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部科學園區

增加 6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南部科學園區.jpg|280px|thumb|有框|右|南部科學園區。[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553 原圖鏈接]]]
'''南部科學園區'''(簡稱南科),是設於臺灣南部的科學園區,管理機關為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南科基地位於臺南市、高雄市等地,經歷幾年的建設逐漸轉型,成為不單是科技重鎮,也兼具了 [[ 觀光 ]] [[ 藝術 ]] [[ 教育 ]] 、文化、 [[ 環保 ]] [[ 歷史 ]] [[ 交通 ]] 等多項特質的多元化科學園區。
==簡介==
南部科學園區舊稱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範圍包括臺南園區1,043公頃、高雄園區567公頃、橋頭園區262公頃。由於地理位置於[[台南市]]新市、善化及安定三區之間,在三區交界上,有台鐵南科站,及鄰近的新市與善化兩處火車站。園區中並設有轉乘南科免費巡迴巴士、高鐵接駁車等,此外更可經由國道1 號或國道3 號接國道8號新市交流道、省道台1線經聯外道路到達園區等,交通便捷。
==沿革==
台灣第一個科學園區- [[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 [[ 竹科 ]] )的成功,使得第二科學園區的構想浮上檯面。
1990年7月,臺南市籍國民黨立法委員洪玉欽以聯合質詢方式,要求新科學園區應設於 [[ 臺南縣 ]][[ 歸仁鄉 ]] (今臺南市歸仁區)沙崙農場;同年10月國科會正式報行政院建議設置新科學園區,12月29日委由 亞新工程顧問公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與臺大城鄉所進行《設置第二科學園區可行性研究》。
1991年1月1日「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正式將「擴建並新設科學工業園區」列入,當中提及以「區域均衡發展」及「配合當地特有產業性質」為政策。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於1995年2月奉行政院決議設置「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計畫範圍400公頃,即目前臺南園區第一期部分,位於今臺南市新市區、 [[ 善化區 ]] 、安定區間,同年5月核定籌設計畫,1997年7月8日掛牌成立「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
== 選址 ==
據《設置第二科學園區可行性研究》:「選址係根據國內外相關園區的發展經驗,並設定候選地基本條件,再發公文給各縣市自動提出符合條件的土地區位。」南科位址的選定,主要需要以下條件:
==南科管理局==
南科為行政院於1991年「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確立「新設科學工業園區」的構想,於1993年通過「振興經濟方案」並提出「增設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國科會於1995年2月設置「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並於當年5月核定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籌設計畫(即台南園區一期基地),於1997年7月8日籌設「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
行政院於2000年5月同意由原臺糖公司於高雄縣路竹地區開發之智慧型工業園區作為南科 [[ 路竹 ]] 園區用地,並於2001年4月6日核定,2001年9月完成台南園區二期基地,並於2003年1月25日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升格更名為「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於2004年7月27日路竹園區更名為高雄園區。2014年3月3日配合科技部成立改制為「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9年12月11日組織法通過名稱改為「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建設==
根據2015年9月統計數據,台南園區員工72,583人,建設分作兩期運作,至今已完成公共設施包含,第一期部分:道路建設、排水與 [[ 自來水 ]] 系統、污水及廢棄物處理系統、電力與電信系統、住宅宿舍、廠房及景觀等,其中景觀部份包含環繞園區之自行車道及人行步道、 [[ 公園 ]] 綠地,提供園區廠商多處舉辦活動及員工休憩場所、第二期部分:休閒設施及住宅區等。
==歷史文化==
南科建立,於園區中挖掘出許多文物遺址,最遠可追溯到4800年前,從百年前製糖工業、清領時期古官道與汛塘重鎮、400年前的台江內海貿易與殖民時期、500年前西拉雅文化、1800年前的蔦松文化, 2500年左右的的大湖文化、3500年前的牛稠子文化以及更早的4800年大坌坑文化,出土文物不計其數,其中出土的狗遺骸,堪稱台灣第一隻狗(台灣第一狗),另有稻米、小米、豆類等植物種子,器具方面包括斧、鋤、錛、鑿等工具,以及紅褐色泥質陶、暗紅褐色夾砂陶、灰褐色泥質陶等,南科更是堪稱科技與歷史並存。<ref>[http://163.26.206.147/~nnkiehproject/a1-1.html 南科一夢 三生有幸/南科簡介]</ref>
==重點新聞==
=== 半導體廠投資興建面積達40個東京巨蛋 ===
根據媒體-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18 日報導《日經新聞》調查台灣半導體企業投資狀況,從新北、苗栗、台南到高雄,至少有20多座新廠正在建設或剛建設,總投資規模達約16兆日圓,佔地總面積突破200萬平方公尺,相當於40多個東京巨蛋體育場。 [[ 美國 ]] 市場策略師 Steve Cortes(2022.02.25):「當然,台灣絕對是晶片生產的中心,不只對美國,對全世界都是如此。台灣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是如此不可或缺,它是如此重要對於汽車產品,對於電器, 對所有不同科技產品來說。」
《日經新聞》分析這股投資熱潮最主要原因,即是對台灣而言,最大的防禦武器或許已不是美國提供的武器等,而是自己最尖端的半導體工廠。台灣半導體產業集中儼然已成全球晶圓矽盾,讓世界已經不能放棄。<ref>[https://www.ntdtv.com.tw/b5/20220618/video/332253.html?%E6%97%A5%E5%AA%92%E7%9B%B4%E6%93%8A%E5%8F%B0%E7%81%A3%E5%8D%8A%E5%B0%8E%E9%AB%94%E7%86%B1%EF%BC%81%E4%BD%94%E5%9C%B040%E5%80%8B%E6%9D%B1%E4%BA%AC%E5%B7%A8%E8%9B%8B 日媒直擊台灣半導體熱!佔地40個東京巨蛋]新唐人亞太台</ref>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