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伯特兰罗素

增加 10,10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Infobox person| 姓名 = '''[[伯特兰 罗素 ]]'''”| 外文名 =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 | 圖像 =[[File:伯特兰·罗素.jpg|250px|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baidu.com/pic/%E4%BC%AF%E7%89%B9%E5%85%B0%C2%B7%E7%BD%97%E7%B4%A0/1359234/0/d50735fae6cd7b898b05c0280f2442a7d9330e2b?fr=lemma&ct=single 原图链接]]]| 图像说明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872|05|18}} | 身于曼摩兹 生地点 = [[英国]]蒙茅斯 一个贵族 特雷勒克|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70|02|02|1872|05|18}}| 國籍     = [[英国]]| 别名 = | 職業 = 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 庭。1890年考入 | 教育程度  =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 | 信仰     =   无神论| 知名原因 = 创立分析哲 会会员。1950 </br> 1950 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 知名作品 = 《[[西方哲学史]]》</br> 《[[哲学问题]]》</br> 《[[心的分析]]》</br> 《[[物的分析]]》}}'''[[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 并被授予 英国 嘉行勋章。 1967年 [[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 组织 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 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 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 分析》、《物 家中去世 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 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ref>[https://www.jianshu.com/p/9edfe5372b9e 罗素]简书</ref> ==主要贡献=====政治=== 罗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他反对一切反抗行为所怀有的那种天生的激进态度和同志感情,却使他对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而是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作为一名自由主义者,罗素坚持个人的基本自由不应受到侵犯。[[File:伯特兰·罗素1.jpg|缩略图|[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7a424519b9014a90853e41bf99763971/09fa513d269759ee59389a60b2fb43166d22df35.jpg 伯特兰·罗素]]]他认为,实践中的个人学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除了经过应有的法律程序以外,不应接受处罚;另一方面,应当有一个范围,在这中间个人的活动不受政府控制。这个范围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它通常还包括经济上的经营自由。 罗素承认这些自由是有限制的,即便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意见的自由也以不危及国家安全为先决条件。至于经济上的经营自由,罗素是在一定范围内赞成的,他反对经济权利的集中——不管是集中在国家手里(斯大林模式)还是集中在卡特尔手里(帝国主义),同时,他希望对私人财产的所有和使用实行严格的限制。 他不是不同意一个人应该享有他自己的成果这一原则,但他认为继承财产是没有道理的,甚至在不依赖继承的财产这种罕见的情况下,他也反对大企业的私人所有制和土地的私人所有制。  正是由于罗素的主张对自由的限制,他甚至把自己说成是社会主义者。他早期的两部严肃的政治理论著作分别于1916年和1918年出版的《[[社会重建原则]]》和《[[自由之路]]》。 在这些书中,罗素提倡一种基尔特社会主义,这种体系有一个要求,即工人管理工业,而不是由政府管理。罗素认为,国家权力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恶,应该被限制,他还把“国家权力过大”看作“现代世界不幸的根源”。[[File:伯特兰·罗素2.jpg|250px|缩略图|左|[https://gss3.bdstatic.com/-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d3cbeab6d42a283447a631096bb4c92e/7aec54e736d12f2e0aaa54cb4fc2d562843568ea.jpg 伯特兰·罗素]]]《[[社会重建原则]]》是罗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宣传和平而撰写的政治理论著作。他在该书中企图创立一种政治哲学,以提供一种比较好的政治模型。 在《[[自由之路]]》中,罗素则纲要似地论述了他所主张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制度。他相信“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建议,而且是一种能得到自由的制度,但又没有在完全无政府主义政体下所最可怕的经常诉诸暴力的现象”。<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807/288158.html 不想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不是好哲人]趣历史</ref>   ==哲学==作为一位哲学家,罗素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元论等几个阶段,主要贡献在数理逻辑方面,由此出发建立了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  ===逻辑学===作为一位逻辑学家,罗素在数学逻辑方面具有巨大的贡献,他和怀特海共同写就了《[[数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基础,他所提出的“罗素悖论”推动了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他所主张的逻辑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学历史的发展。 ===历史===[[File:《西方哲学史》.jpg|300px|缩略图|[https://gss0.bdstatic.com/9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1d73586702087bf479ec50ebc2d2575e/d62a6059252dd42a28d26687033b5bb5c8eab8c6.jpg 《西方哲学史》]]]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 他写过几十篇历史论文和散布历史专著,这三部是:《[[自由和组织]]》、《[[1902-1914年协约国政策]]》和《[[西方哲学史]]》。 其中,《[[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哲学史著作,其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哲学思想和发展,其引人入胜的原因在于作者的历史眼光不亚于作者的哲学见解。 该书出版后很快成为西方读书界的畅销书,确立了罗素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正是被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走上了哲学道路。<ref>[http://www.sohu.com/a/255429786_228930 爱因斯坦:伯特兰·罗素和哲学思想]2018-09-22<ref>]搜狐网2018-09-22</ref>===经济===在《[[悠闲颂]]》(1935)中,罗素比凯恩斯先行一步,向那些总是一味赞扬节俭反对消费的传统经济学家挑战。他写道:“只要一个人把他的收入用于消费,那么他也就是把面包送到别人嘴里。 ......从这个观点来看,真正的恶棍乃是节俭的人。”他认为“节俭这可恶的罪行”是能够导致失业的。 罗素说,如果节俭者使用手里的钱,哪怕是用于饮酒,赌博或者拿来请客招待朋友,那都是极好的事。 那些经济学教授们,把罗素的这一观点轻率地说成是一位偏离本行的哲学家所犯的可笑错误,对之根本不予理睬。而自凯恩斯的《[[利息、就业和货币通论]]》(1936)发表后,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众所公认的经济学说的一部分。 ===教育====[[File:图册1.jpg|缩略图|[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73c6af9cfa1f4134e437027c151e95c1/962bd40735fae6cdae51991e08b30f2443a70fe3.jpg 图册]]]罗素对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贡献。他指出:“教育应该培养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某种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 他主张的教育方法,应“减少很快的讲授而多事于讨论,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 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不应当要求教师发表千篇一律的意见,而且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教师各抒己见是健全的教育所必不可少的”。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使人轻信的教育。他指出,这样的教育,“经过一个时期很快就会引导到思想的腐朽”。 此外,他认为青年人的性教育在教育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他指出:“在青年人性问题上所采取的传统做法会使人变得愚蠢、虚伪和胆怯,而且还会使相当多的人患精神病或类似的疾病。 性的好奇心与其他各种好奇心一样,一旦得到满足,很快就会消失。 因此,防止青年人为性问题所纠缠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按其所求,告诉他们关于性的一切事情。”关于教育,他于1926年著了《[[论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一书。 但是,罗素未能为他们的孩子找到一所符合他理论的学校,于是他着手创办了一所学校,招收了20多个孩子。这个学校以进步路线为指导,而不是以放任自流为指导。 但由于吸收的儿童中有问题的太多,而且未能做到自由与权威的平衡,学校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ref>[https://www.xingzuoshu.com/i/11154.html 伯特兰罗素的名言]</ref>==文学==罗素同时也是个文学家,虽然他直到80岁才开始创作小说。1952年,他匿名出版了第一部小说《[[x小姐科西嘉历险记]]》,之后又相继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 《[[近郊的撒旦]]》、《[[显要人物的恶梦]]》,它们是用寓言形式写成的。 罗素的散文在英国文学中也享誉甚高。  ==获奖记录=={|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center;" width=100%|-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荣誉类 |-|▪ 1955 银梨奖 (获奖)|-|▪ 1950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 ==人物评价==罗素的哲学具体地体现了诺贝尔先生创立这个奖(诺贝尔文学奖)的初衷,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是十分近似的,两个人不但都接受怀疑论,而且都怀有乌托邦理想,并且由于对当前世局的共同忧虑而共同强调人类行为的理性化。<ref>(瑞典文学院评)</ref> 罗素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说是由于他的哲学著作,特别是他在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早期所完成的著作而赢得的。<ref>(英国哲学家艾耶尔评)</ref>  ==文献来源=={{Reflist}}[[category:法国哲学家]][[category:法国数学家]][[category:法国逻辑学家]][[category:法国历史学家]][[category:法国文学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