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人间食粮

增加 2,378 位元組, 1 年前
add
《'''人间食粮'''》,法国随笔式[[小说]]。1897年发表。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展厅展馆==
 
===一楼===
 
主要以渔猎[[自然环境]]展示为主,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亲笔书写的馆名,有反映赫哲族民俗风情的6根彩绘柱及1根图腾柱。赫哲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现有人口4600余人,世居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富饶的三江流域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着名的湿地之一,她养育了赫哲族,也孕育了赫哲族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在解放前赫哲族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在山林水域从事渔猎生产。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他们不仅以鱼、兽肉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等兽皮制成,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由于赫哲人擅使犬,历史上对赫哲族<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24/01/35052089_926409212.shtml 赫哲族民俗文化],个人图书馆,2020-07-24</ref>曾有过“使犬国”的称谓。
 
===二楼===
 
共十个展览单元,展示了赫哲族悠久的历史和在开发边疆、扞卫边疆,尤其是在清代抗俄和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展出了赫哲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后,步入现代社会,但赫哲族生产仍以渔猎为主,在党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已成功实现了向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转化。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赫哲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赫哲族无文字,但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在同江市赫哲人中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
 
===三楼===
 
是[[同江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果图片展。
 
这些年来,我馆在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同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建馆的宗旨,始终不忘收藏、展览、研究、利用的原则;并依托赫哲族博物馆,就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各类文化的交流,民族间的团结及地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实际的工作。
 
该馆既能让您了解赫哲族的[[历史]]和今天,又能让您认识同江市这颗塞北明珠。
==内容简介==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