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父亲,我身后一堵坚实的墙(朱莉)

增加 4,49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父亲,我身后一堵坚实的墙'''<br><img src="https://image…”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父亲,我身后一堵坚实的墙'''<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7248943/pexels-photo-7248943.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父亲,我身后一堵坚实的墙》'''是[[中国]]当代作家朱莉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父亲,我身后一堵坚实的墙===

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打一手好[[算盘]]。不但治学有方,而且[[庄稼]]活做得细,地里产量高。村里的小孩子都怕他,服他。村民们家长里短、写写算算的事,总爱找父亲帮忙,而父亲也总是[[乐此不疲]],大家都很敬重他。

由于奶奶下世早,母亲既要忙家务活,还要照管年幼的弟弟、妹妹。我自然就发配给父亲带了。尽管还不到入学的年龄,父亲就找来课本,早早地把我送进课堂。这样一来,我就成了父亲的“小尾巴”,走哪带哪。

懵懂中,我最喜欢在阳光下,踩着父亲的影子行走。看着自己小小的身躯,溶入到父亲高大的影子里去,心里有种安全感。回望身后,父亲就像一堵墙,牢牢站立在那里,给我坚实的力量,父亲的眼里,永远都是鼓励的目光,看着父亲的眼神,那种感觉很踏实。当然,高兴的时候,父亲也会把我扛在肩头奔跑,我欢快的笑声,引得路人停下脚步。我的童年就这样在父亲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该上初中了,我得去几十里外的镇上就读。父亲就托人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村里的自行车还不多见。那是一辆老式的加重自行车,永久牌的,又笨又重。对瘦弱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爸爸就是用那辆自行车,载着我,把我送到镇上的中学就读。每周的接送,风里来,雨里去,从未间断。

那时的父亲,年轻而富有朝气,他豪不费劲地蹬着自行车的脚踏,两条腿就像织布似的,车子载着我们在乡间公里上飞奔。我坐在后座,靠着父亲厚实而挺拔的背,就像靠在一堵温暖的墙后。看着一路的风景,想着我的学习,心情很是欢畅。就这样,被父亲接送的上学时光,成了我永远的记忆,一辈子都抹不去。

后来,为了上下学方便,父亲下决心教我学骑车。我听同学描述过学骑自行车时的惊险,目睹过他们不断摔跤的过程。面对那个[[庞然大物]],我有些望而却步。母亲在一旁唠叨,说和我一般大的孩子都学会了骑车,就数我[[胆小]],笨。父亲则鼓励我,慢慢的,我消除了胆怯心。

一个星期天,父亲推出他的自行车,到村里打麦场上教我学。父亲稳好车子,让我上去,然后他推着,让我踩着脚踏。其实,就算我不踏,自行车也被父亲推着往前走。我怕摔,父亲也怕摔了我,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练习着,效果不是太明显。望着车子,我陷入沉思,这样下去不行。我就按照父亲教的要领,目视前方,两手腕硬起来,一只脚踩着脚踏,划呀划呀。因为有父亲在后面保护,我大胆地骑上车,向前冲去,一路畅通。骑得正高兴时,一扭脸发现父亲根本没跟在车子后,我顿时慌了手脚,结果,人和自行车一起摔倒在草丛中。父亲急忙施救,还好,没大碍。

就这样,在父亲的搀扶下,我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段记忆,让我铭心难忘。一直到现在,我学会开车后,每每倒车时,有父亲的指挥,我都会笃定自若,稳稳地把车子停放好。

父亲,一直是我身后一堵坚实的墙。给予的安全感,我从来[[深信不疑]]。如今,燃烧的岁月,已将父亲的青春逝去,如一堵被风雨剥蚀的老墙,依然挺立风雨中。

那坚强、那信念、那不屈的目光,仍在父亲额头闪亮。

在我心中,父亲永远伟岸高大,厚实[[慈祥]]。是一堵实实在在的墙,为我,为这个家,[[遮风挡雨]]。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朱莉,教师。工作之余,爱好写作、读书。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15,5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