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野鎮幸

增加 16,045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小野鎮幸''' </p>
|-
|<center><img src="https://4.share.photo.xuite.net/msgtcharlie/1404f9a/10379943/477592307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msgtcharlie/twblog/126703132-%E6%97%A5%E6%9C%AC%E6%88%B0%E5%9C%8B%E7%8C%9B%E5%B0%87%E7%B3%BB%E5%88%97~%E5%B0%8F%E9%87%8E%E9%8E%AE%E5%B9%B8 圖片來自xuite]
</small>
|}
'''小野鎮幸''' ({{bd|1546年|4月15日 ([[天 文_(後奈良天皇)|天文]]15年[[三月十五]] (1546年4月15 )|1609年|7月24 )?-[[慶長]]14年[[六月廿三]] (1609年7月24日 |}} ), 通稱和泉守、彈介。父親是[[ 小野鑑幸日本]] 。母親傳說是[[ 大友義鎮战国时代 (日本)|戰國時代]] 的女兒。子為[[ 小野質幸安土桃山時代]](小野越前 的武將,通稱彈介、和泉 ),女兒為[[小野鎮矩]](小野作兵衛)之妻 堂弟為父親是[[小野 幸]]。仕於[[立花道雪]]、[[立花宗茂|宗茂]]父子、[[關原之戰]]後仕[[加藤清正]]。[[日本七柱槍]]、[[立花四天王]]其中一人。[[旗指物]]為日之丸<ref>[https://wwwdl.ndl.360kuaigo.comjp/info:ndljp/pcpid/953068adae1ab3edc?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 1020196/368 日本无双战 『筑後 立花宗茂受秀吉的推荐,由布惟信和小野鎮幸士軍談』 卷之第二十二 江上合戦之事 P.612] ,快資訊,2020-01-04</ref>
== 生平 ===== 出 自 ===小野家 起源 由[[ 藤原道長 ]]的六男・[[藤原家長]] 祐家 為起始,經過二代忠能、三代政則,到第四代佐賀當時於[[正治]]2年([[1200年]])2月移動到了[[九州]][[豐 ]]依附[[大友能直]] 輾轉於 戰國時代 遷移至豐後成為 受領 了大友家 管轄下 給予豐後野津院一帶 國人眾 知行領地
== 戰國時期的豐後小野家當主歷經信幸、長幸、安幸、鑑幸,為 大友 之於 家轉戰各地 花 ==元龜年間 下眾多功勳,當中多達三代陣亡 ,鎮幸 以大友家軍目付 其父鑑幸於[[永祿]]10年([[1567年]])9月3日戰死於攻略[[秋月種實]] 身分 往道雪的軍陣,道雪心腹大將[[ 由布惟信休松之戰]] 認為鎮幸的言行舉止不凡 並向道雪提出向主君宗麟要求讓鎮幸轉為立花 繼任小野 麾下的想法,惟信還不惜消減自己領地分給鎮幸 ,並 在鎮幸成功轉 承襲父祖作 立花 大友 中重 時舉行投票讓鎮幸擔任立花家老,道雪甚至讓自己 [[戶次氏]] 小姑以養女身份嫁給鎮幸,可見對鎮幸之重視 [[陪臣]][[寄騎]][[与力眾]]
