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俊生

增加 9,68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财政理论与政策、税收理论、公司财务管理。自1982年以来,在《经济研究》、《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Working Paper》、《China Quarterl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40余部,其中包括英文教材一部、日文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世界银行项目、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40余项。
== 李俊生:研究金融产品消费群体的特征意义深远 ==
 
2009年10月15日,由中财金融品牌研究所主办的“金融核心消费人群研究发布会”于财经大学举办。来自金融、品牌、传媒、数据研究等领域的业界精英和学界权威出席了此次活动。以下是中央财经大学李俊生副校长的致词:
  前不久刘延东同志考察我们学校的时候说,中央财经大学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库的作用,积极服务社会。我也希望金融品牌研究所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把我们金融品牌,把我们金融文化研究好,研究透,祝你们在未来研究中取得很好成果,预祝这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ref>[http://money.sohu.com/20091019/n267497459.shtml  李俊生:研究金融产品消费群体的特征意义深远],搜狐, 2009年10月19日</ref>
 
== 李俊生 ==
 
=== 一、主要学术兼职 ===
 
'''1. 学会类'''
 
(1)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2)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
 
(3)全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会长
 
(4)北京市财政学会副会长
 
'''2. 教育教学类'''
 
(1)教育部高等院校财政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2017)副主任委员
 
(2)教育部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二、主要学习经历 ===
 
1.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辽宁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2.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央财经大学(原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财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师从赵春新教授,毕业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3.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师从何振一研究员,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4.1995年9月至1996年1月,在北京大学“美中教育服务项目(the Educational Service Exchange with China Inc.(USA))”下的“英文强化培训班(Intensive English Training in English)”学习,成绩合格并且获得结业证书。
 
5.2000年4月至5月,在世界银行美国华盛顿总部参加“金融与财政风险管理师资培训(Trainer of the World Bank Institute: the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How to manage the Financial and fiscal risk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成绩合格并且获得结业证书。
 
 
=== 三、主要海外访学与工作经历 ===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办公室咨询顾问:2003年8月至9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办公室组织的政府管理强化项目(stretching governance for Africa countries),承担政府预算编制咨询工作。
 
2.访问教授: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受加拿大联邦大学协会资助,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与精算系精算专业,从事精算研究并参与相应领域的部分教学工作。
 
3.咨询顾问: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世界银行学院“财政分权项目”顾问,主要负责中国区域财政分权问题的研究与方法的推广宣传工作,并且负责组织在世界银行总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研讨会“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与非均等的公共服务:问题与对策”(“Unequal Region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the Public Service Inequi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
 
4.专家组长:2001年1月至12月,作为世界银行“中国减贫资金使用效果后评价”专家组组长,率领来自美国、加拿大、台湾和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组成员赴云南、河南、陕西等地进行世界银行中国减贫资金效果后评价工作,并提交了相应的工作报告。
 
5.访问学者:1998年8月至1999年10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SIPA)从事“中美税收体系比较研究”工作,师从著名华裔经济学家N.T.WANG。
 
=== 四、主要研究领域与部分课题和成果 ===
 
==== (一)主要研究领域 ====
 
1.自1987年以来,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财政(含税收)理论与政策,公债理论与管理,公司财务管理以及公司治理问题,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等等。
 
2.近年来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
 
(1)财政(含税收)理论与政策,公债理论与公债管理,公司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问题,“减排”(清洁经济)与清洁基金管理,等等。
 
(2)高等教育与管理研究。
 
==== (二)部分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 ====
 
'''近年来承担(主持)的主要科学研究项目'''
 
(1) 《海南农业产业发展与财政支持体系研究》,海南省2004——2005年度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2005年12月完成。2006年该项成果被评选为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中国清洁发展基金(CDF)管理框架与财务规则》(中文和英文两种文本),世界银行委托项目,2005年11月立项,2006年12月完成。2006年十二月该项目通过世界银行和我国财政部、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法改委的联合验收,并将该项目的子课题分别确定作为我国“清洁发展基金”的《中国清洁发展基金章程》、《中国清洁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清洁发展基金财务管理办法》。
 
