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
次編輯
變更
方块壮字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方块壮字</big>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方块壮字</big>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0.hdslb.com%2Fbfs%2Farticle%2Fb2b319c4f8baaed6ca4fcd320653e3fa61e74967.jpg&refer=http%3A%2F%2Fi0.hdslb.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5650680&t=5140e682a34d14831dbfcd85e79054f6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65378 来自 bilibili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方块壮字''',又称生字、土俗字,也叫古壮字,大致起源于于唐代,是由壮族一些受汉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师)借助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所创造的。壮字又称古壮字,是壮族人民为了书写壮语借用汉字的字型或结构创造的文字。壮语叫做 sawndip,直译为“生字”,是未成熟文字的意思。
最初创造的时代不明确,但7世纪已经存在,已知最早记录是唐代689年的石碑《[[六合坚固大宅颂]]》,迄今起码有1300年以上历史。根据民间流传的经文、诗词等书面记录,1989年编写的《[[古壮字字典]]》收载大约4900个字和大约1万种异体字。因为1957年以后,壮语有了应用罗马字的壮文,几乎不使用方块壮字,但广西的一些地名上还沿用方块壮字。<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65378 ],bilibili网 , </ref>
==构字方式==
方块壮字的构造方式,是借、仿、创三者结合。
借:是借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仿:是模仿汉字六书中的方法。创:是再创造文字。
大体有如下12种构字方式:
1、借用,即直接借用汉字。有借音和借义两种。借音是借用汉字的正音或谐音来记录壮语字。另一种是借音借义字。是既借音又借义的字。
2、形声,是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意符组合而成的字。
3、双声
4、会意,是利用汉字本体的意义,加上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是以两个以上的汉字合并而成的字。
5、反切
6、象形,依物赋形,依事描样,以简单而富有概括力的笔画,勾画出物体的基本形象。
7、截部
8、添笔(包括“指事”)
9、减笔
10、转音
11、笔画
12、融体
==形成和发展==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进行交流,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称为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从广西出土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揪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参见黄现璠等著《[[壮族通史]]》)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
古壮字产生的年代,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最早发现的古壮字是上林县的两块唐碑《[[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和《[[智城碑]]》,这两块唐碑分别使用了些许古壮字。
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夕一)、榃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长也。□同(音稳),坐于门中,稳也。𡘫(⿱大坐)(亦音稳),大坐亦稳也。仦(音袅),小儿也,奀(音动),人瘦弱也。𤯚(⿱不生)(音终),人亡绝也。(石+打)(音腊),不能举足也。𡚻(⿰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𡶪(⿱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闩月(音撺),门横关也。他不能悉纪。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这说明古壮字在宋代桂林一带使用很普遍。本源书和土俗字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
==文字举例==
表示“拐杖”之意的dwngx是“”。表示“蝴蝶”之意的mbaj有“”这个象形异体字。
表示“背”的aemq是“”,由表示人的象形部件“3”后面打个点来表示。
表示“山泉”之意的mboq是“呇”,是“水”下面写一个“口”,属于会意字。与汉字一样,具有此结构的字最多。
表示“山”之意的bya是“山”下面加一个表示其音的“巴”来表示如“岜”。
表示“人”之意的vunz是“亻”旁边加个表示音的“云”写如“伝”。借用汉字之音的字。
表示“有”之意的miz,就借用同音的汉字“眉”来表示。借用汉字之意义。
表示“器皿”之意的aen,用汉字“器”的异体字来表示。借用汉字的意和音的字。
表示“杯子”的boi则写如“杯”。
由《[[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举例:
拉丁字壮文:“Boux boux ma daengz lajmbwn couh miz cwyouz, cinhyenz caeuq genzli bouxboux bingzdaengj. Gyoengq vunz miz lijsing caeuq liengzsim, wngdang daih gyoengq de lumj beixnuengx ityiengh.”
老状文(1957年):“Bouч bouч ma d??? laз??n cou? mi? c?you?, cin?yen? c?u? gen?li bouчbouч bi??d??з. Gy??? vun? mi? liзsi? c?u? lie??sim, ??da? dai? gy?ng? de lumз beiчnue?ч ityie??.”
