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T-55中型坦克

移除 12,757 位元組, 1 年前
以“{{Special:最近更改}}”替换内容
[[File:T55tank.jpg|360px|缩略图|右|[http://www.kongjun.com/ztarts/20150211/55211_4.html 图片来自空中网]]]  '''T-55中型坦克'''(俄文:T-55 Средний Танк,英文:T-55 Middle Tank )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研发的一种中型坦克。该坦克是在[[T-54中型坦克]]的基础上经过小范围改进之后诞生的,因此很多人将其和T-54中型坦克结合起来成为[[T-54/55中型坦克]]。T-54/55系列坦克也是有史以来产量最大的坦克,其总数据估计高达86000-100000辆。T-54/55系列坦克主要在中东战争中与西方坦克交手,这一型号的装备促成了[[美国]]第一种主战坦克——[[M60主战坦克]]的诞生。<ref>[http://weapon.huanqiu.com/t_54_55 T-54/T-55主战坦克]2005年01月04日 09:16 </ref>  [[苏联]]曾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次模拟核战争的核试爆试验。试验表明,[[T-54中型坦克]]可以在距震中300米(980英尺)的2-15节核爆炸中幸存,尽管在700米以下的地方,热量和辐射水平不会给坦克手任何生存的机会。与NBC防护相关的密封系统在探测到伽玛辐射后0.3秒被触发。然而,这种保护只是局部的,有核微粒穿透了坦克装甲,而不是伽玛辐射或有毒气体。KB-60在1956年完成了对NBC工具包的测试,设计图和所需的修改范围随后被发送到了乌拉尔瓦贡扎沃德。T-54M(Obyekt 139)还测试了新的生产技术,并在总工程师卡采夫的监督下,将T-54B和计划继任者的最新升级总和纳入其中。   == 基本资料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文名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55中型坦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外文名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55 Средний Танк(俄语)|-|&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研制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4年|||-|&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定型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5年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服役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0年至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别   名'''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T-55主战坦克、T-54/55中型坦克|}   == 与T-54中型坦克的区别 ==[[File{Special:T55tank1.jpg|360px|缩略图|右|'''T-55中型坦克三视图'''[https://tanks-encyclopedia.com/coldwar/USSR/soviet_T-55.php 图片来自The Online Tank Museum]]] T-54与T-55在外型上极为相似(因为本质上就是同一种东西),十分难以辨认。很多T-55就是由T-54改装而来的。之所以这两种坦克常被称为“T-54/55”,但实际上T-54和T-55还是有区别的,T-55是[[苏联]]真正大量生产和装备的型号,T-54则比较少,很多后来升级到了T-55.在苏军中,坦克每行驶7000公里就要进行一次厂修并进行技术改装升级。总体来说,T-55要比T-54先进。  ===火力方面=== 虽然都是D-10T系列的100mm线膛炮,但是T-54的坦克炮是只有垂稳而没有水平稳定器的,而T-55则是装备了双稳,这在当时是颇为先进的,可以做到行进间射击。后续还推出了相应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火控方面,T-55车长位置装备了TPKU-2B型观瞄装置。炮手位置安装TNP-165型观瞄镜,驾驶员还有夜视仪。增加了炮手的夜瞄和车长夜视装置,提高了坦克的夜战能力部分T-55在炮塔后部安装了9M14(北约编号AT-3“耐火箱”)反坦克导弹。又改进了炮塔,使之成为部分炮弹架,采用了蜂窝弹架,主炮弹药数量从34发增加到45发,提高了坦克连续作战的能力.这个改进在我国59坦克上也有。  ===机动方面=== T-55换装了V-55型12缸4冲程水冷柴油机,功率提升到488kW,而T-54的功率为功率433kW,油路系统压力被提高以获取更高的动力。为了简化维修过程,引擎盖也被修改。此外,改型的油箱再次被加大,总载油量达到680升,行程更长,机动性也有所提升。