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96 位元組, 2 年前
add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中早期的"祭"字作图1,左边是一块鲜肉,肉上还有血水流出,右边是一个又(指手)。两相会意,表示手拿着肉在祭祀。可能是考虑到这样的会意并不准确,晚期甲骨文在其下增加了一个祭台"示",并将"肉"旁变为"口"形。西周金文承袭甲骨文晚期的写法,但将"肉"旁变为"月"形(图3)。春秋、战国、秦代以及汉代文字中基本沿袭西周文字的写法。但在春秋、战国时期, "祭"字所从的"又"旁或可写作"攴"字,如图5、7。这是因为古文字中,"又""攴""殳"等字在用作[[表意]]偏旁时常可互换的缘故。这个字到秦篆阶段基本定型:上部为左"肉"右"又"(手),下部为"示"。现代文字基本沿袭汉代"祭"字的写法。
==参考文献=={{reflist}} [[Category:歌手]][[Category:中国男歌手]]=='''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