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伦勃伊姆

移除 6,570 位元組, 5 年前
人物简历
'''<big>丹尼尔·巴伦博伊姆</big>''',(''' DanielBarenboim ''',{{bd|1942年|11月15日|||catIdx=W}})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出生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一直以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令人惊叹的“多重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2018年11月18日-20日,担任指挥的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ref>[https://baike.sogou.com/v39010226.htm?fromTitle=%E4%B8%B9%E5%B0%BC%E5%B0%94%C2%B7%E5%B7%B4%E4%BC%A6%E5%8D%9A%E4%BC%8A%E5%A7%86 搜狗]</ref>
== 人物简历 ==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一直以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令人惊叹的“多重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丹尼尔·巴伦博伊姆1942年11月15日生于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三代俄裔犹太移民。1952年,随父母移居建国不久的以色列之港市特拉维夫。 巴伦博伊姆熟练掌握七门语言(希伯来、德、英、法、意、俄、西班牙),持阿根廷,以色列和西班牙护照。是阿根廷-以色列的钢琴家、指挥家 。 音乐 1952 。1952 年,巴伦博伊姆随父母移居以色列。7岁举办个人音乐会。1954年,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写道:“11岁的男孩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是个奇迹!” 1967年,巴伦博伊姆首次以指挥身份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1975年,他接替指挥大师索尔第,成为巴黎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兼音乐总监,正式跨入了世界一流指挥家的行列。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指挥家,巴伦博伊姆有着天才的钢琴演奏技艺,同时又精通作曲和室内乐演奏。 巴伦博伊姆指挥乐团时,善于抓住作品的整体结构,忠实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洒脱大方、干净利落。巴伦博伊姆指挥曲目范围广,对于德奥作品,英国作品、法国作品和俄国作品,他的演绎都是十分富有特色。相对而言,他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演绎,更为精彩和具有说服力的,例如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柏辽兹、埃尔加及柴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都属于他所擅长指挥的范围之内 。[1] 风格 作为一名指挥家来说,巴伦鲍伊姆无论从外表上还是内心上,都具有着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他有着英俊的外貌和高雅的气质,这些特征无论是在吸引听众还是在驯服乐队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对于音乐有着异常自由和宽广的想象力,他的艺术风格非常富有诗意,其独特的抒情性和歌唱性亦是他最为明显的艺术特征。巴伦鲍伊姆的前妻杰奎琳·杜普蕾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提琴家之一,后来由于染上脊椎硬化的绝症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在她生前,巴伦鲍伊姆曾无数次与她合作演出,除了指挥乐队为她协奏以外,还经常在她的独奏会上为她担任钢琴伴奏,他们之间的精彩合作,曾为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们带来过无穷的艺术享受,许多动人的情景至今还深刻地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 作品范围 巴伦鲍伊姆在指挥曲目上有着相当广的范围,对于德奥作品,英国作品、法国作品和俄国作品来说,他的演释都是十分富有特色的,但相对来说,他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演释,应该说是更为精彩和具有说服力的,例如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柏辽兹、爱德华·埃尔加及柴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就都是属于他所擅长指挥的范围之内的。 