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戴维·卡梅伦

移除 11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戴维·卡梅伦'''| 圖像 = [[File:666014.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photocdn.sohu.com/20160205/Img436970317.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gywb.cn/content/2013-12/03/content_343801.htm 图片来自]<ref>[http://www.gywb.cn/content/2013-12/03/content_343801.htm 习近平会见来访英国首相卡梅伦] 2013-12-03</ref>]]
| 圖像說明 =
| 知名原因 = 挽留苏格兰,维护国家统一
}}
''' 戴维·威廉·唐纳德·卡梅伦 ''' (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1966年10月9日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上阶级家庭,   父亲曾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准男爵(Sir William Mount,2nd Baronet)的女儿,曾任太平绅士(Justice of the Peace)。   卡梅伦家族源自苏格兰高地的印威内斯,是英国国王 [[ 威廉四世 ]] 和其情妇的直系后代,在英国金融界有很长的历史,祖辈有很多成员担任股票经纪或金融投资工作。 ''' 戴维·卡梅伦 '''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信仰 [[ 英国国教会(圣公宗) ]] ,是英国保守党的政治明星 ,2001  2001 年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2005年在年仅39岁时成为英国保守党领袖,2010年5月11日起成为英国第75任首相,是英国自1812年罗伯特·班克斯·詹金逊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2010  2010 年11月9日,戴维·卡梅伦展开为期两天的首次访华之旅。2015年3月11日,戴维·卡梅伦在各国领导人工资中,排名第五位。 [1]  
2015年5月8日,英国大选计票完毕,执政保守党大获全胜,赢得过半议会席位,首相卡梅伦成功连任。
 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民主投票宣布 [[ 脱离欧盟 ]] 后,卡梅伦宣布将辞职。 7月13日,卡梅伦正式卸任 [[ 英国首相 ]] 。 [2]  9月12日,卡梅伦宣布辞去 [[ 英国议会下议院 ]] 议员职务,彻底退出英国政坛。
==人物经历==
===成长经历===
1974年, ''' 卡梅伦 ''' 到伯克郡winkfield独立学校Heatherdown Preparatory School就读,因为成绩优良,卡梅伦跳级进入学业优秀的班级  1979年,卡梅伦进入同样在伯克郡、同样是独立学校的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他的父亲和长兄都曾在这里读书。伊顿常被赞誉为世上最知名的私校,也被称为英国政治家的摇篮。 他对艺术有兴趣,在参加O-Level考试的六个星期前,卡梅伦被发现吸食大麻,他承认了吸毒,但没有涉及贩毒,所以未被开除,处罚不得离开校园,关禁闭一星期并抄写田园诗(需抄写500行拉丁文)。 卡梅伦中学毕业后,通过了牛津大学入学考试,并获得[[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的录取通知,这是他考大学的第一志愿,从获得录取到开学有九个月的空挡。 在这9个月里,他有一些奇异的经历。 在头三个月,卡梅伦在教父、保守党议员提姆·拉斯波恩的办事处从事研究工作,并列席了很多下议院的辩论会,直接接触了政治和英国政坛
1979年,卡梅伦进入同样在伯克郡、同样是独立学校的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他的 而后通过 父亲 和长兄都曾在这里读书。伊顿常被赞誉为世上最知名 私校,也被称为英国政治家的摇篮。他对艺术有兴趣 关系 在参加O-Level考试的六个星期 ,卡梅伦被发现吸食大麻,他承认 往香港(Hong Kong)居住 吸毒,但没有涉及贩毒,所以未被开除,处罚不得离开校园 三个月 关禁闭一星 并抄写田园诗(需抄写500 间他在怡和洋 拉丁 担任一份 职工作
从香港回英国之后, 卡梅伦 中学毕业后,通 曾到 了牛津大学入学考试,并获得牛津大学布雷齐诺 苏联的莫 学院 科和一个在乌克兰境内 录取通知 一个海滨城市 这是 曾经遇到两个讲流利英语的苏联人与他搭讪,卡梅伦在[[牛津 大学 ]]向一位教授谈及此事 第一志愿 时候 从获得录取到开学有九个月的空挡。
在这9个月里,他有一些奇异的经历。 在头三个月,卡梅伦在教父、保守党议员提姆·拉斯波恩的办事处从事研究工作,并列席了很多下议院的辩论会,直接接触了政治和英国政坛。而后通过父亲的关系,前往香港(Hong Kong)居住了三个月,期间他在怡和洋行担任一份文职工作。从香港回英国之后,卡梅伦曾到过苏联的莫斯科和一个在乌克兰境内的一个海滨城市,他曾经遇到两个讲流利英语的苏联人与他搭讪,卡梅伦在牛津大学向一位教授谈及此事的时候, 教授告诉他当时肯定是两名克格勃间谍企图招揽他为苏联的情报机构工作。
