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贺兰山

增加 35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1739年银川附近发生8级地震,1561年在中宁、1709年在中卫都发生过7.5级地震。贺兰山北段煤藏丰富,新建有贺兰山煤炭工业基地。包兰铁路有支线由平罗伸至贺兰山的汝箕沟。
中文名 贺兰山 外文名 Ho-lan Mountains,Ho-lan亦作Helan 地理位置 中国 [[ 宁夏 ]] [[ 内蒙古 ]] 交界处 平均海拔 3556米 。
著名景点 "贺兰山岩画,苏峪口,拜寺口双塔" 建议游玩时长 6-8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5-10月是宁夏的最佳旅游时节 。
==地质地貌==
贺兰 [[ 山脉 ]] [[ 拔2000拔]] 2000~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File:Teng.jpg|缩略图|居右|30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B4%BA%E5%85%B0%E5%B1%B1&step_word=&hs=2&pn=15&spn=0&di=957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046913359%2C2745108698&os=597152064%2C400072130&simid=4206074837%2C787710781&adpicid=0&lpn=0&ln=1172&fr=&fmq=157096431533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m.tuniucdn.com%2Ffb2%2Ft1%2FG2%2FM00%2F40%2FBD%2FCii-Tle1WG2IculxAAUf77YGZT8AABXfwNT5QYABSAH843_w500_h280_c1_t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p7gt7_z%26e3Bv54AzdH3Fp576fAzdH3Fd8andnn9a&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www.tuniu.com/tour/210323340 图片来源于途牛网]]]
贺兰山与南部的牛首山褶断带、清水河—六盘山褶断带、罗山—云雾山隆起带构成了一系列的背向斜的断层。地貌上看,贺兰山西侧平缓,而东侧陡峭险峻,有大量露出地表的断层,东侧与银川平原垂直落差根据2010年统计可达2000米。贺兰山北部以花岗岩为主,由于接近乌兰布和沙漠干旱少雨,所以物理风化强烈,贺兰山主体在贺兰山中部,山势陡峭,山体庞大,海拔较高,一般在2000-3000米之间,主峰敖包疙瘩就在贺兰山中部,海拔3555米,贺兰山中部东西宽度可达50公里。贺兰山南部山势相对和缓。有汝其沟、大水沟、小水沟、贺兰沟、插旗沟、苏峪口沟、三关口沟等50多条沟谷,沟道成V型,下部较为宽阔,沟底砾石遍布,沟口一般是碎石遍布的洪积扇。
贺兰山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化石也比较丰富。自古生代至第四纪地层大都完备,仅缺失晚粤陶世一早石炭世的沉积。[[前寒武纪]]<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9%8D%E5%AF%92%E6%AD%A6%E7%BA%AA/1222244?fr=aladdin 前寒武纪(附图)],百度百科网,</ref>的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与麻岩片石英岩均有出露,见于柳条沟、大武口沟等处。下古生界寒武系的石灰岩、砂岩、页岩发育良好,分布普通。上古生界则以石炭与二迭系地层同等发育为特点,见于石炭井、 [[ 苏峪口 ]] [[ 石嘴山 ]] 等地,以页岩、 [[ 砂岩 ]] 等为主,并含有煤层。中生界三迭系地层广泛分布,侏罗系次之,前者以砂岩、砾岩、页岩为主,为组成山体的主要地层;后者主要见于汝箕沟、古拉本等地,以各种砂岩为主,为本山区主要产煤地层之一。[[白垩系]]<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5%9E%A9%E7%BA%AA/383549 白垩纪 (地质年代)(附图)],百度百科网,</ref>和第三系地层都不发育。在山前地带和山间低地广泛分布着第四系冲积洪积、风积物和山麓堆积物等。
依照地形上来看,可以约分为三段:北段为壮年期地形。山高谷深,坡度甚陡,分水岭狭窄。三关以北属之。三关至野猫子山为中段,地势平坦,孤山远布,为老年期之地形。野猫子山以南,在广阔的平顶山中,常有狭深的山谷,显为另一侵蚀循环的幼年期地形。贺兰山的地层,大部为华北式的,就是各地质时代地层的岩石性质及所含化石,完全与华北所见地层相同。
4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