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

增加 75,108 位元組, 1 年前
回退源初之水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HLY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後宮甄嬛傳'''<br><img src="https://imgwx3.2345.com/dypcimg/tv/img/8/2/sup8071_223x31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tv.2345.com/detail/8071.html 圖片來自2345影視]</small>
|}
《'''後宮甄嬛傳'''》,是根據[[流瀲紫]]同名網絡言情小說《[[后宫甄嬛传]]》改編而成的一部[[後宮]]爭鬥題材電視劇,講述主角[[孝聖憲皇后|甄嬛]]從不諳世事的善良女子,成長為善於謀權的深宮婦人故事。[[電視劇]]由[[郑晓龙]]导演,為延续其现实主义风格,他將小說原先的[[架空歷史小說|架空歷史]],改編成[[清朝]][[雍正]]的後宮之中,並將原作情感的部分简单处理。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購進電視版權,於2010年9月18日在[[北京]]開機拍攝。[[孙俪]]、[[蔡少芬]]、[[蒋欣]]分別飾演[[孝聖憲皇后|甄嬛]]、[[皇后]]和[[敦肅皇貴妃|華妃]]一角。此外,沈眉莊與安陵容分別由[[斓曦]]與[[陶昕然]]扮演。[[皇帝]]、温实初與[[允禮|果郡王]]則分別由[[陈建斌]]、[[张晓龙]]與[[李东学]]飾演。2011年1月30日,全劇在[[圓明園]]殺青。
 
2011年11月起,《後宮甄嬛傳》陸續在[[中國大陆]]各地方台播出,一开始默默无闻,到了2012年知名度开始爆发性的增长。[[臺灣]]於2012年3月20日起在[[華視主頻|華視]]首播。3月26日起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安徽衛視]]、[[东方卫视]]同步首播。[[香港]]於9月起在[[香港有線電視|有線電視]]首播。電視劇網路版權則由、[[乐视网]]購得。該劇在多次重播後引起網民不少反響,在中國大陆2012年度收視率排名14位,且持续数年都在網絡點播量上高居前列。該劇在台灣甚至韓國也造成了极大轟動。
 
== 背景與發行 ==
《後宮甄嬛傳》改編自女作家[[吴雪岚]]的同名网络小说。2010年,电视剧版权被[[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购进。同年9月18日,電視劇在北京开机拍攝。電視劇由[[郑晓龙]]导演,这是郑晓龙首次执导的古装戏。
 
郑晓龙表示作品延续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不同於原作設定在架空的大周朝,郑晓龙将故事安排在[[雍正]]年间。對此,他表示:“落地是为了接地气,安排在一个朝代,是为了让故事真实”。為求得真實,郑晓龙曾三次造訪故宫,停留一整天。此外,他認為“过度渲染帝王如何至情至性并不真实”,因而將原作情感的部分简单处理,希望拍一个有历史厚重感的戏,体现出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对封建社会进行理性批判。
 
電視劇粗剪后約有90余集,為了让故事更加紧凑,郑晓龙將影片剪到76集。《後宮甄嬛传》登陸中國大陸8家地面频道。2012年3月26日起,電視劇在天津、江西、上海、安徽四家卫视同步上星。其中在東方衛視的播出,创下该台电视剧有史以来在本地和全国的收视最高值。
 
台灣方面,《後宮甄嬛傳》於2012年3月在[[中華電視公司|華視]]首播<ref>{{cite web|title=《甄嬛》重播5次 打趴國內節目|url=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30125/34793087|website=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8-01-10|language=zh-TW}}</ref>,最後一集以2.97收視率,創下華視8點檔多年來新紀錄,而[[緯來|緯來電視台]]隨後跟進播出,完結篇收視亦達3.34。<ref>{{cite web|title=華視墮落玩重播 1年搞3次甄嬛-助長中國劣質劇 扼殺台灣電視劇發展|url=http://ent.ltn.com.tw/news/paper/634741|website=自由娛樂|accessdate=2018-01-10}}</ref>
 
香港方面,2012年9月,《後宮甄嬛傳》在[[香港有線電視]]播出,但觀眾反应平淡。
 
網路方面,[[乐视网]]以2000万元购得了《后宫甄嬛传》的独家网络版权。電視劇使網站点击率创造历史的新高,给整个网站带来了20亿的流量。<ref>{{cite web|title=乐视网独播《甄嬛传》收益5000万|url=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sgs/20120503/6407816.shtml|website=凤凰网|accessdate=2018-01-10}}</ref>
 
== 選角 ==
選角方面,導演郑晓龙表示,他是根據角色去考虑演员的,並認為劇中“每个人塑造出来的形象都是很立体的,而且你一看就能看出来谁是谁,而不会看串了。”主角甄嬛由[[孙俪]]飾演。郑晓龙表示,最初他对从未演过古装戏、一直以清纯女形象示人的孙俪没有充分的信心。但因為其身为编剧的妻子力挺孙俪,才決定启用孙俪。對此,孙俪表示,“感激郑晓龙导演敢把甄嬛交给我”。<ref>{{cite web|title=《甄嬛传》比肩“老红楼” 郑晓龙险拒孙俪出演|url=https://xw.qq.com/amphtml/20120309000923/ENT2012030900092300|website=腾讯网|accessdate=2018-01-10}}</ref>電視劇皇后一角則由[[蔡少芬]]擔當,原著作者吴雪岚是蔡少芬的忠實粉絲,在她心中,皇后的最佳人選就是蔡少芬,聽說《後宮甄嬛傳》中皇后一角敲定由蔡少芬出演時,她興奮了許久,改編劇本,加了許多戲碼。
 
郑晓龙則認為,蔡少芬的表演有特别饱满的情绪,没有“港台範儿”。华妃一角由[[蒋欣]]出演,最初郑晓龙找她演的角色是曹贵人,他認為蔣欣长得太温婉,演不了跋扈的角色。但蔣欣認為小說中华妃的一根筋很可爱,她不希望大家觉得这是个反面角色,因此很想出演華妃一角。在請求导演讓她试戏之後,她的表現驚艷了導演,於是導演就同意蔣欣出演華妃。
 
沈眉莊一角則由[[斓曦]]扮演,雖然她當初早已被劇組鎖定,但初次与郑晓龙会面時,郑晓龙希望考虑处理她的一颗虎牙。之後,斓曦告诉导演,虎牙已经拔了,她因而获得了试装试戏的机会。對於沈眉莊一角,斓曦稱从小学习黄梅戏的经历对她塑造人物帮助颇大。
 
[[陶昕然]]飾演劇中安陵容一角,她在拍摄《黛玉传》后與郑晓龙會面。最初,對於出演,她没有任何期待。但郑晓龙翻看着陶昕然带来的剧照時,被她饰演的贾探春的照片吸引住了,他抽出照片对着身边人说:“我要的安陵容就是这样子。”在與郑晓龙聊了不到二十分钟後,郑晓龙就对陶昕然说:“你来演安陵容吧。”
 
皇帝由[[陈建斌]]饰演,雖有观众质疑陈建斌饰演的雍正年龄过大,没有演出原小说中的飘逸感。但郑晓龙則称,历史上的雍正这个阶段就是40多岁,所谓飘逸感的皇上是不真实和不落地的。他認為陈建斌年龄合适,也“让这部戏落地,更沉稳了。”
 
而[[张晓龙]]則出演太醫温实初一角,該角色是由郑晓龙钦点的。郑晓龙認為,溫實初在劇中人物情感之表达以一些细微的动作和眼神為主,而张晓龙对于这些细微的情感表达拿捏得都很到位。果郡王則由[[李东学]]扮演,郑晓龙见了很多人,轮到李东学时,兩人见面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但见面结束后,郑晓龙告诉李东学,他是目前为止最像允礼的人。几天后李东学试戏,试了半天就顺利定了下来。<ref>{{cite web|title=李东学出演果郡王一夜成名 忆当年曾遭白眼|url=http://ent.sina.com.cn/v/m/2012-05-07/09573623662.shtml|website=新浪网|accessdate=2018-01-10}}</ref>
 
== 劇情与特色 ==
全劇講述一位出身官宦人家的漢軍旗女子甄嬛,她聰明伶俐、美貌與智慧並存。她自小的夢想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並沒有入宮為妃的打算。不想入宮的她,卻意外留在宮中。初入宮就吸引皇帝的目光,但受到幾乎全後宮的嫉妒和暗算。在幾次受寵與失寵之際,令她看透了後宮的真面目。從不諳世事的善良女子,成長為善於謀權的深宮婦人,藉由才智自無數次失勢中翻身,終究登峰造極,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太后,同時體驗到深宮中的冰冷孤寂。
 
《後宮甄嬛傳》是一部宮廷情感大戲,更寫實描述後宮嬪妃的真實情感。不同於過去以前朝鬥爭為主的古裝電視劇,劇中絕大多數的場景與故事都集中在後宮(除了甄嬛落飾出家期間有部分野外與甘露寺、凌雲峰及清涼台等場景),雖然後宮鬥爭也牽扯著朝政與軍事,但相關場景極少,就連皇帝上朝的場景也不多,這是《後宮甄嬛傳》的特點。劇情中前朝與後宮的關係,如劇中的台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嬪妃的盛寵興衰,關係到自家父親的宦途甚至全族的命運。
 
