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涤生

增加 2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张涤生整复外科学》
}}
'''张涤生'''(1916.6.12-2015.8.19),[[江苏]] [[ 无锡 ]] 人,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一级 [[ 教授 ]] [[ 中国工程院 ]][[ 院士 ]] 。<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78431954.html 张涤生 ],中国工程院, </ref> ,[[ 中国整复外科]] 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ref>[httphttps://wwwbaijiahao.peoplebaidu.com.cn/GB/paper39/4938/530913.htmls?id=1711586387640574645&wfr=spider&for=pc 张涤生:中国整复外科之父 ] ,人民网, 20012021-1209-1222</ref> 。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毕业于[[ 国立中央大学]] 医学院,1964年首创远红外线烘绑疗法,1966年完成中国首例断指再植成功,1976年完成中国首例颅面外科手术,1986年又应用微波改进型代替远红外线,1982年完成世界首例一次性阴茎再造手术,1996年完成中国第一例胸壁修复手术,同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出版中国首部颅面外科学专著。
张涤生毕生致力于整复外科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为中国整复外科医学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涤生打破传统的医疗观点,将"整形外科"更名为"整复外科",从而扩大了医治范围。张涤生发明的"张氏阴茎再造术"被国际整形外科同行称为"中国卷筒技术"。
==人物生平==
 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6月12日,祖籍[[ 无锡]] 的张涤生在[[吉林 ]][[ 长春市]]诞生。
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4岁的张涤生进私塾读书,背会了四书五经,7岁进入无锡崇安寺小学接受新式教育。
1932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张涤生考入私立无锡中学读高中,高中时代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成为张涤生的必读刊物。
1935年(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张涤生考入[[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医学院,求学期间加入了进步组织"[[ 南京学联]]",参与抗日活动,[["七·七"卢沟桥事变]] 后,张涤生积极投身学生抗日救亡后援团,被委任为救护队队长。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学校西迁到成都华西坝,担任"华西坝学生抗日救亡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张涤生又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大学毕业后,张涤生被分配到贵阳,任"[[ 中国红十字会]] 救护总队部"医师,从事治疗抗战伤员达3年之久。张涤生注意到许多伤员的生命虽然得到拯救,但为创伤造成的外貌畸形以及功能障碍所苦。因此,张涤生对整形外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师从中国外科老前辈张先林教授,学习整形外科技术。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随[[中国远征军]]赴印度之后被分配到缅北站区的第一军38师所属第43流动手术队,工作至日军投降。
1951年12月,朝鲜战争爆发,张涤生又一次奔赴战场,任上海市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副大队长兼颌面外科中队队长,在烧伤、战伤、冻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5年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同年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今[[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颌面外科主任。
1956年7月,张涤生任上海广慈医院(现名瑞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1964年张涤生担任整形外科主任。
1964年,张涤生开始进行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并率先把显微外科引入中国整形外科领域,创建了具有全新意义的"整复外科"新概念,使整形外科从原来仅限于修补残缺发展为外形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有机统一。
1965年,在[[ 《中华外科杂志》]] 上发表中国首篇通过血管吻接、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文献。
1966年1月,将科室迁到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名为"整复外科"任整复外科主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
==社会任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第六、七届上海委员。
==人物评价==
 
张涤生院士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医学事业,他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深受人民的爱戴,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逝世是中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中国工程院评)
张涤生院士是中国整复外科的先行者、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强调创新、敢为人先,为壮心不已、后势绵长,识才重才、聚才育才,重视对外交流、接轨世界,为中国的整复外科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评)
 
==视频==
===丁小邦博士师出名门:张涤生院士===
{{#ev:youku| XMzgzOTgwNTE2OA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 公务员]][[Category:中国人医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