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罗伯特·格雷 (探险家)

增加 9,668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分类 增加图片
[[File:罗伯特·格雷 1.jpg|缩略图|罗伯特·格雷:(Robert Gray,1755年5月10日--1806年|7月),[[美国]]商人、探险家。]]
'''罗伯特·格雷'''(Robert Gray,1755年5月10日--1806年|7月),[[美国]]商人、探险家。<ref>[https://tieba.baidu.com/p/2355228283?red_tag=0828272343 【人物】罗伯特·格雷 (探险家)_独立战争吧_百度贴吧 - 发帖时间: 2013年5月28日]</ref>
==生平事迹简介==
格雷出生于[[罗得岛州]]{{link-en|蒂弗顿 (罗得岛州)|Tiverton, Rhode Island|蒂弗顿}},[[美国独立战争]]时服役于[[大陆军]]海军。后于1790年成为第一位进行环球航行的美国船长。他还是[[哥伦比亚河]]的发现者。<ref>[https://www.huarenyizhan.com/thread-29443-1-1.html 美国探险家-美国和中国的早期贸易往来 - 纽约 地接旅行社_定制...华人驿站 - 发帖时间: 2014年5月5日]</ref>
'''罗伯特·格雷'''(Robert Gray,1755年5月10日--1806年|7月) 独立战争结束后 他来到[[ 美国马萨诸塞州]] 的皮货贸易公司,开始了他作为贸易 商人 和地理 探险家 的传奇生涯
当时,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商人热衷于有利可图的对华贸易,已经把原来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供应美国的中国茶叶和其他中国产品的贸易权掌握到自己的手中。这个时候,美西地区具有廉价加工皮货产品的巨大潜力,而中国人认为这种皮货产品,特别是海獭、海狸一类的毛皮极其珍贵,他们宁愿用中国的丝绸、茶叶、香料等商品交换美国的皮货产品。罗伯特认为自己拥有海军经历,适合从事远航贸易活动,所以一退役就受雇于波士顿商人协会组织的贸易探险队。==探险过程==1787年,[[波士顿]]商人协会组成一支远航探险队,装备了一艘212吨的“哥伦比亚号”探险船,由[[约翰·肯德里克]]担任船长;还装备了~艘“华盛顿女士号”补给船,船长正是罗伯特• 格雷 。这两艘船满载着波士顿的牛油、珠子、蓝布等商品,从波士顿港起锚 发。探险队绕过好望角时,两艘船只因遇到特大风暴袭击而失散了,但不久它们又奇迹般地在努特卡湾(北纬40。)实现了会合,并最终于1787年10月到达西太平洋的俄勒冈海岸。 船员们与当地的[[印第安人]]为海獭和海狸皮货的价格讨价还价,直到第二年春天,他们才收购了足够的毛皮,准备前往中国市场进行交易。由 从美洲到东亚的路程相当遥远,探险队决定委派罗伯特担任船长,由他率领“哥伦比亚号”前往中国,“华盛顿女十号”则留存当地继续收购皮货产品。 虽然太平洋航线早已被早期的[[ 欧洲]]殖民探险者开通,但对于没有走过这条通道的探险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冒险尝试。1789年, 伯特·格雷不畏艰险,决定指挥“哥伦比亚号”从美国西海岸横渡太平洋。他首先从努特卡湾航行到[[夏威夷群 ]]{{link-en|蒂弗 ,在那里补充新鲜食品和水果后,再朝中国南方的[[广东]]方向驶去。 罗伯特一行到达广东后,立即以高于出产地数倍的价格出售了他们所带来的全部皮货,并购买了大量的中国茶叶、香料、丝绸等奢侈品。完成买卖交易后,1790年远征探险队沿着西行航线踏上了归程。罗伯特‘格雷率船穿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然后横渡大西洋,回到了美国东部的波士顿港。就是说,他驾驶着悬挂美国国旗的“哥伦比亚号”,胜利地完成了首次的环球航行。 这次由波士 ( 商人组织的环球航行,在经济上没有获得什么实际收益,相反,却做了一桩赔本的买卖。当 伯特‘格雷首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的环球航行回到美国后,他才发现由于缺乏与中国人做生意的经验,他本以为高价出售毛皮制品可以获利,实际上却低于其他商船在中国出售的皮货价格。 另外,当“哥伦比亚号”到达广东之前,其他美国商船已先行到达了中国南方,他们返回时从中国带回的货物也已经在“哥伦比亚号”回到波士顿港口前就销售完毕了。不过,在那些来往于中、美之间的商船中,还没有一艘像“哥伦比亚号”那样成功地实现环球航行的。虽然组织这次环球航行没有获利,波士顿商人还是非常高兴的,最值 岛州)|Tiverton, Rhode Island|蒂弗 他们兴奋的就是罗伯特-格雷为他们打开了有价值的中国市场。 对于罗伯特·格雷而言,他因开辟“三角贸易”而越来越受到波士顿商人的重视。这里所谓的“三角贸易”,是指用船只装载上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的牛油、珠子、蓝布,绕过非洲好望角到美洲西北海岸出售.以换取当地的皮货,再把皮货带到中国,交换中国的茶叶、香料、丝绸,最后再回到新英格兰的波士 }} 。随后,这条由美国人开辟的“三角贸易”航线逐渐繁忙起来。 1791年 罗伯特•格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环球航行。