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4
次編輯
變更
陳文塬
,無編輯摘要
1959年,著名教育家[[江隆基]]担任兰州大学校长后,曾对陈文塬、段一士、叶开沅、钱伯初等几位优秀年轻人寄予厚望的说,做学术研究不能总跟在外国人后面,你们将来要搞中国学派,有没有这个信心? 那时候,兰大数力系的四大台柱子——二陈(陈文塬、[[陈庆益]])一濮([[濮德潜]])一叶([[叶开沅]]),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领军人物。江隆基之问坚定了陈文塬研究非线性问题的信心。作为一个本科毕业生,他瞄准了这个国际前沿问题潜心研究,自力更生搞科研,最终成为中国非线性泛函分析方向的开拓者之一。
「当时国际上关于非线性问题的概念、定义、理论都没有,陈先生创造性地提出分歧概念的基本理论,曾油印了一个小册子,在同行中影响很大。」陈文塬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马如云说,「国际上的第一本非线性分析专著出版于1971年,而陈文塬先生的专著《非线性泛函分析》1982年才得以出版,是中国第一本非线性分析专著。这本专著的基础正是之前油印的小册子。」
陈文塬的学生、兰州大学 [[ 范先令 ]] 教授说:“我从呼和浩特师专毕业后教了十几年学,1980年考入兰大数力系师从陈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后留在兰大任教。谈起恩师,这位74岁的老人泣不成声。「初见陈先生时,他已是大家,却对我们很平等。他是从内心里尊重别人,为人平易近人,穿戴也从不讲究。追随他这么多年,他从未讲过哪个同事、同行的坏话。『这位同行有什么长处,多注意看他们的论文,他们这方面比我们兰大搞得好』……『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不能老是跟着别人走!』……这是陈先生经常对同事、学生讲的话。」
1986年,陈文塬写了本书,作为弟子和下属,范先令承担了整理和校对工作,也参与其中写了一小部分。书出版后,范先令不仅是署名作者之一,陈文塬还把大部分稿费给了范先令。范先令觉得这样太过意不去,就去找陈文塬,他却说:「我没什么用钱的地方,你生活困难,现在需要钱。」此后的日子好过了,我总想着帮先生做点事,可先生总是以各种理由婉拒。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7月19日17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ref>[ http://www.sohu.com/a/159732986_652527 几天前去世的兰大著名数学家陈文塬:做学生的指路人]</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