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尼罗河畔的歌声 (朱逢博)

移除 2,776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啊…啊…啊…
== 歷史沿革 ==
尖山顯濟殿為尖山村的角頭廟,該聚落因從海面望去有一「尖仔腳頂山」狀而得名,雖曰為山,為常人腳頂高度的小丘而已,其在[[清領時期]]屬[[林投澳]]。
 
根據廟中古碑記述,尖山顯濟殿創建於[[乾隆]]46年(1781年),首倡者為王維羆(字太占),次為洪淳鑒輔之。尖山王氏因有三桅[[透西船]],來往於上海、天津通商,王維羆得以奉請謝安的金身返鄉,於村內「坑仔頂」(又稱「水溝頭」)建廟,最初稱「謝府靈王」,後改稱「顯濟靈王」,另尊稱謝玄為「謝府元帥」。尖山村人為紀念謝安、謝玄叔姪在[[淝水之戰]]大破[[苻堅]]的典故,將二人並祀於顯濟殿中,合稱為「文官掛武帥」
今尖山顯濟殿中仍有一石香爐,留存有「顯濟靈王 [[嘉慶]]丙子冬吉置 弟子王太占敬獻」之石刻(嘉慶丙子即嘉慶21年,公元1816年),而王太占即倡建廟宇者王維羆字號),係一超過兩百年之古物。
 
[[咸豐]]年間有洪丕通倡議遷建廟寺;始自[[大正]]十年(1921年)遷址於鄉道[[澎17號]]的西側,倡議人為洪瑞徵(又作[[洪明庭]])。
 
尖山顯濟殿受[[扶乩|扶鸞信仰]]影響,約莫於[[昭和]]18、19年(1943、1944年)間,成立善堂「簡易堂」,供奉鸞堂主神[[文衡聖帝]],並於民國35年(1946年)雕塑關公金身祭祀。
民國54年(1965年),尖山顯濟殿進行重建工程,延請[[葉根壯]]擔綱[[大木作|大木匠師]],計耗資新台幣50萬元,歷時兩年而就。因此廟宇外貌為少數尚存之木構與RC混構的建築,代表了民國50年代(1960年代)澎湖縣宮廟建築的風格;此外,廟內構件、鑿花(小木作)等木雕,疑似為[[蔡攑]]作品(名匠[[黃良 (匠師)|黃良]]的弟子),門神、磁磚等彩繪出自名繪師[[黃友謙]]之手。由於舊尖山顯濟殿保留有多位匠師精湛技藝,工藝的成就珍貴非凡,且保存情況尚稱良好,於是於民國106年(2017年)3月14日,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澎湖縣文化資產|澎湖縣歷史建築]]」。
 
民國97年(2008年),尖山顯濟殿管理委員會鑒於廟舍老舊,決議另覓他址,擇地於尖山社區的澎湖204縣道北側、[[尖山發電廠]]附近闢建新廟,順利於民國106年(2017年)竣工入火。民國108年(2019年)11月3日,尖山顯濟殿舉辦「入火三周年」遶境祈福的慶典,[[高雄保太宮]]、高雄高尖顯濟殿、台南新化天壇護安宮、[[南甲海靈殿]]、台南府城福陽閣、[[尖山有明宮]]等友廟皆派神轎與陣頭赴往現場,共襄盛舉。
 
==歌手简介==
中文名:朱逢博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