=== 持有勇將、謀將兩面的男子 早期經歷 ===被謳歌為知勇兼備的 [[永祿]]10年(1567年)7月7日, 鎮幸 ,在作戰方面擔任 跟隨戶次道雪([[立花 道雪 的「奇將」替 ]])等 大友 軍擊退叛變的[[高橋鑑種]]8千兵力使其退往寶滿城。與道雪的家臣[[內田鎮並]]、[[由布惟巍]]、[[足達連安]] 立花家 [[高野 戰大戰二 雲]]、[[ 二場,小 時惟次]]、[[戶次親繁]]、[[戶次親宗]]、[[後藤種長]]、[[原尻鎮清]]、安東、綿貫等共同奮 不計其數,奮勇負傷六十七處,包含腰部以上四十四處傷,五處鐵砲傷,七處槍傷,其餘刀傷,領受兩家的感狀有六十八張,為家中屈指的英傑
天正7年(1579年)9 同年9 下旬,道雪與友軍參加攻略[[ 高橋紹運秋月種實]] ,於[[ 志賀親守休松之戰]]( 與父鑑幸再次跟隨戶次 輝)為討伐[[原田親秀]]進行軍議 決定由紹運留守防備秋月、筑紫兩軍,志賀親守率[[大鶴鎮正]]及小田部勢殘兵攻向高祖山 於9月3 向崖,道雪則合的戰鬥中與[[ 木付鑑實]]共三千5百餘騎,以小野鎮幸、 由布惟 信5百 信]]作 為先鋒 進軍高祖山城並放火燒村 原田親秀以一族之原田林慶、波多江、吉井等為大將率六千出 各身負七處刀傷仍追 ,分別將道雪、志賀 秋月先鋒 衝散並逐漸聚集當地鄉士之 內田善 力,追擊道雪軍 衛實久和問註所鑑景 三町遠<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07162414/http://www1.bbiq.jp/hukobekki/yasumiyama/yasumiyama.html 休 原(第四 の戦い(休山茄子城合戦)戸 生松原之戰),此時林慶見道雪背後河川滿潮,認為道雪之兵比起溺 家中戦 將會轉而奮鬥攻擊自軍,因而打算待其退潮,同時小野鎮幸也向主君道雪提出該利用此背水之陣令士兵突擊敵陣,兩軍互 者の眞 觀察 ]</ref> 隨後小野、由布率五百 翌4日則與惟信 左右進擊,道雪後陣遂追擊將原田 兵驅散秋月 打回高祖山城 的夜襲 林慶則在小野、由布及[[薦野增時]]、[[立花成家]] 然是役 子、[[丹 次]](薦野勘解由鎮方,增時之弟)的夾攻下被討 鑑幸戰 死, 於高祖山山腰處的妙立寺防守的原田種守千五百騎也被擊破,種守以下數十騎戰死 鎮幸繼任家督 道雪軍攻破三之丸、二之丸後遂放火燒城返回生松原執行首實驗後回軍立花山城。(此戰載於《大友興廢記》、《戶次軍談》)
天正10 [[永祿]]11 (1582 ([[1568 )3月16 ]])2月立花山城主[[立花鑑載]]受到[[毛利元就]]策反再次反叛大友家,鑑載則於4月6 迎來毛利家的[[清水宗知]]8千餘人和軍船百餘艘 道雪因前年11月遭更聯合[[原田隆種]]、[[ 宗像氏貞原田親種]] 父子與高橋鑑種 家臣 大規模叛亂襲擊 [[衛藤尾張守]]約1萬人於 立花 家錙重部隊(小金原・清水原之戰),為 山城,4月24日道雪與[[吉弘鑑理]]、[[臼杵鑑速]]、[[志賀親守]]3萬餘人包圍 報復而派小野鎮幸 立花山城及其白岳 由布惟信 松尾等7處城 內田鎮家為主將侵 砦,三個月後於7月4日大友軍強攻立花山城,道雪一軍在 宗像許斐岳 略其支城松尾 周邊 時,於立花山崖上 吉原、八並村(西鄉表之 不利地形苦 ) 先鋒高野 雲、[[十時惟次]]負傷,道雪因而挺進 線激勵了家臣[[戶次 幸夥同 直]]、[[戶次鎮時]]、十時惟次、[[十時惟由]]、[[ 由布惟 信等將對道雪提 定]]、高野 諫言,認為 雲、[[小野鎮幸]]、[[足立連安]]、[[吉田連正]]、[[原尻鎮清]]、[[竹迫鑑種]]討取了敵兵28人。 派兵必遭強烈反抗,沒有任何 鬥利益,但道雪執意要 鎮幸 等人率兵出擊 奮勇捨身討取敵將獲得首級 結果真如鎮幸所言遭 於23日收 頑強抵抗作 主君[[大友宗麟]]賜與 失利,經過兩軍對峙與局地村落的放火掃討後便撤軍 功獎狀<ref>[https://kotenseki.nijl.ac.jp/biblio/100164361/viewer/42 『井樓纂聞 梅岳公遺事』] p.42~44</ref>
