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崔步青

增加 19,71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崔步青</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崔步青</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1.hao86.com%2Fapplication%2Fupload%2F20151130021635143.jpg&refer=http%3A%2F%2Fi1.hao86.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7455647&t=452c71d0e1b1d05c817a990e0725d767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v5257889.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崔步青'''(1901-1969),著名养马学家<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25359814 我国养马学家崔步青小传 ],知乎</ref>。我国现代马政建设和马匹育种改良事业的奠基人<ref>[https://m.pibazi.com/hl/lsjt/401.html 我国现代马政建设和马匹育种改良事业的奠基人崔步青逝世 ],灵犀算网</ref>。擅长相马和育种。他率先从国外引进良种马在我国开展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工作,后来转入高等教育工作,对我国现代马政建设、马的育种改良和畜牧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著名养马学家

出生日期----1901年3月17日

出生地点----[[河北省]][[滦县]]西区大齐庄

国 籍 ---- 中国

逝世日期----1969年1月7日

毕业院校----[[北洋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

==基本情况==
崔步青,又名亦平,河北省滦县西区大齐庄人。生于1901年3月17日。他的祖父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少年时期受祖父和兄长崔步瀛(兽医专家)的影响,立志走科学救国道路,考入北洋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1922年毕业于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助理员(相当现在的助教)。1927年12月应聘去东北讲武堂任养马学教官。当时张学良正拟选拔培养骨干人才,兴办牧马场。1928年9月崔通过考选被派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东京陆军兽医学校。原拟攻读生物药品制造,但他认为兴国强军,马政建设甚为重要,而攻读养马学研究生。除研究日本马政外,对日本军队兽医勤务建设进行了考察,曾获得《战时军阵兽医勤务》一书,携带回国供我部队参考,对我国抗日时期军阵兽医勤务甚有裨益。

==人物履历==
崔步青于1930年回国,被派往东北洮安军牧场,开始了他的马种改良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偕同全场人员,将全场马匹转移到齐齐哈尔市,参加了马占山的抗日阵线。翌年春,马降日,他不肯附逆,悄然化装入关回到北平。不久即奉调离开东北军南下。1932年春于南京近郊句容县境小九华山筹建句容种马牧场。经过很多波折,直到1935年秋筹建工作告成,他被任命为该场上校级场长。同时举办牧马实习班(即牧场学校),培养马政人才,每年一期,共举办6期,许多学员后来成为马政业务上的主要骨干。

1937年春,崔步青赴历史悠久的产马之国伊拉克考察马政及选购良种马33匹,运回祖国,养于句容种马牧场。这是我国从国外选购良种马的开端。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南京告急,他率领句容种马牧场西迁湖南,再迁贵州清镇县辟地重新建场,1944年改称清镇种马牧场,他任该场少将兽医监场长。

1945年9月,调任陆军兽医学校教官(教授),但仍在军政部马政司工作,拟订马政计划方案。1946年3月,改任马政司兽医监专员。同年9月,他为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反对美国顾问对中国马政的建议,赴美考察。出国初被任命为国防部联勤总部马政司兽医监副司长。

1948年,正值民主同盟被迫解散,处于极大困难的时期,他却和民盟取得联系,加入了盟组织。他为自己能从组织上站到民主阵线一边,参加了革命队伍而感到庆幸。以患病为由,留守南京,等待解放。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他就地起义。1949年秋末,他向农业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提交了3万余字的《新民主主义的马政建设计划纲领》建议书,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并邀请他到北京农业部工作。

1950年秋,他到北京任农业部参事、总工程师兼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教授;1955-1957年3月任察北牧场总技师兼副场长;1957年4-11月任农垦部国营牧场管理局畜牧总技师;1957年12月调任农垦部畜牧兽医大学(后改为吉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兼畜牧系主任。他曾任吉林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吉林省及长春市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马匹育种委员会副主任。1969年1月7日不幸逝世,终年68岁。