1985年9月,卡梅伦进入布雷齐诺斯学院,修读哲学、政治、经济。在大学期间,他很少参加政治活动,却是以狂饮和行为放荡不羁而著称的“ [[ 布灵顿俱乐部 ]] ”(Bullingdon Club)的成员,也曾是学院网球队的队长。
1988年,卡梅伦大学毕业。现任英国 [[ 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 ]] 是他的大学同学。[3]
===从政经历===
[[File:665000.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F/2F89A6C3D47F5A372BF93C94856860AD.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12/05/29/009327851.shtml 图片来自]<ref>[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12/05/29/009327851.shtml英國內閣成員總資產近7000萬英鎊 卡梅倫非最富(圖)] 2012-05-29</ref>]]
1988年,'''卡梅伦'''以一级荣誉的成绩在牛津大学毕业后,进入英国保守党政策研究部工作。
1988 1991 年,卡梅伦 以一级荣誉的成绩在牛津大学毕业后 被借调到[[唐宁街10号]] 进入英国 为时任 保守党 政策 领袖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工作,并受到赞赏,不久后被任命为 研究部 工作 政治组组长
1991 1992 ,英国大选期间 ,卡梅伦 被借调到唐宁街10号,为时 任保守党 领袖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工作 竞选策略专家 并受到赞赏 负责经济事务。保守党赢得大选后 不久后 任命 擢升 研究部 [[财 治组组长 大臣诺曼·拉蒙特]]的特别顾问
1992年,英国大选期间,卡梅伦担任保守党竞选策略专家,负责经济事务。保守党赢得大选后,他被擢升为财政大臣诺曼·拉蒙特的特别顾问。 1993年,卡梅伦被当时的保守党领袖 [[ 迈克尔·霍华德 ]] 看中,调到英国内政部任职。
1994年7月,卡梅伦离开政府部门,进入卡尔顿传播公司(Calton Communications),这是一家经营收费数码电视广播的企业,卡梅伦成为公共关系部主管,直到2001年2月成为国会议员之后辞职。
2004年,卡梅伦担任保守党政策协调主管并兼任反对党地方政府事务发言人。
2004年,卡梅伦担任 [[ 影子内阁 ]] 政策事务主管。
2005年,卡梅伦担任影子内阁教育大臣。
2006年,卡梅伦被英国传媒拍摄到自行车上班,但有汽车跟随,其公文包放在汽车内,传媒指责他并不那么环保。
2009年6月, [[ 戈登·布朗 ]] 领导的工党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跌,卡梅伦曾呼吁举行临时大选。
2010年4月6日,英国宣布解散议会,大选于2010年5月6日举行。在经济危机和政治丑闻的双重背景下,这次大选被认为是自1992年以来,英国最激烈的一场选举。
2010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
2012年12月6日, [[ 《福布斯》 ]] 发布了201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列出了全球71位最重要的人物,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名列第10。
===任期结束==
2015年3月30日英国议会宣布解散,同时2015年英国大选也由此正式揭开序幕,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前往白金汉宫觐见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 ,这是5月7日大选投票前他最后一次以首相身份会见女王,标志着本届政府的5年任期结束。 ===党派争选=== 卡梅伦:“我想重申,我们(指保守党)不会让步。”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英国大选将对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保守党领袖卡梅伦表示,他希望通过在2017年底前的公投与欧盟达成一个对英国“更好的协议”。 工党和自民党此前则反对公投,除非英国计划将更多的权力转移至欧盟。 周日,首相卡梅伦在接受BBC政治事务编辑罗宾森(Nick Robinson)采访中说,无论在周四的大选后与谁联合执政,他都不会改变其决定。“我想重申,我们(指保守党)不会让步。 ”
===再次当选===
2015年5月8日,英国大选计票完毕,执政保守党大获全胜,赢得过半议会席位。首相卡梅伦成功连任,他在觐见女王后发表讲话称,计划在未来数日内筹组新政府,并阐述了施政大纲。