后期一些改进增加了液压助力系统,减轻了驾驶员的压力。行走方面改进了履带,更适合越野行进。同时增加了潜渡设备,提高了克服水障碍的能力。  ===防护方面=== 防护的变化其实不大,在添加了新装置之后,为了平衡重量,减少了部分后部装甲。  T-55最大的改进是在三防方面,面对未来可能的核大战,[[苏联]]加强了T-55的三防,T-54不是整体三防,车组成员是要自带防毒面具,T-55增加了集体三防装置,该装置可以在探测到伽马射线0.3秒钟之后启动,使得成员免受高气压和辐射尘埃的危害,但是并不能防护辐射和有毒气体。  在1961年的T-55A上,针对坦克用核生化三防系统的改进开始,其目标是使成员免受快中子辐射所害,而对伽马射线的防护则由装甲和PAZ基本防护装置完成。新的POV可塑性铅衬需要安装在车内,因此车长舱盖被加大,舱口栏板也被显著加大。这一铅衬除了防辐射,还能防止成员被破片所伤,此外该坦克还安装了PAZ/FVU型化学过滤装置。  至于经常被诟病的飞炮塔问题,苏联人的改进思路是这样的:把油箱和炮弹放在坚固的主装甲后面 安全,如果主装甲被击穿,那么不管油箱弹药炸不炸乘员都是死,只是死的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战场上管不了那么多。  ===其他=== T-55取消了T-54车体上的导航机枪(固定机枪),车顶的12.7mm ДШКМ 高射机枪早期被认为对付喷气式飞机无力以及在核战争中太过危险而取消,但是后续由于直升机的兴起和支援步兵的需要有所回归。升级后增设了坦克的热烟幕装置,提高了在战时的隐蔽能力。增加了空气主起动系统,将电起动作为辅助起动系统,使发动机的起动更为可靠,节省下来的电力可更好地供给其它耗电装置使用。增加了转向操纵机构的液力助力装置和主离合器操纵的气液助力装置,明显地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疲劳。为了保证这些装置的正常工作,在传动部分的变速箱上增加了专用的油泵和气泵;增大了发电机的功率,并成功地采用了发电机的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  在驾驶员潜望镜上增装了喷刷器;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调整。 并且改进了某些机件的布置位置,如将手摇柴油泵、柴油分配开关、排除空气开关等均布置在驾驶员的附 ,提高了驾驶员工作的方便性。<ref>[http://www.kongjun.com/ztarts/20150211/55211_4.html T-55与T-54的区别]2015-02-11 17:27 </ref>   == 实战运用 == 1971年印巴战争中,[[印度]]使用T-55坦克对付[[巴基斯坦]]的M48、M24及[[中国]]制59式坦克。在1978-79年发生的乌干达-坦桑尼亚战争中,[[利比亚]]曾提供给[[乌干达]]独裁者阿明将军数十辆T-54/55坦克,其中一些被用于与[[坦桑尼亚]]的冲突中。而坦桑尼亚装备的是T-54A的[[中国]]授权生产型号59式坦克。[[波兰]]在80年代末曾以T-54/55坦克镇压反共产主义政府的暴乱。安哥拉战争中曾有T-54/55投入战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内战中曾有T-54/55坦克投入使用。这些坦克面对携带反坦克武器的步兵时显得十分脆弱,而且也被证明不适宜于在巷战中使用。<ref>[https://www.sohu.com/a/154585204_99925333 冷战时期的前苏联经典陆军武器:T55中型坦克 ]2017-07-05 12:06 </ref>   == 性能诸元 ==[[File:T55tank3.jpg|360px|缩略图|右|'''驻守于波兰的T-55中型坦克'''[https://tanks-encyclopedia.com/coldwar/USSR/soviet_T-55.php 图片来自The Online Tank Museum]]] {||-| '''重量'''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4吨;36吨(加装战斗装备)|-| '''车长'''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6.2米;9.0米(包括主炮)|-| '''车宽'''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27米|-| '''车高'''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4米|-| '''车组'''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 人|-| '''发动机'''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70hp(马力)B-55型4冲程12V 60°水冷柴油机|-| '''最大时速'''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0/25 km/h(公路/越野)|-| '''行程'''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00/320 