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鳞屑

增加 81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鳞屑'''<br><img src="https://file.youlai.cn/cnkfile1/M02/B8/6D/E0722B4624EECF10694E35374FADB86D.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9%B3%9E%E5%B1%91&correct=%E9%B3%9E%E5%B1%91&ancestor=list&cmsid=e8202ee08711ef857a6a4c64c03e95be&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f3ba67de4f8c7969cd3dae6542090fd1&currsn=0&ps=59&pc=59 圖片來自36O]</small>
|}
''鳞屑''
鳞屑(scale)为干燥或油膩脱落的[[表皮细胞]],因[[新陈代谢]]表皮角质层每天都在脱落,只是细小而薄不引起注意,但在皮肤病的病理过程中,由于[[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及[[水疱]]的干枯等,可产生明显脱屑,鳞屑可有多种多样,可为[[糠秕样]]、[[牡蛎状]],颜色也不一样,一般多为灰白色,亦可为深浅不等的褐色、灰色甚至黑色。
(一)炎性鳞屑的鉴别诊断
1、红癣
特点是边缘清楚的淡红色或褐红色斑片,常称“红砖头”色斑片,表面平滑没有鳞屑,少数病人可以有少许干燥的糠状鳞屑。好发部位在 [[ 腹股沟 ]] 、腋下、臀间、乳房下,4~5趾或3~4趾间,斑片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也可有轻度灼热感。紫外线检查呈现珊瑚红荧光,鳞屑中可查见 [[ 革兰氏 ]] 染色阳性的微细棒状杆菌。口服红霉素治疗有效。在少数糖尿病患者或体弱者皮疹可以泛发;红癣一般炎性反应轻,无丘疹和水疱损害,但极个别患者在足部有发生水疱的报告,诊断时应注意。本病诊断以红褐色(红砖头色)斑真菌检查阴性,而在鳞屑中能查见微细棒状杆菌为特征,与 [[ 股癣 ]] [[ 体癣 ]] 的区别在于后者有 [[ 丘疹 ]] 、小 [[ 水疱 ]] 及真菌检查阳性。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在于后者查不到微细棒状杆菌,滤过紫外线灯检查无珊瑚红色,而且皮疹往往对称散发,有 [[ 糜烂 ]] 情况。叠瓦癣为鳞屑性红斑,呈树轮状排列,形成很多同心环。且环环相叠形成类似屋顶叠瓦相互重叠,真菌镜检可见菌丝。
2、[[耳真菌病]]
是外耳道一种红斑、鳞屑渗出性真菌病。皮疹开始发生在外耳道,鱗屑呈灰白色或棉花状物,位于红斑上,随炎症逐渐加重,出现浆液性渗出及结痴,合并细菌感染,可化脓发出臭味。
3、 [[ 银屑痂]]
在红色斑疹丘疹斑块上覆盖着白色干燥性屑,易剥脱,可见针头大小出血点,并有同形现象,此病冬重,夏轻,多数痒感,部分伴轻度或中度瘙。病理特征:显著的角化过度,可见 Munro微小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刺层肥厚、真皮乳头水肿,上延嵌入表皮。
4、[[毛发红糠疹]]
以红斑鳞屑加毛囊角化性丘疹为特征,在手背、指背、腕部起群集性毛囊性角质小丘疹。 [[ 丘疹 ]] 能融合消退而形成斑片,在大片红斑鳞屑皮损中,特征性可见到散在的岛屿状正常皮肤,部分病人发展成剥脱性皮炎。
(二)非炎性鳞屑的鉴別诊断
1、[[玫瑰糠疹]]
临床特点是橙红色,玫瑰色斑或 [[ 斑丘疹 ]] ,表面覆盖有较厚不易脱落鳞屑,这种鱗屑外缘附着、内缘游离,本病开始时先发生一红斑鳞屑性损害,称 [[ 母斑 ]] ,1~2周后自躯干、四肢、颈部散布卵圆形成不规则斑,长轴与肋骨或皮肤纹理一致,自觉轻度瘙痒。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在1~3个月内自愈。2、 [[ 连圈状糠秕疹]]
又称远山病,基本损害是淡褐色或褐色斑片。表面细糠状鱗屑、无自觉症状,边界清楚、呈圆形,卵圆形。一片至数十片,并能互相连接,好发于腹腰部、臀、大腿。
3、 [[ 石棉状糠疹]]
是仅发生在头皮的一种局限性鳞屑性损害,鳞屑基底一般无明显浸润及红斑,毛发本身正常,但毛发被大量石棉状屑末黏着。
