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8
次編輯
變更
阿兰泰
,無編輯摘要
=='''阿兰泰'''==
''' [[ 阿 蘭 兰 泰]]'''({{lang-mnc|ᠠᡵᠠᠨᡨᠠᡳ|v=arantai}},{{bd|?||1699年||}}),[[ 滿 满 洲]][[ 鑲藍 镶蓝 旗]],富察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 書 书 列表|清朝工部尚 書书]]。
由[[兵部]][[笔帖式]]转任兵部[[郎中]]。[[三藩之乱]],博闻强记,参与修纂《平定三逆方略》。[[康熙]]二十年(1681年),任内阁学士,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辛酉,接替佛 倫 伦 , 擔 担 任[[清朝工部尚 書 书 列表|清朝工部尚 書书]],后改[[兵部尚 書书]]。由[[ 蘇 苏 赫]]接任。改任[[吏部尚书]]。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五月,改任[[武英殿大学士]],改任[[国史馆]]总裁。[[康熙帝]]征[[噶尔丹]],宿卫[[紫禁城]],综理奏章。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为《 [[ 平定朔漠方略 ]] 》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阿兰泰去世,[[谥号]]'''文清'''。 ==人物生平== 康熙二十年,擢光禄寺卿,迁[[内阁学士]],充平定三逆方略副总裁,兼充明史总裁。二十二年,迁兵部侍郎,兼管佐领。擢左都御史。上阅方略,以叙事多舛错,谕阁臣曰:"平逆始末,阿兰泰知之甚详,可与酌改,务期纪载得实。"迁工部尚书。累调吏部。二十八年,上以雨泽愆期,命偕尚书徐元文虑囚,奏减罪可矜疑者四十五人。是年拜武英殿大学士。陕西饥,命阿兰泰与河督靳辅议运江、淮粮米自黄河溯西安,以备积储。三十四年,上出古北口巡历塞外,命留京综阅章奏。 明年,上亲征噶尔丹,[[阿兰泰]]仍留京,与尚书[[马齐]]、佛伦宿卫禁城。其秋,随驾出归化城,驻跸黄河西界,经画军务。以扈从劳,赐内厮马。厄鲁特台吉丹济拉来降,上驻跸翰特穆尔岭,召入见,阿兰泰及郎中[[阿尔法]]引之入御幄,上屏左右,令阿兰泰等出,独与丹济拉语良久。及退,召阿兰泰谕曰:"尔偕降人入,以防不测,意甚善。朕令尔出,欲推诚示不疑耳。"三十七年,与伊桑阿俱以年老善忘奏解阁务,上曰:"大学士重任,必平坦雍和、任事谨慎者方为称职。至於记事,可令学士任之。"明年,卒。方病剧,上欲临视,遣皇子先往,而阿兰泰已卒。 ==死后哀荣== 上为辍朝一日,遣皇子及内大臣奠醊,赠[[太子太保]],加赠少保,谥文清。 阿兰泰操行清谨,处政府远权势,人莫敢干以私,以是为上所重。后上与大学士论内阁旧臣,称阿兰泰能强记,且善治事云。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一 冊 册 ·部院大臣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