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德金

增加 1,17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宋德金]]'''
| 圖像 =
[[File:宋德金.jpg|缩略图|居中|[https://gss2.bdstatic.com/9f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0fbb68014d540923aa696478aa63b634/f3d3572c11dfa9ec0819c03566d0f703918fc1d9.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编辑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编辑
| 知名原因 = 曾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
| 知名作品 = 《 [[ 金代的社会生活 ]] 》、《 [[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卷 ]] 》、《 [[ 辽金论稿 ]] 》、《 [[ 中国历史·金史 ]] 》、《 [[ 宋德金集 ]] 》等,
}}
'''[[ 宋德金 ]]''' ,男,曾任东北文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参与《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办工作,任编辑。197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1980年,《历史研究》隶属在本编辑部基础上组建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任编辑、副编审、编审,编辑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杂志主编。曾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等。研究方向是辽金史、中国社会史。主要著作有《金代的社会生活》、《中国风俗通史·辽金卷》、《辽金论稿》、《中国历史·金史》、《宋德金集》等,合作主编《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中国社会史论》等。 
==个人简 历==
*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东北文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参与《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办工作,任编辑 。1979  *1979 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 。1980  *1980 年,《历史研究》隶属在本编辑部基础上组建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任编辑、副编审、编审,编辑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杂志主编。曾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等。研究方向是辽金史、中国社会史。 
==著作目录==
=== 一、专书===*1.金代的社会生活, <ref>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 ,</ref>1988 *2.中国饮食史(第四卷·辽金编), <ref> 华夏出版社 ,1999 ,</ref>1999 *3.中国风俗通史(辽金卷), <ref>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ref>2001 *4.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金代部分), <ref>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ref>2001 *5.中国服饰通史(辽金部分),宁波出版社 ,2002 ,</ref>2002 *6.中国考试通史(卷二·辽金部分), <ref>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ref>2004 *7.辽金论稿, <ref>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ref>2005 *8.中国历史·金史, <ref> 人民出版社 ,2006 ,</ref>2006 *9.宋德金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 <ref>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ref>2008 === 二、文章===*1.吴兆骞和他的边塞诗,《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0年第6期*2.金代女真族俗述论,《 [[ 历史研究 ]] 》1982年第3期*3.近三十年辽金史若干问题研究,《 [[ 民族研究 ]] 》1982年第4期*4.刘祁与《 [[ 归潜志 ]] 》,《史学月刊》1982年第3期*5.“烧饭”琐议,《 [[ 中国史研究 ]] 》1983年第2期*6.《 [[ 金代的诗歌创 ]] 作》的史实订误与商榷,《 [[ 文学遗产 ]] 》1985年第1期*7.谈桦木与东北古代文明,《 [[ 北方文物 ]] 》1985年第3期*8.金史研究的新成果——评张博泉著《 [[ 金史简编 ]] 》,《 [[ 中国社会科学 ]] 》1985年第4期*9.关于辽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ref> 光明日报,</ref>1985年6月16日;《 [[ 新华文摘 ]] 》1985年第12期*10.金代宗教简述,《 [[ 社会科学战线 ]] 》1986年第1期*11.开拓研究领域 促进史学繁荣——中国社会史研讨会述评,《 [[ 历史研究 ]] 》1987年第1期; 《 [[ 新华文摘 ]] 》1987年第3期*12.金代的衣食住行,《 [[ 辽金史论集 ]] 》第3期, <ref>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 ,</ref>1987 *13.契丹汉化礼俗述略,《辽金史论集》, <ref>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ref>1987 *14.金章宗简论,《 [[ 民族研究 ]] 》1984年第4期*15.评近年的社会史研究, <ref> 人民日报 ,1989 ,</ref>1989 年3月31日*16.女真社会史研究的新成果——评王可宾著《 [[ 女真国俗 ]] 》,《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17.正统观与金代文化,《 [[ 历史研究 ]] 》1990年第1期*18.谈谈史学著作的可读性, <ref> 光明日报 ,1990 ,</ref>1990 年4月18日*19.金代女真的汉化、封建化与汉族士人的历史作用,《 [[ 宋辽金史论丛 ]] 》 第2辑, <ref> 中华书局 ,1991 ,</ref>1991 *20.纠正史学著作中的若干混乱现象, <ref> 光明日报 ,1991 ,</ref>1991 年8月14日*21.《 [[ 历史研究 ]] 》四十年,《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22.金上京访古,《 [[ 中国典籍与文化 ]] 》1994年第3期*23.金代社会与传统中国,《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1995年第3期*24.辽金妇女的社会地位,《 [[ 中国史研究 ]] 》1995年第3期*25.评《 [[ 金代文学学发凡 ]] 》, <ref> 人民日报 ,1995 ,</ref>1995 年8月3日*26.回忆陈述先生,《 [[ 陈述先生纪念集 ]] 》, <ref>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 ,</ref>1995 *27.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1996年第1期*28.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评《 [[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 ]] 》, <ref> 辽宁日报 ,1996 ,</ref>1996 年3月27日*29.评近十年中国社会史研究,《 [[ 社会史研究通讯 ]] 》创刊号,1996年8月*30.