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上海木雕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上海 是我国 木雕 工艺品重点产区之一,按所用材料分为白木、红木和黄杨木雕三大类,代表作品有巨型木雕艺术品《龙船》、《蟠桃胜会》。</big>'''|-|<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b6a955aa2a06f34f.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388918&sid=6602573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属性;木雕工艺品
作用材料 ; 白木、红木和黄杨木雕
代表工艺作品 ; 《龙船》、《蟠桃胜会》
价值 ; 文化价值,收藏价值。
[[上海]]是我国木雕工艺品重点产区之一,按所用材料分为[[白木]]、[[红木]]和[[黄杨]]木雕三大类,代表作品有巨型木雕艺术品《[[龙船]]》、《[[蟠桃胜会]]》。<ref>[http://travel.sina.com.cn/shopping/p/2009-08-03/170699130.shtml 栩栩如生的上海木雕(图)] , 新浪网 2009-08-03 </ref> ==木雕分类== ===白木雕=== 折叠 构图丰满,层次清晰,刀法精细,富于变化,有欣赏陈设的插屏、屏风,也有欣赏和实用相结合的[[家具]]、[[酒厨]]、[[台灯]]、[[果盘]]等。代表作品有巨型木雕艺术品《[[龙船]]》、《[[蟠桃胜会]]》。上海白木雕讲究构图丰满,层次丰富,刀法精细,富有变化,具有精工华贵的装饰特色。产品有插屏,屏风等高档陈设品,还有家具、啤酒橱、台灯、果盘等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制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木雕艺人运用立体雕、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双面雕、阴阳划等多种技法,创作了龙船、蟠桃盛会等大型木雕艺术品。白木雕龙船,总长2.4米,高1.5米,宽0.5米,雕刻了《 红 搂梦》中120多个人物。龙舟上的三层搂亭,门窗均可启闭,窗格纹样多达1万多个,细如发丝。白 木雕蟠桃盛会,高1.65米,宽1.30米,雕刻了各路神仙参加蟠桃会的盛况。这两件作品,前者在美国,后者在日本。 ===红木雕=== 红木雕采用小块红木,运用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技艺,以 [[ 山水 ]] 、 [[ 花鸟 ]] 、 [[ 瓜蔬 ]] 、 [[ 虫鱼 ]] 为题材,设计成文具用品、烟具、花插、仿青铜器等工艺品。造型精致纹饰简练,做工挺括。上海的黄杨木雕以圆雕为主,作品大多取材于儿童生活,刀法精细,造型活泼生动,适于案头欣赏。其优秀作品有《 [[ 五子戏龟 ]] 》、《 [[ 顽皮娃娃 ]] 》、《 [[ 乘龙 ]] 》等。 ===黄杨木雕===
是在我国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雕塑的解剖、比例、结构、重心、线条等处理手法,以圆雕为主。作品大多取材于儿童生活,和民俗风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刀法精细,造型风趣幽默,生动自然,适于案头欣赏,是大家所称誉的"海派"黄杨木雕特色。
一、由于机器制造业的高度发展,越来越挤压费工时的手工操作。以往,一件简单的木雕,花上几天时间是很普通的事,而用机器只需数十分钟。同样一件作品,由于成本、价格差异太大,致使手工制作的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少。这正顺应了市场经济"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从而决定了手工木雕的价值。
二、因为利润空间挤占了民间手工艺品的生存空间,在低成本的逼迫下,粗制滥造的手工木雕品比比皆是。木雕,实则为一门高超的传统手工技艺,若要精通掌握并制作出别具匠心的精美作品,工匠往往需花费多年的心血用于不断学习和探索。而优质的木雕工艺品,正是在雕刻师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得以掌握的雕刻技艺基础上制作而成,进而保证了其文化价值,收藏价值。