(3) 《对中国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出与税收体系建议》,亚洲开发银行招标项目,2003年11月立项,2005年2月完成。
 
(4) 《公共支出效率评价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般资助项目),2003年11月通知立项,2006年10月完成并通过验收。
 
(5) 《进一步推动民间部门参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商业化运作》,香港新世界集团委托项目,2005年1月立项,2006年1月完成。该项目已经由香港新世界集团作为专家建议报北京市政府,并为北京市政府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民营化”措施被采纳。
 
(6) 《中国石油资本运营结构研究》,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委托项目,2006年11月立项,2008年3月完成。
 
(7)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制度研究》,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委托研究项目,2009年4月立项,2009年12月完成。目前已经将研究报告上交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
 
(8) 《北京地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问题研究》,北京市省部共建重大课题。2009年12月立项,即将完成。
 
(9) 《政府采购国际规则的翻译与比较研究》,财政部委托项目,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10)《国际税收研究——转让定价问题》,企事业委托项目。正在研究过程中。
 
(11)《一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财政科学建设路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即将结项。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
 
(1) 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融资问题, 论文,《中国财经信息资料》财政部科研所主办,中文版,2007年12期,北京。
 
(2) 影响我国企业纳税行为的因素分析,论文,《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主办,中文版,2007年1期,北京
 
(3) PILOT PERFORMANCEBUDGETING EXPERIENCE INPRC,论文,《亚洲开发银行月刊》亚洲开发银行主办,2007年4期,英文版,菲律宾,马尼拉
 
(4) 适应“转变”需求,调整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方式,论文,《人民论坛》人民日报主办,中文版,2006年11期,北京
 
(5) 以全球化的视野观察我国财政发展,论文,《财政》杂志,财政部主办,中文,2006年3期,北京
 
(6) 经济全球化为政府财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文,《中国财税论坛2005》,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11月初版,中文,北京
 
(7) 试论公共价值革命,论文,《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5期。
 
(8) 中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与防范,日本《亚洲研究》,2010年3月,高千穗大学(日本),ISSN1345-8450.
 
(9) 《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核心构建财政理论框架体系》,(论文,中文),《财贸经济》2012年第6期。北京。
 
(10) 《美国密西根大学服务型科研管理体系与策略》,(论文),《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5期。
 
(11)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财政高等教育协同创新》(论文),《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22期。
 
(12)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辟创新试验区,培养财经创新人才》(论文),与林光彬合著,《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8期。
 
 
'''近年来出版的部分教材与著作'''
 
(1)《社会共同需要——财政活动的起点与归宿》,李俊生、王雍君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北京。
 
(2) 《外国财政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生用教材,北京市研究生精品教材)李俊生、李贞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北京。
 
(3) 《Basic Concepts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英文版)(财税英语),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年版,2000年修订版,205页。北京。
 
(4) 《公债管理》,(中文版)(获得财政部第三届全国财政系统大中专优秀教材评选荣誉奖),中国审计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2001年修订版。470页。北京。
 
(5) 《新编财政学》,(中文版)(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年版,2003年修订版。368页。北京。
 
(6) 《财税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中文版),(财政部“十五”规划教材,财政干部培训教材),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412页。北京。
 
(7) 《“非典”与中国社会经济研究报告》(中文版),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年8月版,386页,北京。
 
(8) 《公共财政学教程》(中文版),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版,2006年第三次印刷。440页。北京。
 
(9) 《税收学》(中文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60页。北京。
 
(10) 《中日企业成长要素比较研究》(日文版),与日本高千岁大学校长藤井耐教授联合编著,日本东京“白桃书房”2007年3月20日第一版,364页。<ref>[http://spft.cufe.edu.cn/info/1049/1182.htm  李俊生 ],中央财经大学,</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1,9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