金代儒学述略,《 [[ 辽金史论集 ]] 》第九辑, <ref>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ref>1996 *31.佟冬与历史学,《 [[ 社会科学战线 ]] 》1997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11期*32.当前俄罗斯史学界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 对外学术交流情况 ]] 》第81期;《学术动态》第942期*33.辽朝的“因俗而治”与中国社会,《 [[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1998年第2期*34.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 [[ 历史研究 ]] 》1998年第4期*35.金代文学研究的新高度——评周惠泉著《 [[ 金代文学论 ]] 》,《晋阳学刊》1998年第6期*36.金代的学校考试和诠选考试,《 [[ 社会科学战线 ]] 》1995年第2期;《 [[ 中国考试史专题论文集 ]] 》, <ref>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ref>1999 *37.卢沟桥今昔,《 [[ 文史知识 ]] 》1999年第3期*38.十年辛苦不寻常 东北史苑添新葩——评佟冬主编《 [[ 中国东北史 ]]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39.辽金文人与酒,《 [[ 社会科学战线 ]] 》1999年第2期*40.“跨鞍”“捧镜”之俗源流,《 [[ 学林漫录 ]] 》第十四集, <ref> 中华书局 .1999 .</ref>1999 *41.辽代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 文史知识 ]] 》1999年第8期*42.读《金代政治制度研究》,《 [[ 民族研究 ]] 》2000年第2期*43.说“本命年”,《 [[ 学林漫录 ]] 》第十五集, <ref> 中华书局 ,2000 ,</ref>2000 *44.辽金文化比较研究,《 [[ 北方论丛 ]] 》2000年第1期*45.金中都的历史地位, <ref> 光明日报 ,2003 ,</ref>2003 年11月12日*46.双陆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历史研究 ]] 》2003年第3期*47.序《 [[ 北京辽金史迹图志 ]] 》, <ref>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ref>2003 *48.纪念张博泉,《 [[ 辽金史论丛 ]] 》, <ref>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ref>2003 *49.构建理论体系 提高研究水平——重读胡乔木致黎澍函,《 [[ 东北史地 ]] 》2004年第4期*50.辽金人的忠孝观,《 [[ 史学集刊 ]] 》2004年第4期*51.我所知道的李泰棻,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24日*52.《 [[ 夷坚志 ]] 》中的宋金关系和金代社会,《 [[ 辽金论稿 ]] 》, <ref>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ref>2005 *53.序《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 ]] 》,《[[<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 ]] 》, <ref>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ref>2005 *54.善疑与求实——从华罗庚对卢纶《 [[ 塞下曲 ]] 》的质疑想到的,《 [[ 历史学家茶座 ]] 》第2辑,2005年11月*55.萧观音冤案与契汉文化冲突, <ref> 光明日报 ,2006 ,</ref>2006 年2月21日*56.忆杨向奎先生,《 [[ 历史学家茶座 ]] 》第5辑,2006年3月*57.称谓的嬗变及尴尬——以同志、先生、小姐、师傅为例,《 [[ 历史学家茶座 ]] 》第6辑,2006年4月*58.大金覆亡辨,《 [[ 史学集刊 ]] 》2007年第1期*59.读《 [[ 龙龛手镜 ]] 》札记,《文史知识》2008年第1期*60.金源文化的历史地位 ,《 [[ 金上京文史论丛 ]] 》第2集, <ref> 哈尔滨出版社 ,2008 ,</ref>2008 *61.《 [[ 社会科学战线 ]] 》:31年前中国学术期刊史上的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社科院专刊第3版,2009·5·26*62.东北文化三题, <ref> 光明日报 ,2009 ,</ref>2009 ·7·14*63.一名编辑眼中的邓广铭先生,《 [[ 历史学家茶座 ]] 》2009第1辑(总第15辑)*64.大辽故都行,《 [[ 文史知识 ]] 》2009年第6期*65.布衣傲王侯——我的老师金景芳先生,《 [[ 文史知识 ]] 》2009年第10期*66.五国城文化琐谈,《 [[ 五国城文化暨满族故里论坛 ]] 》, <ref>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9 ,</ref>2009 年;《 [[ 东北史地 ]] 》2010年第1期*67.《 [[ 历史研究 ]] 》: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局编《 [[ 人民共和国是一切胜利之源 ]] 》, <ref>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 ,</ref>2009 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25日、6月1日“期刊版”刊载详细摘要*68.海林行,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第4版“家园”副刊,2010年7月8日*69.元杂剧中的金朝和女真人,《 [[ 文史知识 ]] 》2010年9期*70.辽金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1日*71.评“征服王朝论”,《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0年第11期 === 三、索引·资料===*1.辽金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 [[ 辽金史论文集 ]] 》, <ref>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 ,</ref>1985 *2.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四卷·辽金部分), <ref>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ref>2003 === 四、主编或合作主编===*1.辽金史论文集, <ref>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 ,</ref>1985 *2.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与陈述等), <ref>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 ,</ref>1989 *3.辽金史论集第五辑(与陈述等), <ref> 文津出版社 ,1991 ,</ref>1991 *4.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与张希清), <ref>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ref>1994 *5.历史爱好者丛书文化系列20种, <ref>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ref>1996 年军事系列18种, <ref> 华夏出版社 ,1996 ,</ref>1996 *6.辽金西夏史研究(与史金波等), <ref>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ref>1997 *7.中国社会史论(与周积明、郭莹), <ref>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ref>2000 ==参考来源=={{Reflist}}[[category:中国历史]][[category:中国社会史]]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