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度梵剧

增加 8,98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印度梵剧''',古典梵语戏剧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它也早已是文化陈迹,但东南亚各国的歌舞没有不受它影响者。从题材上看,一是取材于史诗和传说故事,这类题材是印度古典戏剧的主要部分;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此外还有一些以宗教宣传为宗旨的作品。<ref>[http://www.qiuwen.net/detail/8kd7knphz.html?com=baidu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哪个]糗问网</ref>梵剧在悲、喜、正三种戏剧审美品类中,与藏戏基本一致,同属于悲喜参和的正剧式审美品格。<ref>[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8235 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梵剧'''<br><img src="https://www.chinadailyasia.com/attachments/image/148/174/88/584369_273133/584369_273133_800_auto_jpg.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chinadailyasia.com/article/152715 圖片來自CHINADAILY]</small>
|}
 
 
==相关信息==
中文名:梵剧
代表作品:《小泥车》 《沙恭达罗》等
==简介==
古典梵语戏剧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公元前后产生的戏剧理论著作《舞论》对戏剧艺术作了全面的论述。但现存剧本均出自公元后。最早的是1~2世纪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的3部戏剧残卷。残卷证实当时古典梵语戏剧已处在成熟阶段。
 
在梵剧的“色”中,“那吒迦”(英雄喜剧)和“极所作剧”是占有突出地位的两种梵剧。作为梵剧正宗的“那吒迦”为“色”中第一“色”,实际上是上层社会的宫廷剧,题材规定要从古典名著里摭取,《沙恭达罗》就属于此类。<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071364/ 梵剧]bilibili网</ref>它取材于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莲华往世书》中的自然的女儿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的爱情故事。在《莲华往世书》中就有了仙人诅咒失掉戒指的关键性情节。该剧中所反映的人物角色有国王、静修女、仙人、天女、祭司、苦行女等。所谓"极所作剧",实际上是城市庶民的社会世态剧,题材范围极其广阔自由,允许以丰富的想象构拟故事,像早期著名梵剧《小泥车》就属于此类。它虽然取材于阿里迦耶起义反对专制暴君八腊王的一段历史传说,但故事的主要情节都是剧作者首陀罗迦的天才创作,反映八腊王统治下的一个出生于卑贱种姓首陀罗的娼妓、商人和国王、官吏以及侠盗与起义军首领等俗人之外,还有僧人、尼姑等起了重要作用的宗教人物。
 
梵剧有一种"独白剧",按照《舞论》的规定,由一个演员表演,通常扮作浪子和无赖,讲述自己或别人的遭遇,与想象中的人物对话,并伴以滑稽性的形体动作表演。这与西藏的一种叫作"工布卓巴"的单人戏剧表演十分相似,只是工布卓巴由一个人敲着鼓进行这种表演的。梵剧还有一种与"独白剧"相近的独幕"笑剧", 它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表现苦行僧与婆罗门之间的可笑争论,含有低等人物的可笑言词;另一种表现妓女、侍从、两性人(或阉人)、浪子、无赖和荡妇等,他们衣着、打扮和动作粗鄙,与世俗行为和狡猾伪善有关,还包括浪子与无赖之间的可笑争论。这样的种种喜剧表演,穿插在藏戏的开场戏和正戏中表演是很多的。<ref>[https://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8235.html 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历史发展==
西方戏剧发源于希腊,东方戏剧则萌芽于印度。
角色还有性格类型的区分,例如英雄角色里又分沉默型、殷勤型、浮躁型和崇高型四种。
==艺术特征==
1.戏文韵散杂糅;
2.梵语和俗语杂糅;
3.剧中各幕的地点和时间可以自由变换;
4.剧中有丑角,起插科打诨作用;
5.剧本有开场献诗、序幕,幕与幕之间常有插曲,剧末还有终场献诗;
6.剧情通常以“大团圆”收场。<ref>[https://www.doc88.com/p-1156079930913.html 古代戏曲研究]道客巴巴</ref>
==作家及作品==
公元前后,马鸣、跋娑、首陀罗迦等著名剧作家相继出现。他们流传至今的作品,已是戏剧发展到相当成熟时期的产物了。
===马鸣===
马鸣是今天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梵剧作家,约为公元1-2世纪时人,生活于贵霜帝国迦腻色迦王时期。贵族出身的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与一位著名佛教学者的辩论后皈依佛门,后来被迦腻色迦王掳到宫廷成为御前诗人。
*代表作
《佛所行赞》《美难陀传》
《佛所行赞》描写释迦摩尼从诞生到涅槃的全部过程。
《美难陀传》描写佛陀度化异母兄弟难陀的故事。
*历史地位
马鸣的叙事诗是印度古代叙事文学从史诗阶段过渡到古典梵语叙事诗阶段的象征。
马鸣对印度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使被人们称为“宫廷体”的梵文诗体普及化,成为印度古典梵剧创作的先驱。他的戏剧作品标志着印度梵剧的成熟。
===跋娑十三剧===
跋娑的生平无具体史料佐证,甚至其生活年代都无法确定。但由作品风格和题材选择的特点估算,其生活的年代定于马鸣与首陀罗迦之间,即公元2-3世纪。
*跋娑十三剧
《惊梦记》《断股》等。
跋娑十三剧的题材内容,大多根据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英雄事迹和浪漫爱情故事改编而成,其他则一般取自传说。
 
