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3
次編輯
變更
倭人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倭人</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c33e0e4b…”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倭人</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c33e0e4bacd83a41.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882235&sid=7099725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倭人,《论语》中认为倭乃九夷之一;[[汉代]]以来专指日本列岛的人,本无贬义,可能于元明时期[[开始]]带有贬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倭人
外文名称;
wōrén
日本语;
倭人(わじん)
词性;
贬义词
词语释义;
倭
【名】
1、形声。从人,委声。
2、古称日本。中国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称日本当地小国为倭,唐、宋及以后代指全日本。如:倭寇(14-16世纪屡次骚扰抢劫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倭夷(日本海盗);倭傀([[中国古代]]的丑女);倭娘(日本女子);倭妥(美好貌);倭刀(古时日本所制的佩刀,以锋利著称)。明 袁可立《请讨篡逆疏》:"又系倭夷之婿,废立之举,实借倭为之。"
3.明朝时代日本浪人组成的海盗。
注1:关于倭傀的注音:wō guī。
注2:唐宋后,'娘'在中国的意思是女孩的意思, 现代日本语里系借用"娘(むすめ) 的意思
现代日本语:音读:わ(wa)。训读:やまと(yamato)。
【名】
わ: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同"和"。
やまと:"大和"的另一写法。
倭寇
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强盗。
倭《说文解字》释为:顺貌。从人委声。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列岛以及其近邻的的通称, 居民称为倭人,而称国家称为倭国。
日本
"日本"一称迟至公元7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记载日本人由于不喜欢"倭国"的名称,因此将国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纪的《史记正义》中又有另一说法,指武则天命令日本将国名改作"日本"。
现代日本的正式名字为"日本国"(にほんこく/にっぽんこく)。在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日本的正式名字为"大日本帝国"(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宪法中,改成现今的名字。
虽然日本国内绝大多数使用日语的情况也是用"日本"去称呼自国,但是近年也有使用由英文"Japan"转写的"ジャパン",甚至从"Cipangu"转写而成的"ジパング"来代表日本,从而制造外来语的效果,尤其常见于广告及品牌的命名。
=='''史籍记载'''==
中国的史籍开始较为详细记载日本国情,如《魏志.倭人传》(成书在先)和《后汉书.倭传》(成书稍后)等,都沿用更早的《汉书.地理志》,称日本为"倭"国。秦汉以来,史家多以音译给四裔国家命名,他们大多奉"华夷之辨"为圭臬,独尊中原,鄙夷四裔,音译汉字多寓贬义,如"身毒"(印度)、"匈奴"(中亚诸国,古称"鬼方"、"猃狁")、"狗奴"(日本岛小国)、"狗邪"(朝鲜半岛小国)等。《汉书.地理志》"燕地"条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乐浪"在朝鲜半岛,汉武帝时所置郡,其海中之国当指日本无疑,这可能是现存文献中以"倭人"指称日本人的最早记录。《山海经》的"海内北经"提到"燕南倭北",称"倭属燕",而燕地旧时领属部分半岛地区,"倭"当在其中。鉴于《山海经》保存了很多周秦的原始史料,很有可能"倭"的名称起源于秦汉之前,原为半岛南部的地名或部族名。后来有学者落实"倭"原先当指半岛古国"加耶"(即狗邪),后来延及日本,因此以"小倭"称加耶、"大倭"称日本加以区别。
加耶为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一组小国,四世纪初从三国的弁韩脱离出来,直到六世纪中消失。因为和日本岛隔岸相望,为半岛和日本交流的最前线,《日本书纪》记载日本曾在该地建立过政权机构"任那日本府",为古代朝日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如果"倭人"先指该地区的半岛部族,然后延指日本,也不无可能,只是"倭"名成立,早在加耶成国之前数百年。《魏志.倭人传》未曾提及加耶,其中也确实有"大倭"一名,但细绎其义,似指有地位的"倭人",并非特指日本岛上居住的一般"倭人"。"倭"很有可能起源于指称"加耶"及其先族,但《倭人传》的传主却是专指日本人无疑。
