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至卿乘舆见假赋谢并期试事入长安

增加 3,460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王至卿乘舆见假赋谢并期试事入长安'''》 明代胡应麟的一首诗,胡应麟(1551—1602年),字元瑞,一字明瑞,号少室…”


《'''王至卿乘舆见假赋谢并期试事入长安'''》 [[明代]]胡应麟的一首诗,胡应麟(1551—1602年),字元瑞,一字明瑞,号少室山人、芙蓉峰客等,别号石羊生,兰溪(今属浙江)人。明朝文学家、文艺评论家、藏书家、[[诗人]],“末五子”之一;也是明代复古思潮发展后期的一位学者和诗论家。十六岁入庠为秀才<ref>[http://www.wutongzi.com/a/159496.html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梧桐子</ref>。

万历四年(1576年)乡试中举。会试不第。后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身,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史学]]、目录学、文献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据《兰溪县志》及《石羊生小传》记载,胡应麟共有著述九百零三卷,但大多散佚,仅存有论诗专著《诗薮》、诗文集《少室山房集》及论学杂著《少室山房笔丛》。

<center>王至卿乘舆见假赋谢并期试事入长安</center>
{{Cquote|
烨烨青油幰,平分片诺中。

乘舆劳郑相,蓝舆狎陶公。

未拟驱金犊,宁须跨玉骢。

燕台百里近,六翮趁天风。
|[明代]胡应麟}}

==作者著作==

《诗薮》共二十卷,分内编、外编、杂编、续编。内编六卷,分论古、近诗体;外编六卷,历评周、汉、六朝、唐、宋、元各朝代[[诗歌]];杂编六卷,其中遗逸三卷,补述亡佚篇章、载籍;闰余三卷,论述三国、五代、[[南宋]]和金朝等易为史家忽略的短促朝代的诗歌;续编二卷,专论明洪武至嘉靖年间诗。

全书所论范围甚广,征引较博,探讨[[诗歌]]源流和进行艺术分析。该书虽卷帙繁富但排版却整齐系统,充分阐明了格调说以汉魏盛唐为宗的基本观点,同时又步趋王世贞,对格调说继续作出修正。

《诗薮》全书有二十余处直接以“神韵”论诗评诗,如称盛唐诗歌“气象混成,神韵轩举”等,开始引进的“神韵”[[概念]],对清代神韵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元禄之际(1688年到1703年的期间),[[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儒家<ref> [https://www.sohu.com/a/500424532_120985869 什么是儒家?儒家思想是如何包罗万象的?],搜狐,2021-11-11 </ref>代表人物木下顺庵开始,吟唱唐诗,风靡一世。其奉承的只有《诗薮》等寥寥几部著作而已。木下顺庵及其门下新井白石、室鸠巢等汉诗人,都因此以唐诗为尊。后荻生徂徕及门下服部南郭、高野兰亭等萱园弟子,更进一步倡导唐诗,推崇胡应麟《诗薮》等持有尊唐贬宋诗学观的诗话。在木门及徂徕“萱园派”的大力推介下,胡应麟《诗薮》在[[日本]]汉诗界被广泛引用,如林东溟《诸体诗则》、原田东岳《诗学新论》、芥川丹丘《丹丘诗话》等,皆奉其为诗作圭臬,影响极大。

《诗薮》在日本的广为流传,为江村北海借鉴其诗学观,进而为编撰日本汉诗史提供了重要的[[诗学]]理论资源。

==视频==
===<center> 王至卿乘舆见假赋谢并期试事入长安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老梁: 明朝文化</center>
<center>{{#iDisplay:b0723s1b5oi|560|390|qq}}</center>

<center>置身鲁屯古镇感受明朝文化</center>
<center>{{#iDisplay:l0626hs2o6n|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112,3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