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移除 1,356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文学创作==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
 
杨慎在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较为流行的时候,能别张垒壁。他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峡《竹枝词》9首<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39d0083a0292.aspx 竹枝词(九首)],古诗文网</ref>,[[描绘]]山川风情,颇得乐府遗韵。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风范。《于役江乡归经板桥》:“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真如谢姚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抒发行役倦苦的情怀,情致绵细,别出新境。杨慎又广为采揽“桑间濮上”的民歌的长处,以丰富自己诗作。如《送余学官归罗江》,全用绵州[[民歌]],后缀四句送行语,构思新颖,别致清新。
 
[[File:哲学家的最后一课.png|thumb|350px|right|[https://image.16pic.com/00/15/32/16pic_1532092_s.jpg?imageView2/0/format/png 原图链接][https://www.16pic.com/sucai/tupian_%E8%A7%82%E9%9F%B3%E4%BD%9B%E5%83%8F_0-0-0-0-0-0-0-0-0_45.html 图片来自六图网]]]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