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民主投票宣布脱离欧盟后,卡梅伦宣布将辞去英国首相职务。 7月13日下午,卡梅伦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递交辞呈,由 [[ 内政大臣特雷莎·梅 ]] 接替他担任英国首相,成为继 [[ 撒切尔夫人 ]] 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2016年9月12日,卡梅伦宣布辞去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职务,彻底退出英国政坛。[2]
===家族背景===
''' 戴维·卡梅伦 ''' [[ 英王威廉四世 ]] 的直系后裔,出生于伦敦,在英格兰东南部的伯克郡长大。
卡梅伦是英王威廉四世(1765-1837)和他的情妇 [[ 多丽西娅·佐敦 ]] (Dorothea Jordan)的私生孩子的直系后裔,卡梅伦本人拥有纯正的英国王室血统。假如威廉四世和情妇那段关系是正式的婚姻,卡梅伦首相就可以列入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名单内。由于祖辈的关系,卡梅伦具备英格兰(England)、苏格兰(Scotland)和德国的血统,其中的德国血统来源于威廉四世的母亲。
卡梅伦高祖父 [[ 埃云·卡梅伦爵士 ]] 曾经是 [[ 汇丰银行 ]] 伦敦总行的首席主管。卡梅伦的祖父曾到美国芝加哥做谷物买卖的生意并且发了大财,于1880年离开美国回到苏格兰。卡梅伦的父亲 [[ 伊恩·卡梅伦 ]] 出生在苏格兰阿伯丁郡。卡梅伦家中兄弟姐妹一共四人,他本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卡梅伦有一位比他大三岁的哥哥,现任大律师,另外有两位妹妹。
===成员介绍===
[[File:665001.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i.guancha.cn/News/2013/6/21/6350742505510371771.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3_06_21_152846.shtml 图片来自]<ref>[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3_06_21_152846.shtml八国峰会安倍与卡梅伦套近乎 称卡梅伦高曾祖父帮助过日本] 2013-06-21 </ref>]]
祖母:Enid Agnes Maud Levita是国王威廉四世和情妇桃乐西·乔丹(Dorothea Jordan)的直系后裔。
父亲:伊恩·卡梅伦(Ian Donald Cameron,1932年10月12日-2010年9月8日)是一位股票经纪人,生于Blairmore House,双腿天生畸形,通过反复训练矫形,2010年9月8日在法国土伦去世。
母亲:玛丽·弗勒·蒙特(Mary Fleur Mount,1934年-)是军官 [[ 威廉·蒙特爵士 ]] ,第二代从男爵(Sir William Mount, 2nd Baronet)的女儿。
兄长: [[ 艾伦·亚历山大 ]] (Allan Alexander,1963年-)大律师、御用大律师。
姊妹:尼亚·雷切尔Tania Rachel,1965年-。
克莱尔·路易丝Clare Louise,1971年-。
妻子: [[ 谢曼芙 ]] ,1996年6月1日结婚至今,岳父是一名从男爵。
长子:Ivan(2002.04.08~2009.02.25),脑瘫及癫痫患者,已故,终年6岁。
幼子:Arthur(2006~)。
幼女:Florence(2010.08.24~),早产儿。卡梅伦继 [[ 托尼·布莱尔 ]] 在2000年在首相任内诞下幼子里奥后,从2000年来首相再次在任内诞婴。
1996年6月1日,卡梅伦与妻子珊曼莎结婚。 [[ 珊曼莎 ]] (1971年4月18日~)从小在占地300英亩的庄园长大,在一家理工学院就读艺术,在英国伦敦老牌的佛兰克·史密辛公司(Frank Smythson Limited,1887年创立)担任创意总监,佛兰克·史密辛公司是高级文具、皮具的制造商,在伦敦和纽约都有零售商店。珊曼莎本人曾获得英国 [[ 《魅力》杂志 ]] (British Glamour)的“最佳饰物2008年给亲友的圣诞卡上的合家欢设计师”大奖。
2010年5月,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之后,珊曼莎宣布将暂停全职工作,改为担任史密辛公司的顾问,每周工作时间减少为两天。
==成就荣誉==
2001年, ''' 卡梅伦 ''' 竞逐牛津郡维特尼区(Witney)的国会议员席位成功,并成为下议院内政事务特别委员会成员。
2005年12月,保守党在大选失利后, [[ 霍华德 ]] 辞去党领袖职务;卡梅伦竞选保守党领袖并获得成功,时年39岁。
2008年,卡梅伦登上2008年9月22日美国 [[ 《时代周刊》 ]] 的封面,被英国 [[ 《每日邮报》 ]] 称为“未来的首相”。
==社会评价==
==蜡像纪念==
2010年7月2日, [[ 英国杜莎蜡像馆 ]] 正式推出了新任首相卡梅伦的蜡 像,由第一夫人萨曼莎亲自主持了揭幕式,英国首相卡梅伦对其蜡像赞赏有加。
这尊蜡像由杜莎蜡像馆20名艺术家历时4个月制作完成,总耗资达15万英镑。揭幕仪式结束后,蜡像将被陈列在英国著名旅游景点保得利大厦门前,供游客参观。为每一位英国新首相打造蜡像已经成为杜莎蜡像馆的传统,而唯一没能享受到这一待遇的领导人只有卡梅伦的前任首相布朗。除了唐宁街的展区以外,蜡像馆里还陈列着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蜡像,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蜡像被放置在一个椭圆型办公室的模拟背景之下。
