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1
次編輯
變更
萬曆朝鮮之役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萬曆朝鮮之役''' </p>
|-
|<center><img src="https://storystudio.tw/storage/upload/article/%E9%A4%8C%E9%9C%9E-3.-%E6%AD%9C%E9%9C%9E%E8%AC%81%E5%A1%A2-%E6%B8%A1%E8%A1%9B-%E7%9D%A1%E9%AA%AF%E9%9C%9E%E6%93%8A-%E5%A5%A2%E5%95%8F%E3%83%92%E3%82%99%E6%9C%9D-%E6%A9%BE%E7%8D%84%E6%8D%B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war-in-byeokjekwon-02/ 圖片來自storystudio]
</small>
|}
'''萬曆朝鮮之役''',是1592年至1598年([[明朝|大明]][[万历|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年號索引|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間,[[明朝|大明]]、[[朝鲜王朝|朝鮮國]]與[[日本]]([[豐臣政權]])之間爆發的兩次戰爭,也是明朝[[萬曆三大征]]之一。明朝為抗倭援朝,先後兩次派遣軍隊進入[[朝鮮半島]],與日軍作戰。
朝鮮王朝方面稱'''壬辰倭亂'''(임진왜란)以及'''丁酉再亂'''(정유재란),日本方面稱'''文禄慶長之役'''(文禄・慶長の役)。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閤]](卸任[[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入唐」(唐,代指中国)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朝鮮宣祖|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敗退,並向[[宗主权|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朝隨即派兵入朝支援。這場戰爭遍及朝鮮半島全境,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1597年([[丁酉]]年)再度爆發戰事。後期雙方陷入膠著,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軍於1598年从朝鮮全面撤退,這場日本占領朝鮮并以之為跳板進攻明朝的行动最終失敗。
==名称==
這場為時超過六年,牽動[[東亞]]三國的戰爭,名稱繁多:
戰爭發生於[[中國]]明朝萬曆年間,雖然有前後兩次軍事衝突,但明朝並未因此而分別命名,而是統稱「'''朝鮮之役'''」。是役明軍動員規模可觀,與[[寧夏之役|寧夏]]、[[播州之役|播州]]二役合稱[[萬曆三大征]]。現代中國學者對這場戰爭的稱謂不統一,多使用“'''萬曆朝鮮之役'''”、“'''萬曆朝鮮戰爭'''”<ref>{{cite journal|author1=刘超|title=万历朝鲜战争与日本基督教的关系}}</ref>、“抗倭援朝戰爭”等稱呼,或是沿袭朝鮮方面(包括[[大韓民國]]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稱謂,稱之為“'''壬辰倭亂'''”或“'''壬辰之亂'''”<ref>[http://www.cqvip.com/QK/83014X/195609/1002408989.html 豐臣秀吉之死与壬辰倭乱的结局] ,《史学月刊》,1956年 第9期,陸成侯</ref><ref>[http://www.cqvip.com/QK/82161X/201102/36433888.html 壬辰倭乱时期的朝鲜《朝天录》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 第2期,刘宝全</ref>、“'''壬辰之役'''”。
[[朝鮮王朝]]時稱第一次衝突為'''壬辰倭亂''',第二次衝突為'''丁酉再亂''';現朝鮮大多合稱'''壬辰祖國戰爭'''<ref>{{cite book|author1=李清源|title=壬辰卫国战争}}</ref>或'''壬辰衛國戰爭'''。
[[日本]][[桃山時代]]稱'''唐入り'''(即「入唐/進出中國」之意)、'''唐御陣'''、'''高麗陣'''、'''朝鮮陣''';[[江户幕府]]、[[明治]]時稱'''朝鮮征伐'''<ref>{{cite book|author1=堀杏庵|title=朝鲜征伐记}}</ref>、'''征韓'''<ref>{{cite book|author1=川口长孺|title=征韩伟略}}</ref>;[[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用日本天皇的年號,将兩次出兵合稱'''文祿・慶長之役'''<ref>{{cite book|editor=日本陆军参谋本部|title=日本战史·朝鲜役}}</ref>;當代也有部分歷史研究者稱之為'''朝鮮征伐'''、'''朝鮮出兵'''、'''朝鮮用兵'''、'''日明戰争'''、'''太閤西征'''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萬曆朝鮮之役''' </p>