1961年后,上海白木雕刻开始采用行业制订的白木雕刻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1982年,上海艺术品雕刻一厂的雕刻樟木箱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1956年前,白木雕刻产品销售对象一般为私营出口商。1956年建立合作社开始,由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收购。品种有挂屏、屏风、樟木箱和果盘等传统木雕产品。另外也生产内销为主的各种镜架、樟木箱、镜箱、缝纫机台板和机械木模等产品。1958年销售额为14.4万元;1970年为74.1万元,其中出口18万元;1980年为287.6万元,其中出口64.6万元;1987年为494.4万元,其中出口164.3万元;1990年为338万元,其中出口47万元。
上海红木家具雕刻制作工艺精细,常采用浮雕、深浮雕、镂空透雕和阴刻镶嵌等技法。雕刻线形有逆角线、浑弧线、碗口线、鳝肚线、阴线、阳线、竹爿浑、芝麻杆和大刀轮等。上海红木家具的木工工艺保持传统的榫卯结构,有直榫、靠边榫、钥匙榫、平肩榫、来去榫、格角榫、插榫、夹榫、燕尾榫、马牙榫、扎榫和抱脚榫等10余种,这些榫卯过去都用人工锯凿而成,50年代后部分改用机械加工。上海红木家具漆工采用天然生漆涂饰的传统工艺。经过手工打磨白坯、批面漆、上色和揩漆后,用留沙叶将通件红木家具磨得十分光洁,如此经过15道工序反复髹磨,而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进阴房干燥,使家具表面色泽一致,光亮可鉴。
[红木仿明家具]
上海红木家具业原来只使用传统的凿子、刨子和锯子等手工工具。1956年组织起来后,改变了原来一家一户生产方式,通过开展技术革新,土法上马,先后自制成功 [[ 断料机 ]] 、 [[ 打眼机 ]] 、 [[ 带锯 ]] 、 [[ 平刨 ]] 、 [[ 压锯 ]] 和 [[ 吸尘 ]] 设备。70年代后,上海艺术品雕刻四厂先后从联邦 [[ 德国 ]] 、 [[ 日本 ]] 引进 [[ 高速雕花机 ]] 、 [[ 砂皮机 ]] 、 [[ 靠模机 ]] 、 [[ 砂弓机 ]] 和用于木材干燥处理的烘房设备。1990年,该厂共有生产设备74台(套)。 ===工艺===
上海红木家具最早的质量标准包括产品款式设计、规格公差范围、木材含水率、雕刻图案纹样、产品结构的翘曲度、平整度、邻边垂直度、平行度和漆面光洁度等。产品质量检验方法采用木材干燥测试仪以及直尺、角尺等计量工具进行测试。1984年,上海艺术品雕刻四厂的"奔马牌"红木家具获上海市优质产品证书。
建国后,上海红木家具由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经销,以出口为主,1975年前主销[[日本]]、[[香港]]和[[欧美]]。其中日本市场约占80%。1976年后产品销售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门等地。出口销售量逐年提高。从1970年的56.5万元、1980年的136.2万元提高到1990年的280万元。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繁荣,产品开始进入内销市场。1990年,内销红木家具105万元。 ===红木小件=== 上海红木小件有瓶座、插屏、摆件、盆架、香几、龙头架、钟架、烟盒和书盘等品种,清末民初,已负盛名。其中以朝阳座子最为著名。朝阳座子是清末画家赵秋方设计,经艺人们不断改进,整个造型对称均匀,线条挺括,如意头玲珑流畅,为上海红木小件的代表作。民国9年,上海建立红木小件公所。30年代初,制作红木小件的作坊有100余家,分布在南市老西门至新北门一带,其中以福民街的陶永仁、乔源泰等作坊销量最大。上海红木小件从业者以江苏扬州和孟河人居多。当时红木小件作坊大都以单一工种独立出现,木工作、雕花作和漆作各自立门户,生产过程一般由木工作去店家接定货,选料制成木坯后,再发给雕花作、漆作加工,最后由木工作向店家交货。1954年,上海经营红木雕刻小件的有24家,都属家庭式小型作坊。1956年由分散的红木雕刻家庭作坊和个体手工业分别组成上海第二和第四十八木雕生产合作社,1958年合并改为地方国营上海第二木器雕刻厂,当时红木小件生产比较多的品种是雪茄烟盒、龙头台灯和各式摆件座子。1959年,红木小件产值达10万元。1964年,上海第二木器雕刻厂转为上海新艺木器雕刻合作工厂,1966年11月与雕漆屏风厂合并改名为上海艺术品雕刻二厂,并搬迁到上海县朱行路12号,新建厂房4000平方米。60~70年代,红木小件不仅恢复了一批传统产品,而且创作设计了一批形式多变、富有时代特色的优秀新品。在这期间上海艺术品雕刻二厂设计制作的各类以蔬菜、瓜果和昆虫等为造型的红木小件工艺品,有佛手盒、南瓜盒、白菜花插、秋虫竹节笔筒、三角形嵌螺甸金鱼组合果盒、竹节文房四宝、松竹梅笔筒和仿青铜器等红木工艺品,立意古朴,造型典雅,使人耳目一新,常被选为珍贵礼品赠送外国贵宾。80年代,上海红木小件在品种上增加了各类中小型香几和花几,以及"[[凤凰花插]]"、"[[天鸡瓶]]"、"[[瑞兽尊]]"等仿青铜器红木摆件。这期间,生产企业几经变动,上海艺术品雕刻二厂在1984年将专门制作红木小件的车间单独成立上海红木雕刻厂。1987年,上海红木雕刻厂又与上海艺术品雕刻二厂和三厂合并,改名为上海艺术品雕刻厂,职工80人,年产值1981年为70.9万元,1988年为156.5万元,1990年为128万元。 