=='''晋书'''==
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地多山林,无良田,食海物。旧有百余小国相接,至魏时,有三十国通好。户有七万。男子无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谓太伯之后,又言上古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于会稽,继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人好沈没取鱼,亦文身以厌水禽。计其道里,当会稽东冶之东。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妇人衣如单被,穿其中央以贯头,而皆被发徒跣。其地温暖,俗种禾稻纟宁麻而蚕桑织绩。土无牛马,有刀楯弓箭,以铁为镞。有屋宇,父母兄弟卧息异处。食饮用俎豆。嫁娶不持钱帛,以衣迎之。死有棺无椁,封土为冢。初丧,哭泣,不食肉。已葬,举家入水澡浴自洁,以除不祥。其举大事,辄灼骨以占吉凶。不知正岁四节,但计秋收之时以为年纪。人多寿百年,或八九十。国多妇女,不淫不妒。无争讼,犯轻罪者没其妻孥,重者族灭其家。旧以男子为主。汉末,倭人乱,攻伐不定,乃立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
宣帝之平公孙氏也,其女王遣使至带方朝见,其后贡聘不绝。及文帝作相,又数至。泰始初,遣使重译入贡。
=='''研究成果'''==
至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倭"族起源于何处?近年来很多人类学者和考古学者都在加以[[研究]]。鸟越宪三郎在1992年出版的《古代朝鲜和倭族:神话解读和现地踏查》,提出过倭族起源于七千年前长江下游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其中一支后来北上,通过山东半岛进入朝鲜半岛,征服了岛上原住的濊族和貊族,于纪元前三世纪、二世纪之间,在半岛南部建立其最早的政权"辰国"。辰国是"三韩"辰韩的前身,也有研究者认为其余两韩"弁韩"和"马韩"也起源于辰国。战后不久,江上波夫提出了著名的"骑马民族国家"说,指称日本古代国家起源于东北亚的"骑马民族",他们在四五世纪之际渡海征服日本,建立了统一国家"大和王朝"。一部分学者进而指称"骑马民族"便是来自起源于"倭"族的辰国,其中一系为日本皇族的祖先。<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07f33a5ceacd8947e5f31ae55eb1dda0/ 倭人],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倭人</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c33e0e4bacd83a41.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882235&sid=7099725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倭人,《论语》中认为倭乃九夷之一;[[汉代]]以来专指日本列岛的人,本无贬义,可能于元明时期[[开始]]带有贬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倭人
外文名称;
wōrén
日本语;
倭人(わじん)
词性;
贬义词
词语释义;
倭
【名】
1、形声。从人,委声。
2、古称日本。中国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称日本当地小国为倭,唐、宋及以后代指全日本。如:倭寇(14-16世纪屡次骚扰抢劫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倭夷(日本海盗);倭傀([[中国古代]]的丑女);倭娘(日本女子);倭妥(美好貌);倭刀(古时日本所制的佩刀,以锋利著称)。明 袁可立《请讨篡逆疏》:"又系倭夷之婿,废立之举,实借倭为之。"
3.明朝时代日本浪人组成的海盗。
注1:关于倭傀的注音:wō guī。
注2:唐宋后,'娘'在中国的意思是女孩的意思, 现代日本语里系借用"娘(むすめ) 的意思
现代日本语:音读:わ(wa)。训读:やまと(yamato)。
【名】
わ: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同"和"。
やまと:"大和"的另一写法。
倭寇
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强盗。
倭《说文解字》释为:顺貌。从人委声。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列岛以及其近邻的的通称, 居民称为倭人,而称国家称为倭国。
日本
"日本"一称迟至公元7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记载日本人由于不喜欢"倭国"的名称,因此将国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纪的《史记正义》中又有另一说法,指武则天命令日本将国名改作"日本"。
