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天仙境里的佛国(杨海标)

增加 9,31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海天仙境里的佛国'''<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海天仙境里的佛国'''<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9241427/pexels-photo-924142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260&h=750&dpr=1"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 海天仙境里的佛国'''是[[中国]]当代作家唐广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海天仙境里的佛国===

普陀山,一座[[大海]]中[[美丽]]神奇的[[小岛]],一个[[深藏]]厚重历史[[文化]]的[[神秘]]佛国,一处名扬天下的旅游胜地,像一位出水芙蓉般迷人的少女,钻心贴肺般地让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也许是前世的约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了一次与它相遇的机缘。

踏上普陀山,便有习习清风吹过发梢,拂过心湖,有一股清新的气息钻进每个毛孔,让人犹如被被置换了身上所有细胞,从头到脚全身通畅,精神焕发。此时正是七月流火,在杭州时总像有一团火在包裹着,令人窒息,而在这里则是两重天地,温润的海风与醉人的绿蕴育着这一片清凉的世界,让人顿时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

眼前的普陀山,整座山被绿树覆盖着,像一块绿宝石镶嵌在清波荡漾的大海中,弥漫着天堂般的典雅和宁静。罗贯中在《西游记》中这样写道:“汪洋海远,水势连天,祥光笼宇宙,瑞气照山川。千层雪浪吼青霄,万迭烟波滔白昼......五色朦胧宝珠山,红黄紫皂绿和蓝。才看观音真胜境,试看南海珞伽山。好去处!山峰高耸,顶透虚空。中间有千样奇花,百般瑞草。风摇宝树,日映金莲。观音殿瓦盖琉璃,潮音洞口铺玳瑁。绿杨影里诸鹦哥,紫竹林中啼孔雀。”西游记里还记叙了孙悟空多次到普陀山叩拜南海观世音的景像,我不知道罗贯中是否到过普陀山,但他以热情洋溢的笔触,丰富生动的想象,把这里的情景描写得酣畅淋漓,像仙境一样迷人,像梦一样幽远,把我们带进了那种令人神往的“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梦幻迷离的神秘世界里。

踏着浅浅的步子,走在被林木笼罩、曲径通幽的小道上,仿佛给心灵打开了一条通往绿色世界的通道,阳光穿过叶缝,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晕,像一朵朵美丽的小花,一路开放。林中,有小鸟在啁啾,有鲜花香味四溢,并有袅袅的梵音乐曲从远近传来,悠扬,婉转,深沉,仁厚,心便被慢慢地融化进了无边无垠、超凡脱俗的境界里。路静静的,心静静的,心无旁骛,物我两忘。世事繁杂,烦恼事甚多,这里该是卸下心灵羁绊的最好去处了。

在这座岛屿上,观音菩萨佛像无处不在。当一座巨大的南海观音菩萨铜像出现在我面前时,那是一种慑人心魂的震撼。只见观音菩萨拔地倚天,耸立在高高的莲花台上,遥望悠远旷邈的苍穹,胸纳烟波浩渺的大海,从无可企及的高度上俯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此时,便有佛光照心,禅理入骨的神奇感觉,一种潜藏在心中的虔诚和膜拜不禁油然而生。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许多人长跪在佛像前,在默默祈祷,求健康,求平安,求发财,求升迁,求婚姻,求幸福等等,不一而足。人生欲望繁多,但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拜佛只是一种心情,一种思想,一种寄托,一种愿望,但有些人拜佛却很功利,希望得到佛的保佑和庇护,希望烧一炷香就能消灾灭难,所有事情就能圆满通达,然而他们不一定真心信佛,很多人都是临时抱佛脚,只求获取,不讲奉献,而不知道佛教的主旨是“不为自己得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积德行善,慈悲为怀”,这或许是许多信男信女们所没有想到的吧。

普济寺,是岛上众多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恢宏雄伟的建筑,袅袅悠扬的梵音,遮天蔽日的参天古木,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清幽和宁静的气氛,身临其境,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脑子如同被水洗过了一般,一片空明,这是接近仙界的地方啊,心里顿生敬意,心一下子静了下来,没有欲望,没有杂念,真诚地感悟做人的道理,享受着万念皆空的美好意境。

