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浙江布政使顾学潮报春花蚕丝收成丰稔诗以志慰'''》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作品之一。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


《'''浙江布政使顾学潮报春花蚕丝收成丰稔诗以志慰'''》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作品]]之一。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ref>[https://www.sohu.com/a/249686319_628936 清朝入关后第4位皇帝,乾隆到底是不是雍正皇帝的儿子?] ,搜狐,2018-08-23</ref>。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也是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

<center>浙江布政使顾学潮报春花蚕丝收成丰稔诗以志慰</center>
{{Cquote|
田协沾膏蚕协晴,九分雨得报收成。

足衣资食酬民愿,旰食宵衣慰我情。

护抚司藩合申奏,慎微戒满益盟诚。

封章南北多吉语,自问何修幸畏并。
|[清]弘历}}

==乾隆时期经济==

乾隆帝继承康熙、[[雍正]]两朝的政策<ref>[http://news.sohu.com/a/578515514_120074437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打造了康乾盛世,他们谁的功绩最大?],搜狐,2022-08-21 </ref>,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他相信“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务本足国,首重农桑”,他要求北方向南方学习耕种技术。以前贵州遍地桑树,但不养蚕纺织,他责成贵州地方官向外省招募养蚕纺织能手传授技术。他令地方官注意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乾隆帝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可耕面积683万余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扩大到741万余顷。乌鲁木齐地广人稀,他资助甘肃贫民前去垦种。

乾隆帝重视发展商业并给予宽松[[政策]]。他也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规定商人到歉收的地方销售粮食,可以免关榷米税,允许百姓贩运少量食盐。金融机构(经营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在乾隆朝也开始出现。由于[[生产]]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从乾隆二十八年开始逐年提高。原来每年财政收入是三四千万两,二十八年就达到47063610两,四十二年达到最高点81824044两。后来降低一些,但也达到六七千万两。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40,27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