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汪兆銘

移除 13,72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Officeholder| honorific-prefix =| name = 汪兆銘| original_name =| honorific-suffix =| image = [[File:汪兆銘.jpg|缩略图| 居中left|[https://kknews.cc/history/om384q.html 原圖連結]]]| imagesize = 235px| smallimage =| caption =| order =| term_start = 1940年3月20日| term_end = 1944年11月10日| predecessor =| successor = [[陳公博]]| order2 =| office2 = {{ROC}}[[國民政府]]第4任[[行政院]][[行政院院長|院長]]| term_start2 = 1932年1月29日| term_end2 = 1935年12月16日| predecessor2 = [[孫科]]| successor2 = [[蔣中正]]| order3 =| office3 = [[國民政府]][[國民政府主席|委員會主席]]| term_start3 = 1925年7月1日| term_end3 = 1926年3月23日| predecessor3 = | successor3 = | office4 = 第1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副總裁]]| term_start4 = 1938年4月1日| term_end4 = 1939年1月1日| 2blankname4 = 總裁| 2namedata4 = [[蔣中正]]| predecessor4 = 職務設立| successor4 = [[陳誠]]| birth_date = {{birth date|1883|5|6}}| birth_place = [[廣東省_(清)|廣東省]][[三水區|三水县]](今属[[佛山市]])|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44|11|10|1883|5|6}}| death_place = [[名古屋市]]| restingplace = 梅花山 (南京)(后被炸毀)| nationality = (1883-1912)<br>{{Flagdeco|ROC|1912}}{{ROC-1928}}(1912-1940)<br> {{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Nanjing (Peace, Anti-Communism, National Construction).svg|size=22px}} [[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1940-1944)| party = 國民黨(被永久开除)| otherparty =| spouse = [[陳璧君]]| relations = 父親汪琡| children =汪文嬰<br/>汪文惺<br/>汪文彬<br/>汪文恂<br/>汪文悌| residence =| alma_mater = [[日本法政大學]]| occupation = 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兆銘政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汪兆銘政權)主席兼行政院院長| profession =| cabinet =| committees =| portfolio =| religion =}} '''汪兆銘'''{{BD|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catIdx=Wang Jingwei}},[[表字]]'''季新''',[[別號]]'''精卫'''(亦為其筆名),歷史多沿用其號,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家]]、[[革命家]],是[[中華民國]]開國元勳。祖籍浙江[[山陰縣|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清末[[秀才]]、官費留學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汪兆銘'''{{BD|1883 時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 |5月4日|1944 |11月10日|catIdx=Wang Jingwei}} 因為謀刺[[ 清朝]][[摄政王]][[载沣]]失敗被捕。本应[[处死別號]] '''精卫'''(亦為其筆名),歷史多沿用其號 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 稱其'''汪精衛''' 改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 政治家 獲釋。 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孫文逝世後,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及[[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仍然是[[蔣中正]]主要政治對手之一,後來主張和平救國,與[[日本]]合作,建立[[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 。歷史上稱其漢奸
企圖用 ==政治立場===== 和平手段 保存中華民國===
叛逃之後【編注:決定與日本議和的汪精衛以宣傳抗戰為由,1938年12月從重慶出逃】的汪精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發表通電聲明。27日,他派陳公博、周佛海、陶希聖三人,攜帶擬好的電文,由河內飛香港。29日,電文刊發在由改組派骨幹林柏生控制的《南華日報》上。這一天的代電韻目是「豔」字,汪精衛的「和平運動」聲明便被稱為《豔電》。