===访华行程===
[[File:665002.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y1.ifengimg.com/cmpp/2015/10/24/02/8fa99034-5ed7-4fec-b9b6-66978377001d_size24_w419_h300.jpg 原图链接]
[https://weibo.com/p/1001603917359684408601?mod=recommand_article 图片来自]<ref>[https://weibo.com/p/1001603917359684408601?mod=recommand_article#每日新闻# 习式外交2015:几乎见遍地球上主要国家领导人] 2015年12月7日 </ref>]]
2010年11月应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卡梅伦'''于11月9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首次正式访问。
2010年11月应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卡梅伦于11月9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首次正式访问。 2013年12月3日,卡梅伦访华。 这是 [[ 习近平主 席2013 席]]2013 年3月上任后卡梅伦首次访问这个亚洲强国。
卡梅伦访华,带给习近平主席的礼物是一件英格兰男子足球队所有成员的签名的球衣, [[ 彭丽媛 ]] 收到了卡梅伦赠送的迈宝瑞手套。卡梅伦送给 [[ 李克强总理 ]] 及其夫人 [[ 程虹 ]] 的礼物是一系列的书籍。卡梅伦带给李克强总理的书籍主要是名人传记,包括 [[ 撒切尔夫人、丘吉尔、本杰明·迪斯雷利、威廉·威伯福斯 ]] 等人的传记及英国专栏作家 [[ 罗伯特·哈德曼 ]] 撰写的 [[ 《伊丽莎白传》 ]] 。作为著名的网球粉丝,李克强还收到了 [[ 英国网球明星安迪·穆雷 ]] 亲笔签名的网球拍。卡梅伦赠给程虹的则是 [[ 英国布克奖获奖小说 ]] 选,包括 [[ 希拉里·曼特尔 ]] 以及 [[ 茱莉亚·巴恩斯 ]] 等人的作品。卡梅伦表示,所有这些礼物都是由随行的英国公司提供的。作为回赠,李克强总理送给卡梅伦一幅画作、一座高铁模型,以及送给卡梅伦小女儿弗洛伦斯的玩偶。
===袭击事件===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7日,英国首相 ''' 卡梅伦 ''' 在走出利兹市政厅时,突然遭到一名陌生男子当街袭击,并且险些被推倒。安保人员迅速将该男子制服。该男子28岁,为英国人,在被抓住后不久被警方释放。英国警方称,该男子并没有造成实际威胁,“只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遭到袭击后,卡梅伦在保安的护送下急匆匆走进车里。负责保卫政府高层官员的伦敦警察厅已被要求进行内部调查,此次事件被视为“重大安全漏洞”。[1] ===小羊喂奶=== 2015年4月5日,英国牛津郡查德灵顿,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探访迪安-莱恩农场,给孤儿小羊羔喂奶。
===克格勃招募===
年轻时代的卡梅伦因一本《叫我戴维》的书,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被推入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在连续爆料卡梅伦吸毒、荒淫、撒谎等骇人听闻的“黑历史”后,该书作者 [[ 阿什克罗夫特 ]] 再次放出一个“重磅炸弹”,宣称卡梅伦19岁前往克里米亚半岛度假时被苏联情报机构 [[ 克格勃 ]] 招募,但因卡梅伦主动向苏联特工索要毒品,对方感觉这个年轻人前途无望遂作罢。
卡梅伦2006年接受采访时首次爆料曾遭克格勃招募,他说19岁时曾和一位校友前往克里米亚半岛度假,某天在海滩上晒太阳时碰到两名“讲一口流利英语”的陌生俄罗斯男子搭讪,询问他们“一些在英国生活的有趣问题和对政治的看法”,卡梅伦认为对方有意招募他为间谍。然而阿什克罗夫特及其合著者经过调查后发现,虽然卡梅伦所言基本属实,但此事还有更多隐情没有被揭开。
 
福布斯2012全球权势人物榜
前3名 贝拉克·奥巴马(第1名) 安格拉·默克尔(第2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第3名)
3-10名 比尔·盖茨(第4名) 本笃十六世(第5名)
本·伯南克(第6名)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第7名)
马里奥·德拉吉(第8名) 习近平(第9名)
戴维·卡梅伦(第10名)
11-20名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及其家族(第11名) 索尼娅·甘地(第12名)
李克强(第13名) 弗朗索瓦·奥朗德(第14名)
沃伦·巴菲特(第15名) 迈克尔·布隆伯格(第16名)
迈克尔·杜克(第17名) 迪尔玛·罗塞夫(第18名)
曼莫汉·辛格(第19名) 谢尔盖·布林(第20名)
==参考资料==
1,4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