演奏成绩 巴伦鲍伊姆虽已是一位功名显赫的指挥家,但他在钢琴演奏方面的突出成就仍然是不能不提的,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钢琴家之一,他在这方面所具有的意义是十分突出的,多年来,他一直利用指挥之间的空余时间来从事钢琴演奏活动,有时甚至自己边演奏边指挥乐队协奏。他是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和肖邦钢琴作品的优秀诠释者,曾经录制过全套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及全套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以及肖邦的全套夜曲及勃拉姆斯等人的许多作品。 社会评论 钢琴家中的奇才、指挥家中的荣耀 在今天的世界音乐舞台上,有两位最走红的钢琴大师出身的指挥家,当人们翻开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的唱片目录后便会发现,由他们二人作为钢琴独奏和作为指挥家指挥所灌录的唱片是比比皆是的,这两位明星级的双料大师,一个是前苏联的阿什肯那齐,另一个就是出生在阿根廷,后来又移居到以色列的巴伦鲍伊姆。然而在这两位大师之间,巴伦鲍伊姆应该说是更趋向于指挥家的,首先,他早在二十几岁时就开始从事指挥活动了,而阿什肯那齐则是在四十几岁时移居到西方以后才正式拿起指挥棒的。另外,阿什肯那齐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始终是将钢琴演奏艺术作为自己的专项而进行刻苦的磨炼的,因此,严格地说他还是应该被列入到世界著名钢琴大师的行列中,故此本书也未将他编入在内。而巴伦鲍伊姆则不然,他早在学生时代时就将指挥艺术作为一项专业而进行过系统地学习,并在世界各国的各大交响乐团中广泛地进行过指挥艺术实践,虽然他也经常作为优秀的钢琴家而活跃在世界乐坛上,但从他在这两项艺术种类上所付出的精力的比例上看,指挥还应该是他的主要专项的,他在1975 年年仅33 岁时就担任了著名的巴黎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这一事例,恐怕便是这方面的最好的证明了。 一段时间内最有争议的指挥家 巴伦鲍伊姆无疑已是当代世界指挥界中的一颗灿烂新星,然而他也的确是在一段时间内最有争议的指挥家,有些评论家在议论他的指挥艺术时颇不以为然,甚至于说出过很多刻薄的语言来对他进行攻击,但更多的语调稍缓的人们则认为他作指挥家不如作钢琴家更合适,但从整体上来看,巴伦鲍伊姆仍是一位称职的指挥家的,尽管他不容置否地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关于这些,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们说得非常清楚,他们说:“我们相信这个乐团的伟大的传统,一定会在巴伦鲍伊姆的领导下发扬光大,因为他不仅是一位一流的钢琴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另外,巴伦鲍伊姆遭受到攻击有的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例如他在1989 年被法国的巴士底歌剧院解职一事,就有着一些与当时法国政局有关的政治原因,再说巴伦鲍伊姆也毕竟不是卡拉扬和索尔蒂,因此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有一点则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他作为当代著名指挥家来说,其天才能力的显现是非常明确的,否则,他也决不会两次成为指挥大师索尔蒂的接班人。 巴伦鲍伊姆是一位谦逊好学的艺术家,在老一辈指挥家中,他曾表示最为偏爱富尔特文格勒和巴比罗利,并从这两人的身上继承了很多优秀的索质和风格。现在,不管人们怎样看待他,他也已经是举世闻名的超级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了,但对于他今后的艺术发展和能力的显现,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和敏感的专业舆论界都在以乐观的态度热情地关注着他,相信,这位天才的新一代指挥家,定会以他的光辉业绩来使全世界感到欣慰的。 友谊 1990年代初,犹太音乐家巴伦博伊姆与巴勒斯坦学者萨义德邂逅于伦敦一家酒店的大堂。对音乐的共同热爱和对文化的诸多相似看法使他们结为挚友。1999年,取意于歌德的《西东集》(West-őstlicher Divan),两位立意在魏玛举行“西东集工作坊”,以纪念歌德诞辰250周年。在巴伦博伊姆与马友友的指导下,魏玛工作坊使以色列与阿拉伯青年音乐家有机会跨越种族藩篱,相互切磋,共同演奏。而萨义德则在工作坊期间主持晚间的音乐、文化与政治讨论。之后,这一工作坊在德国与美国芝加哥亦多次举行。萨义德曾为巴伦博伊姆的演出与录音写作,他们近十年来的对话则于2002年结集成书Parallels and Paradoxes: Explorations in Music and Society(《平行与矛盾-在音乐与社会中的探索》)。 巴伦博伊姆因对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平进程的贡献于2002年获阿斯图里王子奖 。 个人生活 1967年,与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成婚。两人曾频繁地联袂演出。1987年,杜普蕾辞世。 现任妻子为艾琳娜·巴什基洛娃(Elena Bashkirova)。<ref>[https://www.hqgq.com/gangqinjia/119.html 环球钢琴网] </ref>
== 演艺经历 ==
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