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肃 (南北朝)

增加 156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图片
[[File:王肃6.jpg|缩略图|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南齐]]入[[北魏]]的大臣。孝文帝改革,王肃多有参与。孝文帝驾崩,王肃为[[尚书令]]参与朝政。]]
'''王肃'''({{bd|464年||501年||catIdx=W}}),字'''恭懿''',[[琅邪]][[临沂]]人,[[南齐]]入[[北魏]]的大臣。
''' 王肃'''({{bd的父亲[[王奂]]是王导第五子[[王劭 (东晋)|464年||501年||catIdx=W}}) 王劭]]的玄孙 字恭懿 因为王奂的堂祖父[[王球]]无子而过继为王球的嗣孙 王奂被齐武帝[[ 琅邪萧赜]]所杀后,[[ 临沂太和 (北魏孝文帝)|太和]] 十七年(493年),王肃归降北魏 ,[[ 北魏孝文帝]]任命他为辅国将军, 征义阳。击败 朝的[[裴叔业]] ,官至平南将军、[[ 北魏豫州]] 的大臣 刺史
王肃的父亲[[王奂]]是王导第五子[[王劭 (东晋)|王劭]]的玄孙,因为王奂的堂祖父[[王球]]无子而过继为王球的嗣孙,王奂被齐武帝[[萧赜]]所杀后,[[太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王肃归降北魏,[[北魏孝文帝]]任命他为辅国将军,南征义阳。击败齐朝的[[裴叔业]],官至平南将军、[[豫州]]刺史。 孝文帝改革,王肃多有参与。孝文帝驾崩,王肃为[[尚书令]]参与朝政。裴叔业怕遭到齐帝[[萧宝卷]]杀害,投降北魏。王肃率军十万接应,大胜,官拜[[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
==人物简介==
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是岁,太和十七年也。
寻征肃入朝,高祖手诏曰:“不见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岁,我劳如何?饰馆华林,拂席相待,卿欲以何日发汝坟也?故复此敕。”又诏曰:“肃丁荼虣世,志等伍胥,自拔吴州,膺求魏县,躬操忘礼之本,而同无数之丧,誓雪怨耻,方展申复,穷谕再期,蔬缊不改。诚季世之高风,末代之孝节也。但圣人制礼,必均愚智;先王作则,理齐盈虚。过之者俯而就之,不及者企而行之。曾参居罚,宁其哀终;吴员处酷,岂闻四载?夫三年者,天下之达丧,古今之所一。其虽欲过礼,朕得不制之以礼乎?有司可依礼谕之,为裁练禫之制。”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但此月十日已来炎热焦酷,人物同悴,而连云数日,高风萧条。虽不食数朝,犹自无感,朕诚心未至之所致也。”   肃曰:“臣闻圣人与凡同者五常,异者神明。昔姑射之神,不食五谷,臣常谓矫。今见陛下,始知其验。且陛下自辍膳以来,若天全无应,臣亦谓上天无知,陛下无感。一昨之前,外有滂泽,此有密云,臣即谓天有知,陛下有感矣。”高祖遣舍人答曰:“昨内外贵贱咸云四郊有雨,朕恐此辈皆勉劝之辞。三覆之慎,必欲使信而有征。比当遣人往行,若果雨也,便命大官欣然进膳。岂可以近郊之内而慷慨要天乎?若其无也,朕之无感,安用朕身以扰民庶!朕志确然,死而后已。”是夜澍雨大降。
以破萧鸾将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加都督豫、南兖、东荆、东豫四州诸军事,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持节、中正、刺史如故。肃频表固让,不许,诏加鼓吹一部。二十二年,既平[[汉阳]],诏肃曰:“夫知己贵义,君臣务恩,不能矜灾恤祸,恩义焉措?卿情同伍员,怀酷归朕,然未能翦一仇人,馘彼凶帅,何尝不兴言愤叹,羡吴闾而长息。比获萧鸾辅国将军黄瑶起,乃知是卿怨也。寻当相付,微望纾泄,使吾见卿之日,差得缓怀。”初,赜之收肃父奂也,司马黄瑶起攻奂杀之,故诏云然。
[[裴叔业]]以寿春内附,拜肃使持节、都督江西诸军事、[[车骑将军]],与[[骠骑大将军]]、[[彭城]]王[[元勰]]率步骑十万以赴之。萧宝卷豫州刺史[[萧懿]]率众三万屯于小岘,交州刺史李叔献屯合肥,将图寿春。懿遣将胡松、李居士等领众万余屯据死虎。肃进师讨击,大破之,擒其将桥珉等,斩首数千。进讨合肥,生擒叔献,萧懿弃小岘南走。肃还京师,世宗临东堂引见劳之,又问江左有何息耗,肃曰:“如闻崔慧景已死。宝卷所仗,非邪即佞。天殆以此资陛下,廓定之期,势将不久。”以肃淮南累捷,赏帛四千七百五十匹,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昌国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余如故。寻以肃为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持节,余官如故。