现代日本的正式名字为"日本国"(にほんこく/にっぽんこく)。在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日本的正式名字为"大日本帝国"(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宪法中,改成现今的名字。
虽然日本国内绝大多数使用日语的情况也是用"日本"去称呼自国,但是近年也有使用由英文"Japan"转写的"ジャパン",甚至从"Cipangu"转写而成的"ジパング"来代表日本,从而制造外来语的效果,尤其常见于广告及品牌的命名。
=='''史籍记载'''==
中国的史籍开始较为详细记载日本国情,如《魏志.倭人传》(成书在先)和《后汉书.倭传》(成书稍后)等,都沿用更早的《汉书.地理志》,称日本为"倭"国。秦汉以来,史家多以音译给四裔国家命名,他们大多奉"华夷之辨"为圭臬,独尊中原,鄙夷四裔,音译汉字多寓贬义,如"身毒"(印度)、"匈奴"(中亚诸国,古称"鬼方"、"猃狁")、"狗奴"(日本岛小国)、"狗邪"(朝鲜半岛小国)等。《汉书.地理志》"燕地"条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乐浪"在朝鲜半岛,汉武帝时所置郡,其海中之国当指日本无疑,这可能是现存文献中以"倭人"指称日本人的最早记录。《山海经》的"海内北经"提到"燕南倭北",称"倭属燕",而燕地旧时领属部分半岛地区,"倭"当在其中。鉴于《山海经》保存了很多周秦的原始史料,很有可能"倭"的名称起源于秦汉之前,原为半岛南部的地名或部族名。后来有学者落实"倭"原先当指半岛古国"加耶"(即狗邪),后来延及日本,因此以"小倭"称加耶、"大倭"称日本加以区别。
加耶为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一组小国,四世纪初从三国的弁韩脱离出来,直到六世纪中消失。因为和日本岛隔岸相望,为半岛和日本交流的最前线,《日本书纪》记载日本曾在该地建立过政权机构"任那日本府",为古代朝日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如果"倭人"先指该地区的半岛部族,然后延指日本,也不无可能,只是"倭"名成立,早在加耶成国之前数百年。《魏志.倭人传》未曾提及加耶,其中也确实有"大倭"一名,但细绎其义,似指有地位的"倭人",并非特指日本岛上居住的一般"倭人"。"倭"很有可能起源于指称"加耶"及其先族,但《倭人传》的传主却是专指日本人无疑。
=='''晋书'''==
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地多山林,无良田,食海物。旧有百余小国相接,至魏时,有三十国通好。户有七万。男子无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谓太伯之后,又言上古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于会稽,继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人好沈没取鱼,亦文身以厌水禽。计其道里,当会稽东冶之东。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妇人衣如单被,穿其中央以贯头,而皆被发徒跣。其地温暖,俗种禾稻纟宁麻而蚕桑织绩。土无牛马,有刀楯弓箭,以铁为镞。有屋宇,父母兄弟卧息异处。食饮用俎豆。嫁娶不持钱帛,以衣迎之。死有棺无椁,封土为冢。初丧,哭泣,不食肉。已葬,举家入水澡浴自洁,以除不祥。其举大事,辄灼骨以占吉凶。不知正岁四节,但计秋收之时以为年纪。人多寿百年,或八九十。国多妇女,不淫不妒。无争讼,犯轻罪者没其妻孥,重者族灭其家。旧以男子为主。汉末,倭人乱,攻伐不定,乃立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
宣帝之平公孙氏也,其女王遣使至带方朝见,其后贡聘不绝。及文帝作相,又数至。泰始初,遣使重译入贡。
=='''研究成果'''==
至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倭"族起源于何处?近年来很多人类学者和考古学者都在加以[[研究]]。鸟越宪三郎在1992年出版的《古代朝鲜和倭族:神话解读和现地踏查》,提出过倭族起源于七千年前长江下游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其中一支后来北上,通过山东半岛进入朝鲜半岛,征服了岛上原住的濊族和貊族,于纪元前三世纪、二世纪之间,在半岛南部建立其最早的政权"辰国"。辰国是"三韩"辰韩的前身,也有研究者认为其余两韩"弁韩"和"马韩"也起源于辰国。战后不久,江上波夫提出了著名的"骑马民族国家"说,指称日本古代国家起源于东北亚的"骑马民族",他们在四五世纪之际渡海征服日本,建立了统一国家"大和王朝"。一部分学者进而指称"骑马民族"便是来自起源于"倭"族的辰国,其中一系为日本皇族的祖先。<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07f33a5ceacd8947e5f31ae55eb1dda0/ 倭人],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