千米(公路/越野)|-| '''越壕宽'''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7米|-| '''越障高'''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0.8m|-| '''爬坡度'''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60%|-| '''涉水深'''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5m|-| '''潜渡深'''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 m|-| '''主武器'''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0mm Д-10T-2C 线膛坦克炮|-| '''副武器'''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2.7毫米 ДШКМ 高射机枪 1挺;7.62毫米 СГМТ 机枪 1挺|-| '''弹药'''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0mm炮弹备弹45发 ; 7.62mm机枪弹备弹3500发;12.7毫米机枪弹备弹500发|-| '''火炮俯仰角'''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 +17°|-| '''火炮旋转方向'''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旋转方向 360°(21s)|-| '''车体装甲'''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均质 100mm 30°/35°钢(车前上/下);均质 80mm 90°钢(车体侧)|-| '''炮塔装甲'''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均质 200mm/弧形 钢(炮盾);均质 160mm/弧形 钢(炮塔侧)|-| '''瞄准镜型号'''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ТПК-1昼间瞄准器;ТПН-1-22-11夜间瞄准器(与红外瞄准器联合使用)<ref>[http://mil.news.sina.com.cn/pc/2003-09-18/29/334.html 苏联T-54/T-55中型坦克]2003年09月18日 23:33 </ref>|}   == 坦克评价 ==[[File:T55tank4.JPEG|360px|缩略图|右|'''中东战争中的的T-55中型坦克'''[https://tanks-encyclopedia.com/coldwar/USSR/soviet_T-55.php 图片来自The Online Tank Museum]]] 根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大多数情报报告,当冷战达到巅峰时,人们承认[[华沙条约组织]]可以在一天内部署5万多辆坦克,而现代化的T-54/55仍占这一数字的很大一部分。这必须与[[T-62主战坦克]](22700辆)、[[T-64主战坦克]](13000辆)和[[T-72主战坦克]](25000辆)的生产数据相结合, 不用说[[T-80主战坦克]](截至2005年为5400辆)。但现代、现代化程度高的T-80和T-54/55之间的技术差距很容易解释这种生产差异。T-55和T-54一样,仍然是一个相对便宜和简单的设计。当然,同样的原理使[[T-34坦克]]成为二战的标志性装备。  生产本身被视为一种质量,技术 进或乘员的舒适度总是次于可靠性和简单性。它有足够的火力,保护和速度,以配合单一坦克在作战中的预期寿命。这使得T-54/55成为迄今为止最便宜的主战坦克,其出口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其他现代坦克。在苏联、华沙条约和盟国之外,大多数不结盟国家都购买了这种模式并将其付诸实施。因此,它现在是苏联最著名的坦克之一,当然也是冷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坦克。  然而,T-54/55系列已经在各种环境下的战斗证明,从[[苏联]]冰冷的北方边界到南亚[[越南]]的热带丛林,只有[[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没有看到这种坦克在愤怒中翻滚。不幸的是,它的生产数据从未达到西方世界的质量标准。在无数冷战中的局部交战表明,在间接冲突中西方制造的坦克,证明了它在战场上的劣势。这是一个有据可查的事实,它被无数的地方现代化和旨在使坦克成为一个仍然有价值的战场组合的改进所削弱。<ref>[https://tanks-encyclopedia.com/coldwar/USSR/soviet_T-55.php T-55]November 22, 2014</ref>   == 视频 == '''英国摩克伯博物馆 大家熟悉的苏联T-54 55坦克''' {{#iDisplay:v0361xtasyc|480|360|qq}}   == 参考文献 ==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Category:590 軍事總論]][[Category:595 軍事技術]]
5,0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