==人物简历==
1901年3月17日,出生于河北省滦县。

1918年,毕业于河北省第四中学。

1922年,毕业于北洋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

1923年-1927年,任北洋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助理员。

1927年-1928年,任东北讲武堂马学教官。

1928年-1930年,在日本东京陆军兽医学校攻读养马学研究生。

1930年-1931年,任东北洮安军牧场技师兼技术部长。

1932年-1940年,历任南京句容种马牧场上校筹备主任、上校场长兼牧马实习班主任。

1940年-1945年,任清镇种马牧场少将场长兼牧马实习班主任。

1945年-1946年,任贵州安顺陆军兽医学校少将教官。

1946年-1949年,任国民党联勤总部马政司副司长。

1950年-1955年,任农业部参事、高级工程师兼北京农业大学教授<ref>[http://xyh.cau.edu.cn/art/2012/1/9/art_22589_426777.html 崔步青 ],中国农业大学, 2012-01-09</ref>。

1955年-1957年,任察北牧场畜牧总技师兼副场长。

1957年,任农垦部国营牧场管理局畜牧总技师。

1957年-1969年,任吉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兼畜牧兽医系主任。

1969年1月7日,逝世于长春。

==马政建设==
崔步青在日本留学期间,除在学校学习外,还经常专程去日本著名马场、农牧场和畜牧研究所实习和考察。当时中国在日本专门研究马政者仅他一人,他以振兴华夏养马事业为己任。回国前夕,特向东北军统帅部上书《举办近代养马场的意见》,阐述科学养马强兵的重要意义。1930年末返回祖国,被派往东北洮安军牧场,从此开始了他的养马事业。

崔步青从一开始即着眼于全中国马政事业的发展,而不局限于一场一地。由抗战初起至抗日胜利,不但保存了这批良种阿拉伯马,还将所繁殖的良种马调拨一部分给其他马场,并以阿蒙一代或阿澳半血种马与当地西南马杂交,对民用西南马进行了改良。于安顺、兴义、贵定等县建立了我国首批民马配种所10处,实行免费配种,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开创了我国军马民用的先河。此外,还利用本场的技术优势,举办养马技术培训班,为地方和其他军牧场培养了一批养马科技人才。与此同时,该场还是陆军兽医学校的教学和生产实习基地。他亲自为学生讲授马政建设、相马、马匹育种改良和他的学术观点与经验。另外,还协助全国各大牧场的筹建工作,陆续抽调技术骨干和种马支援建立其他新场。如云南嵩明种马牧场、甘肃岷县种马牧场等的建立,都有他的辛勤劳动。此后,黔、滇、青、康共建有生产机构8个、配种机构26个,马数扩至2万。从此,中国马政建设从无到有,具有了一定规模。

抗战胜利后,我国科技名流云集重庆,共商国是,他亦奉召入渝,拟订马政建设大计。当时美国顾问建议中国撤消马政机构,走美国发展机械化的道路。他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当时国力单薄、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山地、高原、平川、溪流等等诸多因素,部队和民间均难以立即实行机械化。撤消马政机构,于军于民均为不利。为此,他特向国防部建议,马政建设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要迅速加强,坚请赴美考察马政,以洞察其究竟。国防部让他组成3人小组,于1946年赴美考察养马业与兽医教育。

他在美国走访了各大州的牧场和农(牧)业大学,考察研究为时一年有余,发现美国国情与我不同。美国由于机械化代替了马骡,造成马匹生产过剩,故反对我国兴办马政事业,以便向我倾销其过剩马匹。因而更使他增强了坚持发展马政建设的信心。考察中他还在美国选购了摩根马29匹、夸特速步马16匹、英纯血种幼驹3匹,以充实我国良马的基因库。这是他对我国马政建设的又一贡献。

在美考察期间,为促进我国现代养马业的发展,吸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交流民间养马科技,他曾参加"美国马骡协会"、"美国军马补充协会"、"美国阿拉伯种马俱乐部"、"美国摩根种马俱乐部"等民间学术团体,并应邀作学术演讲,受到与会者的欢迎。这是我国养马科技工作者与国外同行学者专家和学术团体直接联系交流的开端。

回国后,他除了向国防部联勤总部上报《赴美考察养马业报告》,重申中国兴办马政事业理由外,还撰写了《美国的养马业与马政建设》调查研究报告。受到国防部的重视,使我国的马政建议机构和人员得以保留和充实。

他在国民政府工作,创办马场,领导马政建设并多次出国考察,选购种马,在当时这是一项肥缺。可是他为官清廉,一身正气,直到解放仍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正因如此,才使他在筹办句容种马牧场期间,顶住排挤、诬陷的风刀霜剑,站稳了脚根,为中国马政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育种改良==
崔步青对我国马匹改良,开始是以军马为主。他认为,我国的马政事业,必须依靠政府力量,当时只有先从军马入手,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在发展军马富国强兵的同时,他从未忘记民马的改良。抗战期间,隶属清镇种马牧场的民马配种所在贵州共有10处,说明了他的养马思想是,富国强兵与兴农利民二者并举,先从军马入手、以军养民。