天正15年(1587年) 29日 九州的肥後發生大規模的國人一揆動亂,於9月下旬 清水宗知、原田親種、衛藤尾張守為了奪回立花山城於8月2日又率軍5千至 立花 家加入討伐平亂 山城下 南下救援兵糧不足而被一揆方的敵 大友軍以道雪、鑑理、鑑速三大 有動兼元包圍在平 迅速於立花 麓下會合反擊,此時[[臼杵鎮氏]]和代父指揮 的[[ 佐佐成政吉弘鎮信]] 率軍分斷了衛藤的 將戰線從 立花 軍到達 山城往西 關一處時,主君宗茂準備僅率27 移動向香椎、 隨從親自偵察敵陣 島並越過多多良濱往莒崎追擊 此時有其他 道雪以第一隊[[小野鎮幸]]、第二隊由布惟信、第三隊[[後藤種長]]、第四隊[[堀祥]]、第五隊[[安東 臣不滿身為家中 久]]、第六隊[[高野 將的鎮幸為何沒有勸諫主君將要 膳]]互相配合交替輪流 進行 攻擊,進擊至莒崎一地, 冒險 時高野大膳奮勇討殺了於前軍指揮 行為,然而翌日宗茂出發偵察之時 衛藤尾張守 其他家臣發現從南關到 陣路上 軍皆因為道雪 谷間林蔭處有數名人影 夾擊攻勢而做四散逃 原來那是鎮幸於前夜早一步安排的忍者 道雪 行的反埋伏 擊討取3百餘人 確保 後於8月5日率4千追擊 偵察路上不會遇險 [[原田親種]]軍勢往生松原 於是家臣間佩服鎮幸的深謀遠慮,就連曾經侍奉其父[[ 明智光秀原田隆種]] 的名將雖派一族之[[ 國繼親秀]]率3千援助親種( 此時改仕立花家第一次生松原之戰), 但親種之子秀種(年僅12歲)以下太田孫左衛門忠茂、池園四郎兵衛種之、原田伊豆守種冬、笠新八與昌、上原新左衛門泰元等家臣戰死、親種 說他在中央 被射落馬下兵敗逃命。清水宗知也受到追擊掃蕩僅剩20餘人由新宮町乘船回了毛利領 方的作戰從未見過有人如此用兵,對鎮幸讚譽有加
== 家中第一者 ==永祿12年([[ 天正1569年]] 十三年 )5月 [[立花道雪]]於出兵筑後期間逝世 隨大友軍對抗毛利軍 這時立花家的繼承問題終 爆發,因道雪生前並無親生嫡子,僅留一名親生女子誾千代,為此立花家中的重臣如[[ 由布惟信]]以及[[薦野增時]]早先已決定由和道雪齊名的[[高橋紹運多多良濱之戰]]之 子高橋統虎([[立花宗茂]])以入贅的方式迎娶誾千代並繼承立花家,但是鎮幸有感於道雪的恩威,認為立花家應該讓道雪的親生骨肉誾千代來繼承才不失其正統,並以自己的 功和立花家筆頭家老的身分為憑,堅持讓十歲的誾千代成為名副其實的立花城主,然而[[高橋紹運]]以從此不再和立花家合作為由以及大友本家的干涉,鎮幸只能讓步,立花家正式由高橋統虎繼承,並改名立花統虎 奮戰
=== 自從大友家於耳川敗於島津家後 立花氏陪臣時期 ===[[元龜]]2年([[1571年]]) 戶次道雪受主君 大友 家如同風中殘燭,面對島津家的筑前侵攻,第一防衛線的高橋紹運於岩屋城壯烈玉碎後,緊接著便是 宗麟派往 立花山城 坐鎮 然而 道雪接受家臣[[由布惟信]]之建議向主君[[大友宗麟]]要求繼續委派 鎮幸 對於 作為陪臣至 立花 家新繼承人的統虎也終於在此時有 山城得到 信任感 同意 於是鎮幸帶著胞弟小野三郎、叔父[[小野幸廣]](彌六兵衛)、堂弟[[小野成幸]](喜八郎) 一同 艱苦的守住 前往 立花 後便隨統虎猛烈的追擊島津軍 輔佐道雪 並在攻略島津軍筑前據點的高鳥居城 也於此 雖然雙足皆被鐵砲擊中扔然揮舞著采配指揮,大大的振奮鼓舞了士氣,終攻克高鳥居城 受到道雪及宗麟認可將通稱彈介改稱為和泉守
