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波士顿龙虾

增加 13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66FFE6" align= center|'''<big>波士顿龙虾</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2i03piccdn.itcsogoucdn.cncom/images01/20210716/5f9d00194a3d40258b342c5f94dea9b6.jpeg 7f0de34f130e2d6a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pic.sogou.com/d?query=%E6%B3%A2%E5%A3%AB%E9%93A1%B6BF%E9%BBBE%9199%E7E8%8B99%90BE&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24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FFE6" align= center|'''<big>波士顿龙虾</big> '''
'''种''' :美洲螯龙虾
|}
'''<big>波士顿龙虾</big>'''(学名:Homarus americanus),别名美洲螯虾、波士顿龙虾等,属海螯虾科螯龙虾属的节肢动物,生活于寒冷海域,肉较嫩滑细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A、C、D及 [[ ]] [[ ]] [[ ]] 、镁、磷、铁、硫、铜等微量元素丰富,味道鲜美。从20~60厘米不等,体重从½~4公斤不等;但根据金氏世界记录,最大的 [[ 波士顿 ]] 龙虾重达20.14公斤,全长从尾部到大螯尖端为1.06米,1977年捕获于加拿大新斯科舍外海,是世界上可长到最重的海洋甲壳类。
== 物种起源 ==
17世纪最早登陆美洲的英国清教徒几乎饿死,主要是不敢碰未见过的动植物,包括满山的野火鸡和满海的龙虾。那时北美东岸的龙虾极多,多到什么地步?偶有巨浪,龙虾会被冲到岸边堆成两尺高,但没有人敢捉来吃。当年一位名叫John Winthrop的殖民者写信回欧洲老家,抱怨这儿没有他惯吃的羊肉,只有英国人不吃的生蚝、三文鱼、带子和蚬。后来美国人懂得吃龙虾了,量多物贱,龙虾被称为“穷人的鸡”,poor man's chicken。随手可拾的东西,没有人会经营买卖。美国到了19世纪中叶,龙虾已由穷人的廉价食料变为一般人的美食。1840年初缅因州开始运销龙虾到全国各地,第一批在1842年抵达芝加哥。19世纪末缅因年产龙虾1300万吨,当时批发价每磅美金一角,零售十二仙;同期消费,咖啡每杯五仙,当有所比较。波士顿龙虾其实叫缅因龙虾,也不产于波士顿。这种大钳 [[ 龙虾 ]] 原称北美洲龙虾,北美洲东北以至加拿大东沿岸都有,由于缅因州产量多,又最先作商业采捕营运,故在19世纪已被定名为缅因龙虾。
== 外形特征 ==
从20 ~ 60 厘米不等,体重从 ½ ~ 4 公斤不等;但根据金氏世界记录,最大的波士顿龙虾重达20.14公斤,全长从尾部到大螯尖端为1.06米,1977年捕获于加拿大新斯科舍外海,是世界上可长到最重的海洋甲壳类。
波士顿龙虾以鱼类、其他小型甲壳类及贝类为食,偶尔也会吃海中植物。天敌则有鳕鱼、比目鱼和其他龙虾等。
== 生长繁殖 ==
波士顿龙虾只能在脱壳后的短暂时间进行交配。在幼年时一年约脱壳2 ~ 3 次,成年后 (4 ~ 7岁) 一年约脱壳一次。由于生活在600~700米以下的寒冷海域,波士顿龙虾离水后生存期很短,并且生长特别缓慢。大多数捕捞的波士顿龙虾在0.5~1公斤,一只波士顿龙虾大约7-10年长一磅(约453克),而一只6-7公斤的 [[ 波士顿 ]] 龙虾相当于生长了近百年,故称之“百年龙虾”,寿命相当长,尚不明确。
== 繁养方式 ==
=== 捕捞 ===
每年的8月初在美国罗克兰郡举办的缅因州龙虾节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节之一,到2013年已经举办了60多届。龙虾节上会用世界上最大的蒸锅来烹饪上万只的龙虾,喜欢吃龙虾的游客在这里可以一饱口福。美食节在著名的世界龙虾笼比赛中落下帷幕,每一位参赛选手为了获得奖杯需要快速的穿过在海港的那些龙虾笼。
== 龙虾峰会 ==
2007年,时任 [[ 美国 ]] 总统的布什在父亲的度假农庄与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举办过令全球广为关注的“龙虾峰会”。<ref>[ 外链网址 https://k.sina.com.cn/article_7025304018_1a2bda1d2001011py7.html 网页标题一提起波士顿,我就想起那次吃龙虾,实在没出息!], 外链 新浪 网站</ref>
==视频==
<center>
6,5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