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志丹

增加 1,19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刘志丹'''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入[[黄埔军官学校]]。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省,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1928年,与其他人一起组织[[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及参谋长,后来,反帝同盟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刘志丹历任副总指挥、总指挥等职。1932年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刘志丹仍负领导责任。1935年秋,红二十六军与[[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年秋天,刘志丹受到[[机会主义]]分子诬陷,被关押起来。毛主席、党中央到达陕北,刘志丹才得到释放,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刘志丹率红军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后来,毛泽东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1943年,张闻天为他题词:“子丹同志的路线,是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我党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是真正中国的马列主义的路线。子丹同志,精神不死!洛甫题一九四三年十月。”
[[File:LOCAL201406050848000349132889905.jpg|缩略图|左|350px|[http://cq.people.com.cn/NMediaFile/2014/0605/LOCAL201406050848000349132889905.jpg 原图链接 ]]]
1931年9月,[[阎红彦]]、[[吴岱峰]]率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突破黄河天险进入陕甘,刘志丹和[[谢子长]]按照陕甘省委的指示,与吴岱峰、阎红彦一起将晋西游击大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对外暂称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刘志丹任副总指挥(后任总指挥),与谢子长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1933年9月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11月后历任红26军42师参谋长、师长,率部北上[[庆阳]]、合水,与地方武装相互配合,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2月至4月,刘志丹指挥部队九战九捷,以劣势兵力取得了[[西华池]]等战斗的胜利,挫败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建立了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同年5月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兼任军政干部学校校长,与军校政委习仲勋、常务副校长吴岱峰一起亲自编写《军事教育大纲》《政治工作训令》等教材。
1935年2月,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红26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会合后组成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率红26军、红27军主力,以围点打援、出敌不意、各个击破的战法,经两个多月的机动作战,攻克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靖边6座县城,歼灭大量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8月,在陕北、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刘志丹指挥红军主力,歼灭国民党[[晋军]]1个团,迫使晋军主力撤回黄河东岸。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9月,红26军、红27军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会师,组成红15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劳山战役]]。后在“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的“肃反”中被逮捕,备受折磨,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不久,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迅速纠正了陕甘苏区党内“肃反”的错误,刘志丹从而获释。此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
刘志丹经常教育部队顾全大局,绝对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和调遣。在他的影响下,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25军参加[[东征战役]],在晋西北迭克敌军。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现属[[柳林县]],)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ref>[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5-06/6741539.html 裴周玉回忆刘志丹牺牲全过程 ] , 2015-7-1 ]</ref>,柳林县三交镇南一公里许的党家寨鏊子圪达现有“刘志丹将军牺牲处”石碑。
1936年,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以志永久纪念。1940年,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县城北修建了志丹陵园,1943年陵园建成,将志丹灵柩运回志丹县。4月19日起灵柩于[[子长县]],并召开了“公祭刘志丹烈士大会”。4月23日延安各界万人举行公祭大会,由西北局书记[[高岗]]主持,[[朱德]]、[[任弼时]]、秦邦宪、[[林伯渠]]等讲了话,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赠送了白绸挽联。24日,刘志丹烈士的灵柩在高岗、林伯渠、吴岱峰、边区民政厅长[[刘景范]](刘志丹之弟)、[[张秀山]]、康天明、[[王世泰]]、[[马锡武]]、[[曹力如]]等护送下运回志丹县,4月26日抵达县城,当地群众祭奠者络绎不绝。5月2日召开了万人公祭大会,高岗介绍了志丹的生平事迹,林伯渠、张秀山等先后讲话,尔后安葬于志丹陵园内。1947年胡宗南进攻边区,陵园遭到严重破坏,1953年照原样修复,1975年又进行了修葺,使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1926年初,入军校四期步兵科第一团二连学习,不日转入炮兵科。北伐战争开始后,刘志丹参加了北伐誓师大会。
[[File:001ec949f8470b5520bd09.jpg|缩略图|右|500px|[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90419/001ec949f8470b5520bd09.jpg 原图链接][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lssdjt/2009-04/13/content_17596486.htm 原图链接]]]
10月,于黄埔军校毕业,被派往[[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工作,任第四路军政治处长。在马鸿逵部建立了政治机关,进行新式训练,使这支部队成为攻打军阀[[刘镇华]],解围西安,东出潼关,配合北伐的一支劲旅。
193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追悼大会,沉痛哀悼刘志丹将军。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File:11475709436314618144.jpg|缩略图|左|500px|[http://www.people.com.cn/h/pic/20110708/0/11475709436314618144.jpg 原图链接 ]]]
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1996年,刘志丹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2003年9月28日下午,经中共中央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刘志丹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曹刚川]]出席并发表讲话。<ref>[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06-05/21/content_6214824_4.htm 刘志丹大事年表 [] 2015-7-1 ]</ref>
== 人物轶事 ==
== 历史贡献 ==
提出三色论
[[File:7228138216926104185.jpg|缩略图|右|500px|[http://images.china.cn/news/attachement/jpg/site3/20120409/7228138216926104185.jpg 原图链接 ]]]
所谓“红色”,就是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建立党所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刘志丹认为,人民军队是进行革命战争的骨干,必须走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才能使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有光明的发展前途。他把分散的、弱小的群众武装逐步集中起来,先建立游击队,后上升为正规红军。这种办法与毛泽东建军路线是一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根据全国抗日救亡的新形势,率部同吴岱峰阎红彦等部会师,并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积极反围剿
[[File:2016042717401864454.jpg|缩略图|左|500px|[http://p1.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16/04/27/2016042717401864454.jpg 原图链接][http://tv.cctv.com/2016/04/27/ARTI1HZq3KfRiQY2ik99ckhR160427.shtml 原图链接]]]
'''刘志丹'''坚持从中国革命战争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会剿”和大规模“围剿”,取得辉煌的战绩。
识大体顾大局
[[File:W020120731393197704494.jpg|缩略图|右|500px|[http://qclz.youth.cn/xhd/wdfd/201207/W020120731393197704494.jpg 原图链接][http://qclz.youth.cn/xhd/wdfd/201207/t20120731_2316131_5.htm 来自中国青年网]]]
在贯彻执行党的各项任务中,刘志丹总是率先垂范,以大局为重,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和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他一生虽然短暂,却经历坎坷,几多磨难,多次遭受“左”倾错误的排挤、诬陷和打击,多次被撤职、降职,甚至被关押,特别是在错误的肃反中,他和一批干部被关押。但他对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始终忠贞不渝。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解救了刘志丹。刘志丹获释后,毛泽东、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并深情地对他说“你和陕北的同志受委屈了”。刘志丹十分感动,对党中央表示衷心感谢。他还多次告诫受冤屈的同志和西北红军指战员:“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识大体,顾大局,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听从中央的调遣”。在他的带领下,西北红军同到达陕北的各路红军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周恩来说:“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二,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这是对他的高度评价。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中国近代军政人物]]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