天正6年(1578年)大友家於耳川大敗於[[島津家]],使得大友家逐漸式微,筑前國人如秋月、原田、宗像、草野等再次大規模反叛,12月3日,[[秋月種實]]聯合筑後豪族[[問註所鑑景]]、[[筑紫廣門]]約4~5千人攻擊岩屋、寶滿城因為[[高橋紹運]]的防戰未果,後於4日種實率綾部駿河守、内田善兵衛、横田讃岐守、上野四郎右衛門、木所刑部丞、長谷山民部少輔、熊江修理亮、芥田惣六兵衛等家臣4千餘騎在柴田川和立花高橋軍2千騎對峙並進行弓矢對射,但立花高橋軍的兵力處劣勢而再交戰不久便撤退至山野之中,此時種實於晚上追擊,反被立花高橋軍以由布惟信、[[小野鎮幸]]、[[薦野增時]]、[[綿貫吉兼]]、竹迫連種、高橋越前守、成富左衛門分別從山路埋伏夾擊,並且紹運在二日市、針摺一帶佈置噓旗馬印,種實中計退回了居城損失3百多兵力。隨後又攻下筑紫広門家臣[[帆足彈正]]所鎮守之武藏城。 同年12月13日,鎮幸與道雪配下的[[由布惟信]]、[[十時連貞]]、[[安東家忠]]、[[高野大膳]]、[[野上連貞]]、[[城戶清種]]、[[十時惟元]]、[[井手口盛高]]、[[井守口盛澄]](盛高子)等討伐於宇美反叛的矢野・神武村鄉人皆力戰有功。 [[天正 (日本)|天正]]7年(1579年)3月16日到18日,秋月軍出陣至八嶽,宗像、原田等出兵聚集,為此道雪派家臣小野鎮幸、米多比鎮久、刃連孫九郎、野上連貞、[[吉田連正]]、[[原尻鎮清]]、由布惟信、[[由布惟次]]、竹迫鑑種、竹迫連種、十時惟由、城戶清種等家臣出戰,在刃連孫九郎的突擊與野上連貞奮勇戰死之下,立花軍合作驅敵擊敗秋月軍。 7月12日~18日道雪為牽制原田軍又出兵往安樂平城集結小田部及大津留的8百餘軍力,從海、陸二方面進軍至早良郡鳥飼、生松原,與[[原田親秀]]觸發第二次生松原 戰,薦野增時、[[小野鎮幸]]、十時連貞、東鄉三九郎、[[安東連善]]、[[足達連安]]、[[後藤種長]]、 藤連種、米多比彈介、米多比鎮久、[[由布惟時]]等果敢奮鬥,[[小田部鎮元]]<ref>大鶴九郎俊之、小田部民部少輔鑑湖、長門守鎮通、鎮道、鎮元、道魁、紹叱。大津留鎮正次男。[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214465/277 『宗像記追考』荒平城 小田部氏 P.538~540 ]</ref>、[[ 大津留鎮忠]]<ref>大鶴彌助鑑尚(式部少輔、彈正入道宗秋、山城入道宗周、安藝入道、右京入道宗秀),大津留鎮正之三男。[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214465/276 『宗像記追考』鷲嶽城 大鶴氏 P.537 ]</ref>進行橫擊,原田親秀遂敗,一方,[[原田隆種]]又分兵擊退大津留、小田部軍,故此局地戰各有勝負,最終各自撤退。 8月13日道雪派出家臣足立連安、[[小野鎮幸]]、米多比鎮久、後藤連種、[[井手連度]]、竹迫連種、安東連善、安東連信、米多比彈介、由布惟時、[[丹親次]]等將1千5百兵運輸輜重救援食糧不足,大友方柑子岳城的木付鑑實,於14日的歸路中在生松原一地遭原田隆種埋伏夜襲(第三次生松原之戰),道雪此戰僅在立花山下的遠矢原乘轎督戰不在前線,雙方互有死傷。 