===去世===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 [[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世宗]]为举哀。诏曰:“肃奄至不救,痛惋兼怀,可遣中书侍郎贾思伯兼通直散骑常侍抚慰厥孤,给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帛一千匹、布五百匹、蜡三百斤,并问其卜迁远近,专遣侍御史一人监护丧事,务令优厚。”   又诏曰:“死生动静,卑高有域,胜达所居,存亡崇显。故[[杜预]]之殁,窆于首阳;司空[[李冲]],覆舟是托。顾瞻斯所,诚亦二代之九原也。故扬州刺史肃,诚义结于二世,英惠符于李杜,平生本意,愿终京陵,既有宿心,宜遂先志。其令葬于冲、预两坟之间,使之神游相得也。”   赠侍中、司空公,本官如故。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宜谥匡公,诏谥宣简。肃宗初,诏为肃建碑铭。
==个人作品==
===《悲平城》===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此诗应作于太和二十年(496)
==野史逸闻==
肃字公懿,[[琅琊]]人也。[[南齐]][[雍州刺史]]奂之子也。赡学多通,才辞美茂,为齐秘书丞,太和十八年背逆归顺。时高祖新营洛邑,多所造制,肃博识旧事,大有裨益。高祖甚重之,常呼王生。延贤之名,因肃立之。
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及至京师,复尚公主。谢作五言诗以赠之。其诗曰:“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公主代肃答谢云:“针是贯线物,目中恒纴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肃甚有愧谢之色,遂造正觉寺以憩之。肃忆父非理受祸,常有子胥报楚之意,卑身素服,不听音乐,时人以此称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举酒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锺。”御史中尉李彪曰:“沽酒老妪瓮注瓨,屠儿割肉与秤同。”尚书右丞甄琛曰:“吴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彭城王元勰曰:“臣始解此字是习字。”高祖即以金锺赐彪。朝廷服彪聪明有智,甄琛和之亦速。   彭城王谓肃曰:“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肃对曰:“乡曲所美,不得不好。”彭城王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因此复号茗饮为酪奴。
时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学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其彭城王家有吴奴,以此言戏之。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唯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后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之设茗,先问:“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晓义意,答曰:“下官生於水乡,而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元义与举坐之客皆笑焉。
==人物评价==
[[魏孝文帝]]:“肃丁荼虣世,志等伍胥,自拔吴州,膺求魏县,躬操忘礼之本,而同无数之丧,誓雪怨耻,方展申复,穷谕再期,蔬缊不改。诚季世之高风,末代之孝节也。”
 
[[魏宣武帝]]:“故扬州刺史肃,诚义结于二世,英惠符于李杜”。
 
[[魏收]]:“王肃流寓之人,见知一面,虽器业自致,抑亦逢时,荣仕赫然,寄同旧列,美矣。”
 
魏故贵华恭夫人[[王普贤]]墓志:“桀节峻慨”。
 
魏嗣昌国县侯[[王绍]]墓志铭:“考司空深侔伍氏之概,必誓异天之节,乃鹄立象魏,志雪冤耻。”
==家族==
{{reflist}}
[[Category:琅邪王氏|S]][[Category:益宣简]]
[[Category:南齐人]]
[[Category:北魏中央官员]]
[[Category:北魏公主配偶]][[Category:南北朝政治人物|W]]
129,5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