==演員陣容==
=== 主要角色===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background:gold;font-weight:bold;color:black"
|width=10%|演員<br>/配音 || width=10%|角色<br>/原著角色|| width=10%|居住宮殿||介紹|| 備註/史實
|-
|'''[[孫儷|孫 儷]]'''<br>/[[季冠霖]](中)<br>[[鄭家蕙]](粵)||'''[[孝聖憲皇后|甄 嬛]]<br>(鈕祜祿·甄嬛)'''<br>/甄嬛||'''甄府'''<br>'''[[碎玉軒]]'''<br>'''[[碧桐書院]]'''<br>'''甘露寺'''<br>'''[[凌雲峰]]外禪房'''<br>'''[[永壽宮]]'''<br>'''[[壽康宮]]'''||align=left|'''莞常在'''→'''莞貴人'''→'''莞嬪'''→'''莞妃(未正式受封)'''→'''莞嬪'''→'''莫愁(出家法号)'''→'''熹妃'''→'''熹貴妃'''→'''位同副-{后}-熹貴妃'''→'''[[孝聖憲皇后|聖母皇太后]]'''<br>漢軍[[正蓝旗|正藍旗]]出身(第2集),生於4月17日,本名'''甄玉嬛''',但覺得玉字俗氣,遂自行改名'''甄嬛'''(改名的部分僅在同名原著小說中提及,電視劇則無),容貌性情都與已故的'''純元皇后'''相似,於選秀時受'''[[雍正]]'''青睞。性格清冷倔強、自尊敏感。聰明機靈,伶牙俐齒,又因飽讀詩書、琴棋書畫無一不通而更加蒙受恩寵。擅跳驚鴻舞。因曾被[[貓]]驚嚇過,所以相當怕貓。與'''沈眉莊'''為至情姊妹,彼此相互扶持,並與淳常在、敬妃、端妃、欣嬪、寧嬪交好。曾與選秀相識的'''安陵容'''情同姊妹,卻因諸多原因導致二人反目。<br>本由'''[[皇后]]'''安排住進離養心殿較近的承-{乾}-宮,'''[[敦肅皇貴妃|華妃]]'''得知後因妒忌,便將住處換成偏遠的碎玉軒。<br>破例在未侍寢前晉位[[贵人|貴人]](第7集)。初次有孕時晉位莞[[嬪]](第26集)。<br>初期深愛皇帝,並期望能與皇帝舉案齊眉,卻在首度晉封妃位時遭[[皇后]]陷害,誤穿純元皇后舊服(第43集),觸怒雍正,被冷落於碎玉軒待產,加上甄氏一族受'''鄂敏'''陷害,甄嬛苦求雍正重審此案卻遭無情斥責,又得知自己是純元皇后之替代品,自此心死,產下朧月公主後,至甘露寺帶髮出家修行(第46集)。<br>後遭'''靜白'''誣陷患上肺癆及偷取燕窩,便將其趕出甘露寺,遣住進凌雲峰禪房。(第48集)。<br>誤信果郡王已死,又為救甄氏一門,處心設計與雍正相遇以求回宮,此時肚中已有[[允禮]]果郡王的孩子(第53集)。<br>後由雍正安排,假以四阿哥生母之身分回宮,先改封為熹妃,並賜大姓「[[钮祜禄氏]]」,自「漢軍旗下五旗」[[抬旗]]升為「滿軍旗上三旗」,又因其年齡與四阿哥僅差七歲,故雍正為其添加十歲(增為32歲)。<br>在戲中共懷孕4次:
#第一次因在華[[贵妃]]宮中請安遲到,華貴妃責罰其跪在翊坤宮外並朗頌詩文,時值日正當中,其久跪不適導致中暑,加上華貴妃宮中的歡宜香與安陵容送的舒痕膠損及母體,最終滑胎小產(第29集)。初期以為是華妃害自己小產,故而一直深恨華妃並一度失意於雍正而短暫失寵,後藉助果郡王及眉莊的幫助復寵(第34集)。
#第二次順利產下朧月公主,卻也因對[[雍正帝|雍正]]死心而帶髮出宮修行(第46集),期間與'''果郡王'''相戀(第49集)。
#第三次利用與果郡王所懷的[[双胞胎|龍鳳胎]]回宮(第56集),順利生產,更鞏固宮中地位,晉為[[貴妃]](第60集)並協理六宮。
#第四次因母體尚未康健完全,'''溫實初'''診斷後得知胎兒只能保留五個月,故佈局指稱與皇后爭執,遭推倒而滑胎,實為本身體質胎弱、喝下滑胎藥與自行撞擊腹部之故,並因此成功扳倒皇后(第71集)。
為'''朧月公主'''、六阿哥'''弘曕'''、'''靈犀公主'''之生母,後期為四阿哥'''弘曆'''之生母(實為養母)、'''靜和公主'''之養母。
*前期[[封号]]為「莞」,表面上是因為雍正認為甄嬛的莞爾一笑甚美,實際上則是將其視為純元皇后「菀菀」之替身(雍正在定封號時根本尚未看過甄嬛笑);後期[[封号]]為「熹」,「熹」字有明亮之意,雍正賜此徽號以示甄嬛在回宮後將是個全新的寵妃。
||在劇中,熹妃為甄姓,父親甄遠道,母親雲辛蘿,選秀封為莞貴人的設定實為小說情節。在歷史上,熹妃為鈕祜祿氏,父親為四品典儀凌柱,母親為彭氏。熹妃並非選秀入宮,是在康熙年間雍正皇帝仍是雍親王時,以格格身份入雍正潛邸侍奉雍正皇帝,並於康熙五十年(1712年)生下乾隆皇帝。熹妃鈕祜祿氏為乾隆帝生母,並無育有皇女,而皇六子弘曕實為[[謙妃]]劉氏所生。歷史上熹妃亦沒有妹妹嫁給果親王與慎郡王。
|-
|'''[[陈建斌]]'''<br>/原音(中)<br>[[黄志明 (香港)|黄志明]](粵)||'''[[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br>/玄凌||'''[[养心殿]]'''<br>'''[[勤政殿]]'''|| align=left|'''康熙四阿哥'''→'''雍亲王'''→'''雍正帝'''<br>[[清朝]]第五代皇帝,因原為第四位皇子,又被'''甄嬛'''和'''純元皇后'''稱作四郎。<br>寡恩薄情,敏感多疑,心狠手辣,城府極深。<br>深愛純元皇后及甄嬛。<br>最初只將甄嬛當作純元皇后替身以此慰藉,故賜號「'''莞'''」,與純元皇后小名「'''菀菀'''」同音。晚年誤信道士之言,陸續服用許多摻有[[硫黃]]與[[水銀]]的丹藥,又被'''葉瀾依'''以[[朱砂]]與迷情香催化,日益虛弱。於重病之中被寧嬪毒害与甄嬛说出孙答应私通而加重病情,後在甄嬛說出靜和公主的身世真相後在急火攻心下氣死,死不瞑目(第76集)。<br>為三阿哥'''弘時'''、四阿哥'''弘曆'''、'''朧月公主'''、'''溫宜公主'''生父。||
|-
|'''[[蔡少芬]]'''<br>/[[張艾]](中)<br>[[王慧珠]](粵)||'''烏拉那拉·宜修'''<br>/朱宜修||'''[[景仁宮]]'''<BR>'''[[桃花塢]]'''(圓明園居處)||align=left|'''雍亲王侧福晋'''→'''雍亲王继福晋'''→'''皇后'''<br>'''[[雍正]]'''之[[皇后]],深愛皇帝。擅寫[[書法]],精通醫術及藥理。<br>'''純元皇后'''的异母庶妹、'''[[太后]]'''[[甥|外甥女]]、[[乾隆帝]]'''嫻妃'''的姑母,因膝下無子,故設計'''[[齊妃]]'''自盡,如願成為三阿哥'''弘時'''養母。<br>於王府時期生下大阿哥弘暉,但大阿哥在[[雍正]][[即位|登基]]前因風疾夭折,故導致心理逐漸扭曲,不喜宮中妃嬪有孕。<br>表面母儀天下,內心陰險毒辣,城府極深。極看重太后之位,私下控制並仇視任何懷有龍種的嬪妃。<br>多番設計挑撥甄嬛、眉莊、陵容、淳兒之間的關係,最終致使陵容反目並投靠自己。<br>在一次甄嬛和皇后的爭執中,甄嬛故意演戲,使得孩子流產並嫁禍給皇后(甄嬛知道自己這個孩子保不住),甄嬛的女兒朧月公主作偽證,皇后百口莫辯,雍正得知一切真相後(純元皇后的死因,以及陷害其他妃嬪及皇嗣)本欲廢-{后}-,但礙於太后遺詔命其不得廢-{后}-,只得下旨禁足於景仁宮且「'''死生不復相見'''」(第72集)。<br>新-{}-帝繼位當日,'''甄嬛'''前去探視,並告知將謹遵先帝及先太后遺詔,宜修至死皆為「皇后」,沒有晉封,又因先帝旨意(死生不復相見),故死後葬入妃陵,且[[記錄抹煞|史書中不記載關於她的隻字片語]]。<br>當晚心悸暴斃,死不瞑目(第76集)。||劇中烏拉那拉·宜修為純元皇后的妹妹,於乾隆元年被甄嬛言語刺激逼死,死不瞑目。但歷史上,雍正帝皇后應為烏拉那拉·多棋木里,於雍正九年(1731年)逝世,烏拉那拉氏亦沒有妹妹入宮為嬪妃的記錄。烏拉那拉氏亦與[[繼皇後|烏拉那拉·青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
|'''[[蔣欣|蔣 欣]]'''<br>/原音(中)<br>[[黃鳳兒]](粵)||'''[[敦肅皇貴妃|年世蘭]]'''<br>/慕容世蘭||'''[[翊坤宮]]'''<br>'''[[清涼殿]]'''(圓明園居處)<br>'''[[冷宮]]'''||align=left|'''雍亲王侧福晋'''→'''華妃'''→'''年嬪(未貶成)'''→'''華妃'''→'''華貴妃'''→'''年妃'''→'''華妃'''→'''年答應'''→'''敦肅貴妃(追封)'''→'''敦肅皇貴妃(追封)'''<br>'''[[年羹堯]]'''之妹,曾為皇后之下第一人,風光一時。為宮中資歷較深的嬪妃,握有協理六宮之權,愛好奢華。聖寵隆重,恃寵而驕,與皇后分庭抗禮。心狠手辣,驕橫跋扈,性格剛烈不屈。深愛皇帝,仇視任何得寵的嬪妃。<br>與'''皇后'''、'''甄嬛'''為敵,數次陷害'''眉莊''',長期使用'''雍正'''所賜的香料「歡宜香」而不孕。王府時期曾一度有孕,後喝下'''端妃'''所進之安胎藥(為雍正藉端妃之手而得計;實為墮胎藥)導致滑胎,因而痛恨端妃,對端妃羞辱報復不止。
曾命'''周寧海'''推眉莊入千鯉池欲害其性命未果(第9集),並命'''余氏'''在甄嬛的藥裡下慢性毒藥(第10集)。後陷害眉莊假孕,並將沾有時疫的茶杯命周寧海給被禁足的眉莊使用,使其染上時疫(第23集)。雍正得知後本欲褫奪封號降為嬪,但因宮中盛行疫病,指使江太醫偷取溫太醫治療時疫的方子,使疫情稍有遏制,而將功贖罪,故未降其位份與褫奪封號,恢復其協理六宮之權(第24集)。<br>因無意間被'''淳常在'''發現其收取賄賂,命周寧海推淳常在入荷花池將其滅口(第27集)。<br>因年羹堯有功,晉封貴妃(第28集),後間接害甄嬛小產(為皇后及安陵容栽贓陷害),而被褫奪封號,降為妃(第30集)。<br>後復華妃之位(第36集)。<br>年羹堯失勢後,被'''曹琴默'''告發多項惡行,被褫奪封號,貶為答應(第40集)。<br>後為了報復甄嬛,指派'''肅喜'''縱火焚燒碎玉軒,事發後被打入[[冷宮]]賜死,年氏不願就死,甄嬛告知其多年不孕的真相,令年氏徹底絕望,撞牆慘死(第42集)。<br>於大封六宮時追封為敦肅皇貴妃(第67集)。
||劇中年氏並無子嗣,但在歷史上年氏生三子一女,但皆早夭。為雍正潛邸舊人,雍正皇帝年氏即位後便被封為年貴妃,雍正三年因病重而晉為皇貴妃,但於雍正三年(1725年)薨,諡號為敦肅皇貴妃。年氏一生並無封號,僅以姓氏「年」為封號,華妃的封號實為虛構,但在清史上,[[嘉慶皇帝]]確實有一位[[華妃 (嘉慶帝)|華妃]]侯佳氏。
|-
|'''[[李东学]]'''<br>/[[趙嶺]](中)<br>[[罗伟杰]](粵)||'''[[允禮|允 禮<br>(果郡王)]]'''<br>/玄清||'''[[凝暉堂]]'''<br>'''清涼台'''<br>'''果郡王府'''|| align=left|'''果郡王'''→'''果親王'''<br>'''舒太妃'''之子,第十七位皇子,'''雍正'''的弟弟。<br>英俊瀟灑、玉樹臨風,真心愛著'''甄嬛'''。<br>因甄嬛被華貴妃罰跪,浣碧求助太后無能,便求助果郡王前來營救甄嬛(第29集),之後陸續受浣碧所託,親自去昌平尋蝴蝶助甄嬛復寵(第33集)。<br>於甄嬛被誣陷患上肺癆及偷東西而被趕出甘露寺,又受風寒而高燒不退之際,僅著中衣(貼身衣)親自臥於雪中為甄嬛的高燒降溫(第48集),後誠心感動甄嬛,兩人兩情相悅(第49集),但諸多變故後,無奈與'''浣碧(玉隱)'''及'''孟靜嫻'''成婚(第65集)。<br>果郡王與甄嬛私通的消息在[[准噶尔部|準噶爾]]'''摩格'''可汗來訪時在御花園對甄嬛的威脅性密探中被[[血滴子]]統領'''夏刈'''所聽聞(第72集),在夏刈的告知下,皇帝發現其對甄嬛的情意後,刻意試探果郡王:一次是故意讓他在門外聽見要送甄嬛去準噶爾和親,果郡王卻立刻衝進去制止,不等待傳召。第二次是假意送甄嬛和親,其實和親車隊裡只有治療時疫的方子,而果郡王也馬上領兵追了出去。皇帝震怒,先假以「忠君愛國」之名封為果親王發配邊疆(第73集),後召其回京逼迫甄嬛以毒酒設宴將其毒殺,然甄嬛卻不甘眼見其死本欲自飲毒酒,果親王深知皇帝殺意堅決,終為換取甄嬛性命趁其不注意私下更換酒杯飲下毒酒慨然赴死(第74集)。<br>為六阿哥'''弘瞻'''、'''靈犀公主'''、'''元澈'''生父。|| 劇中果親王允禮於雍正晚期被甄嬛以毒酒毒死,但史實上,皇十七子允禮於雍正六年晉封為果親王,並於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初二去世,諡號毅,由於果親王兩個兒子皆早夭,所以乾隆皇帝將皇六子弘曕過繼給果親王,為第二任果親王。歷史上果親王嫡福晉鈕祜祿氏為[[阿靈阿]]之女,並不曾當過丫鬟,更不是"甄遠道"的私生女。
|-
|'''[[斓曦|斕 曦]]'''<br>/原音(中)<br>[[谭淑娴]](粵)||'''沈眉莊'''<br>/沈眉莊||'''[[咸福宮]]常熙堂'''<br>'''[[咸福宮]]存菊堂'''<br>'''[[閒月閣]]'''<br>'''[[碎玉軒]]'''|| align=left|'''沈貴人'''→'''惠貴人'''→'''沈答應'''→'''惠貴人'''→'''惠嬪'''→'''惠妃(难产急封)'''→'''惠貴妃(追封)'''<br>漢軍[[镶黄旗|鑲黃旗]]出身(第2集),濟州協領沈自山嫡女,與'''甄嬛'''情同姊妹,自小一起長大,同時選秀入宮。聰明機智,但不屑與人爭鬥。性格孤傲倔強,寧折不曲,講義氣重感情。'''靜和公主'''生母。<br>擅長製作點心「'''藕粉桂花糖糕'''」。因喜愛菊花,雍正把常熙堂改名為存菊堂(第4集)。<br>曾被'''華妃'''命'''周寧海'''推入千鯉池欲害其性命未果(第9集),後被華妃陷害假孕,'''雍正'''誤信後降為答應,褫奪封號,幽禁於閒月閣並疏遠(第15集),禁足時受盡華妃百般凌辱、折磨,對華妃恨之入骨。之後因抓到劉畚說出實情後復位(第23集),但看清雍正的涼薄,自此心灰意冷,轉而全心孝敬'''太后'''。<br>性格端莊嫻雅,賢淑得體,溫厚大方,頗得太后喜愛,由太后下旨晉為惠嬪,是雍正諸妃中唯一獲太后晉位者(第49集)。<br>暗中鍾情於'''溫實初''',後與其有染(第58集),卻因'''安陵容'''故意遣人陷害,告知甄嬛與溫實初捲入私通爭端一事加上溫實初自宮而使其受驚嚇,激動崩潰,胎氣大動,產女(小説為皇四子予潤)血崩而逝(第64集),臨終前委託甄嬛代其照顧靜和。<br>在產下靜和公主的難產過程中,由雍正急晉為惠妃。於大封六宮時追封為貴妃(第67集)。
 