《豔電》美化日本帝國「對於中國無領土之要求,無賠償軍費之要」,「不但尊重中國之主權,且將仿明治維新前例,以允許內地居住、營業之自由之條件,交還租界,廢除治外法權,俾中國能完成其獨立」。汪精衛在《豔電》中描繪了和平運動的前景:「吾人依於和平方法,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戰以來淪陷各地亦可收復,而主權及行政之獨立完整亦得以保持」,「謀東北四省問題之合理解決,實為應有之決心與步驟」。《豔電》強調:「中國抗戰之目的在求國家之生存獨立。抗戰年餘,創巨痛深,倘猶能合於正義之和平而結束戰爭,則國家之生存獨立可保,即抗戰之目的已達」,「不可再失此良機」。
=== 身後墓穴被毀,屍骨無存===1944年11月9日,美軍對名古屋實施大轟炸。在爆炸的火光和房屋的顫抖中,陳璧君和子女將病重的汪精衛抬入了醫院的地下室中。天氣寒冷,地下室又無暖氣設備,如同冰窖一般。第二天清晨,汪精衛的病情急劇惡化,體溫升至攝氏41度,脈搏每分鐘128次,呼吸極為困難。雖經日本醫生全力搶救,終因回天無術,1944年11月10日下午4點20分,汪精衛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客死日本。<ref>https://showwe.tw/choice/choice.aspx?c=195</ref> ==家庭背景==*曾祖父汪炌(1756-1832),嘉庆、道光年间幕游皖、湘、赣、粤各省,先后做过湖南巡抚阿林保、湖南按察使傅鼐及两淮盐运使曾燠的幕僚,为山阴汪氏游幕广东之始。*祖父汪云(1786-1844),汪炌长子,道光二年(1822)乡试举人,1835年选授浙江遂昌县训导,并执教于妙高书院。*父親汪琡(1824-1897),汪云第四子,字玉叔,号省斋。先后在茂名、陆丰等地为幕僚。 ==生平=====幼年===汪兆銘是汪琡的填房吳氏所生,是汪琡的第4個男孩,也是第10個孩子,那年汪琡已經62歲了。汪琡是個落第秀才,後來棄文從商,他見這個小兒子異常聰明,就特別重視教汪兆銘讀書,5歲時就開始教他認字。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汪兆銘8、9歲時,就基本可以讀書了。汪琡晚年由於年老眼花,無法看清書上的小字,就讓汪兆銘每天為他朗讀[[王阳明]]的文章和[[陸游|陸-{游}-]]的诗,無形中培养出汪兆銘演讲口才。1901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广州府]]第一名考取[[秀才]]。
===留學===
}}
1904年和[[胡汉民]]等考取「赴日官费生」,成為[[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的公費留学生。
 
1905年7月,参加广东人留学生组织「[[兴中会]]」,加入参與[[中國同盟會|同盟會]],被选为评议部部长,成為[[孫文]]助手。曾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编辑,开始使用《[[山海经]]》中的「[[精衛]]」為[[笔名]]。1906年,以两百多学生中第二名成绩毕业。
 
 
1907年,开始随[[孫文]]游走[[越南]]、[[马来亚]]等[[南洋]]各地;在马来亚[[槟城]]结识了华侨富商[[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因富贍文采,成為孫文[[秘書]],亦是其文告[[捉刀]]人與革命事業得力助手。
 
===歸國行刺===
1910年,为了回击[[梁启超]]等[[保皇黨|保皇改良派]]讥讽同盟会领袖是「远距离革命家」,挽回民众对革命党的信心,汪精卫、[[喻培伦]]、[[黄复生]]等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行前《致南洋同志书》中说:「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口|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2月21日,在[[北京]][[后海]]北岸的一座桥([[银锭桥]]或者后来被拆的甘水桥,无定论)埋设炸弹欲謀刺[[清朝]][[摄政王]][[载沣]]时被人发现,事洩被捕,狱中赋诗,慷慨激昂,一时为人传诵。由于[[肅親王]][[善耆]]在审理中,对汪精卫之人品才学产生敬重,外加清廷担心如杀汪,可能会导致革命党更加暴力,经过[[善耆]]对摄政王的斡旋下,改判[[終身監禁]]。1911年11月6日,[[辛亥革命]]之后,清廷大赦政治犯,汪、黄被释放。
 
根據[[張學良]]回憶,肅親王在[[大連]]病逝後,汪精衛曾前往吊喪,並對張學良說:「我當年被捕,是肅親王審的。要殺我,肅親王可以殺,肅親王沒殺我。但肅親王就跟我講啊,說:『你們這革命呀,當然啦,你們是有原因的,看我們清朝太壞了。唉!假如你們成功啊,我看你們也不能強過我們什麼的。』他這句話所說的應驗了,我們今天成功了,真是還不如人家前清,弄得這麼糟糕!」<ref>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臺北:遠流,2009年,頁232</ref>
==視頻==
}}
== 中華民國下的汪精衛=====中華民國成立初期===汪兆銘獲釋後,面见[[袁世凱]],促袁世凱結束[[清朝]]統治,并參加[[南北議和]]。在[[宣統退位]]、袁世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汪兆銘曾發誓不當北洋政府的[[官員]]、[[議員]],1912年9月汪兆銘和[[陳璧君]]結婚,後赴[[法國]]留學。 =美男子== 二次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開始後,被[[孫文]]急召回國。返國討[[袁世凱|袁]]並參與[[護法運動|護法]]。革命失敗後,亡命法國,入法國[[里昂大學]]攻讀[[社會學]],其間拒絕了袁世凱對他回國任高級顧問的邀請。另,節錄朱子家(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一八五〉…當民國元年,……,汪氏與吳氏都流亡在巴黎,……,曾經有一次,吳氏手裡捧著一頂軍帽,很嚴肅地獻給汪氏,他說:「你戴上吧!今後要革命,要救國,要實現主張,要貫徹主義,一定要依靠武力,我希望你成為一個軍事家,來領導同志。你如能挺身以當大任,我第一個就願意向你磕頭。」當時汪氏表示他對軍事沒有興趣,…… 