上海红木小件吸取和融合明清以来的造型和纹样,设计和制作工艺颇有特色。在造型和纹样设计上,除了运用青铜器图案外,还有刻玉图案、藻井、石刻、汉砖和瓦当等图案,其中较大量运用的有 [[ 龙 ]] 、凤、 [[ 狮子 ]] 、麒麟和 [[ 异花瑞草 ]] 、瑞鸟、 [[ 祥兽 ]] 等,显示出浑厚古朴的艺术境界。红木小件的选料、部件加工和拼接成坯十分讲究。尤其是拼接成坯采用的榫卯工艺十分讲究,用于平面拼接的有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和穿带榫等;用于横直、弧形不同角度拼接的有格肩榫、双榫、通榫和双夹榫等;用于特殊规格拼接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和粽角榫等。各种榫卯都是产品形体构造的"关节",要求做到"一拍即合"。红木小件雕刻镶嵌技法多样,有深雕、浅雕、透雕、阴刻和立体雕等。该厂80年代设计制作的"荷花烟具"构思灵巧,将盛放烟具的盘子雕成一片泛浮水面的荷叶,轻盈舒展,叶缘微卷,烟盒是一节造型优美的嫩藕;烟灰缸是一只花瓣刚凋的莲蓬,配合协调,整套烟具形成一幅完整美妙的画面。红木小件的上漆修饰工艺,与红木家具基本相同。
红木小件制作的设备、原料与红木家具相同。1990年,上海艺术品雕刻厂生产红木小件机械设备共有50台,机械化生产程度为35%,有些机械不能替代的工艺仍然依靠手工,以保持传统特色。
上海红木小件的木工质量要求榫卯结构正确,胶合密缝,锯刨标准误差不超过0.3毫米,外形误差不超过1毫米;雕刻质量要求形态生动、结构准确、层次分明、挺括光洁;漆工质量要求着色均匀、线条花纹清晰、漆色透明光亮。1982年,上海红木小件" [[ 螭龙盒]]"和" [[ 竹节夔龙文房用具]]"分别获中国工艺美术品优秀创作设计奖。1987年,红木小件" [[ 仿青铜器文房四宝]]"被轻工业部定为珍品,该产品已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88年,上海红木雕刻小件获轻工业部优秀产品铜质奖 。 红木小件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售地区是[[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地区,出口额1981年为62.3万元,1988年为36.3万元,1989年为52.3万元,1990年为61.9万元。随着改革开放,来沪观光的中外游客日益增加,上海红木小件工艺品内销业务逐年增长,1981年为8.1万元,1988年为120万元,1989年为173万元。 ==黄杨木雕== ===简介=== 上海黄杨木雕有近300年历史。清[[康熙]]年间,嘉定竹刻高手吴之璠以竹刻技法移用于黄杨木雕,雕出人物、山水和花鸟,为时人所喜爱。吴的传世名作黄杨木雕笔筒"[[东山报捷图]]"取材于著名的"[[淝水之战]]"。作品以深雕和浮雕相结合,层次丰富,刀法圆润,人物神态生动。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清[[同治]]三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设立木雕工场,其所制作的"[[圣像]]"等黄杨木雕工艺品在海内外较有名气 。
[黄杨木雕刻《蹲蹲跳》]
黄杨木雕是一种立体雕刻艺术。清初的黄杨木雕因大多是竹刻艺人所作,工艺上基本是套用竹刻的技法,有薄地阳文、浮雕和阴刻等。20世纪50年代后,上海黄杨木雕工艺借鉴西洋雕刻技艺,既讲究严谨的人体解剖结构,又有造形夸张、用刀简练的特点。出坯工艺以采用绕锯、木锯和出坯机雕琢出产品的大体轮廓。分块定位工艺用锉刀确定各部位置和块面分布。雕刻和修光工艺以各种口形刀具雕出各部位具体形态、细部质感及纹饰。打磨和上腊克工艺以消除产品表面刀痕,使其光亮不易开裂。黄杨木雕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各种口形的雕刻刀,其中最常用的刀具是平口刀、圆口刀、斜口刀、三角刀、月弯刀和起底刀。由徐宝庆独创的月剜刀和刮刀专用刀具,综合了平、圆、斜刀的特点,进刀阻力小,雕刻灵便,又节省时间。
黄杨木雕的原料除黄杨木以外,丹塔木和银杏木也可使用。
上海黄杨木雕在清代作为嘉定竹刻艺人的偶而之作,产量极少,大多是自赏或馈赠亲友。20世纪初,土山湾教堂所产宗教黄杨木雕始由教会组织批量出口。50年代上海黄杨木雕主要由港澳等地商人收购后转售。60~70年代,黄杨木雕以制作各种展览会展品或高档礼品为主,1975年实现销售2.39万元,其中出口6100元。1979年起,始以展销会和旅游销售点等形式销售,由于产品题材品种多变,销售趋好。1981年,黄杨木雕实现销售5.58万元,1982年后,上海黄杨木雕销售逐年下降,1983年为4102元,至1990年仅514元。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c0615i3dlk1|480|270|qq}}
<center>喻氏木雕-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