*[[封号]]為「惠」,雍正認為沈眉莊溫柔平順賢淑,以「惠」字讚沈眉莊高雅氣質。
||小說裡沈眉莊與甄嬛關係要好的情節實際上反映了歷史上[[純愨皇貴妃]]耿氏與皇太后鈕祜祿氏情同姐妹的關係。
|-
|'''[[陶昕然]]'''<br>/[[林蘭]](中)<br>[[柚子蜜 (配音員)|柚子蜜]](粵)||'''安陵容'''<br>/安陵容||'''[[延禧宮]]'''<br>'''[[繁英閣]]'''([[圆明园]]居處)<br>'''[[閒月閣]]'''([[圆明园]]居處)|| align=left|'''安答應'''→'''安常在'''→'''安貴人'''→'''安嬪'''→'''鸝妃'''<br>和'''甄嬛'''、'''沈眉莊'''選秀相識,一同入宮。<br>其父安比槐任官前曾為香料商人。生母曾為蘇州繡娘,故擅長製香與刺繡。<br>父親安比槐官職不高(正八品[[縣丞]]),故入宮後常遭輕視。生母林秀為正室,故安陵容為嫡女。表面溫順可人,但心思細密,敏感多疑,思想負面,後在宮中性情轉變為陰險毒辣、忘恩負義,心機頗深。<br>原與甄嬛和沈眉莊情同姊妹,前期因與二人交好而多番受到'''華妃'''的羞辱故而深恨華妃,並扎小人詛咒華妃,但不慎被'''皇后'''發現,而被皇后抓住把柄,(第21集)最後終在皇后多番挑撥及設計下,為自身利益背叛甄嬛並投靠皇后,心理亦逐漸扭曲,多次設計陷害甄嬛和眉莊。雖然投靠皇后,但實則痛恨皇后使其不孕。<br>歌聲動人,但患有喉疾,於皇后照料及訓練之下,以歌聲打動'''雍正''',由常在(第16集)晉升為貴人(第31集)。<br>晉升為安嬪後,為[[延禧宮]]主位,下有'''貞嬪'''與'''康常在'''(第43集)。<br>後被甄嬛與眉莊設計,遭欽天監'''季惟生'''指為不祥之人,又因'''祺貴人'''和皇后先後陷害,致使聲音沙啞不能恢復而失寵(第61集)。遂改以息肌丸維持體態,苦練[[花式溜冰|冰嬉]]博取皇上注意。<br>懷有龍胎後晉升為鸝妃(甄嬛為羞辱安陵容故意以此建議雍正),但不喜歡此徽號(第67集)。<br>在皇后緊盯下長期服用避孕湯藥,又以息肌丸維持體態,不宜有孕,使得胎象不穩而無法拖到足月生產,原與皇后共謀欲將流產之事與甄嬛牽連,卻被甄嬛識破並反施計讓其與雍正同房時流產。<br>遭甄嬛、'''皇貴妃'''、'''敬貴妃'''揭發長年使用迷情香(凝露香)勾引皇帝並曾陷害甄嬛流產,被禁足於延禧宮並每日被人掌摑。<br>自盡前請求與甄嬛相見,道出多年恩怨,後吞苦杏仁(含[[氫氰酸]])自盡,並向甄嬛說出「皇后殺了皇后」以此暗示了'''純元皇后'''的死因(第68集)。
*[[封号]]為「鸝」,讚賞安陵容之歌聲如黃鸝鳥的聲音之妙。甄嬛建議雍正以此封號讚賞安陵容餘音繞樑的歌聲,實為諷刺不外乎是皇帝養的一隻[[黑枕黃鸝|黃鸝]]。
||劇中安陵容由安貴人升遷為安嬪,鸝妃,並在雍正年間吃苦杏仁中毒死亡。但歷史上雍正皇帝的安貴人生平不詳,一生亦不曾封為妃甚至嬪。歷史上僅記載安貴人某氏於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入宮,封為安貴人,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去世。鸝妃封號實為小說情節。歷史上[[康熙皇帝]]與[[嘉慶皇帝]]亦個別有一位[[安嬪]],[[安嬪 (康熙帝)|李氏]]與[[安嬪 (嘉慶帝)|蘇完瓜爾佳氏]]。
|-
|}
 