9月11日小田部鎮元聯合鎮守鷲嶽城的大津留鎮忠之弟[[大鶴宗逸]]對池田城發動夜襲,背叛小田部的大教坊一族85人全員戰死,同日龍造寺軍攻向池田城,鎮元與宗逸出城渡江奮戰,另一方面雖然大津留鎮忠早先聯絡到立花道雪以十時連貞、[[小野鎮幸]]率6百兵並輸送兵糧物資為援軍,但是趕不及龍造寺軍的激烈攻勢,鎮元籠城長達約三個月最終與其長子・九郎鎮虎、弟宗逸皆戰死,然而小田部勢仍以其次子統房為首之殘軍頑強抵抗,大津留鎮正則做為孫子統房之後見人在安樂平城繼續指揮籠城。 同9月下旬,道雪、紹運、志賀親守為討伐原田親秀進行軍議,決定由紹運留守防備秋月、筑紫,志賀親守率大津留鎮正及小田部勢殘兵攻向高祖山日向崖,道雪則合木付鑑實共3千5百餘騎,以[[小野鎮幸]]、由布惟信5百為先鋒進軍高祖山城並放火燒村,原田親秀以之[[原田林慶]]、波多江、吉井等為大將率6千出擊,分別將道雪、志賀軍衝散並逐漸聚集當地鄉士之兵力,追擊道雪軍至生松原(第四次生松原之戰),此時林慶見道雪背後河川滿潮,認為道雪之兵比起溺死將會轉而奮鬥攻擊自軍,因而打算待其退潮,同時[[小野鎮幸]]也向道雪提出該利用此背水之陣令士兵突擊敵陣,兩軍互相觀察,隨後小野、由布率5百分左右進擊,道雪後陣遂追擊將原田軍打回高祖山城,林慶則在小野、由布及薦野增時、[[立花成家]]父子、[[丹親次]]<的夾攻下兵卒殆盡被俘獲,於高祖山山腰處的妙立寺防守的原田種守千5百騎也被擊破,種守以下數十騎戰死。道雪軍攻破三之丸、二之丸後遂放火燒城返回生松原執行首實驗後回軍立花山城。 [[天正 (日本)|天正]]8年(1580年)11月3日,秋月種實為了報內田彥五郎及井田親氏被殺之仇,以問註所鑑景、上野四郎兵衛、惠利暢堯、綾部駿河守率1萬2千軍勢集陣於古處山城下奈須美(茄子見或安見山)之森,但立花高橋軍早已判讀到此行動而以小野鎮幸、由布惟信為先鋒出擊至奈須美,兩軍接觸激戰先以弓鐵砲後槍隊互擊,此時綿貫吉兼、竹迫連種側面游擊秋月軍令其崩潰,道雪紹運又加入攻擊,種實雖然叫陣整軍,但又看到紹運在後方擺出噓旗,怕被斷後而撤退回古處山。 12月,宗像家臣石松主稅助一受秋月種實扇動反叛,打算與秋月軍合作集結於宗像表進攻立花山城,道雪聽聞此事立即派出小野鎮幸、由布惟信率2千餘兵力迎戰。兩將以釣野伏戰術成功引誘出石松主稅助並殲滅,秋月軍則觀望戰局不利後撤退(傳聞此戰道雪雖生病但僅在城中仗刀就如軍神摩利支天般,令在戰場的立花士兵感到道雪親自現身在戰場而提振自軍士氣)<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07201502/http://www1.bbiq.jp/hukobekki/munakata2/munakata2.html 「大友興廃記」巻第十七 宗像合戦之事 ]</ref><ref>[https://kotenseki.nijl.ac.jp/biblio/100164361/viewer/121 『井樓纂聞 梅岳公遺事』] p.121</ref>。 天正9年(1581年)11月6日,大友宗麟為了援助被[[秋月種實]]、[[問註所鑑景]]夾擊的家臣朽網鑑康,而命道雪、紹運、宗茂出陣,立花高橋共率5千兵力再次對[[秋月氏]]的嘉麻、穗波一帶攻略,當立花高橋軍收到 後的大友軍將於原鶴一帶迎擊秋月軍後,於回軍途中遭到秋月軍上野四郎兵衛、坂田勘解由左衛門實久以及豐前、筑前國人眾長野、城井、千手、杉約8千騎的追擊,立花高橋軍利用地形於八木山的石坂道的大日寺口埋伏,於大日寺前的潤野原反擊敵軍後又往南追擊至土師村,家臣[[小野鎮幸]]、薦野增時、[[大橋京林]]、[[新田鎮實]]、米多比鎮久、[[和仁統實]]、[[森下重一]]等奮迅討取3百餘人,兩軍的激戰使立花高橋軍損失3百餘人,秋月軍[[坂田實久]]等戰死7百60人,道雪的軍師大橋京林因此在八木山當地建立千人塚。