这一次的地理探险活动是根据[[美 利坚合众 独立战争]] 的主要缔造者,第一届总统[[乔治·华盛顿]](1789-1797年)和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801-1809年)的指令进行的,罗伯特被要求不得进入任何[[西班牙]]人的港口,因为上次他到达[[努特卡湾]]时,英国和[[西班牙]]之间正在这里发生争执。当 服役于为避免卷入双方的冲突,罗伯特没有在该地开展贸易,而是在现在的华盛顿、俄勒冈一带收集皮货。 当年冬天,他在[[ 大陆军温哥华岛]] 建造了一艘新船’将它命名为“冒险号”。第二年春天,罗伯特驾驶着“哥伦比亚号”,沿美洲太平洋海岸线向南航行,而新建造的“冒险号”则向北行驶。在这次探险航程中,罗伯特在北纬460附近看见了一条海岸线。由于他具有较为丰富的探险经验,当他看到海岸边涌起浑浊流动的海水时,他相信这里必定有一条“西部最大的河流”。海上翻滚着阵阵浪花,泛起了层层白沫。他几次想把船只驶近海岸边,但由于逆风和海流的阻拦,船只始终未能靠近这条海岸。 在西太平洋沿岸附近,罗伯特’格雷似乎白白地浪费了一个多星期,然后他才考虑返航。可是,由于他总以为这里应当存在着一条河流,他不甘心立刻放弃探寻这条河流的念头。1791年5月初,他在北纬47°附近再次搜寻那条可能存在的河流。这期间,他发现了一个不大的海湾。稍晚一些时候,人们就以他的名字把这个海湾叫做“格雷湾”。 最后,罗伯特在北纬46°18'海岸边终于发现了一条大河入 口,并从河口逆流而上航行了25英里左右的路程。虽然这次他没能对这条河流做进一步的探险考察,但他以他的“哥伦比亚号”船为这条河命名,称其为哥伦比亚河 。  回到北部温哥华岛 于1790年 ,他又打算重新返回那条已经被发现的哥伦比亚河,希望对它做深入的探查。可他的意愿没有实现,因为他不得不再一次到遥远的太平洋东岸的中国去。 1793年7月,罗伯特返回波士顿,最终完 了他的 二次环球航行。从此以后,他一直在沿大西洋海岸一带指挥商船开展活动,直到去世前也没有能再到哥伦比亚河那儿探险考察,这是他所留下的 个终身遗憾。==意义==在近代地理探险与发现的历史上,在人类超越自然、征服世界的 程中,后来居上的美国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罗伯特·格雷成功的环球航 ,实现了美国人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突破。刚刚立国的美国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进取精神支配着自己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控制自然,使它为人类的舒适生活服务,并在此过程中积累财富”,这就是当时的时代精神。虽然罗伯特‘格雷的环球航行早已成为历史,但它的意义至今看来仍然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作为 环球航行的 重要组成部分,罗伯特-格雷对北美西部的地理探险,为美国人开拓西部边疆奠定了物质基础;后来, 美国 船长 人就以他当年涉足的哥伦比亚河口为证据,宣布[[俄勒冈]]领土归属于自己 俄勒冈最终得以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就有 的一份功劳。 19世纪30-40年代,美国 流行一种所谓的“显然天命”理论,认为美国明显的命运是必然地要兼并整个北美大陆。这为美国推行大陆扩张主义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19世纪美国掀起的拓展“新边疆”的“西进运动”,正是在地理探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前提下开始的,“显然天命”理论只是实现其扩张野心的一种借口而已。 第三,地理探险活动为美国的皮货贸易开辟了“三角贸易”,路线。从罗伯特-格雷的殖民探险开始,美国皮货贸易的商船开辟了意义重大的“三角贸易”。在这样的贸易中,[[夏威夷群岛]]是重要的中转站,它们 商人们的歇脚地和必需品的补给站。 当时,美国的西北贸易船只在到达中国之前一般必须停歇两个站点,第一站有时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有时选择在[[ 加拉巴 伦比亚河群岛]] ,但夏威夷群岛却是他们不变的第二站,他们在这里获得新鲜的食物和水果补充后继续航行。 从罗伯特·格雷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l805美国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尤其是早期对华贸易趋于繁荣’如在l805-1806年间,美国商船从广东进口的货物已经超过500万美元。<ref>[https://www.huarenyizhan.com/thread-29443-1-1.html 美国探险家-美国和中国的早期贸易往来 - 纽约 地接旅行社_定制... - 现者。帖时间: 2014年5月5日]</ref>===链接===
*[[Authority control]]
*[[US-bio-stub]]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美国探险家、美国对外贸易]]
129,5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