=== 雍正後宮妃嬪===
*'''清朝後宮總分為九個等級:[[皇后]]、[[皇貴妃]]、[[贵妃]]兩位、[[妃]]四位、[[嬪]]六位(主位)、[[贵人]](以下無定數)、[[常在]]、[[答应]]、[[官女子]]。'''
*'''雖然此劇以雍正時期為背景,且出現了很多妃嬪,但其中大部分妃嬪為虛構人物(根據小說改編的角色),歷史上雍正皇帝一部分妃嬪如[[純愨皇貴妃]]耿氏,[[懋嬪]]宋氏,[[謙妃]]劉氏在此劇並沒有出現'''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background:gold;font-weight:bold;color:black"
|width=10%|演員<br>/配音 || width=10%|角色<br>/原著角色|| width=10%|居住宮殿||介紹 || 備註/史實
|-
| ||'''[[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柔则]]'''<br>/朱柔則||'''[[雍和宫|雍親王府]]'''||align=left|'''雍亲王嫡福晋'''→'''純元皇后(追封)'''→'''孝敬皇太后(追封)'''<br>'''皇后'''的異母嫡姐,'''雍正'''畢生最愛的女子,也視為唯一的妻子。小名菀菀。<br>僅於對白中出現過,人物未正式登場。<br>為人慈孝仁德,琴棋書畫無一不通。<br>宜修嫁入雍親王府後,以陪產為名在雍親王府暫住,第一晚與雍親王偶遇,便使雍親王為之著迷。<br>於宜修有孕期間嫁入雍親王府,依先後順序本應為側福晉,但因嫡庶有別,故以長姐身份成為福晉。<br>遭宜修暗中怨妒,飲食內被摻入[[芭蕉]]、[[桃仁]],因而生產二阿哥時難產,最後母子雙歿,臨終囑咐雍親王好好照顧妹妹宜修。<br>在世時並無皇后之實,雍正登基時才追封為'''純元皇后''',乾隆登基時另追封為'''孝敬皇太后'''(第76集)。||歷史上孝敬憲皇后是於雍正九年去世,而非雍正登基前就去世,本名為烏拉那拉·多棋木里。「純元皇后」為小說中的封號。歷史上烏拉那拉氏亦與[[繼皇後|烏拉那拉·青櫻]]無血緣關係(乾隆皇帝的繼皇后實為輝發那拉氏)。
|-
|'''[[蔡少芬]]'''||'''烏拉那拉·宜修'''||align=left rowspan=2 colspan=4 |參見'''[[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主要角色|主要角色]]'''
|-
|'''[[蔣欣|蔣 欣]]'''||'''[[敦肅皇貴妃|年世蘭]]'''
|-
|'''[[李宜娟]]'''<br>/[[楊晨 (播音員)|楊晨]](中)<br>[[鄧潔麗]](粵)|| '''齊月賓'''<br>/齊月賓、徐燕宜||'''[[延慶殿]]'''<br>'''[[慈寧宮]]'''||align=left|'''雍亲王側福晉→端妃→端皇貴妃→端皇貴太妃'''<br>為'''雍正'''諸妃中最資深者,出身將門,王府時期第一位妾侍,資歷甚至高深於雍正的兩位皇后。與世無爭,避世多年,心機城府不輸'''太后'''及'''皇后'''。為少數見過純元皇后的嬪妃。沉穩機智,敦厚端莊,比任何人都看得通透。最受雍正及太后看重之嬪妃。擅長彈[[琵琶]],琵琶之技藝為'''純元皇后'''所受傳。<br>在王府期間曾奉雍正及太后命令,將摻有墮胎成分的安胎藥送與有孕的'''華妃'''飲用,導致華妃滑胎,後遭華妃報復,強灌[[红花|紅花]]以致病痛纏身(第26集),只能在宮中休養,無法生育。<br>幫助'''甄嬛''',休養期間曾受甄嬛探望,並得'''溫實初'''醫治,身體漸好。<br>為人正直,對華妃懷有強烈恨意,於'''襄嬪'''死後收養'''溫宜公主'''。於大封六宮時晉封皇貴妃(第67集)。<br>新帝登基後成為皇貴太妃。深愛皇帝,在皇帝駕崩後因過於傷懷而再度臥病。<br>為少數存活到故事最後的妃嬪之一。||虛構人物,歷史上雍正皇帝沒有端妃或齊姓妃嬪的記錄,但是歷史上[[康熙皇帝]]有一位[[端嬪]]董氏。
|-
|'''[[杨钫涵|楊鈁涵]]'''<br>/原音(中)<br>[[陈安莹]](粵)||'''馮若昭'''<br>/馮若昭||'''[[咸福宮]]'''<BR>'''[[慈寧宮]]'''||align=left|'''雍亲王庶福晉(格格) →敬嬪→敬妃→敬貴妃→敬貴太妃'''<br>人前笨嘴拙舌,實則內斂智慧,隱藏鋒芒。宮中資歷較深的嬪妃,王府時期'''華妃'''房中的格格,受盡年氏的羞辱與折磨。與世無爭,深受'''雍正'''及'''太后'''看重。<br>於'''沈眉莊'''初被幽禁之時,因其細心而解救眉莊免被毒害(第15集)。後因侍奉多年,在甄嬛晉升嬪位的同日晉為妃位(第24集)。<br>本質內斂沉穩、敦厚端慧亦不失機敏智慧,為人恭敬安定,耐得住氣性。無生育。收養'''朧月公主''',將她視如己出(第46集)。<br>幫助'''甄嬛'''。但甄嬛回宮後,因想留朧月公主在身邊而允諾'''皇后'''陷害甄嬛一次(第59集),後在甄嬛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答允將朧月公主託付給其養育後對甄嬛更死心塌地(第61集)。<br>在大封六宮時晉位貴妃(第67集)。<br>為少數存活到故事最後的妃嬪之一。||虛構人物,雍正皇帝並沒有敬妃或是馮姓妃嬪的記錄,但歷史上[[康熙皇帝]]有一位[[敬嬪]]章佳氏。
|-
|'''[[斓曦|斕 曦]]'''||'''[[純愨皇貴妃|沈眉莊<br>]]'''||align=left rowspan=3 colspan=4 |參見'''[[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主要角色|主要角色]]'''
|-
|'''[[孫儷|孫 儷]]'''||'''[[孝聖憲皇后|甄 嬛]]<br>(鈕祜祿·甄嬛)'''
|-
|'''[[陶昕然]]'''||'''安陵容'''
|-
|'''[[張雅萌]]'''<br>/原音(中)|| '''[[齊妃]]'''<br>/湯靜言、陸昭儀||'''[[长春宫]]'''||align=left|'''雍亲王庶福晉(格格) →雍亲王侧福晋→齊妃'''<br>李氏。父親李知府因受賄被先帝流放,受牽連故而失寵。三阿哥'''弘時'''生母。<br>人老珠黃、短視近利,愛子如命,可以為了兒子做任何事。耳根子軟,容易受他人挑撥,嬪妃中較庸懦之人。為宮中資歷較深的嬪妃。深愛皇帝。與'''富察貴人'''交好。<br>曾以[[夾竹桃]][[花粉]]摻入栗子糕中,意欲謀害'''甄嬛'''腹中胎兒,事發後被'''皇后'''抓住把柄,並藉機奪去了三阿哥的監護權(第29集)。<br>曾在甄嬛失子失寵時受富察貴人慫恿責罰甄嬛,命翠果掌摑甄嬛,讓甄嬛罰跪在長街思過(第33集)。<br>後在皇后暗示之下毒害'''葉瀾依''',使其無法生育,但因手段過於明顯拙劣,事發後遭到皇后威脅,為保全其子而上吊自盡(第52集)。<br>由於畏罪自殺,死後原無任何追封,後甄嬛曾向'''雍正'''建言,看在其子三阿哥之顏面加以追封(第67集)。||歷史上李氏因兒子弘時企圖奪皇位而被褫奪封號,除去黃帶子,玉碟中除名,母親李氏難免受累,所以一直沒再得到晉升。劇中齊妃因下毒迫害葉瀾依並被皇后把責任全推卸到她身上,所以絕望上吊自盡,但歷史上齊妃李氏於乾隆二年(1736年)病逝。
|-
|[[陳思斯]]<br>/原音(中)||'''曹琴默'''<br>/曹琴默||'''[[景陽宮]]'''||align=left|'''雍亲王庶福晉(格格)→曹貴人→襄嬪'''<br>生性聰明狡猾,陰險狡詐,心機頗深。為'''溫宜公主'''生母。<br>原與'''華妃'''交好,為華妃對付其他妃嬪的軍師。<br>華妃失寵時將溫宜公主作為籌碼,使曹貴人有苦難言、暗恨華妃,並心生叛意。<br>後周旋於華妃與'''甄嬛'''之間,兩方都害怕得罪。<br>華妃垮台後,出面揭發華妃多樣惡行,後晉封襄嬪(第40集)。<br>後在甄嬛設計暗示下,因擔心華妃報復,不斷進言處死華妃,'''太后'''覺其背叛舊主又心狠手辣,不宜留之,故被太后與皇帝在湯藥裡下慢性毒藥毒殺(第42集)。
*[[封号]]為「襄」,因雍正對年家的懲戒,曹琴默在後宮揭露年世蘭多年的罪行有功,'''雍正'''以「襄」字表示曹琴默幫助此事甚多之意。
||虛構人物,雍正皇帝並沒有襄嬪或曹姓妃嬪的記錄,但是歷史上[[康熙皇帝]]有一位襄嬪[[襄嬪|高在儀]]。
|-
|[[唐艺昕]]<br>/[[閻萌萌]](中)||'''瓜爾佳·文鴛'''<br>/管文鴛、胡蘊蓉、祥嬪||<center>'''[[儲秀宮]]'''<br>'''[[碎玉軒]]'''<br>'''[[長春宮]]'''<br>'''[[儲秀宮]]'''<br>'''交蘆館'''<br>'''[[冷宮]]'''||align=left|'''祺貴人→祺嬪→祺貴人→庶人'''<br>'''瓜爾佳·鄂敏'''之女,清高狂妄,恃寵而驕,依附於'''皇后''',並與'''甄嬛'''為敵。<br>故事之初選秀時大病未能參加,苦等三年,三年期滿卻已不再舉辦選秀,後係因其父扳倒'''年羹堯'''之功與皇后助言,才得以入宮。<br>原應居於[[儲秀宮]],但因認為和甄嬛交好有好處而搬去[[碎玉軒]](第41集)。<br>長年佩戴皇后所賞的紅瑪瑙(實為紅麝香珠)串,因而無孕,但該物過於名貴,常人難辨,且為皇后所賜,無人敢告知實情。<br>晉升嬪位後為[[儲秀宮]]之主,常藉故欺壓同居於儲秀宮的'''欣貴人''',爭奪其寵幸(第46集)。<br>與'''安陵容'''同為皇后身邊之人,但兩人面和心不和,祺嬪甚至下藥害安嬪倒嗓(第61集)。祺嬪因個性更淺薄張揚,方便駕馭,較得皇后看中。<br>因目無尊上,被皇上降為貴人且遷至[[交蘆館]]閉門思過,下令無旨意不得出宮(第58集)。<br>指控甄嬛與'''溫實初'''有染不成後被打入冷宮(第63集)。<br>為往養心殿外替[[瓜爾佳氏]]求情而逃出冷宮,雍正念其侍奉多年,只貶為庶人。但在養心殿外喧鬧並大罵甄嬛,'''蘇培盛'''私下令侍衛痛打致死,拉至亂葬崗掩埋(第66集)。
*[[封號]]為「祺」,瓜爾佳·文鴛入宮是因為瓜爾佳一族平定年羹堯有功,以「祺」字表示文鴛之吉祥。