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后,回國參加「[[護法運動]]」。汪兆銘年少時期相貌英俊,被普遍公認為是美男子。1918年[[徐志摩]]在日记中写道:“前天乘着湖專車到斜橋,同行者有叔永、莎菲、經農、莎菲的先生(老師)Ellery,叔永介紹了汪兆銘。1918年在南京船裡曾經見過他一面,他真是個美男子,可愛!適之([[胡適]])說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愛他,他是男子……他也愛他”。<ref>徐志摩日記·一九一八年十月一日</ref>
1921年,孫文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非常大總統]],汪出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1924年,汪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並任[[宣傳部]]部長。 1925年2月,孫文临终前预立三份遗嘱,分别是《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苏联遗书》,前两份由孙文口授,汪兆铭笔录。7月1日[[國民政府#廣州(1925年7月1日—1926年12月5日)|廣東國民政府]]成立,汪兆銘在[[加拉罕]]、[[鲍罗廷]]的支持下,<!-- 以全票 -->被選為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事委員會]]主席,繼續執行[[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11月23日中國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等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兆銘左傾。 1926年1月4日至19日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会议决继续执行[[聯俄容共|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月20日[[中山艦事件]]後,由於蔣介石成功迫使國際共產黨讓步,替換了與汪精衛親密、反對北伐的蘇聯駐廣州軍事顧問團團長季山嘉(Kissarka, ,1893年12月13日-1938年8月1日)等人的職務。3月22日,在汪公館開政治會議,汪精衛等面對的是蘇聯人已經決定讓步的現實。 決議“汪主席患病,應予暫時休假。”,汪兆銘以治療[[糖尿病]],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ref>蔣永敬:《國民党滄桑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ref> 1926年7月9日,中國國民黨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由蔣中正擔任總司令,開始[[國民革命軍北伐]]。 因蔣逐漸與[[國民黨左派]]與[[中國共產黨]]分歧,力邀汪精衛歸國主持[[國民政府#武漢(1927年2月21日—1927年8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故1927年2月汪乘火車回國,途經[[蘇聯]]與[[斯大林]]會面。4月1日乘船抵达上海;4月5日和共產黨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6日返回武汉,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中正的清共建議,堅持容共。4月12日,[[南京]]的蔣中正與[[西山會議派]]的[[反共]][[國民黨]]元老,由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下令清除共产党。汪兆銘發表講話,痛斥蔣中正的武力清黨行為,也认为两党之间在长时间中,目标一致,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中正在南京成立一個新的[[國民政府#南京(1927年4月18日—1937年11月17日)|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 1927年6月5日,[[共產國際]]代表[[羅易]]派人送《五月緊急指示》給[[中共中央]],要其「改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有舊思想的一律驅逐,由各界工農代表取而代之」,也給汪兆銘看過。本来想拉拢他,然則引起汪的严重不满,逐开始提防中共。7月13日,中共公開發表宣言退出國民黨。7月15日,汪兆銘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產黨員聲明脫離共產黨,否則停止職務。8月1日共產黨發動[[南昌起义]]。8月8日,汪兆銘的武漢政府開始逮捕處死共產黨人,實行武力分共。8月14日蔣中正下野,武汉政府于8月19日宣布迁都南京,汪兆铭亦于9月初亲抵南京,发表了《中国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宣言》,宣告国民党“统一”完成。宁汉正式復合,[[中國共產黨]]則將[[國民黨]]的團結稱為“寧漢合流”。 1927年9月爆发[[宁汉战争]],[[桂系]]軍人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宁方取胜,汪兆銘下野。10月,汪兆銘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11月,蔣中正回到上海,邀汪兆銘北上。11月17日,发生[[广州张黄事变]]。11月,汪兆銘在廣東成立政府<ref name=表 >[[陳布雷|陳-{布}-雷]]等編著:《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ref>{{rp|14}}。12月,國民政府發出討伐廣東令<ref name=表 />{{rp|14}}。 1927年12月初,在中国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议请蒋复职,各方紛電促蒋再起<ref name=表 />{{rp|15}}。汪受到新桂系攻击。