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阴阳应象大论

增加 66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阴阳应象大论'''<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txt25.book118.com%2F2017%2F0528%2Fbook109935%2F109934011.jpg&refer=http%3A%2F%2Ftxt25.book118.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9516539&t=113cbd5b470331c49714ae4b0f0a1e12"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28/109934011.shtm 圖片來自原创力文档]</small> |}'''阴阳应象大论'''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主要是论述“法则”:透过阴阳原理结合脏腑阴阳、药性味阴阳、病性阴阳等,来论述治疗法则。如治法天纪,清阳不升,则升其阳;治法地理,浊阴不降,则降其浊;天有五淫六气,伤人则先入皮毛,治宜速,否则病伤筋脉——六腑——五脏。等待入五脏则半死了,提示早治的法则。风湿伤筋,燥胜风湿;风寒伤筋,辛胜风寒(如羌活胜湿汤);热伤气,寒胜热(如白虎汤);湿伤肉,酸胜湿,甘伤肉,酸胜甘(如用牛膝木瓜治风湿)等提示用药法则;阳热里结、阴寒里结,同有腹满症,不预通下则危。里结症在老年人多见到此症,共同特点是阴亏,圣人治以专精神,精神内守,邪不可干,提示养生法则。结尾:“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 [[ 因其轻而扬之 ]] [[ 因其重而减之 ]] ,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 [[ 渍形 ]] 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 血实宜决之 ]] [[ 气虚 ]] 宜掣引之。”更完全是很明显的法则提示。本文的中心是“法则”,但不容易引起读者注意。今特指出,读者进行归纳可以明了。
==出处与篇名解==
【篇名解】
②父母:这里指作根源、起源的意思。
 
③生杀之本始:生,指生长;杀,指消亡;生杀之本始,就是自然界万物生长和消亡的根本动力。
②①七损八益:词句往往应结合上下文来注解。从出土文物文献来讲,七损,指房事中损伤人体精气的七种情况;八益,指房事对人体精气有益的八种情况。其实结合上下文来看,“七损八益”似乎是指人寿。下文有:“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那么年七十······年八十······年九十呢?没有说。所以知七损八殪久长寿。实际情况是年六十,阴痿,气大衰;年七十同龄人损失了许多(人生七十古来稀);年八十死亡率更高所剩无几;年九十可算长寿(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态,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众人呢,“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治已病,治未病”,总法则是“调理阴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注解供学者参考。
 
②②八纪: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合称八纪。
 
②③傍:即依靠,这里意思是效法、按照。
 
②④见微得过:微,指病初发之征兆;过,指疾病所在;见微得过,就是能及早正确认识疾病的轻重程度的意思。
 
②⑤观权衡规矩:权,古代的秤砣,有下沉的意象;衡,古代的秤杆,有平衡的意象;规,圆润的器物,有圆润的意象;矩,为方形的器物有平盛的意象;一说权衡规矩是用来借代四时的四种脉象。其实因古文是竹简传承久远,而损坏、散乱,经整理“善诊者先别阴阳·····以诊则不失,以治则无过矣”如下文:“善诊者先别阴阳,察色按脉,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审清浊,而知部分;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以诊则不失,以治则无过矣”。因此“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应该理解为:注重遵照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规则,而能明确诊断。
==译文==
西方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生辛味,辛养肺,肺气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滋生肾水,肺气与鼻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五气里的燥,在地为五行里的金,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为咳,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变动上为忧。忧伤肺,但喜能抑制忧;热伤皮毛,但寒能抑制热;辛味伤皮毛,但苦味能抑制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气,水气能生咸味,咸味能养肾气,肾气能长骨髓,骨髓又能养肝,肾气与耳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五气的寒,在地为五行中的水,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吟,在人体的变动上为战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变动上为恐。恐伤肾,但思能抑制恐;寒伤血,但燥能抑制寒;咸伤血,但甘味能抑制咸味。<ref>[https://www.5068.com/sc/gwdj/699825.html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译文|赏析]5068教学资源网</ref>
因此说,天地使万物有上下之分,阴阳使血气有男女之别。左右是阴阳循行的道路,而水火则是阴阳的表现。阴阳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始。所以说,阴在内,有阳作为它的卫外;阳在外,有阴作为它的辅佐。
 
黄帝说:人该怎样取法于阴阳呢?
12,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