||虛構人物,歷史上[[雍正皇帝]]並沒有祺嬪或瓜爾佳姓的妃嬪,但是歷史上[[咸豐皇帝]]有一位[[端恪皇貴妃|祺嬪]]佟佳氏。
|-
|[[譚松韻]]<br>/[[毛毛頭]](中)||'''方淳意'''<br>/方淳意||'''[[碎玉軒]]'''<br>'''[[延禧宮]]樂道堂'''<br>'''[[碎玉軒]]'''||align=left|'''淳常在→淳貴人(追封)'''<br>滿軍旗出身(第2集),與'''甄嬛'''同時選秀入宮,天真活潑可愛毫無心機,與甄嬛交好。(第3集)。<br>前期因年紀過小不能侍寢,後來一度得寵,原定在端午節過後晉為貴人,卻因無意間發現'''華妃'''收取賄賂,而被'''周寧海'''推入荷花池滅口。<br>死後被追封為淳貴人(第27集)。||虛構人物,歷史上[[雍正皇帝]]並沒有淳貴人或方姓妃嬪的記錄,但是歷史上[[嘉慶皇帝]]有一位[[淳嬪|淳貴人]]董佳氏。
|-
|[[熱依扎]]<br>/紀元(中)<br>[[黄凤儿]](粵)||'''葉瀾依'''<br>/葉瀾依||'''[[春禧殿]]'''||align=left|'''百駿園馴馬女→葉答應→寧貴人→寧嬪''' <br>圓明園中百駿園馴馬女,外貌冷豔,英姿颯爽、明豔照人,性格傲若寒冰、桀驁不馴,捨己為人。被'''雍正'''看中入宮,封為答應(第51集)。<br>因獨來獨往、孤傲冷淡、行事瀟灑,而不被'''太后'''與後宮眾人喜歡。雍正得知其被'''齊妃'''所害導致沒有生育能力,晉位貴人,賜號「寧」(第52集),於大封六宮時晉封寧嬪(第67集)。<br>曾利用自養的貓吸引貓群襲擊'''甄嬛''',導致其早產(無意給甄嬛藉口誕下龍鳳胎)(第60集)。<br>因對'''果郡王'''鍾情,愛屋及烏,後期暗助甄嬛。<br>得知果郡王被殺,與甄嬛聯手復仇,雍正死後,因思念果郡王而割腕自盡(第76集)。||歷史上寧妃為武氏,武國柱之女,雍正元年(1722年)冊封為寧嬪,去世後追封為宁妃。劇中寧嬪於雍正皇帝駕崩後割腕自盡,但歷史上寧妃武氏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去世。
|-
|[[萬美汐]]<br>/[[謝穎茵]](粵)||'''呂盈風'''<br>/呂盈風、周珮、史移芸、黎縈||'''[[儲秀宮]]'''<br>'''[[慈寧宮]]'''||align=left|'''雍亲王庶福晉(格格)→欣常在→欣貴人→欣嬪→欣太嬪'''<br>為人直爽正直,有話直說。<br>甄嬛入宮前曾被'''皇后'''陷害失足而小產。(第52集太后與皇后對話提及)<br>育有一女(第12集沈眉莊與甄嬛聊天提及)<br>入宮多年,卻因不擅爭寵而常被蹧蹋,曾被'''余答應'''關押進慎刑司(第6集)。後晉位貴人(第43集)。<br>劇中兩次晉位的原因均相同:「侍朕多年」。<br>前期無投靠任何嬪妃,故在宮中沒有靠山,被同居於[[儲秀宮]]的主位'''祺嬪'''長期欺壓,二人不和,常起口角糾紛,在'''甄嬛'''回宮後主動投誠,聯手對抗祺嬪,並讓父親在暗中蒐集'''安嬪'''父親的罪證。<br>祺嬪受罰降為貴人後,如願接掌儲秀宮事務(第58集),並於大封六宮時晉封欣嬪(第67集)。<br>為少數存活到故事最後的妃嬪之一。||
|-
|[[穎兒|穎 兒]]<br>/[[喬詩語]](中)|| '''夏冬春'''<br>/夏月菁、梁才人||'''[[延禧宮]]'''<br>'''[[冷宮]]'''||align=left|'''夏常在'''<br>與'''甄嬛'''同時選秀入宮,家世雄厚,為人高傲任性,其父為包衣佐領。<br>自恃其物,看人低下,在选秀时故意刁难'''安陵容''',入宫后又与安陵容处处作对。 <br>後被'''華妃'''用宮刑「'''一丈紅'''」打殘廢並被皇上下旨打入冷宮(第3集)。||
|-
|[[趙秦|趙 秦]]||'''富察貴人'''<br>/杜佩筠、秦芳儀||'''[[延禧宮]]'''||align=left|'''富察貴人'''<br>滿軍正白旗出身(第2集),與'''甄嬛'''同時選秀入宮,入宮初期頗得聖寵。自大傲慢、恃寵而驕但性格懦弱膽小,害怕鬼神之說。與'''齊妃'''交好,看不起身為答應的安陵容,嫉妒甄嬛得寵並與之為敵。<br>被'''安陵容'''以香氣設計被貓撲倒以致小產(第25集)。<br>後在甄嬛、華妃相繼失寵後,慫恿齊妃責罰並羞辱甄嬛(第33集),甄嬛復寵後被甄嬛以[[人彘]]故事嚇瘋,被皇上下旨囚禁於宮中(第35集)。||
|-
|[[李佳璇]]<br>/[[馬海燕]](中)|| '''麗 嬪'''<br>/麗貴嬪||'''[[啟祥宮]]'''<br>'''[[冷宮]]'''||align=left|'''雍亲王庶福晉(格格)→麗嬪'''<br>依附'''華妃''',與'''甄嬛'''敵對,对容貌颇为自负。<br>害怕鬼神之說,在甄嬛、'''眉莊'''和'''陵容'''聯手設計下,被'''小允子'''裝鬼嚇瘋而胡言亂語,遭'''太后'''下旨移入冷宮(第11集)。||
|-
|[[毛曉彤]]<br>/[[黃鳳兒]](粵)||'''采蘋'''<br>/采蘋、祝含芷、許怡人、江沁水||'''清涼台'''<br>'''果郡王府'''<br>'''[[長春宮]]'''||align=left|'''果郡王府侍婢→瑛答應→瑛常在→瑛貴人'''<br>為果郡王府的侍婢,被'''玉隱(浣碧)'''送入宮中,安插於'''雍正'''身邊,一來若皇帝對'''果郡王'''有廢殺之意,也好有道防線;二來可轉移皇帝對'''玉嬈'''的注意。<br>侍寢後晉為常在(第66集),於大封六宮時晉封貴人(第67集)。擅長彈[[古箏]]。<br>受'''三阿哥'''單方面愛慕,寫情書追求,被'''敬貴妃'''揭發後,皇帝為保皇室顏面,賜白綾自盡,含冤而死(第70集)。||
|-
|[[崔漫莉]]<br>/[[張凱]](中)<br>[[王慧珠]](粵)||'''余鶯兒'''<br>/余氏||'''[[鍾粹宮]]'''<br>'''[[冷宮]]'''||align=left|'''[[倚梅園]]宮女→余官女子→余答應→妙音娘子→余答應→余官女子'''<br>本为倚梅园宫女,因冒替倚梅園中的'''甄嬛'''而圣宠一时,依附'''華妃''',擅长唱[[崑曲]],目中無人,恃寵而驕,由官女子晉位答應(第5集)。因私自將'''欣常在'''關押進慎刑司且得罪'''太后'''而被褫奪'''妙音娘子'''的封號並閉門思過半月,其後復位(第6集)。<br>因欺凌甄嬛被雍正撞見再次被降為官女子(第7集)。<br>受華妃指使,命'''花穗'''在甄嬛的湯藥下毒。事發後被'''雍正'''废黜賜死,卻不願就死,'''安陵容'''以不宜等到皇帝出巡-{回}-來為由,告訴'''蘇培盛''',余氏既已被賜死,不會有人追究余氏的死因,大可直接下手。在蘇培盛暗示下,被'''小廈子'''以弓弦絞殺,最終死狀悽慘,脖子被絞斷一半(第10集)。||
|-
|[[劉釔彤]]<br>/原音(中)||'''喬頌芝'''<br>/喬氏||'''[[翊坤宮]]'''||align=left|'''華妃宮女→芝答應→年答應宮女'''<br>原為'''華妃'''貼身宮女,對華妃言聽計從。<br>後被華妃獻與'''雍正'''替年氏一族說情(第38集),華妃被打入冷宮後,變回宮女(第40集)。||
|-
|[[何亞男]]||'''康常在'''<br>/穆景秋、趙仙蕙||'''[[延禧宮]]'''||align=left|'''康常在'''<br>第56集登場,後期嬪妃,與'''貞嬪'''交好。愛惹是非。不甚得寵。<br>在'''安陵容'''失寵時和貞嬪至延禧宮胡鬧(第61集)。<br>於滴血驗親一事上與貞嬪瞎起鬨而被罰俸六個月(第63集)。<br>在'''安陵容'''小產之後打扮的花枝招展請安而被'''皇帝'''訓斥(第68集)。||
|-
|[[郭萱|郭 萱]]||'''貞 嬪'''<br>/嚴致秀、慕容世芍||'''[[延禧宮]]'''||align=left|'''貞嬪'''<br>第56集登場,後期嬪妃,與'''康常在'''交好。愛惹是非。不甚得寵。<br>在'''安陵容'''失寵時和康常在至延禧宮胡鬧(第61集)。<br>於滴血驗親一事上與康常在瞎起鬨而被罰俸六個月(第63集)。<br>||
|-
| ||'''芳貴人'''<br>/芳嬪||'''[[碎玉軒]]'''<br>'''[[冷宫]]'''||align=left|'''芳貴人'''<br>早期得寵妃嬪,在甄嬛入宮前就已小產,因過於傷心而失意於'''雍正''',並因口出怨言,指'''華妃'''殺害其腹中子,而被打入冷宮,然話中之真假不明。<br>甄嬛在冷宮中見到她吃[[虱子]](第33集)。||
|-
| || '''孫答應'''<br>/孫才人|| ||align=left|'''孫答應'''<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br>於'''雍正'''重病之時與侍衛私通,被下令[[車裂|五馬分屍]](第75集)。||
|-
| ||'''雍親王側福晉'''<br>/苗賢妃、甘德妃||雍親王府 ||align=left|'''雍親王側福晉'''<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比純元皇后晚一日入王府。嫉妒純元皇后得寵,屢屢出言不遜。後因事被純元皇后罰跪而流產(純元皇后並不知道其有身孕)。後來純元皇后難產而死,太醫說是懷孕期間受驚所致,雍正怒極,下令該名側福晉殉葬,累世不得追封。||
|-
| ||'''李金桂'''|| ||align=left|'''李金桂'''<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熱河行宮的宮女,'''四阿哥'''生母,生產時難產而死。 ||傳說的乾隆帝生母李金桂的原型或為[[李贵人 (雍正帝)|李貴人]]。
|-
| ||'''博爾濟吉特貴人'''||鍾粹宮 ||align=left|'''博爾濟吉特貴人'''<br>蒙軍鑲紅旗出身(第2集)。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
|}
 