此戰是為潤野原合戰。 同年11月12日,立花山城東北方的宗教豪族[[宗像氏貞]],其部分家 不滿早先將部分領地作為色姬的嫁妝給了立花,趁立花軍一面出戰秋月軍(潤野原之戰),一面以由布惟信、薦野增時、[[小野鎮幸]]、立花鎮實、內田鎮家、足立連安等立花家臣8百兵前往運輸兵糧不足的筑前東南邊境的鷹取城時,聯合秋月軍於13日半路偷襲(小金原之戰,立花家稱清水原之戰),此戰中立花家諸將各別討取眾多敵方將領,鎮幸討取石松貞增、足立連安連斬18人、米多比鎮久也擊殺石松新三郎貞景,而惟信之子由布惟次也以鐵砲狙擊敵大將河津修理進盛長立下大功,但隨後奮戰中身受13處重傷,最後在由布、小野、薦野、內田、十時等立花家臣以背日光於高處下山衝陣等兵法上正確的判斷,宗像方大敗,將領吉田貞辰、石松 兼等人皆被討取殆盡,此戰形同[[宗像氏貞]]的背叛而觸怒了道雪,兩家之間的同盟因此破裂。 [[天正 (日本)|天正]]10年(1582年)2月,因[[原田信種]]聯合秋月種實、宗像氏貞、筑紫廣門於筑前西南邊境的那珂郡岩戶不入道村攻落大友方的山田民部丞純規鎮守的猫峠城,並且引起早良郡山門村的鄉士反叛暴動,3月10日道雪率由布惟時、內田鎮家平息暴動於歸路中與原田軍籠野大炊在生松原遭遇引發鐵炮戰(第五次生松原之戰)<ref>[https://kotenseki.nijl.ac.jp/biblio/100164361/viewer/122 『井樓纂聞 梅岳公遺事』] p.122</ref>,由於勢力眾多一時無法排除,且一方面立花軍在道雪於小金原一事無法息怒之下先於3月16日派小野鎮幸、由布惟信、內田鎮家為主將率兵五百兵力侵攻宗像許斐岳城周邊的 原、八並村(西鄉表之戰)作為牽制,出兵前鎮幸夥同由布惟信等將對道雪提出諫言,認為此派兵必遭強烈反抗,沒有任何戰鬥利益,但道雪執意要鎮幸等人率兵出擊,鎮幸雖於交戰中討殺宗像家勇將大和又三郎貞秋並重創其兄大和右近貞繁,但結果真如鎮幸所言遭到頑強抵抗作戰失利,經過兩軍對峙與局地村落的放火掃討後便撤軍<ref>[https://kotenseki.nijl.ac.jp/biblio/100164361/viewer/122 『井樓纂聞 梅岳公遺事』]p.122~123</ref><ref>[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214465/322 『宗像郡誌. 中編 宗像記追考』本書第十六 小金原合戦之事 P.628~629] </ref>,之後於4月16日才前往那珂郡岩戶鄉驅逐秋月、原田、宗像的約2千聯軍,此戰立花軍僅1千5百軍力分道雪、由布、小野三隊為本隊進攻,統虎和薦野率5百兵為伏兵,道雪本隊在危急之時因統虎的策略終於擊退原田勢,隨後讓統虎率薦野增時、[[立花成家]]、[[小野鎮幸]]、由布惟時、立花統春、[[佐野統幸]]共1千騎驅逐正再岩戶一帶的岩門庄久邊野築砦的原田勢武將笠興長3百兵,討取了1百50人並追擊至早良郡。 [[天正 (日本)|天正]]12年(1584年)8月,鎮幸跟隨道雪與高橋紹運進行筑後遠征,參加攻略貓尾城等轉戰筑後各地。 [[天正 (日本)|天正]]13年(1585年)4月,於久留米合戰一系列戰鬥中活躍。9月11日,道雪病逝 戰陣中,撤軍回立花山城。 === 立花 氏家老時期 ===[[天正 (日本)|天正]]14年(1586年)8月,輔佐繼承道雪的[[立花宗茂]]抵抗[[島津氏]]大軍的包圍,在其軍勢撤退之際隨宗茂追擊島津軍,並在攻略島津方[[星野吉實]]、[[星野吉兼]]兄弟鎮守的高鳥居城時雖然雙足皆被鐵砲擊中扔然揮舞著采配指揮,振奮鼓舞了士氣而攻克高鳥居城<ref>[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020196/297 『筑後将士軍談』 卷之第十八 統虎 屠高鳥居城討取星野兄弟拔岩屋城事 P.478~483]</ref><ref>[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953324/59 『立花遺香』 P.103~106]</ref>。 [[九州征伐]]時期[[豐臣秀吉]]對於立花宗茂 的奮戰大為嘉獎,並使其獨立為大名領筑後柳川13萬2千石,此時鎮幸以正使身分前往柳川城向前任城主龍造寺晴信交割印信,立花家正式接受柳川城後,鎮幸受領蒲池城5千石,領家中最高俸祿。 天正15年(1587年),九州的肥後發生大規模的國人一揆動亂,於9月下旬立花家加入討伐平亂,南下救援兵糧不足而被一揆方的敵將有動兼元包圍在平山城的[[佐佐成政]]軍,當立花軍到達南關一處時,主君宗茂準備僅率27名隨從親自偵察敵陣,此時有其他家臣不滿身為家中大將的鎮幸為何沒有勸諫主君將要進行如此冒險的行為,然而翌日宗茂出發偵察之時,其他家臣發現從南關到敵陣路上的谷間林蔭處有數名人影,原來那是鎮幸於前夜早一步安排的忍者進行的反埋伏,確保了偵察路上不會遇險,於是家臣間佩服鎮幸的深謀遠慮,就連曾經侍奉[[明智光秀]]的名將[[安田國繼]](此時改仕立花家),也說他在中央地方的作戰從未見過有人如此用兵,對鎮幸讚譽有加<ref>[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953324/49 『立花遺香』 P.83~84]</ref>。 此戰鎮幸率第三隊助宗茂突破敵軍的埋伏,成功救援了佐佐軍<ref>[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020196/316 『筑後将士軍談』 卷之第十九 肥後國所々合戦之事 P.515~519]</ref>。 之後又和九州各大名包圍和仁三兄弟的田中城,城中除了和仁親實、親範、親宗外還有其妹婿邊春親行共9百餘人,在[[小早川秀包]]為總大將的情況下,秀包以二重之柵將城池包圍,約二個月後邊春親行因為[[安國寺惠瓊]]的謀略而謀反,12月5日遂攻下田中城。然而由於先前在九州征伐時期,和仁氏曾委託立花家降伏於豐臣,有過信賴關係,宗茂在此戰後保護了和仁兄弟中的次男和仁統實,並令他成為家臣[[小野鎮幸]]的義弟,保住了和仁氏的血脈。 隨後宗茂和[[佐佐成政]]、[[安國寺惠瓊]]等於12月26日攻下了隈部親永的城村城,隈部一族與家臣150人暫時為宗茂所收容,於隔年被[[豐臣秀吉]]下令處死,宗茂為了隈部一族的武士名譽,於5月27日在柳川城的「黑門」挑選手下12人並以鎮幸為殿軍大將與隈部一族12人(一說隈部方是精銳20人)單挑,被稱為「黑門放討」。結果隈部方自親永以下全員光榮戰死 [[文禄]]元年(1592年)至[[慶長]]三年(1598年)參加[[文禄之役]]、[[慶長之役]],於[[碧蹄館之戰]]<ref>[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020196/328 『筑後将士軍談』 卷之第二十 江陽(碧蹄館)合戦之事 P.537~540]</ref>等朝鮮的數場戰鬥中活躍。 === 關原之戰、改仕加藤家時期 ===[[關原之戰]]立花家參加西軍,被派往攻略[[大津城]],在攻下大津城的同日西軍卻於主戰場關原戰敗,於是立花軍撤退回九州。