4、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是发生在手掌表浅鳞屑性疾患。手掌对称性出现一个或数个白点,表皮与基底分离形成无疱液的水疱,皮损破裂后形成鳞屑、并不断增多累及整个手掌,多见于成年人,一般无自觉症状,常伴有多汗和 [[ 汗庖症 ]]
== 检查 ==
(一)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注意有无全身感染和维生素缺乏体征。全身泛发性的有 [[ 剥脱性皮炎 ]] [[ 猩红热 ]] [[ 落叶性天疱疮 ]] [[ 脱屑性红皮病 ]] 等;局限性的有玫瑰糠疹、 [[ 花斑癣 ]] [[ 脂溢性皮炎 ]] [[ 烟酸缺乏病 ]] 等。
2、鱗屑情况
鳞屑一般疏松,容易剥脱(银屑病),但亦有粘着较紧,嵌入毛囊不易剥脱者(盘状红斑狼疮)。一般均干燥(银屑病、玫瑰糠疹),但亦有呈油腻性者(脂溢性皮炎、落叶天疱疮、脂溢性角化病)。可细小如糠秕(花斑癣、单纯糠疹),或呈箔状大片(剥脱性皮炎、猩红热);或作鱼鳞状、蛇皮状(鱼鳞病)。可中央紧贴在皮肤上,边缘游离翘起(鳞状毛囊角化病);或鳞屑中心破裂,边缘游离,状如圆领(汗疱疹);或一端与皮面相连,一端游离翘起(叠瓦癣)。色泽可呈白色(单纯糠疹)、银白色(银屑病)、灰褐色或黑色(鱼鳞病)、褐色(花斑癣)。
(3)有些扁平苔藓的丘疹,表面有带光泽、附着很紧的鳞屑,如用放大镜观察,丘疹表面有灰白色小点或是互相交错的网状条纹,称为 Wickham纹,如果先用油或水沾湿,或刮去鳞屑,这些小点或网状细纹可以看得更清楚,叫擦油(水)透光检查法。
(二)实验室检查
叠瓦癣及花斑癣的鳞屑,直接镜检可找到菌丝或孢子;脱屑性红皮病血清补体C5可降低;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有助于落叶性天疱疮的细胞学诊断;恶性淋巴瘤或白血病需进行血液、 [[ 骨髓象 ]] 、皮损及淋巴结活检才能确诊。== 治疗==
1、银屑病
包括一般治疗、外用药物、内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般治疗包括解除精神负担、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诱发因素;外用药物应依据皮损情况选择用药,包括角质促成剂、角质剥脱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软膏等;内用药物包括维A酸类 [[ 维生素类 ]] [[ 抗生素 ]] [[ 糖皮质激素 ]] 、免疫调节剂等;物理治疗 有UVB 有[[UVB 光疗 ]] [[ 光化学 ]] 疗法和 [[ 药浴 ]] 等。
2、红皮病
治疗首先要寻找病因,并尽早去除诱因,与肿瘤有关者应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外用药可用扑粉或温和霜剂;内用药物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其他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抗感染治疗。
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
5、扁平苔藓
治疗多采用综合方法。外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软膏、维A酸类软膏;内用药物有 [[ 氯喹 ]] 、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免疫调节剂、 [[ 抗组胺药 ]] 等。
6、线状苔藓
多数患者皮损可自行消退,可不治疗,皮损顽固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或维A酸类软膏。
4、避免搔抓,禁用肥皂、热水烫洗。
5、根据医嘱正确使用外用药。
== 参考资料 ==
<ref>[https://baike.so.com/doc/6240191-6453570.html 鳞屑]</ref>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2,9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