水。
湟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7至10月,8,9月最多。西宁水文站1951-1979年年平均水位海拔2208.17米,历年最高水位海拔2209.99米(1967年8月2日),历年最低水位海拔2206.74米(1979年5月22日)。
湟水干流流量从源头向下逐渐增加(见表17)湟水民和(二)水文站1940-1979年的年平均流量56.8立方米/秒,历年最大年平均流量98.7立方米/秒,(1961年)历年最小年平均流量33.8立方米/秒(1966年),极端最小流量0.042立方米/秒(1979年5月25日),几乎断流。 [[ 干流流量 ]] 年际变化较大,各水文站的历年最大年平流量与历年最小年闰均流量的比值:海晏2.55、石崖庄3.55、西宁4.59、大峡2.99、民和2.91,以西宁附近流量年际变化为最大。季节变化也比较大,汛期流量一般是枯水期流量的5倍。有春夏两汛, [[ 春汛 ]] 小,夏汛大春汛一般在2至5月,夏汛多在7至10月,尤以8,9月最多。湟水民和(二)水文站1940-1979年的年最大径流量31.1亿立方米(1961年),历年最小 [[ 年径流 量10量]]10.7亿立方米(1966年)。
湟水民和(二)水文站1954-1979年的平均水温为8.4℃,最高年平均水温8.8℃(1975年),最低年平均水温7.5℃(1957年)。多年平均水温1至12月份分别是:0.1,0.1,3.3,9.0,12.8,16.2,17.9,17.4,13.8,8.7.2.4,0.1。湟水干流年平均水温从西宁的6.7℃至民和增至8.4℃。
调水总干渠是引大济湟的“龙头”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组成,为大(2)型调水工程。隧洞全长24.17公里,隧洞洞径5米,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工程总投资15.86亿元。
===水电工程===
湟水下游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开发水电,民国年间曾在西宁附近的一条支流上修建西宁水电站,装机220千瓦,是当时黄河流域仅有的三个水电站之一。截止2017年,西宁市辖区内有中小型 [[ 水电 站45 站]]45 座,其中河道引水式电站32座,渠道引水式电站7座,水库坝后式电站6座。分布在宝库河、北川河和湟水河干流及湟水河支流。
石头峡水电站(水利枢纽)是青海省“引大济湟”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龙头水库,也是大通河流域规划的第5座梯级水电站,于2008年7月奠基开工,2014年下闸蓄水,2016年并网发电。石头峡水电站(水利枢纽)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滩乡和青石嘴镇交界处,项目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引水发电系统和厂房组成。其中,大坝高114米,水库总库容9.85亿立方米,调节库容4.67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100兆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5亿千瓦时。该工程的建设,满足“引大济湟”调水需求。其远期每年可向湟水流域供水7.5亿立方米,将为青海东部城市群300万人饮水安全及流域工业用水、农牧业用水和生态用水提供可靠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