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凌波

增加 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凌波'''(Ivy Ling Po, 1940年-),本名黄裕君,早年藝名小娟、沈雁;殿堂級女艺人。她在六十年代以一曲《郊道》竄紅並传颂至今,曾經先後演出多部黃梅調電影而為人所知。最為膾炙人口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當年在台上映時創下空前票房紀錄,梁祝旋風襲捲全台,傳為佳話。
==養女演出一片天 ==
凌波本姓黃,祖籍廣東汕頭,父母早逝,五歲時因家貧被伯父以二十美元賣給姓君的養父,改名君海棠。《兒女情深》是凌波演藝生涯中第一部電影,那年她十二歲,也是因爲她跟養母在香港生活困苦,有時連飯都不敢吃,養母透過同鄉的關係得到這個演出機會,卻也因此成爲改變她一生的重要轉捩點。1961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李翰祥]]提拔她在國語片《紅樓夢》中幕後代唱,1963年受[[李翰祥]]導演賞識,改名凌波,同年以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金馬獎最佳演技特別獎。1968年以《峰火萬里情》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74年與夫婿[[金漢]]白組今日影業公司,拍攝《新紅樓夢》。随着黄梅调逐渐没落,凌波也在70年代末淡出影坛。1988年全家移民定居加拿大。
==小娟遇伯乐 巨星诞生==
1950年代,凌波演廈語片,被譽為「廈語青春影后」。她小小年紀捱慣苦,水銀燈下沒抱怨一句。廈語片的主要市場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風光時,丫鬟、小男生、,拍了幾年,開始有主角做。好景不常,廈語片漸次沒落,她想過轉往粵語片發展,卻徒勞無功,不經意因黃梅調帶來轉機。凌波接觸黃梅調,始自踏入邵氏門檻前、六一年公映的國語片《劉海遇仙》(由岳麟导演、编剧、主演的香港电影)。凌波说自己能夠拍國語片,[[岳麟]]可說是伯樂,在那之前凌波不懂唱,也不知道黃梅調是什麼。在《劉》片的宣傳海報上,不會找到「凌波」,因為那時她仍叫「小娟」,「[[李翰祥]]在大觀片場拍《貂蟬》,聽到鄰廠在放着黃梅調的歌聲,李導演說,除了他以外,還有誰在拍黃梅調呢?打聽下,原來那個是小娟!」
72,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