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陆丰市

增加 2,716 位元組, 1 年前
add
{{#iDisplay:s0966n1fsvn | 560 | 390 | qq }}
 
== 事件背景 ==
1775年年,[[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為抵抗《強制法案》,其中十二個州([[喬治亞州]]未有出席)在1773年9月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支持[[麻薩諸塞灣省]]反抗法案,開啟殖民地[[合眾為一]]的濫觴。
 
不過,[[反叛者]]在英屬北美殖民地,並未佔盡上風。[[效忠派]]在北美各個殖民地仍然勢力龐大,其中以[[新斯科舍]]最為顯著。此外,大部分殖民者更未有正式表態,似乎仍然保持中立。
 
為增加影響力,反叛者便向其他殖民者爭取支持。1774年10月,大陸議會向魁北克省發佈了第一封《敬告加拿大人民書》(Letters to the inhabitants of Canada),邀請魁北克鄉鎮議會選出代表,前來參加大陸議會,共襄應對英國苛政之法。大陸議會的成員相信,魁北克省的人民非常同情南方州分,並且願意提供協助。不過魁北克省居民的反應並不熱烈,也沒有派出代表南下。
 
1775年4月,[[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意外爆發,反叛者與英國逐步陷入戰爭。一個月後,[[麻薩諸塞灣自治政府]](Massachusetts Provincial Congress
)為保安全,委派[[班奈狄克·阿諾德]]及[[綠山兄]](Green Mountain Boys)的[[伊頓·阿倫]],各自帶兵[[攻佔提康德羅加堡]],干擾了英國南北之間的通訊路線。
 
此時[[第二次大陸會議]](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仍希望說服魁北克省人民加入抗爭,而又發佈第二封《敬告加拿大人民書》,但魁北克省居民的反應仍然冷淡。
 
1775年5月,議會開始傾向以武力入侵魁北克省。首先,大陸議會及麻薩諸塞的信差,曾經多次路過英軍要塞,發現英國守兵薄弱。
 
第二,[[波士頓之圍]]陷入僵持狀態,議會開始擔心英軍從加拿大南下夾擊。
 
第三,[[五大湖]]及[[黎塞留河]](Richelieu River)區域,素為北美重要的糧食出產區域,對革命軍有重要經濟價值。故此議會不但決定保留提康德羅加堡,並開始籌備進攻加拿大。
 
至於英國方面,[[魁北克省總督]](Governor of Quebec) [[蓋伊·卡爾頓]]自失去提康德羅加堡後,已著手籌備防守。當時魁北克省只有約700名正規軍,而且分散各地。故此,卡爾頓一方面向民間招募民兵,另一方面又向[[易洛魁聯盟]]招手,同時又徵召七年戰爭時期的[[蘇格蘭]]高地步兵重新入伍。不過,魁北克省的居民同樣沒有積極入伍;易洛魁聯盟盡力保持中立,只有數個部族有派戰士協助偵察;重新編組的蘇格蘭步兵,也未能即時投身戰鬥。
==参考文献==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