汉译: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应用==
土俗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清初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推官吴淇的《[[粤风续九]]》中,采录有俍、壮的“扇歌”、“担歌”和“巾歌”,即壮族男女把情歌写在扇面,刻在扁担和织(绣)在花巾上以此为信物,相赠定情。并称其“文如鼎彝,歌与花鸟相间,字亦如蝇头”。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编写的歌本数以箱计。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8《[[刘三妹]]》条中说:“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瑶、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产生于明代,流传于右江河谷的二万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传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西宜山县安马乡古育村廖士宽墓的诗碑,全用古壮字写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脚体壮歌共120行,生动而详尽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凉的情景。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多用土俗字记录并流传于世。
==作用==
《[[古壮字文献选注]]》中所列古壮字
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古壮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民间普遍用古壮字来记录或书写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家族、契约、讼诉、经文、记财等,如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长达5741行),壮族的《[[嘹歌]]》(长达2万行)以及《[[唱三元]]》、《[[唱五雷]]》、《[[顺知闹海]]》、《[[千金万两]]》、《[[布伯]]》、《[[布洛陀]]》、《[[雷王]]》、《[[造天地]]》、《[[莫一大王]]》、《[[白马三娘]]》、《[[甘玉]]》、《[[冯泗将军]]》、《[[唱盘古]]》、《[[唱东林]]》、《[[祖源歌]]》、《[[唱鲁班]]》、《[[二十四孝]]》、《[[唱引光]]》、《[[蟾蜍王]]》、《[[唱董永]]》等,都是用古壮字写成的。这为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至风土人情,提供了可资的文字材料。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在壮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土俗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点介绍==
古壮字因是借鉴汉字的构字法创制的,本来汉字已是一种很繁复的文字,而古壮字比汉字还要繁复得多,借用两个汉字再组合而成,如“上”字,读音为“gwnz”,古壮字就写成上字上面再加个天字;“下”字,读音为“laj”,古壮字写成天字下面加个下字。壮人要学古壮字,没有一定的汉文基础恐怕是比较难学的,但古壮字的特点是与壮族的语言相一致,能够准确地表达壮语的读音和字义,所以历来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
==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目前亦只在壮族民间的一定范围内应用。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传统壮字与今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
==生命力==
古壮字的使用范围尽管有限,但在某些方面的生命力之强却超出世人的想象。比如在壮族师公戏、壮族道场中,他们的唱本绝对还得用古壮字。一些年轻的道士本已学了汉文,但若要从事此行当,还必须老老实实地跟师傅学古壮字,要不然你纵有一肚子的汉字,也还是喃不了经文,成不了地道的师公、道公弟子。在壮族地区,有个不成文的规距,就是孩子到了一定年纪,父母就会拿你的八字去给算命先生测,看你是不是天生做师公、道公的命。一入此行当,不管你肚子里已有多少文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跟师傅学古壮字,不然你念的经则被认为喃得不地道,是不会有人请你去唱师公戏、做道场的。由此可以断定,只要在壮族地区的师公、道公这个古老的法事活动没有绝迹,古壮字就不会完全消失。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000 總類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方块壮字</big>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0.hdslb.com%2Fbfs%2Farticle%2Fb2b319c4f8baaed6ca4fcd320653e3fa61e74967.jpg&refer=http%3A%2F%2Fi0.hdslb.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5650680&t=5140e682a34d14831dbfcd85e79054f6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65378 来自 bilibili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方块壮字''',又称生字、土俗字,也叫古壮字,大致起源于于唐代,是由壮族一些受汉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师)借助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所创造的。壮字又称古壮字,是壮族人民为了书写壮语借用汉字的字型或结构创造的文字。壮语叫做 sawndip,直译为“生字”,是未成熟文字的意思。
最初创造的时代不明确,但7世纪已经存在,已知最早记录是唐代689年的石碑《[[六合坚固大宅颂]]》,迄今起码有1300年以上历史。根据民间流传的经文、诗词等书面记录,1989年编写的《[[古壮字字典]]》收载大约4900个字和大约1万种异体字。因为1957年以后,壮语有了应用罗马字的壮文,几乎不使用方块壮字,但广西的一些地名上还沿用方块壮字。<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65378 ],bilibili网 , </ref>
==构字方式==
方块壮字的构造方式,是借、仿、创三者结合。
借:是借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仿:是模仿汉字六书中的方法。创:是再创造文字。
大体有如下12种构字方式:
1、借用,即直接借用汉字。有借音和借义两种。借音是借用汉字的正音或谐音来记录壮语字。另一种是借音借义字。是既借音又借义的字。
2、形声,是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意符组合而成的字。
3、双声
4、会意,是利用汉字本体的意义,加上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是以两个以上的汉字合并而成的字。
5、反切
6、象形,依物赋形,依事描样,以简单而富有概括力的笔画,勾画出物体的基本形象。
7、截部
8、添笔(包括“指事”)
9、减笔
10、转音
11、笔画
12、融体
==形成和发展==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进行交流,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称为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从广西出土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揪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参见黄现璠等著《[[壮族通史]]》)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
古壮字产生的年代,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最早发现的古壮字是上林县的两块唐碑《[[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和《[[智城碑]]》,这两块唐碑分别使用了些许古壮字。
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夕一)、榃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长也。□同(音稳),坐于门中,稳也。𡘫(⿱大坐)(亦音稳),大坐亦稳也。仦(音袅),小儿也,奀(音动),人瘦弱也。𤯚(⿱不生)(音终),人亡绝也。(石+打)(音腊),不能举足也。𡚻(⿰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𡶪(⿱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闩月(音撺),门横关也。他不能悉纪。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这说明古壮字在宋代桂林一带使用很普遍。本源书和土俗字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
==文字举例==
表示“拐杖”之意的dwngx是“”。表示“蝴蝶”之意的mbaj有“”这个象形异体字。
表示“背”的aemq是“”,由表示人的象形部件“3”后面打个点来表示。
表示“山泉”之意的mboq是“呇”,是“水”下面写一个“口”,属于会意字。与汉字一样,具有此结构的字最多。
表示“山”之意的bya是“山”下面加一个表示其音的“巴”来表示如“岜”。
表示“人”之意的vunz是“亻”旁边加个表示音的“云”写如“伝”。借用汉字之音的字。
表示“有”之意的miz,就借用同音的汉字“眉”来表示。借用汉字之意义。
表示“器皿”之意的aen,用汉字“器”的异体字来表示。借用汉字的意和音的字。
表示“杯子”的boi则写如“杯”。
由《[[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举例:
拉丁字壮文:“Boux boux ma daengz lajmbwn couh miz cwyouz, cinhyenz caeuq genzli bouxboux bingzdaengj. Gyoengq vunz miz lijsing caeuq liengzsim, wngdang daih gyoengq de lumj beixnuengx ityiengh.”
