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度梵剧

增加 322 位元組, 1 年前
简介
==简介==
古典梵语戏剧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公元前后产生的戏剧理论著作《舞论》对戏剧艺术作了全面的论述。但现存剧本均出自公元后。最早的是1~2世纪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的3部戏剧残卷。残卷证实当时古典梵语戏剧已处在成熟阶段。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印度梵剧'''<b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9/09abead8502d40d4ba16f0650d8bf91a.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292094476_118235 圖片來自搜狐]</small>
|}
在梵剧的“色”中,“那吒迦”(英雄喜剧)和“极所作剧”是占有突出地位的两种梵剧。作为梵剧正宗的“那吒迦”为“色”中第一“色”,实际上是上层社会的宫廷剧,题材规定要从古典名著里摭取,《沙恭达罗》就属于此类。<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071364/ 梵剧]bilibili网</ref>它取材于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莲华往世书》中的自然的女儿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的爱情故事。在《莲华往世书》中就有了仙人诅咒失掉戒指的关键性情节。该剧中所反映的人物角色有国王、静修女、仙人、天女、祭司、苦行女等。所谓"极所作剧",实际上是城市庶民的社会世态剧,题材范围极其广阔自由,允许以丰富的想象构拟故事,像早期著名梵剧《小泥车》就属于此类。它虽然取材于阿里迦耶起义反对专制暴君八腊王的一段历史传说,但故事的主要情节都是剧作者首陀罗迦的天才创作,反映八腊王统治下的一个出生于卑贱种姓首陀罗的娼妓、商人和国王、官吏以及侠盗与起义军首领等俗人之外,还有僧人、尼姑等起了重要作用的宗教人物。
4,6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