===选购阿拉伯种马===
他在担任句容种马牧场场长去伊拉克考察马政与选购种马期间,主要着眼于充实军用马匹,改良军马,提高素质。他选购阿拉伯种马的主要原因是:1),阿拉伯马是世界著名的古老马种,血统纯,遗传性稳定,世界各国其他名马都含有它的血统;2)体型结构匀称,外貌优美,适应性强,耐劳苦,堪粗饲,适于军队饲养;3)为骑乘马中轻型马的良种,适于我国军民乘用;4)有些中国良马如伊犁马与阿拉伯马血缘相近,体型亦近似,杂交改良后可收到良好效果。

===军马改良的标准===
据此,他制订了军马改良的如下标准。

一、体型外貌与盎格鲁阿拉伯种相近;

二、血缘成分,以阿拉伯纯种公马与我国蒙古母马或伊犁母马杂交至第五代再与英纯血种公马交配,将其后代横交固定,即可产生与盎格鲁阿拉伯种相似的新型马。

这一计划虽因抗日战争而没能实现(只进行了一、二代杂交),但其设想是可取的。若能按他原计划进行,我国就能有新型的盎格鲁阿拉伯良种马为骑兵或赛马用。

===独特的见解===
崔对其他重挽、轻挽及驮用品种马的改良,亦有其独特的见解:

轻乘种。以阿拉伯马为基础,或以盎格鲁阿拉伯及奥尔洛夫速步马为基础,育成体高145-152厘米、胸围率113%、管围18厘米以上。

重乘种(中间种)。以苏联的奥尔洛夫或盎格鲁诺曼为标准,体高148-152厘米、胸围率113%、管围20厘米以上。

轻挽马。以盎格鲁诺曼为标准,体高150-155厘米,胸围率114%、管围20厘米以上。

重挽马。以法国小型贝尔修伦为标准,体型较轻:速度快且能持久,可作挽重炮用。但因毛色多为青毛,不适于军用。崔认为可采用新创的贝尔顿为标准,该品种为重挽马体型较轻者,毛色以黑栗为主。体高150-158厘米,胸围率118%,管围20厘米以上。

===发展农用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养马思想转为以发展农用马为主,极力反对采用苏联重挽马改良我国农业用马。他认为重挽马既不适宜我国农业用,也不适于部队挽用,耗草料多,经济效益低。他主张将我国东北马定型为"小格挽马",体高为150-152厘米,要求外貌和生产性能达到国际水平(达到阿尔登或贝尔顿水平)。育种方法,应以杂交为主,保持本地马的血缘成分为25%。即以本地母马为基础,选用挽型或中型种与之杂交,再与进口的紧凑重挽马杂交,最后所产的杂种后代(第二代)进行横交固定。实践证明,这种先用轻型马加大本地马的体力,然后用重挽马加大本地马的挽力的先轻后重的育种方法,对东北地区农用马的改良,起到了良好作用。1961年夏,他到双辽种羊场马匹育种分场,为该场选择种公、母马时,排除苏维埃重挽马"东风号"种公马,而引用德惠种马场的"重彻号"种公马,再选择较好的杂种母马与它交配,然后在其后代中选择优良的进行横交,效果很好,为该场培育出了吉林挽马的品系。

===培育优良马种===
1964年春,他去铁岭种马场指导工作,整理马群,鉴定育种群。他选定横交种公马"农云"号和"农仿"号,建立了两个优良品系,为育成铁岭挽马奠定了基础。

1964年秋,他去红骥种马场考察,为该场选定了横交用种公马"57-33"号,以它作系祖,育成了黑龙江挽马"57-33"号优良品系。

崔步青对我国马匹改良,强调从当时当地实际出发,以我为主的思想,既反对培育重挽马,也反对培育轻挽马。他为东北三省的马匹改良,培育挽乘兼用型农用马的育种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人才==
===渊博学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崔步青调到北京农业部工作。为培养与提高我国养马科技人才,农业部举办全国养马培训班,他和苏联专家担任主讲任务。他讲授的内容均发表于1952年《畜牧兽医选辑之三、五》,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学员们的称赞。苏联专家对他的学识渊博深为惊叹和钦佩。