===大清皇族===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background:gold;font-weight:bold;color:black"
|width=10%|演員<br>/配音|| width=10%|角色<br>/原著角色|| width=10%|居住宮殿||width=40%|介紹 ||備註/史實
|-
|'''[[劉雪華]]'''<br>/[[廖菁]](中)<br>[[谭淑英]](粵)||'''[[孝恭仁皇后|烏雅·成璧]]'''/[[朱成璧]]||'''[[壽康宮]]'''||align=left|'''德妃→仁寿皇太后→孝恭仁皇后'''<br>'''宜修'''與'''純元皇后'''之姑母,行事老辣,遇事不驚,城府極深。<br>'''雍正'''諸妃中最看重及疼愛'''眉莊''',唯獨下旨晉封其位分(第49集)。<br>深知宜修陰險毒辣,後來更被宜修的言語頂撞(第52集),但為保烏雅氏及烏拉那拉氏家族榮耀,屢屢容忍其惡行。<br>和'''[[隆科多]]'''關係曖昧。两人原是恋人,隆科多设计使成璧进宫,帮助自己的姐姐[[孝懿仁皇后]]争宠。最终,成璧亲手毒死隆科多(第49集)。<br>病危前,立遺詔不得廢宜修皇后之位,後在與雍正爭執中逝世(第67集)。||劇中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於雍正中葉期因抱病與雍正皇帝爭執中病逝,但歷史上孝恭仁皇后早於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去世。
|-
|[[劉岩 (演員)|劉 岩]]|| '''[[純裕勤妃|舒太妃]]'''<br>/阮嫣然||'''安棲觀'''||align=left|'''舒妃→舒太妃→冲静元师'''<br>'''果郡王'''生母。<br>與世無爭、端莊善良,居住在山中道觀修行。<br>'''雍正'''尊為沖靜元師(第36集)。||劇中果親王母親稱為舒太妃,但歷史上為應純裕勤妃陳氏,且也並沒有出宮修行。歷史上[[乾隆皇帝]]有一位[[舒妃]]葉赫那拉氏。
|-
|'''[[陳建斌]]'''||'''[[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align=left rowspan=2 colspan=4 |參見'''[[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主要角色|主要角色]]'''
|-
|'''[[李东学|李東學]]'''||'''[[允禮|允 禮<br>(果郡王)]]'''
|-
|'''[[藍盈瑩]]'''<br>/[[陳倩]](中)<br>[[謝穎茵]](粵)||'''浣 碧<BR>(钮祜禄·玉隱)'''<br>/浣碧||'''甄府'''<br>'''[[碎玉軒]]'''<br>'''[[碧桐书院|碧桐書院]]'''<br>(圓明園居處)<br>'''甘露寺'''<br>(隨甄嬛出家)<br>'''[[凌雲峰]]外禪房'''<br>(隨甄嬛出家)<br>'''[[永壽宮]]'''<br>'''果郡王府常青閣'''||align=left|'''甄嬛陪嫁侍女→果郡王侧福晋→果亲王侧福晋→果親王福晋(追封) '''<br>'''甄嬛'''義妹、'''玉嬈'''義姐(實與甄嬛、玉嬈為同父異母之親姐妹)。<br>與'''流朱'''同為甄嬛的貼身侍婢,陪嫁入宮,早期謹慎妥貼,但後期轉為自私算計,多次藉故打探並接近'''果郡王''',屢勸不聽。<br>與甄嬛有幾分神似,平日裝扮較一般奴婢更好,儼然是半個小主,不滿'''安陵容'''和'''葉瀾依''',並間接使安陵容對甄嬛不滿。<br>因遭'''曹琴默'''發現在宮中燒紙錢而被抓住把柄(第11集),多番將甄嬛往事與行蹤情報洩露陷害甄嬛,又欲搏取'''雍正'''注意,但弄巧成拙。<br>陷害甄嬛事發後懺悔,為求親生母親列入甄氏族譜而繼續跟隨甄嬛(第19集),後陪同甄嬛出家(第46集)。因皇上節省選秀開銷,想冊封甄嬛宮內宮女為嬪妃(第65集)。<br>在宴會上設計撞掉果郡王內藏甄嬛剪紙小像的荷包,使皇帝生疑,旋即假稱該剪紙小像為自己,而得皇帝賜婚,並由甄嬛收為義妹,以鈕祜祿家二小姐的身分嫁入果郡王府為[[福晋|側福晉]],改名為鈕祜祿·玉隱並主持果郡王府家務(第65集),與同為側福晉的'''孟靜嫻'''私下較勁。<br>果郡王死後,於出殯當日撞棺殉情,被雍正追封為福晉(第74集)。||劇中果親王側福晉浣碧為甄嬛陪嫁丫鬟,也是甄嬛的同父異母妹妹,但歷史上,果親王嫡福晋鈕祜祿氏實在嫁給果親王時便為嫡福晉。鈕祜祿氏為[[阿靈阿 (鈕祜祿氏)|阿靈阿]]之女,[[孝昭仁皇后]]及[[溫僖貴妃]]的姪女,並非熹妃鈕祜祿氏的妹妹,亦不是丫鬟出身。
|-
|[[楊淇 (中國演員)|楊 淇]]<br>/[[楊晨 (播音員)|楊晨]](中)||'''孟靜嫻'''<br>/尤靜嫻||'''果郡王府'''||align=left|'''果郡王'''側福晉、'''沛國公'''之女、'''元澈'''之生母<br>長年愛慕果郡王,身子欠安。<br>與鈕祜祿·玉隱同日嫁入果郡王府為側福晉。<br>後誤食剪秋摻在六阿哥羹湯內的[[三氧化二砷|鶴頂紅]],產子後毒發身亡(第71集)。||劇中沛國公之女,孟靜嫻在懷有第一胎時因誤食鶴頂紅,在誕下元澈後身亡,歷史上果親王側福晉孟氏為達色之女,並為果親王誕下一子一女,但都不幸早夭。
|-
|[[田西平]]||'''[[允䄉|允 䄉<br>(敦親王)]]'''<br>/[[汝南王]]─[[玄济]]||'''敦親王府'''||align=left|粗魯威武、直爽沒頭腦,後被抄家,圈禁府中(第39集)。||
|-
|[[田樸珺]]||'''敦親王福晉博爾濟吉特氏'''<br>/[[汝南王妃]]─贺氏||'''敦親王府'''||align=left|為人忠厚老實、端莊善良、賢慧達理。<br>曾在'''甄嬛'''失勢時來探望(第33集),後甄嬛在'''敦親王'''毆打言官事件中,勸'''雍正'''分別加封其兒女為貝子和公主,並令公主入宮由'''太后'''撫養,以為報答。<br>敦親王遭抄家圈禁前夕,因雍正假以替太后侍疾為由,帶貝子入宮而脫身(第39集)。||
|-
|[[王民|王 民]]|| '''[[允祺|允 祺<br>(恒親王)]]'''<br>/[[岐山王]]─[[玄洵]]|| ||align=left|康熙第五子,宜太妃之子。||劇中雍正皇帝下旨廢去[[弘時]]宗籍,撤去黃帶子,玉碟中除名,並交由恆親王約束管教。但是歷史上,弘時是被送往皇十二子[[允祹]]府邸約束管教。
|-
|[[譚麗敏]]||'''(恒親王福晉他塔喇氏)'''|| || ||
|-
||| '''[[宜妃 (康熙帝)|宜太妃]]'''|| ||align=left|先帝之寵妃,恆親王允祺、奕郡王允禟生母。<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 。<br>烏雅成璧之死敵。<br>敦親王允䄉被抄家前夕曾打算與其子允禟拱允禩登上帝位,並封其為皇太后(第39集)。||
|-
||| '''[[允禩|允 禩<br>(廉親王)]]'''|| '''宗人府''' ||align=left|康熙第八子,弘時之養父。<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 。<br>雍正帝之政敵。<br>敦親王允䄉被抄家前夕曾打算與允禟拱其登上帝位,並封允禟生母宜太妃為皇太后,後造反失敗被削爵囚禁(第39集)。||
|-
||| '''[[允禟|允 禟<br>(奕郡王)]]'''|| '''宗人府''' ||align=left|康熙第九子,宜太妃之子,恆親王允祺之親弟。<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 。<br>雍正帝之政敵。<br>敦親王允䄉被抄家前夕曾打算與其拱允禩登上帝位,並封其生母宜太妃為皇太后,後造反失敗被削爵囚禁(第39集)。||
|-
||| '''[[胤祥|胤 祥<br>(怡親王)]]'''|| ||align=left|康熙第十三子,雍正帝之要好兄弟。<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 。||
|-
||| '''[[允禵|允 禵<br>(恂郡王)]]'''|| '''宗人府''' ||align=left|康熙第十四子,烏雅成璧之子,雍正帝之親弟。<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 。<br>被雍正削爵囚禁,為此太后與皇帝起爭執病逝(第67集)。||
|-
|[[康福震]]|| '''[[允禧|允 禧<br>(慎郡王)]]'''<br>/[[平陽王]]─[[玄汾]]|| ||align=left|'''慎貝勒→慎郡王'''<br>與'''玉嬈'''相愛,曾誓言若無法娶得玉嬈則終身不另娶妻,後得'''雍正'''賜婚(第66集)。後以「忠君愛國」之名封為慎郡王(第73集)。<br>母為'''[[熙嬪陈氏|熙太嬪]]''',因與玉嬈成婚,其母晉位為太妃。<br>後收養'''果郡王'''之子'''元澈'''(第76集)。||劇中慎郡王允禧的嫡福晉為甄嬛的妹妹,甄玉嬈,但是歷史上允僖的嫡福晉實為祖氏。而且在劇中允僖和玉嬈對話時提起自己母親陳氏為熙太嬪,但歷史上陳氏在康熙年間並無封號,雍正年間雍正皇帝賜封號為「倩嬪」,到了乾隆時期乾隆皇帝才封陳氏為「熙太嬪」。
|-
|[[徐璐|徐 璐]]<br><small>童年:[[孫艷|孫 艷]]</small><br>/[[毛毛頭]](中)|| '''甄玉嬈<br>(钮祜禄·玉嬈)'''<br>/甄玉嬈||'''甄府'''<br>'''[[永壽宮]]永寶堂'''<br>'''慎贝勒府'''||align=left|'''甄家三小姐→慎郡王福晉'''<br>甄家變故之時,隨父親'''甄遠道'''流放寧古塔。<br>性格剛烈勇敢,坦率不做作,聰明機智不讓其長姐甄嬛。<br>因長相與'''純元皇后'''相似,使'''雍正'''有意納為嬪妃,乃利用其好感,洗刷甄家冤屈。<br>於甄嬛回宮後獲准進宮看望,在宮中遇上慎貝勒並與其相愛,後得皇帝賜婚,按多羅格格儀制出嫁,為'''慎郡王'''之福晉(第66集)。<br>後收養'''果郡王'''之子'''元澈'''(第76集)。||歷史上慎郡王嫡福晋為[[祖氏 (慎郡王福晉)|祖氏]],並非熹妃之妹,歷史上亦無熹妃妹妹嫁給慎郡王的記錄。
|-
|[[鄔立鵬]]||'''[[愛新覺羅·弘時]]'''<br>/[[予漓]]||'''[[阿哥所]]'''||align=left|'''三阿哥'''<br>'''齊妃'''之子,因'''皇后'''的教唆,在齊妃下毒讓寧貴人不孕之事以後,正式交予皇后扶養(第52集)。<br>愛慕'''瑛貴人'''。<br>誤信四阿哥'''弘曆'''唆使替罪臣(八皇叔、十四皇叔)及皇后求情,被'''雍正'''革去黃帶子,斷絕父子關係,過繼給'''允禩'''並交由'''恒親王'''養贍(第71集)。||劇中弘時於雍正晚期在四阿哥弘曆設計下被雍正皇帝除去宗籍,撤去黃帶子,並玉碟中除名,送往恆親王府約束管教,但歷史上,弘時是因被其父認為品行有問題而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被送往皇十二子[[允祹]]府邸約束管教,並且因為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而在於雍正5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後不久去世,一說被雍正皇帝賜死或說除籍之後鬱鬱而終。非同時被過繼給允禩和削除宗籍。
|-
|[[王文杰]]<br>/[[鄧永健]](粵)|| '''[[愛新覺羅·弘曆]]'''<br>/[[予润]]||'''[[圓明園]]'''<br>'''[[阿哥所]]'''<br>'''[[養心殿]]'''||align=left|'''四阿哥→寶親王→乾隆'''<br>雍正帝之庶子,為[[圆明园|圓明園]]中容顏不佳之宮女'''李金桂'''所生,出身卑微,幼時遭'''雍正'''所厭惡,故在圓明園長大,兒時受到仍為莞嬪的甄嬛照料,因而自小對甄嬛產生感恩之心,在甄嬛離宮期間曾因傷心擔憂至碎玉軒門外觀望。<br>後'''甄嬛'''回宮,使甄嬛得以假其生母之名義回宮,自己在宮中也有所倚靠。<br>心機頗深,在甄嬛的教導下扳倒三阿哥'''弘時'''。并顺利被封为宝亲王,在雍正驾崩之后即位为帝。<br>開蒙最晚但天資最高,勤奮好學。||乾隆皇帝弘曆實為熹妃鈕祜祿氏親生兒子,也是熹妃唯一的孩子。劇中敬妃提起剛剛登基的乾隆皇帝僅「一個皇后,兩個妃子」,但歷史上,在乾隆皇帝仍為寶親王時,府邸除了嫡福晉[[孝賢純皇後|富察氏]],側福晉[[繼皇後|輝發那拉氏]],使女[[慧賢皇貴妃|高氏]],亦有姬妾[[淑嘉皇貴妃|金氏]],格格 [[愉貴妃|珂裡葉特氏]](又稱海氏),[[純惠皇貴妃|蘇氏]],[[儀嬪|黃氏]],侍妾[[哲憫皇貴妃|富察氏]]和[[婉貴太妃|陳氏]]侍奉於寶親王潛邸。
|-
| ||'''[[弘昼|五阿哥]]'''|| ||align=left|'''五阿哥'''<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劇中因體弱多病,所以由母親陪伴養在宮外。||
|-
|[[袁 藝]]||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align=left|'''寶親王福晉→[[皇后]]'''<br>察哈爾總管之女,'''弘曆'''之福晉。<br>弘曆登基後被封為皇后(第76集)。||
|-
|[[張妍|張 妍]]<br>/[[羅婉楓]](粵)|| '''[[清高宗继皇后|烏拉那拉·青樱]]'''<br>/[[朱茜葳]]|| ||align=left|'''寶親王側福晉'''→'''嫻妃'''<br>皇后侄女,皇后曾有意將其許給三阿哥做側福晉,但三阿哥拒絕。<br>不慎出言讽刺皇后曾为侧福晋一事,皇后因此向雍正帝请求賜給四阿哥為側福晉(第69集)。<br>為人高傲、姿色中下。||《清史稿》謬誤頗多,於民國時期修訂的《清史稿》中,繼皇后被編為烏拉那拉氏,但其姓氏實為輝發那拉氏。<br>在[[如懿傳|續作]]中,由聖母皇太后賜名改為「'''如懿'''」。
|-
| ||'''[[慧賢皇貴妃|高氏]]'''|| ||align=left|'''寶親王側福晉'''→'''乾隆妃嬪'''<br>僅台詞上出現,沒有提到名字,未正式登場(第69集)。 ||在續作中才正式登場。
|-
|[[段少男]]|| '''[[弘曕|愛新覺羅·弘曕]]'''<br>/[[予涵]] ||'''[[永壽宮]]'''||align=left|'''六阿哥'''<br>與'''靈犀公主'''為[[雙胞胎|龍鳳胎]],'''甄嬛'''與'''果郡王'''之子。<br>後為免遭新帝乾隆猜忌有爭位疑慮,在甄嬛安排下過繼至果親王府承嗣。||劇中為甄嬛與允禮之子,但曆史上,弘曕為[[雍正帝]]第六子,生母為[[謙妃|谦妃刘氏]],出生於[[雍正]]十一年,乾隆年間過繼給果親王,為第二任果親王。
|-
|[[丁小美]]||'''靈犀公主'''<br>/靈犀帝姬||'''[[永壽宮]]'''||align=left|與'''六阿哥(弘曕)'''為龍鳳胎,'''甄嬛'''與'''果郡王'''之女。||
|-
|[[宗靈|宗 靈]]<br>[[劉心玉]]<br>[[楊心儀]]|| '''朧月公主'''<br>/朧月帝姬||'''[[咸福宮]]'''||align=left|'''雍正'''與'''甄嬛'''之女,甄嬛離宮前,託由'''敬妃'''撫養。<br>年紀雖小卻聰慧機敏,曾暗助'''甄嬛'''(第71集)。雍正最疼愛的公主。||
|-
|[[紀姿含]]<br>[[姚婉兒]]|| '''溫宜公主'''<br>/溫儀帝姬||'''[[景陽宮]]'''<br>'''[[延慶殿]]'''||align=left| '''襄嬪'''之女。<br>'''華妃'''失勢期間,曾被作為籌碼利用,用以對付'''甄嬛'''。<br>襄嬪死後,交由'''端妃'''扶養。||
|-
|[[張芝香]]|| '''靜和公主'''<br>/予润||'''[[永壽宮]]'''||align=left| '''眉-{莊}-'''與'''溫實初'''之女,眉-{莊}-臨死前託孤於'''甄嬛'''(原著小說中為皇子,即乾隆)。||
|-
| || '''朝瑰公主'''|| ||align=left| '''和碩公主'''→'''固倫公主'''<br>'''[[康熙]]'''之女,'''[[雍正]]'''之妹,後遠嫁[[准噶尔部|準葛爾]]和親。<br>僅台詞上出現,未正式登場(第34集)。||
|-
| [[段少男]]|| '''元 澈'''<br>/予澈||'''果郡王府'''||align=left|'''孟靜嫻'''與'''果郡王'''之子。<br>後由'''慎郡王'''收養並承嗣(第76集)。||歷史上果親王與側福晉孟氏的兒子在出生後不久既夭折,並無名字。劇中乾隆皇帝提起元澈過繼給慎郡王當子嗣,但是歷史上,慎郡王因為兒子皆早夭,所以乾隆皇帝以他與[[純惠皇貴妃|蘇氏]]之子[[永瑢]]過繼給慎郡王為孫。
|}
 