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葉挺]]、[[葉劍英]]領導下在[[广州暴动|广州起义]]。12月16日,汪辭赴法國。 1929年到1930年间,蔣取得[[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亦稱蔣馮戰爭)胜利。 1929年9月17日,[[張發奎]]在[[湖北]][[宜昌]]解除[[南京國民政府]]的一個師武裝,並發表反蔣通電,要求汪兆銘回國主政。11月汪兆銘回國,聯合桂系共同抗蔣。 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临时会议一致决议,开除汪兆銘的国民党党籍和一切公职。3月,汪兆銘和他身邊的重要[[幹部]],在河內多次遭到刺殺,日本派人將汪營救,5月8日汪抵上海。 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與日本合作<ref>当时[[板垣征四郎]]任在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日本国内[[米内光政]]为内阁首相</ref>建立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汪兆銘政權]],取消[[華北]]的[[王克敏]]和[[長江]]下游的[[梁鴻志]]政權。3月26日,汪出任代理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長]]、中央政治委員會最高國防會議主席。 1943年汪兆銘曾經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名義,參與由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年底,汪兆銘的健康惡化,1944年3月赴日治療。11月10日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今[[名古屋大学]])醫院去世。11月23日遵其遺願,歸葬國民黨總理[[孫文]]之側,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 === 身後 ======= 死因 ==== 
汪兆銘雖為病死,但死因有不同的說法:一說10年前汪兆銘被[[铁血锄奸团]]成員[[刺杀]]受伤,[[子弹]]深陷體內,無法取出,[[铅]]毒逐漸扩散,終至藥石罔效;不過[[張學良]]之調查則指出,當時所使用之子彈為鋼彈而非鉛彈。日本作家[[上坂冬子]]訪問汪氏子女後写的書支持病死之說。一說是其妻[[陈璧君]]誤信中醫才造成汪兆銘病死。另一說則是汪兆銘遭日本軍下毒謀殺,但被汪兆銘長女汪文惺、女婿何文傑斷然否認<ref>高伐林p82</ref>;何文傑表示汪精衛患的是“多發性脊骨瘤腫”<ref>高伐林p85</ref>。
=== 正面 评价 ===
汪兆銘在[[辛亥革命]]之初,作为革命元勋,能够比较坚定奉行孙文意旨,坚持推翻满清政府。並且能以文學輔佐孫文,此為諸家所公認者。
 
汪兆銘政權承认了[[满洲国]],但也以和平交涉方式,逐一取消各國在中國的[[租界]],例如1943年3月與日本簽約收回[[蘇州]]、[[杭州]]、[[天津]]等八市的日本租界,7月收回[[上海法國租界]],8月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上海英租界]],十月宣布廢除不平等的《中日基本條約》等。
抗日名將[[李宗仁]]《李宗仁回憶錄》:說一句公道話,汪兆銘當了漢奸,卻沒有做積極破壞抗戰的勾當。他投敵後,向與其淵源最深的將領,也未嘗作片紙只字招降,如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和第五戰區內第十一集團軍司令黃琪翔。大義所在,汪氏也知道自我抑制。<ref>[http://news.21cn.com/history/lishimiwen/a/2012/0719/08/12410874.shtml 李宗仁评汪精卫:虽当汉奸却没做积破坏抗战的勾当 凤凰网历史 ]</ref>
抗日名將[[張發奎]]曾經負責接收廣東地區,他說:我沒有聽到廣州民眾對汪偽政府的抱怨或抨擊,也沒有廣州民眾對偽政府懷抱惡感的印象。……無論廣州抑或上海,這些偽府政要都是汪精衛的追隨者,他們鼓吹所謂的“和平”,其叛國理由就是“中國打不過日本”,汪精衛組織偽府就是基於這一理念。事實上,日本人並不是平等對待他們,他們充當了傀儡。然而他們宣稱,即使他們僅僅是傀儡,也要為老百姓爭回一點權益。我沒有見到偽府在廣東壓迫民眾的任何證據。<ref>张发奎口述自传,当代中国出版社,318页</ref>
=== 负面评价 ===
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第56章时,评论道:“他的投降,即使无碍于抗战,也足以教全世界怀疑中国人,轻看中国人。……(他)比敌人还更可恨”。重慶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曾于1946年炸毁位于南京梅花山的汪墓,取出汪精卫遗体重新火化并使用鼓风机吹散其骨灰。<ref>[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50714/12482659_1.html 150公斤TNT炸墓劈棺:大汉奸汪精卫的末日结局]</ref>。
汪精衛,在他叛國「豔電」中,曾美化日本的侵略,說自己的投降、賣國是為了「和平」和「主權」,把日本侵略說成「日本沒有領土要求」。其實,他是為了自己的勢力不被邊緣化,忍受不了在國民黨中失去兵權的現實。想在政治舞台上留下名字,留不下芳名,也要留下罵名。當年汪精衛過高估計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勢力,以為落個漢奸的罵名,能換來榮華富貴。沒想到沒幾年他的主子就倒台了。
== 註腳資料來源==
{{reflist|2}}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参考文献==
*《真实的汪精卫》,林思云<!--请补充出版社和ISBN-->
*《汪精卫集团投敌-汪伪政权资料选编》,黄美真 张云<!--请补充出版社和ISBN-->
*《歷史塵埃——袁世凱、汪精衛、林彪後人訪談錄》,高伐林著,明鏡出版社ISBN 9781932138382
[[Category:中國大陸軍政人物]]
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