普济寺前有放生池和三座桥,一座桥叫长寿桥,一座叫平安桥,另一座叫逍遥桥,桥的取名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人生吧。是啊,人生苦短,如同过眼云烟,瞬间即逝,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摆脱生活的各种羁绊和困扰,使人生变得绚丽多彩,能幸福地享受世间美好的一切,这是人们心中的梦想和期待。既然在桥上走一趟就能实现心中的愿望,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只是该走哪座桥却有点犹豫不决,难以取舍。最后我还是选择平安桥,平安是福,有了平安,才能有追求梦想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一切皆空,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吧。

徜徉在山里,陪伴眼前的有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树,有扎根在石缝中盘曲虬龙仍郁郁葱葱的林木,那枝叶像一把把伞,盖住了寺院,盖住了道路,盖住了山石泥土,罩住了一山的阴凉。佛家追求清净,他们早已认识到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重要,千百年来,僧人们一直在这里栽花种树,营造出一派清、静、幽的氛围,用佛教的方式,诠释着对自然的尊崇和热爱,将人的精神世界提升到至高无尚的境界。历代帝王将相,官宦商贾,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怀着对优美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的向往,都纷至沓来,选择到这里隐居、修炼、游览,忘情于山海之中,求取一方静土滋养疲惫的灵魂。
在普陀山顶有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的磐陀石,它由两块石头相叠而成,上下大,中间小,两石之间仅有些微接触,犹如悬在半空中,似乎风轻轻一吹也会坠落下来,我不禁为在下边的游客捏一把汗。石上有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题写的“磐陀石”三个笔力遒健的大字,令人不解的是“石”字上竟然多了一点,再仔细观察,“磐”字的舟字少了“舟”字的钩。其实这是侯将军有意为之,因为“磐”字笔画太多,而石字笔画较少,为了使整幅字看起来相对平衡,一减一增,充满了艺术情趣。而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很多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就连夫妻性格都需要互补,想想,这也是佛的境界吧。

在偌大的“心”字石前,围满了排队照相的人,人们期望能“永结同心”“心心相印”。佛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切的因缘际会都是由“心”而起,所以,只要以心修行,就能成佛。今天人们追求着不同的心愿:诚心、忠心、良心、爱心、信心、雄心、民心......无处不在的“心”,度量着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心广天地宽,“心”字石阐释了佛教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它让人们克服自身的缺点,把心放下,丢弃私心杂念,一心向善,就可以拥有一份清心和宁静。

行走在曲曲弯弯的山间小道上,不时有掩映于绿树中黄墙黑瓦的寺院闯入眼帘,那幽幽的木鱼声,声声敲打在心上。那袅袅娜娜的香烟从寺院中升起,带着温馨祥和的气息,飘散在佛国的天境里。走过疏影横斜的紫竹林,听着声声不息的潮音洞,踩着金色柔软的沙滩,那些美丽的画面温柔地把我的心抓住了。此时蓝天一碧如洗,犹如我晴朗的心情。眼望着烟波浩渺的大海,耳听着如珠滚动的禅声,人忽然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天苍苍、水茫茫、心悠悠,天地是那么的博大,人与大自然相比是那么的渺小,我突然想起,千百年来人们敬天敬地,求神拜佛,都是缘于对大自然的敬畏,缘于对心灵的敬畏啊。

在蓝天碧水之间的普陀山,满山都是醉人的美景画廊,处处藏着谜一样的玄机,让你永远赏不尽,看不够,品不完。这里是神的境界,仙的住所,难怪观世音菩萨看上了这里,便不肯东渡日本了。

暮鼓晨钟,叙述着佛国千年的故事,那一曲曲缥缈的梵音,像大海的涛声,荡涤着我心灵的尘埃。此时,夕阳喷薄出万道金光,把高高的观世音像涂抹得金碧辉煌,面对那片金灿灿而又神圣的光辉,我听到了自己温柔的心跳,感到了心的回归。<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杨海标,男,侗族,公务员,在广西龙胜县总工会工作,桂林市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副会长,曾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多篇。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9,0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