=== 大臣 、宮女、太醫、侍衛、太監===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background:gold;font-weight:bold;color:black"
|width=10%|演員|| width=10%|角色|| width=10%|配音||介紹 ||備註/史實
|-
|'''[[张晓龙|張曉龍]]'''||'''溫實初'''||[[張杰 (配音演員)|張傑]](中) ||align=left|太醫。<br>一直深愛著'''甄嬛''',幫助甄嬛。後期與'''沈眉莊'''日久生情,並與其在一次酒醉後相好(第58集)。<br>與沈眉莊有一女(小說為皇四子)。<br>被'''祺貴人'''誣陷與甄嬛有染,後為證明二人清白並使皇上及眾人爾後安心而[[閹割|自宮]](第64集)。||
|-
|'''[[孫茜|孫 茜]]'''|| '''崔槿汐'''||[[馬海燕]](中)<br>[[譚淑英]](粵)||align=left|'''甄嬛'''的貼身宮女,從前侍奉過太妃。<br>以前曾受過'''純元皇后'''幫忙,一開始對容貌有幾分相似的甄嬛頗為照顧。<br>心細且忠於甄嬛,為了甄嬛,與'''蘇培盛'''結為私自[[對食]],本來是蘇培盛的一廂情願,後來對其也動了情意。<br>[[對食]]之事因'''敬妃'''稟報而東窗事發,曾一度進了慎刑司(第59集),後'''皇帝'''賜婚予蘇培盛(第60集)。<br>是唯一自始至終陪伴甄嬛的人。||
|-
|'''[[李天柱]]'''|| '''蘇培盛'''||严燕生(中)<br>[[楊耀泰]](粵)||align=left|'''皇帝'''的近身太監,為人圓滑溫和。<br>一直對'''槿汐'''都有著男女情感。<br>後期因與槿汐結為私自[[對食]]之事,而暗助'''甄嬛'''。對食之事因敬妃稟報而東窗事發,曾一度進了慎刑司(第59集),後皇帝賜婚槿汐予蘇培盛(第60集)。<br>得知安陵容的封號是甄嬛在諷刺她,便故意令小廈子要求要五十隻黃鸝鳥送給安氏以做羞辱(第67集)。||
 
