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力学胡同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力学胡同</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力学胡同</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力学胡同''',元代属万宝坊,明代属小时雍坊,因明孝宗时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赐第在此,故名李阁老胡同,后沿用。1965年定今名。<ref>[ ], , --</ref>
==简介==
位于西城区东南部。东起府右街,西至枘二条。原名李阁老胡同。1965年更今名。
李阁老,名李东阳,茶陵人,字宝之,号西涯。预机务段,多所匡正。入内阁,而年长,故称阁长。立朝五十载,清廉不渝。“文典雅流利,工篆隶书。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之后,东阳一人而已”。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等著作传世。卒谥文正。《[[长安客话]]》:“李文正东阳赐第,在灰厂小巷李阁老胡同。”(灰厂小巷,即今府右街)。《[[日下旧闻考]]》:“祠久废,中有耿氏房园,虽颓圯,地甚守敞,应即其遗址。
==发展历史==
北京交通大学旧址。
李阁老胡同,清代曾有进士馆,民国后改为法政大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李阁老胡同建立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为邮传部创办,旨在训练铁路管理人才。毕业期限,或为一年,或为三年,视学生所有之学科而定。民国四年(1915)交通部令改组专门学校原设之铁道、邮电两班,乃分邮电、铁道管理两校,各置校长分掌校务,同时提高程度,并建设无线电台以为实习之资。民国十年(1921)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共同组建交通大学,改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设铁道管理科。民国十八年(1929)命名为交通大学北京铁道管理学院。相传该学院就是在李东阳故居的废址上建设起来的。这所学院就是如今交通大学重要分支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
民国八年(1919)五月四日,北京十三所学校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发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呐喊,震撼了神州,震惊了世界,爆发了“五四”运动。北京交通大学即为十三校之一。1954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年曾在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读书并亲身参加过“五四”运动。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力学胡同</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力学胡同''',元代属万宝坊,明代属小时雍坊,因明孝宗时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赐第在此,故名李阁老胡同,后沿用。1965年定今名。<ref>[ ], , --</ref>
==简介==
位于西城区东南部。东起府右街,西至枘二条。原名李阁老胡同。1965年更今名。
李阁老,名李东阳,茶陵人,字宝之,号西涯。预机务段,多所匡正。入内阁,而年长,故称阁长。立朝五十载,清廉不渝。“文典雅流利,工篆隶书。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之后,东阳一人而已”。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等著作传世。卒谥文正。《[[长安客话]]》:“李文正东阳赐第,在灰厂小巷李阁老胡同。”(灰厂小巷,即今府右街)。《[[日下旧闻考]]》:“祠久废,中有耿氏房园,虽颓圯,地甚守敞,应即其遗址。
==发展历史==
北京交通大学旧址。
李阁老胡同,清代曾有进士馆,民国后改为法政大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李阁老胡同建立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为邮传部创办,旨在训练铁路管理人才。毕业期限,或为一年,或为三年,视学生所有之学科而定。民国四年(1915)交通部令改组专门学校原设之铁道、邮电两班,乃分邮电、铁道管理两校,各置校长分掌校务,同时提高程度,并建设无线电台以为实习之资。民国十年(1921)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共同组建交通大学,改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设铁道管理科。民国十八年(1929)命名为交通大学北京铁道管理学院。相传该学院就是在李东阳故居的废址上建设起来的。这所学院就是如今交通大学重要分支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
民国八年(1919)五月四日,北京十三所学校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发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呐喊,震撼了神州,震惊了世界,爆发了“五四”运动。北京交通大学即为十三校之一。1954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年曾在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读书并亲身参加过“五四”运动。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