老状文(1957年):“Bouч bouч ma d??? laз??n cou? mi? c?you?, cin?yen? c?u? gen?li bouчbouч bi??d??з. Gy??? vun? mi? liзsi? c?u? lie??sim, ??da? dai? gy?ng? de lumз beiчnue?ч ityie??.”
汉译: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应用==
土俗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清初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推官吴淇的《[[粤风续九]]》中,采录有俍、壮的“扇歌”、“担歌”和“巾歌”,即壮族男女把情歌写在扇面,刻在扁担和织(绣)在花巾上以此为信物,相赠定情。并称其“文如鼎彝,歌与花鸟相间,字亦如蝇头”。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编写的歌本数以箱计。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8《[[刘三妹]]》条中说:“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瑶、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产生于明代,流传于右江河谷的二万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传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西宜山县安马乡古育村廖士宽墓的诗碑,全用古壮字写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脚体壮歌共120行,生动而详尽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凉的情景。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多用土俗字记录并流传于世。
==作用==
《[[古壮字文献选注]]》中所列古壮字
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古壮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民间普遍用古壮字来记录或书写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家族、契约、讼诉、经文、记财等,如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长达5741行),壮族的《[[嘹歌]]》(长达2万行)以及《[[唱三元]]》、《[[唱五雷]]》、《[[顺知闹海]]》、《[[千金万两]]》、《[[布伯]]》、《[[布洛陀]]》、《[[雷王]]》、《[[造天地]]》、《[[莫一大王]]》、《[[白马三娘]]》、《[[甘玉]]》、《[[冯泗将军]]》、《[[唱盘古]]》、《[[唱东林]]》、《[[祖源歌]]》、《[[唱鲁班]]》、《[[二十四孝]]》、《[[唱引光]]》、《[[蟾蜍王]]》、《[[唱董永]]》等,都是用古壮字写成的。这为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至风土人情,提供了可资的文字材料。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在壮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土俗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点介绍==
古壮字因是借鉴汉字的构字法创制的,本来汉字已是一种很繁复的文字,而古壮字比汉字还要繁复得多,借用两个汉字再组合而成,如“上”字,读音为“gwnz”,古壮字就写成上字上面再加个天字;“下”字,读音为“laj”,古壮字写成天字下面加个下字。壮人要学古壮字,没有一定的汉文基础恐怕是比较难学的,但古壮字的特点是与壮族的语言相一致,能够准确地表达壮语的读音和字义,所以历来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
==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目前亦只在壮族民间的一定范围内应用。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传统壮字与今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
==生命力==
古壮字的使用范围尽管有限,但在某些方面的生命力之强却超出世人的想象。比如在壮族师公戏、壮族道场中,他们的唱本绝对还得用古壮字。一些年轻的道士本已学了汉文,但若要从事此行当,还必须老老实实地跟师傅学古壮字,要不然你纵有一肚子的汉字,也还是喃不了经文,成不了地道的师公、道公弟子。在壮族地区,有个不成文的规距,就是孩子到了一定年纪,父母就会拿你的八字去给算命先生测,看你是不是天生做师公、道公的命。一入此行当,不管你肚子里已有多少文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跟师傅学古壮字,不然你念的经则被认为喃得不地道,是不会有人请你去唱师公戏、做道场的。由此可以断定,只要在壮族地区的师公、道公这个古老的法事活动没有绝迹,古壮字就不会完全消失。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000 總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