|-
|'''[[戰菁一]]'''||'''流 朱'''||原音(中)||align=left|'''甄嬛'''之貼身宮女。<BR>為人機靈、活潑。後因甄嬛在禁足期間昏倒,為出外求救,撞死在看守碎玉軒的侍衛刀下(第44集)。||
|-
|[[沈保平]]|| '''甄遠道'''||[[白濤]](中)<br>[[羅偉傑]](粵)||align=left|'''甄嬛'''、'''浣碧'''、'''玉嬈'''之父。<br>為彈劾'''年羹堯'''的功臣。<br>遭到'''瓜爾佳·鄂敏'''等人誣陷,流放[[宁古塔|寧古塔]]。<br>後召回京城治病,接受四品典儀的閒職,安享晚年(第65集)。|| 歷史上熹妃鈕祜祿氏的父親為四品典儀凌柱。劇中飾演甄遠道的[[沈保平]]在續集[[如懿傳]]中也有飾演,飾演蘇培盛,但是裝扮稍有不同。
|-
|[[李丹 (演员)|李 丹]]|| '''雲辛蘿'''||[[林蘭]](中)<br>[[黃鳳兒]](粵)||align=left|'''甄嬛'''、'''玉嬈'''之母。<br>端莊大方、賢淑溫柔,與甄父一同流放[[寧古塔]](因瓜爾佳·鄂敏所陷害)。
|歷史上熹妃鈕祜祿氏的母親為彭氏。
|-
|[[羅康|羅 康]]|| '''小允子'''|| ||align=left|宮內派給'''甄嬛'''的太監,行事機靈謹慎,因親哥生病,甄嬛不捨便允諾他出宮去照顧兄長,此恩情便對甄嬛忠心耿耿。(第4集)<br>因身分緣故不能出宮伺候甄嬛,而被甄嬛發配到了存菊堂伺候眉莊。(第46集)後在甄嬛回到永壽宮繼續服侍甄嬛(第56集)。||
|-
|[[張毅|張 毅]]|| '''[[隆科多]]'''||[[張遙函]](中) ||align=left|前朝武官,為'''太后'''青梅竹馬,雍正之皇舅,與太后關係曖昧,最後為了讓皇帝安心被太后親手毒殺(第49集)。||隆科多的祖父、父親都對朝廷有功,家庭顯赫,他的父親既是康熙的舅舅也是康熙的岳父。而烏雅氏則是內務府包衣出身,身份很卑微。兩個家族之間不可能有來往,隆科多與烏雅氏之間也沒有接觸的機會。
|-
|[[馬維福]]|| '''瓜爾佳·鄂敏'''|| ||(n=left|前朝老臣,'''祺貴人'''之父。<br>狡猾訐詐,原與'''甄遠道'''為友,共同彈劾'''年羹堯''',成為功臣,但後來因妒忌而陷害之。後被皇帝抄家落獄,在獄中絕望自裁(第66集)。||
|-
|[[何夢婷]]|| '''花 穗'''||[[乔诗语]](中)|| align="left" |'''余答應'''之宮女,余氏被貶為官女子後,被分配到'''碎玉軒'''服侍甄嬛,受余氏指示在煎藥時下毒要毒害甄嬛,後被杖斃(第10集)。||
|-
|[[程楠|程 楠]]|| '''斐 雯'''||[[黃鳳兒]](粵)||align=left|'''永壽宮'''宮女,甄嬛產後因皇帝責罰而生恨,被收買誣陷'''甄嬛'''與'''溫實初'''有染,後被杖斃(第63集)。||
|-
|[[李群|李 群]]|| '''玢 兒'''|| ||align=left|原甄府婢女,被迫誣陷'''甄嬛'''與'''溫實初'''有染。後受良心譴責說出真相,得以保全己身。<br>後為'''玉隱'''陪嫁侍婢。||
|-
| [[杜相|杜 相]]|| '''黃規全'''||原音(中)||align=left|內務府總管,'''華妃'''遠親。<BR>奸詐狡猾,依附華妃。<BR>後被甄嬛設計罷除(第15集)。||
|-
|[[張志偉]]|| '''姜忠敏'''|| ||align=left|內務府副總管,'''黃規全'''被罷免後繼位總管一職。<br>後因甄嬛封妃時拿純元皇后舊服給甄嬛,使皇帝大怒而被杖斃。||
|-
|[[全保軍]]|| '''苟總管'''|| ||align=left|新內務府總管,心眼壞。<BR>'''甄嬛'''被禁足時,對'''碎玉軒'''主僕欺壓。||
|-
|[[张志伟]]|| '''梁多瑞'''|| ||align=left|新內務府總管,在'''甄嬛'''回宮期間升任。||
|-
|[[梁藝馨]]|| '''寶 鵑'''||[[唐小喜]](中) ||align=left|'''安陵容'''之宮女,愛挑撥離間。安陵容被揭發後,皇帝下令將其杖殺(第68集)||
|-
|[[胡鑫慧]]|| '''寶 鵲'''|| ||align=left|'''安陵容'''之宮女,被指使告知'''眉-{莊}-'''知曉甄嬛和溫實初被控有染一事,使其受驚而難產,被皇帝下令杖斃(第64集)。||
|-
|[[李夢洋]]|| '''菊 青'''|| ||align=left|原'''碎玉軒'''甄嬛之宮女,後派給'''安嬪'''為宮女。安嬪與'''甄嬛'''反目後被安陵容毒杀。||
|-
|[[劉蔭|劉 蔭]]||'''吉 祥'''|| ||align=left|'''端妃'''之宮女,盡心護主,曾被周寧海踢了一脚。||
|-
|[[許磊|許 磊]]||'''小貴子'''|| ||align=left|'''安嬪'''的太監。受指使將'''甄遠道'''入獄的消息告知當時被禁足的'''甄嬛''',並去牢房投鼠使甄遠道得鼠疫命危(第45集)。||
|-
|[[田淑梅]]|| '''孫竹息'''||[[劉雪婷]](中)<br>[[詹健兒|柚子蜜]](粵)|| align="left" |'''太后'''之貼身宮女,忠誠、善良。保管著太后不得-{廢后}-的遺旨。||
|-
|[[楊靜 (演員)|楊 靜]]|| '''芳 若'''||[[鄧潔麗]](粵)||align=left|'''甄嬛'''的教引姑姑,端莊善良。多次幫助甄嬛。甄嬛到甘露寺出家後,被指派'''壽康宮'''服侍太后。||
|-
|[[楊凱淳]]|| '''剪 秋'''||[[喬詩語]](中)<br>[[陳安瑩]](粵)||align=left|跟隨'''皇后'''多年的貼身宮女,壞事做盡,對皇后忠心耿耿。<BR>後在'''甄嬛'''及'''六阿哥(弘瞻) '''的羹湯下毒([[三氧化二砷|鶴頂紅]]),不慎被'''孟靜嫻'''誤食而亡,事發後被打入[[刑部|慎刑司]]嚴刑拷打,堅不吐實(第71集)。||
|-
|[[刘洋 (男演员)|劉 洋]]|| '''江福海'''|| ||align=left|'''皇后'''身旁太監,為人圓滑,做盡壞事。<BR>與'''剪秋'''一同被打入[[慎刑司]],供出皇后多項罪刑(第71集)。||
|-
|[[孫菲|孫 菲]]|| '''福 子'''|| ||align=left|'''皇后'''賜給'''華妃'''之宮女,被華妃的親信太監'''周寧海'''殺害後棄屍在水井中(第2集)。||
|-
|[[王一鸣_(演员)|王一鳴]]|| '''周寧海'''||[[刘文光]](粵)||align=left|'''華妃'''親信太監,心狠手辣。<BR>後被打入[[慎刑司]],供出華妃諸多罪刑(第40集)。||
|-
|[[王曉明]]|| '''肅 喜'''|| ||align=left|於'''華妃'''衰敗之時,被華妃派去'''碎玉軒'''縱火。縱火後被捕。||
|-
|[[趙海龍]]|| '''康祿海'''|| ||align=left|'''碎玉軒'''首領太監。<BR>為人勢利,因'''甄嬛'''初入宮時得病,久不得寵而投靠'''麗嬪'''。||
|-
|[[郭子豪]]|| '''小印子'''||[[羅偉傑]](粵)||align=left|'''碎玉軒'''之太監,'''康祿海'''之徒,隨康祿海背叛'''甄嬛'''投奔'''麗嬪'''。<BR>後被'''余氏'''利用與'''花穗'''串通陷害甄嬛,事發後被杖斃(第10集)。||
|-
|[[翟蓓蓓]]|| '''佩 兒'''||[[唐小喜]](中)||align=left|原'''甄嬛'''之宮女,忠心。後指派給'''欣貴人'''做宮女,長期被'''祺嬪'''打罵。||
|-
|[[劉柏廷]]|| '''阿 晉'''|| ||align=left|'''果郡王'''之隨從,善良忠厚。對'''玉隱(浣碧) '''有好感。||
|-
|[[孫甯|孫 甯]]|| '''[[年羹堯]]'''|| ||align=left|'''華妃'''之兄,粗魯自大,在戰場上有功。後因勾結敦親王意圖叛變,被皇上罷官後下令自盡(第40集)。||至40集的時候,歷史上敦肅皇貴妃已去世一個月。
|-
|[[孫渤洋]]|| '''夏 刈'''|| ||align=left|皇帝的爪牙,血滴子統領。後因奉雍正命徹查六阿哥身世,被'''甄嬛'''派人暗殺(第76集)。||
|-
|[[秦一铭]]|| '''衛 臨'''||[[李家傑 (配音員)|李家傑]](粵)||align=left|太醫<br>'''溫實初'''之徒,後期太醫院之首。<br>'''甄嬛'''後期得力助手。||
|-
|[[邢瀚卿]]||'''季惟生'''|| ||align=left|原[[欽天監]]副監正,後擢升為[[欽天監監正]]。<br>'''甄嬛'''後期得力助手。藉此打壓安嬪。||
|-
|[[杜小濤]]||'''江 誠'''|| ||align=left|前期太醫,偷'''溫實初'''的藥方,治療瘟疫。為'''華妃'''黨羽,後被'''甄嬛'''所揭穿,但因外界認為是其治療瘟疫,為免爭議,而被血滴子暗殺(第27集)。<br>江慎之兄弟。||
|-
|[[楊曉波]]||'''江 慎'''|| ||align=left|前期太醫,偷'''溫實初'''的藥方,治療瘟疫。為'''華妃'''黨羽,後被'''甄嬛'''所揭穿,但因外界認為是其治療瘟疫,為免爭議,而被血滴子暗殺(第27集)。<br>江誠之兄弟。||
|-
|[[郭晨|郭 晨]]||'''劉 畚'''|| ||align=left|前期太醫,被華妃利用誣陷'''眉莊'''假懷孕,事後被華妃追殺。終究證實假懷孕一事,後被皇上賜死。(第24集)。||
|-
|[[海燕 (演员)|海 燕]]||'''靜 岸'''|| ||align=left|'''甘露寺'''住持,為人軟弱。對'''靜白'''言聽計從。||
|-
|[[趙千紫]]||'''靜 白'''||[[陳安瑩]](粵)||align=left|'''甘露寺'''姑子,欺壓'''甄嬛''',後誣陷'''甄嬛'''與溫實初有染,被割去舌頭,後被甄嬛下令杖斃(第64集)。||
|-
|[[王麗涵]]||'''莫 言'''||[[王慧珠]](粵)||align=left|'''甘露寺'''姑子,面惡心善。幫助'''甄嬛''',甄嬛回宮前夕,由甄嬛指定為甘露寺新任監寺。後替'''甄嬛'''與'''溫實初'''有染之事解圍。||
|-
|[[李泓瑞]]|| '''摩 格'''|| ||align=left|[[准噶尔汗国]]之新可汗,愛慕'''甄嬛'''。性格猥瑣,身中蛇毒時受果郡王、甄嬛相救,卻因為甄嬛指使朧月公主用摔毀的方式解開了為難清廷滿朝文武的玉環,加上當時清廷用計於對準噶爾的戰爭中佔了戰場優勢最後決定恩將仇報(第72集)。||當時的汗王為[[噶爾丹策零]]
|-
|[[王彪|王 彪]]|| '''[[张廷玉]]'''|| ||align=left|對皇帝忠心耿耿的朝臣。曾擔心日後四阿哥登基使'''甄嬛'''得以干政,因而向'''雍正皇帝'''建言仿[[汉武帝|漢武帝]]殺[[趙婕妤|鉤弋夫人]]之故事。||史書上未提及張廷玉「熹貴妃得以干政」這事,歷史上該時期也沒有與干政的類似紀錄。同時角色在續集劇情初期飾演。
|-
|[[李璐兵]]|| '''小廈子'''|| ||align=left|蘇培盛徒弟,皇上御前太監。曾受余答應欺負鄙視,當余答應被貶為官女子進而賜死時,親手絞死余官女子。||
|-
|[[李莺雅]]|| '''繪 春'''|| ||align=left|皇后宮女。<BR>承認在誣諂'''甄嬛'''與溫實初有染一事中不小心下了[[明矾|白矾]]於滴血認親的清水中,後被打發進慎刑司服役(第63集)。||
|-
|[[李洋 (中國演員)|李 洋]]||'''徐進良'''|| ||align=left|敬事房太監。||
|-
|[[韓雨婷]] ||'''翠 果'''|| ||align=left|齊妃的宮女,於長街上受齊妃之命掌摑甄嬛並看顧甄嬛罰跪(第33集),但心軟,甄嬛對其說:「你會因為你的善心得到好報的」。後因知曉皇后藉齊妃之手陷害葉瀾依,被皇后推入荷花池滅口(第52集),皇后殊不知她在死前早就跟太后通風報信,告知太后皇后設計逼死齊妃之事(第52集)。||
|-
|[[流瀲紫]] || '''劉蓮子''' || || align=left|選秀的秀女之一(第1集)。為原著小說作者客串。剧中出场部分被删减<ref>{{ Cite web|title=《甄嬛传》谁注意到这个叫刘连子的秀女了?竟是作者流潋紫本人!| url=https://m.v.qq.com/play.html?&vid=h0336lxlcjo&ptag=v_qq_com%23v.play.adaptor%233}}</ref>||
|-
|王晓霞|| '''孙妙青''' || || align=left|選秀的秀女之一。苏州织造孙株合之妹,年十六。但由于殿前失仪,被'''雍正'''勒令永不得再选秀(第2集)。||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82 中國戲劇]]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