他在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讲授养马学基本原理时,不但从理论上讲解养马实践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还结合当时的不同学派,介绍欧美、日本、苏联学者的学术见解,让同学们了解到不同学派的观点。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激发了对养马事业的热爱,有不少同学在以后的工作志愿上,选择了养马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他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在讲授养马学时,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的养马历史和经验。他坚持认真和求是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教育观,使同学受益很深。

===培养研究生===
由于长期劳累,他积劳成疾,健康情况下降,后期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和腰脊椎风湿症,但他仍然十分关心吉林农业大学畜牧系的教学工作。特别是1961年国家颁布了"高等教育六十条"后,他的积极性更高,认为稳定教学秩序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随即主动提出担任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先后培养了两期养马学研究生,同时还担任了本科养马学的部分教学任务。招考研究生时,他亲自选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培养高质量马学专家竭尽心力。他不仅亲自讲课,还亲自带领研究生去种马场实践,要求学生现场进行种马鉴定,发表马匹育种方面的见解,总结育种经验。对研究生的论文,都是逐句修改,借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践证明,经他培养的研究生,以后均成为专家、教授。如吉林农大副校长高文仲、畜牧系主任孙宪如、家畜育种教授郑经农和我国后起之秀青年养马学家刘少伯教授等,都是在崔的培养下成才的。

===编写教材===
1960年他主持东北大区农业高等院校《养马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坚持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的同时,强调要结合地区特点。教材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用价值,而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使学生便于理解,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他对各编委分写的各章节,均逐字逐句校审、删改和补充。由于他的文学素养高,文字精炼,把各编委分写的各章节融为一体。原来50余万字的《养马学》初稿,经他修改后,精炼成30万字,质量更为提高。

1963年,受农业部委托,他主持成立编委会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养马学》教材,同样体现了他一贯的学风和思想。参加集体编写教材的,有不同年龄的教师,他尊重年长教师,引导青年教师,鼓励大家踊跃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受到大家的尊敬。

===含冤逝世及对后世的影响===
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遭受迫害,一代马学权威含冤逝世,终年68岁。

他逝世后,在遗物中清理出他生前以毕生精力撰写的《养马学》讲稿。有关人员参考他生前主编的高等教材《养马学》残稿,整理出崔步青遗著《养马学》。内容包括绪论、马的驯化和品种分类、体质外形、品种、繁殖、饲养管理、育种、驹的培育、群牧养马、马的利用及养驴和养骡共11章。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这一遗著,是他毕生工作和经验的结晶,将继续对我国的养马事业发挥指导作用。

==主要论著==
1 崔步青.列强马政概况及建设我国马政之要范.畜牧兽医月刊,1930,1(1).

2 崔步青.三十年来日本马政之一瞥.兽医畜牧学杂志,1936(2).

3 崔步青.我国古代马政略考.畜牧兽医月刊,1941,1(7、8、9).

4 崔步青,王居仁.马之毛色遗传.中央畜牧兽医汇报(农林部中央畜牧兽医实验所主编),1942,1(1).

5 崔步青,张世珩.养驹常识.畜牧兽医月刊,1942,2(9).

6 崔步青.阿拉伯马血统略考.畜牧兽医月刊,1942,2(10).

7 崔步青.贵阳竞马会暂行骑术比赛规则.兽医畜牧杂志,1943,1(2).

8 崔步青.费理朴博士在清镇种马牧场谈话纪录.中央畜牧兽医汇报,1944,2(3、4).

9 崔步青.建设马政意见书.畜牧兽医月刊,1944,4(6、7).

10 崔步青.宋代保马与现代马政.畜牧兽医月刊,1945,5(5、6合刊).

11 崔步青.新民主主义的马政建设计划纲领.1949.

12 崔步青.马匹杂交育种工作途径的初步探讨;马的交配实施;马匹外貌鉴定;种公母马的饲养管理.畜牧兽医选辑,1952(3,5).

13 崔步青.从马拉农具谈到马的能力,中国畜牧兽医杂志,1953(1)

14 崔步青.从发育规律看幼驹的培育.中国畜牧学杂志,1958(1).

15 崔步青.制定双辽马场马匹杂交组合的讨论.中国农业科学,1963.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动物学家]]
29,324
次編輯