立花家隨即遭到變節的鍋島軍3萬5千兵力侵攻領地,鎮幸了解主君為了主家的存續不可親自出戰,負責任的擔任了立花軍總大將僅以1千3百名兵力對戰3倍於己軍的鍋島軍先鋒隊3到5千兵力。但此戰鎮幸的傳令官松隈小源擅自誤傳軍令,促使立花軍的先鋒破壞軍規擅自開戰,鍋島軍先鋒一時遭到突擊陷入混亂被連破數陣,但鍋島軍隨後憑優勢兵力逐漸反擊而致使亂了陣腳的立花軍戰死幾位將領,鎮幸自身也在奮戰中左乳下被鐵砲擊中,四肢也廣佈刀傷槍傷,膝蓋更被弓箭射中,但仍和來援的[[立花成家]]合作驅逐敵軍,最終迫使鍋島軍忌憚立花軍之精強而不冒然逼近柳川城,而立花軍也因兵力懸殊退回城池<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07205213/http://www1.bbiq.jp/hukobekki/hachinoin/hachinoin.html 八院の戦い史跡]</ref>。 然而立花家最終遭到[[德川家康]]的改易,面對無力支付薪俸的立花家,小野鎮幸為了廣大的家族只能轉仕[[加藤清正]],清正也給予4千79石的厚遇。之後其舊主[[立花宗茂]]一行人離開肥後往京都流浪,鎮幸因先前關原時的重傷未癒而無法追隨,但扔不忘持續給予其一行人金錢米糧的資助<ref>[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953324/89 『立花遺香』 P.163~164]</ref>。 === 逝世 ===終於,鎮幸於[[慶長]]14年(1609年)6月23日於肥後死去。享年六十四歲,法名華德院殿宗珊大居士。 由於鎮幸嫡子質幸早逝,便迎來[[森下釣雲]]之子鎮矩來繼承,立花家回封柳川後小野家便由鎮幸嫡孫、鎮矩之子[[小野茂高]]繼承,茂高也遵從鎮幸遺命於立花家回封柳川後回仕,擔任家老大組頭領3千石,並擔任立花家在大坂城修築的總奉行指揮,途中病死後由長子[[小野正俊]]接續,小野家歷代都成為立花家老。 == 家臣 ===== 小野四天王 ===*丹波左馬*帆足日向*中野大膳*大庭太郎右衛門*大原市内(鎮幸の影武者) ==影片==<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JmKCTCHSM|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48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両脚を撃たれても指揮を執り続けた『立花双翼』の片翼・小野鎮幸 }} </div>{{-}}
== 日本七柱槍筆頭 ==
文祿年間,鎮幸也隨統虎出兵朝鮮,並於[[碧蹄館之戰]]勇猛奮戰,擔任立花家中核備隊之一的鎮幸,反覆與統虎衝進明軍陣中,鎮幸更將明將[[李有聲]]勾下馬,和[[小早川隆景]]的部將井上景貞一同討殺,隨後更活躍於朝鮮各戰場中,將「立花家有小野鎮幸」的名聲傳至國內外,歸國後和統虎上洛參見[[豐臣秀吉]]時,秀吉便褒稱為'''「日本七柱槍之筆頭」'''和[[本多忠勝]]、[[島津忠恒]]、[[後藤基次]]、[[直江兼續]]、[[飯田直景]]、[[吉川廣家]]並列,且為大友、立花家第一功勞者,並期望鎮幸以其精湛的槍術和統虎一同守禦西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47,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