《断股》是古典梵剧里唯一的一部悲剧,在美学上突破了梵剧的藩篱,以主人公的死亡而告终。它独特的风格追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描写了胜利者难敌因慈悲饶恕敌人怖军,却被对方偷袭打断双腿,但难敌依旧竭力劝阻为自己报仇的大力罗摩,在嘱咐亲人们与敌方般度族和解后,难敌死去并升入天国。
 
===首陀罗迦和《小泥车》===
首陀罗迦生活于公元前世纪。
 
在早期流传下来的印度梵剧作品中,成就最高者首陀罗迦的《小泥车》。
 
小泥车》是一部十幕世俗剧,以一位普通的婆罗门商人善施与妓女军春的爱情为主线,以牧人阿里耶伽的起义传说为副线,穿插恶人挑唆、好人误会、浪子回头等社会万象。
 
*艺术特点
《小泥车》的一个突出特色,在于它成熟的结构艺术,它的头绪十分复杂,剧中登场人物众多,情节盘根错节,但编排上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全部内容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小泥车》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它淳朴流畅、善用比喻、充满幽默感的语言艺术。其人物语言符合性格,又能够传达出作者心中的诗情画意。
*历史地位
《小泥车》用宽广的社会画面、丰富的情节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印度古代下层社会的生动图景,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剧中所宣扬的积德行善、以德报怨、克己让人的道德情操,是印度传统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现。《小泥车》因此成为印度梵语文学的经典著作,在长久的历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对于后世梵剧创作的影响之大也是无法估量的。
 
===迦犁陀娑===
 
在整个印度梵剧史上,迦犁陀娑无疑是一个最响亮的名字。
 
梵中迦犁意为女神,陀娑为仆人,直译即为迦犁女神的仆人,因而这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名。
 
迦陀娑的作品极多,据说有41部,但是其中真伪陈杂。一般确认属于他的作品有三部,《沙恭达罗》《优哩婆湿》《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他的三部剧作都属于英雄史诗,都以宫廷生活为背景,表现爱情主题,男主人公都是国王。
 
*代表作
迦陀娑的代表作为七幕剧《沙恭达罗》,其情节取材于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沙恭达罗传》和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里的《捡柴女本生》。
《沙恭达罗传》原本故事比较简单,国王豆扇陀狩猎是碰到沙恭达罗,为她的美貌倾倒,她也爱上了国王,两人自主结婚。后来国王回京后却把沙恭达罗忘掉。几年后沙恭达罗带着孩子进京,国王翻脸不认,最后在天神的帮助下,二人终于团圆。这个故事经过迦犁陀娑的处理后,焕发出了起义的光彩,成为极其美丽的文学创造。
 
*历史地位
壹千多年以来,印度人民高度赞扬迦犁陀娑的这部作品。《沙恭达罗》曾被大量译为印度各地方言,这使它的影响愈加扩展。这部作品还于18世纪传到欧洲,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此欧洲人研究印度文学的兴趣增强。
 
==梵剧剧场==
梵剧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娱乐神明,它的演出是在神庙里进行的。随着梵剧的逐步兴盛并成为大众化的表演艺术,专门化的演出场所——剧场也就出现了。
 
梵剧的剧场有三种不同的平面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又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氛围大中小三种不同的规格。
 
梵剧剧场的兴建有着严格的仪式程序,他透示了梵剧演出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尊贵地位。与古希腊和古罗马利用地形建造的大型露天剧场不同,它完全建造在平地上,而形成小巧玲珑的格局。它的演出场地没有台子,低于观众座位,这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剧场是一样的,但是它的观众厅建筑规模过小,致使每次观看演出的人数很少,这种小型剧场充分考虑了歌唱效果的因素。
==视频==
'''粤剧与印度梵剧首次结合 《璎珞传》首演好评'''
 
{{#iDisplay:x0143lcnyib |480|360|qq}}
==参考文献==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4,6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