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蓪草

增加 4,64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www.dianshu119.com/uploads/201311/1385259508xccDOB1Q.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www.dianshu119.com/uploads/201311/1385259508xccDOB1Q.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6%9C%A8%E9%80%9A&src=tab_www&correct=%E6%9C%A8%E9%80%9A&ancestor=list&cmsid=5c9841dcf9de8f977eb3a99963c0060b&cmras=6&cn=0&gn=0&kn=42&crn=0&bxn=20&fsn=122&cuben=0&pornn=0&manun=34&adstar=0&clw=249#id=c389749c18d4d408555c1196765c7615&currsn=0&ps=87&pc=87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通草'''別名[[蓪草]]、'''木通'''、'''附支'''。<ref>[[s:神農本草經#草部中品|神農氏,

神農本草經,草部中品]]</ref>原為[[五葉木通]](木通)的木質莖,屬[[利水滲濕藥]],能利尿通淋。

目前中國市場多用[[川木通]]、[[白木通]](白通草)、[[通脫木]]代替。日本則使用五葉木通、[[三葉木通]]。

台灣市場多使用川木通、[[長序木通]](台灣木通)。

==原形態==

通脫木(《本草拾遺》),灌木,高可達6米。莖木質而不堅,中有白色的髓,

幼時呈片狀,老則漸次充實,幼枝密被星狀毛,或稍具脫落性灰黃色絨毛。

葉大、通常聚生於莖的上部.掌狀分裂,長可達1米,基部心臟形,

葉片5~7裂,裂片達於中部或僅為邊裂,頭銳尖,邊緣有細鋸齒,

上面無毛,下面有白色星狀絨毛;葉柄粗壯,長30~50厘米;托葉2,大形,

膜質,披針狀鑿形,基部鞘狀抱莖。花小,有柄,多數球狀繖形花序排列成大圓錐花叢;

苞片披針形;萼不明顯;花瓣4,白色,卵形,頭銳尖;雄蕊4;花盤微凸;

子房下位, 2室,花柱2,離生,柱頭頭狀。

核果狀漿果近球形而扁,外果皮肉質,硬而脆。花期8月。果期9月。<ref>[https://zhongyibaike.com/wiki/%E9%80%9A%E8%8D%89 原形態],中醫百科</ref>

==生境分佈==

分佈在[[台灣]]、中國大陸的[[福建]]、[[廣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四川]]等地。<ref>[https://zhongyibaike.com/wiki/%E9%80%9A%E8%8D%89 生境分佈],中醫百科</ref>

==炮製==

通草:揀去雜質,切片。

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內噴水少許,微潤,加硃砂細粉,

撒佈均勻,並隨時翻動,至外面掛勻硃砂為度,取出,晾乾。

(每通草片10斤,用硃砂10兩)

==性狀==

莖髓呈圓柱形,長20~40cm,直徑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黃色,

有淺縱溝紋。體輕,質鬆軟,稍有彈性,易折斷,斷面平坦,

顯銀白色光澤,中內有直徑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

縱剖面呈梯狀排列,實心者(僅在細小莖賄中的某小段)少見。

無臭,無味。以條粗壯、色潔白、有彈性、空心有隔膜者為佳。<ref>[https://zhongyibaike.com/wiki/%E9%80%9A%E8%8D%89 炮製],中醫百科</ref>

==性味歸經==

*微苦、平。

*入[[手少陰心經|心]]、[[手太陽小腸經|小腸]]、[[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

==用途==

作为一种绘画用品,18、19世纪前後广东人利用加工后的通草纸代替水彩纸,

在上面以水彩颜料描绘清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藉此出口外销。

19世纪30至60年代,是广州外销通草画最为鼎盛的时期。

==主治==

瀉肺,清熱利尿,通氣下乳。治淋病澀痛,水腫尿少,

小便短赤,黃疸,產婦乳汁不通,目昏,鼻塞。<ref>[https://zhongyibaike.com/wiki/%E9%80%9A%E8%8D%89 主治],中醫百科</ref>

==应用==

1.湿热淋证,水肿尿少 本品味甘淡性寒而体轻,入手太阴肺经,

引热下降而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肿。尤宜于热淋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可与冬葵子、滑石、石韦等同用;用于石淋,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同用;

用于血淋,可与石韦、白茅根、蒲黄等同用;用于水湿停蓄之水肿尿少,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以之与猪苓、地龙等,共研为末,米汤送服。

2.产后乳汁不下 本品入胃经,通胃气上达而下乳汁。

且味甘淡,多用于产后乳汁不畅或不下,常与穿山甲、王不留行、木通等同用。

此外,本品可用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等症,常与薏苡仁、白蔻仁、苦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 <ref>[http://www.yongzhongyi.com/dict/materials/18259 应用],用中医</ref>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Category:中藥]]
12,6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