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 5px 0; "> ''' 三条实美.jpg''' </p>| 缩略图-|[<center><img src="https://imageimg.baidultn.com.tw/Upload/talk/page/search800/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8%89%E6%9D%A1%E5%AE%9E%E7%BE%8E&step_word=&hs=0&pn=4&spn=0&di=3146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263750285%2C314146723&os=955187589%2C2684502396&simid=4263750285%2C314146723&adpicid=0&lpn=0&ln=363&fr=&fmq=163893189252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2016/11/14/phps69yix.jpg" 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280"></center><smal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x0.ifengimg.com%2Fres%2F2021%2F6A3A26FEC004B5617E16F85B0C8B73F0E35CDAF7_size1443_w693_h532.png%26refer%3Dhttp%3A%2F%2Fx0.ifengimg.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41523832%26t%3D2e9f52b46fb7da4da64ab1a3b43dacac&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itfp56y_z%26e3Btujg2_z%26e3Bv54AzdH3FvAzdH3Fbcz4GTT7a0x&gsm=5&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QsMiw2LDEsNSw3LDgsOQ%3D%3D 原图链接][http://historytalk.ifengltn.com.tw/carticle/85zmGTTu07x breakingnews/1886514 来自凤凰网]]圖片來自ltn]</small> |} '''三条实美''' (SanjoSanetomi , ( さんじょう さねとみ 、1837年3 ,{{bd|1837年|3 月13日 —1891年2 |1891年|2 月18日 |Sanjō Sanetomi}} ), [[ 日本 ]][[ 政治家 。 ]],[[ 公 卿 家]] 出身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 。 父为[[ 内大臣 (日本)|内大臣]][[ 三条实万 第四子 ]] 。 <ref>[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886514 政治的日常》改變時代的日本人:不是冤家不聚頭的三條實美和岩倉具視(二)],ltn</ref> 他是朝廷中象征[[倒 幕 末、 運動]]與[[ 明治 维新]]的指导者。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复兴皇权、恢复天皇和公卿的地位,由于公武合体的[[八·一八政变]]而被迫逃出京都,落难[[太宰府]](在[[北部九州|北九州]]);当 时 期 一起落难 的 共七位 公卿 、,史称“[[七卿落难]]”。自此他的思想转变为倒幕。明治维新后成为太政大臣,作为名义上的[[政 治家府首脑]] ,直至1885年 。 == 个人履历 生平 ==
日本明治初期重臣。生于京都公卿贵族家庭。早年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62年任权中纳言、议奏,与姉小路公知等以钦差身份,向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传达朝命,督促攘夷,参加尊王攘夷运动,此后与长州藩密切合作,努力实现攘夷。
1863年8月18日政变失势,作为流亡七卿之一到长州。1864年(元治元年)第一次征伐长州时,因长州藩降服,移居大宰府。
1867年(庆应3年)王政复古时回京,任新政府议定。1868年任副总裁,议定兼辅相、关东监察使等职,江户开城后先任关东监察使,后为镇将,负责治理东国。1869年起任右大臣。
1871年—1885年间,任太政大臣,居于政府最高官位。并幕任神祇伯、宣教长官、赏勋局总裁、修史馆长官等职。1884年封为公爵。1885年底内阁制度建立后转任内大臣。1889年黑田清隆内阁倒台时,一度兼任内阁总理大臣。
与同为公卿的政治家岩仓具视擅长权术相反,三条是中间派,因此能长时间担任太政大臣之职。但从另一方面说,不免有优柔寡断之处,在征韩论战决裂时,曾陷于精神错乱的状态。<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1659337544_62e77b4800100p1rb.html 日本历史上活着受封最高官秩的人,只有六个,德川家康没有上榜]新浪新闻</ref>
== 人物简介 ==
日本明治初年重臣,他是朝廷中象征倒幕维新的指导者。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复兴皇权、恢复天皇和公卿的地位,由于公武合体的八·一八政变而被迫逃出京都,落难太宰府(在北九州),当时一起落难的共七位公卿,史称“[[七卿落难]]”。自此,他的思想转变为倒幕,维新后成为太政大臣,实际作为新政府的首脑。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人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