|-
|<center><img src="https://storystudio.tw/storage/upload/article/%E9%A4%8C%E9%9C%9E-3.-%E6%AD%9C%E9%9C%9E%E8%AC%81%E5%A1%A2-%E6%B8%A1%E8%A1%9B-%E7%9D%A1%E9%AA%AF%E9%9C%9E%E6%93%8A-%E5%A5%A2%E5%95%8F%E3%83%92%E3%82%99%E6%9C%9D-%E6%A9%BE%E7%8D%84%E6%8D%B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war-in-byeokjekwon-02/ 圖片來自storystudio]
</small>
|}
'''萬曆朝鮮之役''',是1592年至1598年([[明朝|大明]][[万历|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年號索引|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間,[[明朝|大明]]、[[朝鲜王朝|朝鮮國]]與[[日本]]([[豐臣政權]])之間爆發的兩次戰爭,也是明朝[[萬曆三大征]]之一。明朝為抗倭援朝,先後兩次派遣軍隊進入[[朝鮮半島]],與日軍作戰。
朝鮮王朝方面稱'''壬辰倭亂'''(임진왜란)以及'''丁酉再亂'''(정유재란),日本方面稱'''文禄慶長之役'''(文禄・慶長の役)。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閤]](卸任[[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入唐」(唐,代指中国)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朝鮮宣祖|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敗退,並向[[宗主权|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朝隨即派兵入朝支援。這場戰爭遍及朝鮮半島全境,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1597年([[丁酉]]年)再度爆發戰事。後期雙方陷入膠著,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軍於1598年从朝鮮全面撤退,這場日本占領朝鮮并以之為跳板進攻明朝的行动最終失敗。
==名称==
這場為時超過六年,牽動[[東亞]]三國的戰爭,名稱繁多:
戰爭發生於[[中國]]明朝萬曆年間,雖然有前後兩次軍事衝突,但明朝並未因此而分別命名,而是統稱「'''朝鮮之役'''」。是役明軍動員規模可觀,與[[寧夏之役|寧夏]]、[[播州之役|播州]]二役合稱[[萬曆三大征]]。現代中國學者對這場戰爭的稱謂不統一,多使用“'''萬曆朝鮮之役'''”、“'''萬曆朝鮮戰爭'''”<ref>{{cite journal|author1=刘超|title=万历朝鲜战争与日本基督教的关系}}</ref>、“抗倭援朝戰爭”等稱呼,或是沿袭朝鮮方面(包括[[大韓民國]]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稱謂,稱之為“'''壬辰倭亂'''”或“'''壬辰之亂'''”<ref>[http://www.cqvip.com/QK/83014X/195609/1002408989.html 豐臣秀吉之死与壬辰倭乱的结局] ,《史学月刊》,1956年 第9期,陸成侯</ref><ref>[http://www.cqvip.com/QK/82161X/201102/36433888.html 壬辰倭乱时期的朝鲜《朝天录》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 第2期,刘宝全</ref>、“'''壬辰之役'''”。
[[朝鮮王朝]]時稱第一次衝突為'''壬辰倭亂''',第二次衝突為'''丁酉再亂''';現朝鮮大多合稱'''壬辰祖國戰爭'''<ref>{{cite book|author1=李清源|title=壬辰卫国战争}}</ref>或'''壬辰衛國戰爭'''。
[[日本]][[桃山時代]]稱'''唐入り'''(即「入唐/進出中國」之意)、'''唐御陣'''、'''高麗陣'''、'''朝鮮陣''';[[江户幕府]]、[[明治]]時稱'''朝鮮征伐'''<ref>{{cite book|author1=堀杏庵|title=朝鲜征伐记}}</ref>、'''征韓'''<ref>{{cite book|author1=川口长孺|title=征韩伟略}}</ref>;[[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用日本天皇的年號,将兩次出兵合稱'''文祿・慶長之役'''<ref>{{cite book|editor=日本陆军参谋本部|title=日本战史·朝鲜役}}</ref>;當代也有部分歷史研究者稱之為'''朝鮮征伐'''、'''朝鮮出兵'''、'''朝鮮用兵'''、'''日明戰争'''、'''太閤西征'''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