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胡颓子科

增加 4,991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胡颓子科</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c5…”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胡颓子科</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c53e8be2caaa8254.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043846&sid=625686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胡颓子科''',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灌木或乔木,稀为藤本,被银白色或褐色至锈色盾形鳞片,有的有星状绒毛,其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e L.)是优良的固沙植物品种。


=='''简介'''==
常绿或落叶直立[[灌木]]或攀援藤本,稀[[乔木]],有刺或无刺,全体被银白色或褐色至锈盾形鳞片或星状绒毛。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羽状叶脉,具柄,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稀杂性。单生或数花组成叶腋生的伞形总状花序,通常整齐,白色或黄褐色,具香气,虫媒花;花萼常连合成筒,顶端4裂,稀2裂(Hippophae),在子房上面通常明显收缩,花蕾时镊合状排列;无花瓣;雄蕊着生于萼筒喉部或上部,与裂片互生,或着生于基部,与裂片同数或为其倍数(Hippophae),花丝分离,短或几无,花药内向,2室纵裂,背部着生,通常为丁字药,花粉粒钝三角形或近圆形(Shepherdia则为椭圆形);子房上位,包被于花萼管内,1心皮,1室,l胚珠,花柱单一,直立或弯曲,柱头棒状或偏向一边膨大;花盘通常不明显,稀发达成锥状。果实为瘦果或坚果,为增厚的萼管所包围,核果状,红色或黄色;味酸甜或无味,种皮骨质或膜质;无或几无胚乳,胚直立,较大,具2枚肉质子叶。[1]

被银白色或褐色至锈色盾形鳞片,有的有星状绒毛。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花单生或几朵组成腋生伞形花序或短总状花序;两性或单性,整齐,淡白色或黄褐色,具香气,花萼常联合成筒,顶端 4裂(胡颓子属)或2裂(沙棘属),在子房上面缢缩;无花瓣;雄蕊与花萼裂片同数,生于萼筒喉部(胡颓子属),或为花萼裂片倍数,生于萼筒基部(沙棘属),子房上位,包被于萼筒内,1心皮1胚珠。瘦果或坚果,为增厚而肉质的萼筒所包被,核果状。
=='''评价'''==
'''胡颓子'''

又称卢都子、半含春、甜棒子。生产于中国华东、华中及华南的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日本也有。为常绿具棘刺的灌木;叶革质,萼筒圆筒形或漏斗状圆筒形,上部4裂,果实椭圆形,长12~14毫米,红色。根和种子药用,庭园常栽培供观赏。

'''沙枣'''

又称七里香、香柳、桂香柳、银柳,主产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常生于沙漠附近干旱地区,中亚及欧洲也有。落叶乔木或灌木。密被银白色鳞片;叶纸质或近膜质,1~3花丛生叶腋,花银白色,花盘圆锥状或柱状;果实椭圆形,长9~12厘米,稀达28厘米,粉红色,果肉乳白色,粉质。栽培,少野生,适应强,繁殖快。果实可食或供酿酒。根、叶可入药。固沙树种。

'''木半夏'''

又称牛脱、四月子。产于山东、华中、华东及西南的海拔 100~1000米地区。日本也有。落叶灌木;叶膜质,花白色。单生于叶腋,萼筒筒状,果实椭圆形,长12~14毫米,具锈色鳞片,果梗下弯,栽培供观赏。

'''牛奶子'''

又称甜枣、麦粒子、马现子。除新疆、广东、广西和湖南外,全中国均产。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印度至意大利等地也有。为落叶有棘刺灌木;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花先开于叶,黄白色,芳香,萼筒漏斗状或圆筒形,花柱微被毛;果实卵圆形,常栽培供观赏。

'''沙棘'''

又称黑刺、醋柳、酸刺柳。落叶灌木或乔木,具褐绿色鳞片;叶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具2枚萼片,雄蕊4,雌花萼包围子房,上部微2裂;果实扁球形至卵状椭圆形,橙黄色,具放线菌形成的根瘤,可供固氮增肥,更是良好的固沙植物。果药用。

'''银水牛果'''

Shepherdia argentea:胡颓子科水牛果属多年生灌木,原产美国北部,株高5.5米,花小,黄色,花期仲春。叶质地紧密,而且具有类似于胡颓子属的银色,窄叶,长2-6厘米,秋季落叶,叶色不变,果实红色至橙红色,具有银色斑点,酸,但保存后可食用。分布区最低温度-40℃。种子用60℃热水浸种24小时,混以3倍湿沙4℃层积2个月左右。1998年从美国北部引入青海省种植,在循化、香日德及西宁地区初试后,除西宁地区第一年有轻微干梢现象外。在其它两个地区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特性。可做为经济林树种。<ref>[https://baike.so.com/doc/6043846-6256860.html 胡颓子科]搜狗</ref>
=='''参考文献'''==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